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府。
張月如與李師師確實在吃火鍋。銅火鍋,炭火熊熊。
剛送來的秋季小肥羊,肉質香嫩緊實。
可張月如與李師師,誰都沒有胃口。
新羅國的消息沒有傳來。王大福會怎麼平定新羅叛亂?
東扶國的消息沒有傳來。潘小安會不會遇到危險?
這兩個問題,困擾著張月如。連帶著李師師,也跟著焦慮起來。
“夫人,快用膳吧。若是餓壞了身體,小安該凶我了。”
張月如淺笑︰“師師,你是他的薔薇花。他怎麼舍得凶你哦。”
李師師害羞。“薔薇只絢爛一季,哪像姐姐,如月中天。”
張月如夾起一塊小羊肉︰“師師,我全當你在夸我。且給你一點愛的獎勵。”
李師師咬住筷子,張月如白她一眼。“師師,收起你的嫵媚。我可不會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人間自有不同,明月卻傾照一處。
瓊英的大軍,正往小阪進發。他們已經到了合各山。
冬條機在合各山埋伏,準備去偷襲瓊英的軍營。
他們窩在草叢里,像一只只猴子。
“將軍,敵人營地防守並不森嚴,正適合咱們偷營。”
探兵的話沒說完,山谷間就傳來狗叫聲。
“該死的安國人。他們大大滴狡猾。狼狗咬人,大大滴疼。”
冬條機這幾日被狼犬隊,搞得很頭疼。他想不明白,這些狼犬是怎麼如此精準找到他們的?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些狼犬是專門訓練過的。
狼犬每日嗅聞臭豆子和鰻魚。
它們對臭豆子和鰻魚,實在太過熟悉。凡是身上帶有這種味道的,那必然就是東扶人。
每日晚間的狩獵,就此開始。
抓住一個東扶國人,就能得到一畝良田。有這好事,安國士兵非常踴躍。
“糟糕”探子咒罵。“安國人向咱們這邊趕來了。”
“撤”冬條機是聰明的雞,他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冬條機剛撤到半山腰,就被弓箭雨襲擊。
“八嘎呀嘍”冬條機大怒。“敵人怎麼會有埋伏?”
火把點燃,照的山坡一片明亮。
瓊英穿著火紅的披風,走上前來。火光照耀下,她是那麼的冷酷嚴肅。
冬條機打了個冷顫。“這個女人不好惹。”
“你們已經走投無路,速速投降吧。”瓊英向他們下達最後通牒。
“混蛋”冬條機大怒。“給我殺”
他們舉著武士刀,向瓊英奔來。瓊英身後,出現一支隊伍。
他們五人一組。兩人持盾牌,三人持長刀。
他們慢慢向冬條機的隊伍逼近。
東扶士兵一刀劈在盾牌上。刀與盾踫出火花,發出響亮的“叮叮”聲。
盾牌紋絲不動。
盾牌間的孔洞處,伸出三把長刀。
“噗呲”長刀就刺入東扶士兵身上。
東扶士兵的盔甲,十分簡陋。他們有的穿著龜殼盔甲,有的穿著獸皮盔甲。
這樣的盔甲,根本抵擋不住安國的尖刀。
而這樣的陣型,也是東扶士兵不曾見過的。
此時的東扶國人,說一句愚昧蠻荒,毫不為過。
這場戰斗,並沒有持續多久。
一千余名東扶士兵,被消滅殆盡。冬條機心如死灰,他解下頭上的白布條,不停的揮舞︰
“服了,我服了。我要投降。你們安國是上國大邦,不能斬殺俘虜。”
瓊英命人將其綁了,等候潘小安處置。
這個冬條機名字起的笑人。但這人屬實有點本領。
瓊英想著,潘小安應該會重用此人。
潘小安與穆瑤北上,來到合各山。
“安王,我部全殲冬條機部,俘虜主將冬條機…”
瓊英向潘小安匯報戰況。
“瓊英,辛苦你和將士們。來日打下東扶國,我自會論功行賞。”
“安王,這冬條機?”
“拉下去斬了”
“啊…哦…安王,這冬條機有些本領的。咱們是不是…”
潘小安擺擺手。“瓊英,記住我的話,這些人一個都不要留。”
瓊英領命。
潘小安帶著她來到合各山頂。從這里可以俯瞰小阪的景色。
“這里美嗎?瓊英”
“這里很美”
“我一直覺得,這里的美和你很配。”
瓊英听懂了潘小安的話。潘小安以前答應過她,要給她一塊封地。
瓊英對這個島,的確十分喜愛。
“懂了嗎,瓊英。”
“懂了”瓊英點點頭。
潘小安牽起她的手,“我不能讓你有危險,更不能讓你有後顧之憂。”
潘小安看著山北那一片土地︰“以後的惡名由我來擔。若你看到可用的人才,就留下吧。”
“小安”瓊英感動。“這可是個極其龐大的島嶼,你真的舍得?”
“舍得,比這更大的島嶼,我都舍得給你。”
瓊英對潘小安的話,深信不疑。“可我想留在你身邊。”
“瓊英,你一直在我身邊。”
瓊英喜歡潘小安這種詩意的表達。她這員武將,也有文藝範的一面。
兩人在山頂相擁。
“小安,你看那片蘆葦草美不美?”
“瓊英,我看你最美”
潘小安抱起瓊英,向蘆葦草而去。
秋日的蘆葦,葉枯黃,花純白。它們搖曳在秋風里,姿態萬千。
瓊英依偎在潘小安懷里,意猶未盡。
“小安,我不要島嶼。我要留在你身邊。”
潘小安拍她一記。瓊英嘟嘟嘴,俏皮可愛。
“瓊英,把你的隊伍撤下來吧。後面的戰爭,由我來完成。”
“小安…”瓊英的心,被幸福填滿。
冬條機戰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小阪。
古守夫臉色嚴峻。“板四郎,諸位將軍,敵人的強大,超過了咱們的想象。
我想,僅憑咱們武士,浪人和護衛,很難抵擋住安國人的進攻。”
“宰相大人,你有什麼好辦法,盡管說出來。我們照辦就是。”
“我要釋放小阪的囚徒,奴隸,還要征役庶民,一起抵抗。”
眾人皆點頭表示同意。
散會之後,板四郎他們就開始去城鎮里,抓人充軍。
一時間,小阪城被弄的雞飛狗跳,雞犬不寧。
但效果也出來了。
這一通忙活,竟然讓古守夫他們湊出了兩萬人來。
這兩萬人,站在校場上。等著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