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立國傳

第一百九十八章 閑談(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曾 本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閑談(二)

    ,最快更新華夏立國傳 !

    第一百九十八章  閑談(二)

    談完豪強世家這最要緊的事情,張壽也差不多完成這次來鄴城目的的大半了。于是便輕松地舉起茶杯,開始品嘗起快要冷下來的茶水。

    曾華可以說是北府最大的“資本家”,他投資參股的商社、工場、礦山、牧場以百計,而且都是其中的“巨無霸”。每年掙的錢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又猶如長江泛濫一發不可收拾。雖然曾華把大半的收益捐去修學堂和進行再投資,但是剩下的“渣渣”還是足夠他一大家子揮霍的。于是美食好酒,茗茶小吃,成了曾府的招牌,也成了眾多臣屬理直氣壯來曾府“混吃混喝”的借口。

    誰知曾華到了鄴城還不知“悔改”,大將軍鄴城行在居然調來了一隊廚子,好酒茗茶流水價地從長安運來。曾華辦了幾個聚會好好“炫耀”了一番後,大將軍鄴城行在也成了中原高門世家和士子們議論的焦點。不過曾華依然我行我素,北府官員也沒有誰出來鼓噪,花自己的錢誰能說什麼?而張壽、廖遷、張渠等人要不是有要事纏身,說不定來得更勤快。

    “軍主,長保兄前月寫信給我,信中提到疾霆(盧震)。”張壽一邊細品著,一邊緩緩說道,“長保到了龍城才知道疾霆在平州的名聲真的如雷震耳,而駐扎在姚勁告訴他,契丹、奚、夫余等族人一聞疾霆之名則兩腿戰栗,不敢擅動。長保接著去了一趟遼東,看到那里的慘象,這才明白疾霆為什麼會被有些人稱為北海饕餮。”

    說到這里,張壽看了曾華一眼,發現自己這位義兄臉色平和,沒有什麼變化,只是眼楮卻變得陰沉起來。于是再小飲了一口,繼續說道。

    “不止武次城,疾霆在遼東郡設置的四城都是如此,各渤海騎兵連訣自東西歸,戰馬後面或用車載高句麗女子,或綁隨著高句麗青壯男子。這些高句麗人散發遮頭,失魂落魄,不但是亡國之民,更早已心膽皆喪。”

    說到這里,張壽長嘆一聲道︰“長保在信中言道,他知道疾霆不是濫殺無辜之人,如此心狠手辣只是為了我北府早日安定渤海和高句麗。長保擔心的是,疾霆如此雷霆手段,恐怕會遭到中原文士們的抨擊。以前疾霆在北海領軍,斬首者不下十萬,不過這些情況只是做為軍情內部傳達,外人不是很清楚。這次卻是在契丹、高句麗里,那里緊挨著前燕,很多前燕的舊臣士子都看在眼里,一旦消息南傳,說不定就群情洶涌,對疾霆不利。

    說完之後,張壽又補充了一句︰“據聞這些人已經將高句麗的情況傳到冀州,很多士子文人正在議論此事,輿論對疾霆不妙。”

    听到這里,曾華卻笑了起來︰“輿論?這里都在我們手里。你手里的《冀州政報》是吃素的嗎?還有《民報》和《雍州政報》,都不能白白浪費。”

    “我明白,只是這論題怎麼定。這些幽、冀州的文士說疾霆的手段實在是有傷天和。”張壽問道。

    “有傷天和?”曾華不由冷冷地笑道︰“這些文人還真是賤的。百姓們窮困極絕,無奈而揭竿,這些人就在那里高喊斬草除根;外敵入侵,以百姓為草芥,他們不知道安民保境,只是在那里說氣運天意;一旦我王師反擊,報仇雪恨,他們居然說什麼有傷天和,有違仁德。”

    張壽知道曾華說的是一小搓文人,做為一個有壯志雄心的士子,他也非常反感和延誤這種文人。當即在那里點點頭,接言道︰“這些人的確是雀鴉鼓噪,但是卻會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而且江左有些人說不定會以此為借口抨擊軍主和疾霆。”

    “我知道你的擔憂。我會在《民報》發表署名文章,先細數高句麗的罪行。這些東胡夷族自立國以來就屢屢進犯我遼東及漢四郡,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更是在建興年間,趁凶胡亂國之際,不但侵佔漢四郡,並將玄菟郡洗劫一空。如此滔滔罪行,還不足以讓他們亡國滅族嗎?我要告訴他們,疾霆不是屠夫,是我北府英雄,是我北府的陳子公(陳湯)!”

