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歲,送行摯友,歸途逢鷹捉雁,其一喪于鷹口,生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吾等感其情,葬于友墓之鄰,壘石為記,號曰【雁丘】。亦有【雁丘詞】追思摯友。
現場鴉雀無聲,李雲挽起袖口,早有一個有眼色的大和學生捧起硯台,借機站在李雲身側。
再次沾墨,筆尖略一懸停,似乎在思索。不過片刻便落筆生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詞畢墨盡,將筆擲于一旁,從懷里掏出印章,加蓋于落款之處。
眾人不語,首都大學的老師與大和國的老師們全都站在一起,細細品讀李雲的作品。
他們是知道金闖與甦玉婷的故事的,心里雖有惋惜,但更多的是敬佩。也曾想過將他們的事情寫下來。
但千言萬語在胸,提筆卻無可訴說,情感豐富,卻文字蒼白。
如今,李雲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如同一塊天外隕石直擊眾人心口,千言萬語,只一句便可直抒胸懷。
大和國的人不了解這首詞的前因後果,但單憑文學功底,就已經判斷出這首詞也是詞壇的頂尖之作。
甚至有些老師,已經想著把這麼美的詞用在一對戀人生死相隨的場景中,一定會讓大和國那些文藝青年哭成淚人。
他們在這里陶醉,卻有兩個人眼楮盯著作品,手里卻不閑著。一個是為李雲端墨的學生。
見李雲擲筆,硯中墨空,心里一喜,眼楮舍不得離開這幅曠世之作,心里舍不得李雲用過的筆硯。
作品自己不用想了,但近在眼前的筆和硯自己卻可以趁機順走。說不定自己也能沾一沾李雲的文氣。
趁著眾人還盯著作品,這個家伙就將毛筆塞和硯台一股腦地塞進書包里。也不管殘余的墨跡污了包里的書本。
另一個人,則是暗中帶隊的年輕人之一,李雲的表現,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後續準備的計劃他準備提前實行。
于是,強忍著安靜欣賞一會的沖動,用手機將整首詞拍了下來。然後,通過信息發送給大使館的工作人員。
要求他,馬上找一個親大和的華夏文人,用加入大和國國籍的代價讓他馬上仿寫一份,並且馬上進行版權注冊。
……
會議現場,大和國的人由于不知道這闕詞背後的故事,最先從沉醉中醒了過來。一名年紀相對較大的大和國老師,摘下眼鏡,輕輕地拭了拭眼楮。
然後深吸一口氣,不顧場合緩緩地鼓起掌來,單一的掌聲在寂靜的房間內響起,不過片刻,整個會場都響起熱烈的掌聲。
有夸張的大和國學生,恭敬上前,對著李雲便是一躬到底,口稱先生,請賜墨寶。
李雲的心情也緩緩平復,這一次,隨著練習的加深,他對書法的感悟又深了一層。此情此景,揮毫之間,居然又達到了上一次的狀態。
字跡雄渾,結合此詞, 字里行間都透露著淒美,嘆惜之情。讓熟悉背後故事之人感同身受。讓不知因果的人浮想聯翩。
現場更是變成了兩極分化,華夏國的老師們,一個個看著李雲的作品,喜愛之情不能言表。
大和國的老師們正在一旁喋喋不休,想著用什麼辦法將這幅作品買回大和國。或者借到大和國一段時間。
而華夏國的學生們,自發地圍在李雲周圍,將自己的作品遞給李雲,想讓他幫忙指點一下。
大和國學生們則按照年齡,成績排名的因素,自發地排成一隊,等著華夏學生請教完李雲,他們好依次上前,請李雲給予指教,或者請李雲在自己作品上蓋章,簽名。
一個個的表情,虔誠中帶著激動。渴望中帶著崇拜。
一時間,讓李雲居然有種飄飄然的感覺來。
當然,年輕人嘛,都喜歡被人恭維,夸獎。心里這樣想可以,但表現出來就不妥了。
還好,李雲並沒有表現出來,依然是一種雲淡風輕的平淡表情。
這次交流會,被華夏與大和國的相關領導認定為真正成功的一場交流,像這種高質量的,有實際意義的交流會,兩方一定要多舉行。
會議後,天色也將晚,李雲剛想回到宿舍,幾個年輕的大和國學生就圍了上來。約請李雲去茶樓繼續討論,李雲當然拒絕。
心道︰“跟你一群小鬼子有什麼好聚的,外表恭順,內里逆反的民族,即使表現的如何君子,也改不掉骨子里的小人性格。”
不料,李雲拒絕完畢後,那些大和國的學生依然不放棄,一個年輕的學生上前一步,自稱是這些大和國學生的代表,也是東京大學的學生會副主席。他們有好多文學上的問題想要請教李雲。如果李雲願意去與他們交流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們願意送給李雲一份禮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禮物在李雲看來,著實不輕。居然是華夏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巨著《永樂大典》的幾張殘篇。
李雲沒有控制住,當場便大驚失色。《永樂大典》華夏乃至世界最頂尖的百科全書。
莫說是幾張殘篇,就算是一張殘缺的目錄,都是國之重寶。如此重寶,大和國的學生居然為了請自己吃頓飯,就輕易拿出?
這讓李雲不由得警覺起來。
可能是這名自稱櫻田里的學生出手便是王炸,引起了另一名叫做宮本智多的學生馬上上前一步道︰
“李君,我是大和國東京大學的學生會主席,櫻田君所說當然是真的,但他所提到的《永樂大典》殘篇不過是後人抄寫,並非真正的《永樂大典》。
當然,這些殘篇雖然不是真正的《永樂大典》殘篇,但里邊的內容也是當世流傳甚少的部份。
一直秘藏于櫻田君的家中,屬于個人收藏,所以里邊的內容沒有廣為流傳。也當得起絕對珍品稱呼。”
他的解釋,李雲不但沒信,反而懷疑之心更重。《永樂大典》貴重之處就在于里邊的內容,即便是手抄版,也是千金不換,這里要是沒有鬼,鬼都不信。
但李雲也確實被這個手抄版的《永樂大典》殘篇所吸引,這幾個家伙想要謀財害命不至于。這麼多人看著呢。李雲要是出了事,他們這些人一個也別想逃。
但除了這些,自己還有什麼值得他們如此大手筆相邀呢。
心思輾轉間也難想通。但禮物的誘惑太大,李雲短時間內便打定了主意,決定陪他們走一趟。
但他也有要求,需要帶一個朋友一起去,宮本智多略有些猶豫,但看李雲執著的樣子,還是點點頭答應了。
喜歡文賊請大家收藏︰()文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