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臨時改稿
很快,有工作人員焦急地找到李雲,讓他馬上去通道口,等現場打分完畢,主持人宣布後立即上台。
李雲只好跟著工作人員往通道口走去,手中的電話卻沒有掛斷,而是想抓緊時間最後在勸楊老等人幾句。
沒想到,楊老卻打斷了李雲的話,他告訴李雲安心比賽,他們在電視前看著現場直播,他們會根據李雲的表現,來考慮李雲說的話,並鼓勵李雲盡情發揮。
放下電話,李雲也來到了通道口,強壓心里的擔憂,等著主持人報幕。
楊老家中,楊老關掉免提苦笑著對孔老等人說道︰“這小子一定是得到了那群元老們的授意,現在說是騎虎難下也不為過,雖然這小子也沒想著下來過。可咱們這一番表演怎麼辦?說好听點叫幫倒忙,說不好听點,看熱鬧把自己搭進去了。”
齊為民懊惱地揉著自己的一頭亂發,“反應快了,這下麻煩了,老夫下了一晚上的決心,跟個賭徒一般押上了最在意的東西,結果發現咱們根本就沒在牌桌上,不但沒幫上忙,還讓李雲這小子因為多了咱們這些人,反而沒有辦法讓對方開牌的感覺。”
孔約也在一邊嘲諷自己道︰“你瞅瞅,我們一直教育別人不要撒謊,撒一個謊需要十個謊言來自圓其說,現在好了,咱們自己上來就撒了個謊,怎麼辦,老楊,你帶頭承認錯誤吧。”
楊懷古也沒辦法了,听了孔約這麼說,罕見地沒有馬上說話,而是沉吟了好一會,才緩緩說道︰“我看,咱們先別急,前車之鑒,等李雲演講完畢在找李雲商量,先通好氣,免得再來一次烏龍。”
幾個老人紛紛點頭,一個個安心地當起了觀眾,至于網絡上,索性就不搭理,先晾在那里一會。
學校大禮堂,現場的觀眾有的打起了哈欠,有的趁人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大禮堂,太沒意思了,自李雲掀起了文化入侵的風波後,整個網絡都是關于這種事情的討論,現在跑到現實中,原本以為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結果,跟網絡上的辯論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新意,反而還要坐的板板正正听講,身累心也累。
李雲排到了第三名出場,有了前兩名選手的表現,學校領導也捏了一把汗,這次演講是受到了中央台的表揚的,那老首長更是親臨學校接見了李雲,這說明老首長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
說不準,老首長此時正坐在電視機前對著他們這些領導罵娘呢。如果李雲再表現的不好,或者現場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那丟的可不只是首都大學的臉了。
只可惜,事已至此,前面就算是刀山火海也得硬著頭皮走下去,把重點工作放在善後方面吧。
“下面,有請第三位演講者登台。”
主持人都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說出的話都沒有了氣勢,相互作用下,這次連掌聲都顯得稀稀拉拉,無精打采的。
李雲听到主持人的報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向台上走去。
大小也算個名人,所以當李雲站在舞台中間時,台下再次響起了一陣掌聲,掌聲雖然不是語言,但李雲依然听得出,這次的掌聲與這場活動沒有太多關系,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名人效應,讓台下的粉絲們情緒稍微提起了一些。
也可以理解為這次的掌聲,獻給的是娛樂明星李雲,而不是演講李雲同學。
“大家好,我是李雲,一個首都大學的小師弟,一個愛出風頭,愛惹事生非的精神小伙。”
不同之前張笑碩與許川,李雲的自我介紹多了一些自我調侃,顯得與這種嚴肅的場合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這種介紹也稍稍緩解了一下現場的氣氛。
“本來,我演講的題目是《華夏文化與入侵文化對比》不過,臨上台前,我決定不講我原來的稿子,相信這幾天的網絡熱搜大家也都看膩了。我們都說華夏文化流失,外來入侵影響了一代人以及以後國家發展。老生常談,沒有讓咱們看到華夏文化璀璨的一幕,所以呢,我打算把我的演講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某一個傳統文化項目,最後在說一說我的看法。”
李雲的說法,讓台下的學生和觀眾提起了一絲興趣,一個明星,展示才藝,又在這種場合,屬實難得一見。
見大家比較感興趣,李雲心下稍安,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我有一首歌名字叫做《赤伶》講述的就是一個戲曲演員以身為餌,與侵略者同歸于盡的故事,那首歌講述的是一個女性演員,大家不知道的是,他的丈夫,年前去逝後給我留了一點東西。”
說完,從自己的口袋里費力地掏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來。台下人都來了興趣,坐直了身體看向台上的李雲。
“這件東西叫做快板,是由竹子制成,造價並不高,用來表演竹板書或者是快板。可以理解為華夏早期的說唱類節目樂器。
表演形式有很多,我挑一個簡單的給大家先表演一下。”
說完,李雲就開始打起了竹板,兩手在空中如鯉魚戲水,來回翻動,明快的節奏在大禮堂中回蕩。
“數九寒天冷風嗖,轉年春打六九頭,正月十五龍燈會,有一對獅子滾繡球;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會,大鬧天宮孫猴又把那個仙桃偷;五月初五端陽日,白蛇許仙不到頭;七月七傳說是天河配,牛郎織女淚交流……。
要說愁,淨說愁,唱上一段繞口令,名字就叫十八愁,虎也愁,狼也愁,象也愁,鹿也愁,騾子也愁馬也愁,豬也愁,狗也愁,……。
虎愁不敢把那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頭,象愁臉憨皮又厚,鹿愁長了一對七叉八叉大犄角,馬愁背鞍行千里,騾子愁它一世休……。”
李雲在台上盡情表演,那竹板不停地打著節奏,加上李雲口齒伶俐,引得台下觀眾也跟著輕輕地打起了拍子。
很快,一段繞口令說完,李雲將快板收到了口袋里,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李雲和校領導都同時舒了一口氣。
不同的是,李雲覺得終于掌控了場子,掌握了節奏,校領導松了一口氣是因為現場終于有了會場的樣子,重新回到了正軌。
而台下的觀眾也從李雲的表演中恢復了興趣,對李雲接下來的演講更加充滿期待。
喜歡文賊請大家收藏︰()文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