我仰起頭,看著希爾伯特空間內部表面所呈現出的圖景,空間的內層壁面上,是蜂窩狀的六邊形網格,而在每一個網格之中,都有著無數的數據流和幾何圖形以驚人的速度流竄著,當我把視線定格在一個網格上時,我看到了一串個這樣的數學公式︰<g(1+2) r?2;=v?2;r=•2r=4π?2;kt?2<,< =5.974x1024…… ,<,</s2,
1個地球公轉周期=.9747……s,
xn+1=xn+yn+1及yn+1=yn(k2π)sin(2πxn)
看到這一串公式,我已經頭暈眼花,而美夜子則是走到了我的邊上,用她那清清淡淡,宛若風吹柳絮般的聲音道︰
“前一個是太陽質量計算公式,包括了地球半徑,地球質量,日地距離,重力加速度等參數,層展之後選擇牛頓公式得出的近似解。後一個是利用天體軌道重疊部分的共振區判別混沌運動的chirikov擴散現象模型公式。這個希爾伯特空間內包含了你們所在的《電子世界》里的一切初始的物理參數條件以及計算公式。根據這些已有的參數進行一定算法的組合,就可以有目的性地創造和設計你們的世界,把它改造成你們喜歡的樣子。甚至,這個世界里發生的一切事件的劇本和故事,都將由你們來編寫。你們,就是這個世界的上帝,也是這個世界的導演和劇作家。”
“當然,目前你們只攻略了第一關,還沒有成為真正的上帝,只能算是有了部分權限的準上帝而已,你們還沒有權限修改物理參數和公式算法,你們能做的只是在已經設定好的原初模板基礎上進行設計和修改,對結構和排布進行改動,卻不能從物理規律這一基礎層面上進行重設。這就像是呢,你們能夠修改一本小說里角色的故事大綱走向,卻沒有辦法修改它的基礎體系設定。而且呢,你們作為準上帝,是只有這一次的修改世界設定和劇情的,改寫世界劇本的機會,修改的時間是一個月。一個月後,你們就將進行第二輪的上帝游戲咯。”
面對如此復雜的數學方程式,我不禁看向了朱清雲,沒想到這木頭菩薩還看得挺認真,我順著他的視線,發現他的目光盯在了某一個網格內,那個網格之內,頓時浮現出了一艘奇特的梭型太空飛船,這艘梭型的太空飛船在漆黑一片的太空中行駛著,而隨著我的注視,這艘飛船的一切數據就如同水落石出一般浮現了出來︰<,質量)=1214 6472.t,hb硬度)=516……”
接著下面,居然還有關于這艘飛船的說明︰
船名︰美夢號
設計者︰kirkood
設計時間︰1.1036年
設計目的︰為了在宇宙熱寂可利用能源即將消耗殆盡後延續人類最後的57 2048名幸存者的救生飛船。
接著,下面還有一大堆的數據,關于飛船的空間結構、使用說明、武器配置、剩余能源資源,甚至連飛船上的奧丁系統、人工智能船長小夢的身世,每一名幸存者的身份簡歷,船上的每一件器物,乃至飛船內的每一顆灰塵都交待地極其詳細,只要我希望,就能夠不斷地翻下去,不斷地查看更多的數據,簡直就是無窮無盡。
“不行,我快瘋了……”我痛苦地揉著太陽穴,腦海里深深地印刻著那無比龐大復雜的物理參數,那爆炸般的信息鑽入我的腦海之中,讓我有猶如面對洪濤鯨波的窒息感。
“呵呵,沒關系,也可以采用模糊參數法和全像觀賞法。”美夜子在一旁極其熱情地介紹道。“這樣可以減少你的大腦負荷吧。”
美夜子的話音落下間,我發現希爾伯特空間表面的圖像再次變化了,這一次,美夢號飛船那些龐雜的參數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電影銀幕一般的動態畫面和聲音,我看到了一群穿著奇特的貼身銀白色太空服的人類在一顆荒蕪,到處都是金屬塊的星球表面,操控著一些外形極其復雜精密的機器制作著一艘體型巨大的飛船,那些造型古怪的機器中,有的在對飛船的船身掃射著激光融鑄和塑造著船體形狀,而有的則是像是畫筆一般擠壓出發著明亮光芒的液態金屬,填補著飛船船身有些比較空洞的部分。很顯然,這景象就是美夢號被創造的時候了。
“然後呢,這是電子世界文明的全部演化過程,”美夜子取消了美夢號飛船被打造那一天的畫面,緊接著希爾伯特空間上的畫面再次改變了。
畫面出現在了我熟悉的地球上,這居然是二十一世紀的美國紐約上空,此刻的我是從高空鳥瞰著整座城市的,那整齊林立的建築群,那蜿蜒細長的哈德遜河,以及象征著紐約輝煌的世貿中心大廈極為醒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紐約,這時候的紐約和你們熟悉的世界基本沒有任何的區別。”美夜子說道,“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地球誕生于宇宙誕生後的十的十三次方年,比你們原來的地球誕生晚了整整十的十三次方年。至于接下來的故事,你可以翻開你手里的世界之書,配合著希爾伯特空間的畫面自己參悟咯。”
听到美夜子的話,我一愣,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電子世界》的書已經重新回到了我的手里,但是希爾伯特空間也依然存在。《電子世界》的書是攤開的,而里面那些空白的書頁上,居然浮現出了如同劇本一般的介紹性文字︰
2036年,紐約時代廣場上,聚集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精英人士,包括美國nasa的零點能開發小組組長、埃克森美孚、道達爾菲納埃爾夫、雪佛龍德士古等能源公司的董事長以及數萬名聞風而來的科學愛好者,他們將共同在這里見證人類歷史最重要的轉折點,那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型的真空發動機問世。
在發布會的橡木演講台上,一名身材瘦小、戴著黑框眼鏡的v字發型的中年男子興致高昂地站著,他眼里閃爍著激動的光彩,略顯干裂的嘴角掛著難以掩飾的笑意,他就是nasa真空能開發小組的組長拉法爾,他清了清嗓子,面對廣場上的數萬科學愛好者,激動不已地宣布道︰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就在今天,我們人類終于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商業意義的真空能發動機!這意味著,我們人類,從今天起,終于可以從廣闊的宇宙中源源不斷地獲得無限的能源,我們再也不必為能源的缺乏而發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資源戰爭,也終于將要畫上句點!”