    “軍主我知道了。輿論造勢,這是我們北府的長處,我曉得如此去辦了。”張壽點點頭答道。

    “疾霆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略,行軍動似雷霆、疾如霹靂、勢勝怒濤,是我北府將領中杰出者。為了平定東胡、高句麗,真是難為他了。”曾華低首沉緩道。

    “自疾霆為北海將軍起,我時常與他通書信,論述時局戰事。所以他也明了我的戰略目的。漠北是我華夏動蕩禍亂根源之一,自匈奴起就有北騎屢犯中原。而東胡……”說到這里,曾華不由在心中長噓一聲。做為一個穿越人士,他當然知道東北那個地方是多麼富饒,也知道那里也是中原禍亂根源之一。從契丹開始,到女真,滿清,哪個不給華夏百姓帶來無窮的災難,哪個不讓華夏文明歷史倒退?但是現在曾華卻無法說出這個原因。

    “東胡和高句麗是我東北的一個大毒瘡,尤其是高句麗,誰也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發作。如果我們被高句麗的謙卑臣服給蒙蔽了,一旦我們將注意力轉向他處,這些狼子野心的家伙肯定會趁機吞並東胡,擴張勢力,進而趁機發難,進犯邊境。他們的地理位置太敏感和重要了。”曾華細細說道,並最後總結道︰“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說到這里,曾華不由地長嘆一聲︰“為了這句話,疾霆不過二十多歲,居然惹上無數殺孽,真是難為了他。疾霆為人你應該知道。”

    听到這里,張壽不由想起了那個站在曾華身後的害羞“大男孩”,他當時擔任曾華侍從武官,時時跟隨左右。熟悉的重臣總是喜歡對這位年輕的軍官開玩笑,尤其是甘芮、徐當、張渠一伙人,而每次玩笑都會讓這位不到二十歲的軍官滿臉通紅。

    後來接到盧震的軍報,很多熟悉他的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愛臉紅的小伙子怎麼殺起人來如此狠辣。這個小伙子會打仗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怎麼會動不動就滅人家族呢?

    “疾霆曾在信中對我說道,他只通武事,因此只能做我手里的鐮刀,為北府鏟除雜草。”曾華悠悠地說道。

    張壽眼楮一亮,隨即點點頭言道︰“軍主,你的意思是……”

    “我準備在以大遼河為界分設幽、平兩州。幽州還是治薊城,分代、上谷、北平、昌黎、遼西五郡,原昌黎郡與遼西郡對換,昌黎郡移治陽樂(今河北昌黎北),遼西移治由龍城改名的朝陽城。各郡除昌黎外,均向北擴張,收轄原漠南、契丹、奚等舊地。”曾華有點答非所問。

    “而平州治由襄平改名的遼陽城,遼東郡並玄菟郡,北至契丹、高句麗舊地,東至馬訾水;馬訾水以東、少咸山以南、北漢山以北原高句麗舊地並漢四郡的樂浪郡合為朝鮮郡,治平壤;契丹舊地以北、大鮮卑山以東、難水以西,直至黑水為黑水郡,築寧北城(今齊齊哈爾)以為治所;少咸山以北,東至大海,北過黑水直至極北以為渤海郡,築吉林城為治所。”曾華繼續說道。

    “原來軍主早就想好了準備在那里置州郡。”張壽給曾華滿上一杯熱茶道。

    “是的,還有漠北。漠南、漠東已經被朔州、幽州諸北郡給包涵了,剩下的漠北地區我準備設置河州,分五河、海北、金山三郡。如果設了郡縣,轄下民眾就是我北府百姓了,只能保護而不能殺戮了。”

    “我明白軍主的意思,所以才要在州郡設立之前梳理干淨。”

    “正是如此,疾霆知道了,長保也知道了。”

    默然好了一會,張壽又轉言到其它去了︰“軍主,慕容家被剪枝去葉,收拾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慕容垂權智無方,有將相大才,兼其諸子明毅有干藝,皆是英杰,恐難真正臣服,一旦日久難保會生變故。”

    “百山你的想法居然和景略先生相似。景略先生說慕容垂是蛟龍猛獸,非可馴之物,不如早日除之。”曾華笑著接言道,“慕容垂已經降了我,我不能出爾反爾。而且我有用他之處。其實他和平、河州諸郡的牧民一樣,不用可惜,用之又放心不下。但是我已經給他們找好了去處。”

    說到這里,曾華話鋒一轉道︰“西羌百多萬民眾被教化了近十年,再過十幾二十年就差不多,我也可以把河、平州交給他們了。而且那里被耽誤的設置州郡事宜也要提上日程了。”

    兩人喝了差不多十幾杯熱茶,接著吃了點糕點,暫時停住了談話。

    “軍主,听說景略先生寫信與你爭論了一頓。”張壽突然開口問道。

    “怎麼?你也知道了。這小道消息傳得也太快了吧。”曾華笑答道。

    “你和景略先生的這場爭論《冀州政報》全程跟進,準備下月出刊。我只是早知道了一二。”張壽也笑著說道。

    “我都忘記,這事是我囑咐秘書府轉交給《冀州政報》和《民報》,很多事情越遮掩就越起反作用。”曾華拍了拍手道。

    其實這是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曾華命人平前趙石虎墓,發現里面居然空無一尸,原來是石虎自知自己罪孽深重,生怕人家掘墓,所以以空墓為掩護另葬他處。于是曾華懸賞千金,鄴城女子李菟出首,在東明觀得到石虎的尸首,居然僵而不腐。

    王猛知道這件事後,立即寫信給曾華,說他不該辱亡者尸首,應當將石虎擇吉日厚葬,再斬了貪利出首的李菟。

    曾華回信告訴王猛,石虎生前凶惡殘暴,死後能有葬身之地就已經是老天開恩了。自己只是想平了石虎陵墓,擇他處薄葬,不讓石虎這個暴君死後還享受帝王待遇。誰知石虎玩了一個空城計,所以自己才要懸賞尋尸。

    曾華在信中理解王猛的用意和苦心。在當時死者為大,掘人墳墓對于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王猛擔心曾華這件事情處理不好會失去中原士子們的支持。

    但是曾華卻確確實實告訴王猛,暴君壞人做了惡事就要承當責任,雖然說死了就一了百了,但是石虎的尸首依然躺在奢華的陵墓里,享受著尊貴的待遇,就是對北府和華夏百姓們的侮辱,所以必須將他的陵墓夷為平地,尸首按平常安葬就是了。

    曾華坦白地告訴王猛,自己不是像謠言那樣說的貪圖石虎的殉葬珍寶。石虎死後諸子爭權,能安穩隱秘地將其安葬就已經不錯了,怎麼還舍得陪葬珍寶。自己遣人開墓的時候,不但有上千軍士在場,還有冀州士人和鄴城百姓在場。兩次清點的過程一目了然,除了一口石虎生前打造的楠木金絲棺槨外,毛都沒有一根。

    曾華也明言,自己還不會差勁到跟死人嘔氣。曾華明言道,自己殺了幾十萬人,幾乎將羯胡滅族,最後卻讓羯胡頭子石虎還明目張膽地躺在陵墓里,簡直就讓後世人貽笑大方,說自己討胡令是個空招牌。曾華堅持地說道,自己要移石虎尸首,平其陵墓,就是讓歷史永遠記住自己為什麼做的原因-石虎生前干得那些事情足以讓他遺臭萬年。

    張壽點點頭,他理解曾華的心情,在經歷南逃和目睹羯胡暴行後,沒有把石虎鞭尸再挫骨揚灰就已經很理智了。他也知道,王猛最後也接受了曾華的解釋,再也沒有什麼異議了。而且曾華還將移葬石虎的事情大肆宣傳,跟討胡令列為一起。