在拉法爾高調的宣布聲中,台下響起了轟轟烈烈的掌聲,無數的鮮花灑向了這名年近五十的男子。
的確,隨著這名男子說出的這句話,人類的無限能源時代,終于到來了。
然而,誰都沒有意識到,真空能發動機在帶來無窮無盡的能源的同時,卻也在將人類加速推向世界末日。
真空能發動機的原理是利用的是真空中的虛粒子起伏產生的量子泡沫來獲取能源。在發動機中的中心處有一個致密的晶體基,每秒可以振蕩數十億次。當晶體基從量子泡沫中穿過的時候,由于泡沫自身的漲落,會在晶體表面產生感應電場,電場的能量則會將光子向外噴射出去,這種能量來源也就是所謂“真空零點能”。
然而,這種能量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它的本質是竭澤而漁,向未來的宇宙提前透支能量,加快宇宙的熵增,人類越是大量消耗真空零點能,宇宙的熵增就會越快,而宇宙的熱寂,也將提前到來。
靠著真空能,地球上各個國家的能源戰平息了,人類也有了足夠的資本走上太空文明。五百六十年後,火星被成功改造為第二個小地球,人類開始了在外星球遷徙的旅途。
三千六百萬年後,銀河系有三十六個恆星系已經成為人類的殖民地。
四億九千萬年後,三分之一個銀河系成為了人類的殖民地。
十億三千萬年後,人類的殖民地已經遍布了整個銀河系,並且向著河外星系擴展。
然而,在10的16次方年後,人類的足跡已經遍布哈勃宇宙內的所有星系,然而,宇宙的熵卻開始迅速加快,宇宙中可提取的真空能開始銳減,宇宙中新形成的恆星數量也在爆減,新誕生的恆星越來越少。而且這種能量的減少還是一個加速的過程,就像產生了破洞的裝滿水的木桶,破洞會隨著水的流逝越來越大,最終不可補救。即便人類開始控制真空能的利用,由于早先人類的揮霍無度,宇宙的干涸也不可避免。
當到達10的36次方年時,宇宙已經基本熱寂,新的物質不再誕生,宇宙中除了到處充斥著的熱輻射,剩下的就是大大小小正在蒸發的黑洞,再也沒有了生機與活力。
為了延續最後的文明,人類文明的最後一個帝國,oz帝國的一批科學家團隊打造了裝著人類最後可利用資源的救生飛船美夢號,在無盡的黑暗中穿行著,走向宇宙的末日。為了度過飛船上那難以忍受的漫長歲月,美夢號的人工智能船長制造了奧丁系統,將船上的船員們的思想接入奧丁系統,從而活在虛擬的夢境中,躲避死亡的恐懼。
“這就是電子世界的大綱和劇本了。”美夜子在我一旁笑著道,“而支持著電子世界的核心參數,就是零點能的密度參數,在你們的宇宙中,慧勒計算的零點能密度參數為1095g3,而在電子世界中,零點能密度參數卻是73 5750 5781 8351g3,這個世界的零點能密度整整高出了七十三萬億倍以上,所以了,隨著真空能被源源不斷地抽取,宇宙熱寂的到來自然也早了七十三萬億倍咯。”
我皺著眉看著美夜子,疑惑地問道︰
“可是,這本《電子世界》的書的大綱和劇情又是誰寫的?”
美夜子莞爾道︰
“當然是當初創造了這個《電子世界》的上帝了。當然,他現在並不在這里,也沒有參加這場上帝游戲。”
喜歡上帝們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上帝們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