    “軍主,提到景略先生,他現在應該已經佔據許昌了吧。”張壽問道。

    “是的,已經佔據許昌了。”曾華接著便傳報王猛在豫州的戰事。由于這些事情牽涉到機密和江左,所以還沒有公開傳報。

    王猛在升平四年春天便移師兗州和司州,先收復陳留、榮陽,斬了翟斌等人,平定了兗州和司州河南郡,繼而圍攻許昌。姚萇慌了手腳,便遣使至壽春乞降。

    早在升平三年北府東征的時候,江左便詔豫州刺史謝萬軍下蔡(今安徽鳳台),徐州刺史郗曇軍高平(今山東金鄉)以期圖北。但是謝萬兩人卻一直不敢北上,只是在屯地徘徊。

    而且謝萬是個矜豪傲物之人,常常嘯詠自高,藐視眾人。其兄謝安深憂之,常勸謝萬道︰“汝為元帥,宜結交諸將以悅其心,豈有如此傲誕,安能濟事?”

    于是謝萬召集諸將準備“交結”一番,誰知謝萬當場卻不知說些什麼,因為他與這些武夫沒有共同語言。最後一無所言的謝萬以手里的如意直指四座眾將雲︰“諸將皆勁卒”。諸將一听,更加恨上他了。

    謝安憂慮謝萬有大患,于是親自犒勞隊帥以下將領軍官,托付其兄。

    升平四年夏五月,謝萬接姚萇書信,以為機會來了,于是帥軍入渦、潁,準備支援許昌。但是深知北府厲害的郗曇卻以生病為由,領軍退屯彭城。謝萬接到信後,以為北府兵與江左撕破臉皮,從淮水以東南下,擊敗樂郗曇的徐州軍,于是慌忙退軍。部眾遂驚,終于大潰,數萬軍士一路狂奔,只是向南,謝萬狼狽單歸。將士們過了汝陰才知道大敗的原因,恨不得把謝萬給剁了,幸好謝安早早搞好了關系,埋下伏筆,這才算了,放過謝萬一馬。

    回到壽春的謝萬越想越不對勁,于是修書一封給王猛,詰問王猛為何無故領北府兵肆意開戰,把自己這個北中郎將和豫州刺史該做的事情全做了。

    王猛也毫不客氣,把謝萬狠狠諷刺了一把,說平亂伐叛的事情是大將軍該干的事情,自己身為大將軍的屬下,自然有責任討伐豫州未平之地。王猛還問謝萬,既然豫州刺史領軍來支援北府軍,為何不直接北上,一起合圍許昌。怎麼一夜之間居然又跑回了壽春。

    謝萬接信氣得不行,又寫了一封信把王猛狠狠罵了一頓,連曾華也算在內,說北府是一群無父無君的亂臣賊子,平定天下後卻不肯將江山交還給江左。

    王猛也發怒了,干脆撕開臉面說道︰“大將軍威烈震懾八方荒遠之地,聲望德化光照**之內,今北府已盡據天下大勢。然大將軍以江左佔天下大義,故不忘為臣之道,不為逾制之事。但北府億萬百姓視大將軍為再生父母,願托于其翼下。如江左不體民意,執意妄為,則北府上下立即以尊位擁大將軍,跟江左一刀兩斷。”

    官司打到建業朝廷,江左正在竭力安撫曾華和北府,力圖維持名義上的天下一統。突然接到謝萬擅自開戰,肆意破壞“安定團結”的局面,當即不客氣,詔廢謝萬為庶人,降郗曇號建武將軍。王猛隨即攻下許昌,斬了姚萇眾人,再將潁川、譙、沛等諸城相次納入北府豫州治下。

    听到這里,張壽知道江左左右為難。原本叫謝萬、郗曇往北屯軍是想看機會撈點油水。但是謝萬、郗曇兩人比較膽小,看到北府和燕國打得激烈也不敢上前去了,想等等再說。最後北府迅速獲勝,橫掃中原,機會也就沒有了。郗曇這一點看得很清楚,所以姚萇求援,謝萬邀他一起北上時立即稱病南退。只可惜那位謝家名士卻看不到這一點,結果落了如此下場。

    張壽接著說道︰“這次江左封賞的太吝嗇了吧。北地郡公,擺明了就是不想讓軍主就國。這江左朝廷看來還抱有幻想。”

    “這是一筆買賣,我們漫天叫價,江左朝廷坐地還價。我們是不想翻臉,江左是不敢翻臉,這買賣總會要做成,就看最後誰做出讓步,而且誰的讓步大一些。”曾華笑道,“謝萬大敗,江左應該知道我們北府的決心,而且我也明白地告訴江左和桓溫,再不做出讓步,我會壓制不住擁立的部眾。”

    听到這里,張壽不由大笑起來,曾華也不由跟著笑起來。

    待兩人笑完後,曾華轉而問道︰“百山,你長安家中如何?”

    “還好,溫兒和孩子們都還好。”說到妻兒,張壽便露出溫柔的笑容。

    “我接到家中書信,說你家夫人還在搖擺不定,不知道為你家的韜兒選曾慧還是曾薔?”曾華笑著繼續說道。

    “是啊,慧兒和薔兒都不錯,配我家張韜是綽綽有余。只是兩個都好,挑花了眼。”張壽笑著苦惱地說道。

    曾華和張壽談的是兒女事情。他和張壽、甘芮是結義兄弟,自然願意結成兒女親家,只是想和曾華結成兒女親家有不少人。車胤、毛穆之、王猛、拓跋什翼健等等都排著隊呢。雖然曾華的兒女不少,但是分下來就不夠了。當然,做為結義兄弟,曾華願意給張、甘兩人提供一定的些。我可跟你明說了,甘芮的小子甘棠和景略先生的二子王休分別看上了這兩個小丫頭,沒事就借口到我府上書館借閱書籍,實際上是圍著那兩丫頭轉。甘棠這小子我知道,跟長保一樣的風流種子,卻更機靈,一肚子的花主意。王休這小子怎麼也開竅呢了,景略先生應該沒這些家教呀。”

    張壽一听完心里就著急了,他知道曾華不喜歡強迫子女嫁給誰,只是願意為願意結為親家的重臣們的子女創造條件,關鍵還是要看他們的手段和緣分。看來得給夫人寫封信,不要再挑花眼,要不然還得等幾年。自己只有一次結親的機會,自然願意讓嫡長子張韜娶曾華的女兒,要是錯過這個機會,還得等兩年曾華另一個女兒長到一定年紀了。

    正在兩人談著家事,侍者領進幾位聖教的主教。

    看到曾華,幾位主教激動不已,連忙上前施禮。按照聖教的教義,教民都是主的子民,應當平等。而且按照一神崇拜論,教民除了跪拜神-聖主盤古及聖子黃帝之外,不能再拜任何人。

    而按照聖教定義(其實就是曾華自己定義),曾華也是聖主子民,是個凡人,頂多是個肩負神聖使命的使者,絕對不是神。

    既然不是神,就不能跪拜和崇拜了,但是聖教徒還是有自己的辦法。主教們恭謹地依次走過來,虔誠接過曾華的右手,然後一彎腰,將其手背在自己的額頭輕輕一踫,隨即退下。這是聖教對凡人最尊重的禮儀。

    看到如此這番動作,旁邊的張壽心里有數。自己的這位兄長,不但領導著一個強大的世俗政權,還領導著一個強勢的宗教組織。而且張壽也知道曾華尊神立教卻不願意把自己神話,因為曾華說過,如果那樣做的話聖教就不是宗教而是邪教了。所以曾華一直老老實實地掛著先知的招牌當著一個凡人。

    不過張壽也知道,曾華肯定有關于聖教在冀州傳教和開辦學校的事情要談。現在的聖教不但財大氣粗,而且人多勢眾外加組織嚴密,現在應該是進入冀、燕、青諸州等地的時候了。

    張壽待幾位主教行完禮,立即告辭,也沒有吃飯,只是在大將軍鄴城行在護衛營的食堂里領了些干糧,便連夜趕回信都了。

    過了幾日,江左朝廷在謝萬大敗後知道事不可為,首先做出讓步,改封桓溫為楚公,曾華為秦國公,默許曾華就國。但是要求曾華和桓溫都必須到建業朝堂上就領詔書、節仗和大印,然後再就職領國。

    而曾華也隨即將早該頌布卻遲遲未行的平燕戰果公布與世。燕國諸州牧守及六夷渠帥盡降于北府,凡得郡(燕國舊制)百二十一,戶一百零六萬,六百一十九萬。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夏立國傳》,方便以後閱讀華夏立國傳第一百九十八章 閑談(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夏立國傳第一百九十八章 閑談(二)並對華夏立國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