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湟魚洄游。
一筐筐的湟魚被捕上岸。
這些魚對于當地人來說,是神聖的。但對潘小安來說,這就是美味佳肴。
士兵們一天天戰斗,總要吃點肉食才有力氣。
為了讓戰士們吃好,飛過的蚊子,潘小安也要掰下兩只腿。
而這肉質醇厚的湟魚,潘小安怎麼會放過。
一鍋鍋的紅燒湟魚,在曠野里散發出香氣。
香辛料的大量使用,可以讓很多難以下咽的野味變得美味。
吃不完的湟魚,則被撒上腌料烘成魚干。
一個騎兵背上三五條,總能當三四天的口糧。有了湟魚補充體力,士兵們干勁更足。
當地的百姓,眼巴巴看著。在他們眼里,潘小安倒成了野蠻人。
只是,這野蠻人也有溫柔的一面。
潘小安給了哈拉湖城百姓二十石種子。這種子與大麥相同,只是麥芒更長,麥尖更刺。
它還有個好听的名字,喚做青稞。
青稞當然不是潘小安帶來的。
但在哈拉湖城,卻沒有人擁有青稞種子。
一千一百頂帳篷,便是一千一百戶人家。
每戶人家剛好分了兩斤種子。兩斤種子可以種一分地。
一畝地的青稞,可以打四百斤糧食。這一分地能打四十斤糧。
四十斤糧能有什麼用?
可夠一個成年人省著吃兩個月。這樣看來,潘小安的種子毫無用處。
但這四十斤糧要是在第二年都種上,便可以種上二畝地。
二畝地就能打八百斤糧食。
八百斤糧食有用嗎?
很有用。
八百斤糧食,可讓三口之家,一年不用挨餓。
如此到第三年。
風調雨順,不交賦稅的情況下,三口之家便可徹底擺脫饑餓,且有存糧。
到第四年時,多余的糧食,甚至可以拿來販賣。
而產生的秸稈,麥糠,不但可以做被褥防寒保暖,還可以喂牛羊牲口。當然,也可以當做燃料,生火做飯。
潘小安將種子分下去。
將土地也分了下去。
每戶帳篷,分了十畝地,二十畝草場。而減免三年稅收,是標配。
哈拉湖城,是潘小安打下的第一座吐蕃國城。
他要在這里做個試點。他要讓這一千一百頂帳篷人家,都過上富足的生活。
當然,他更想讓吐蕃國其他城鎮的人看一看,歸化安國之後,得到的是麥香,不是血腥。
潘小安在哈拉湖城,待了十五天。
他開荒捕魚便用了十天。
哈拉湖城的百姓,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他們守在自家的地里,喜悅而迷茫。
他們腳下是自己家的土地,不是豪紳首領家的地。
他們種的糧食,可以收到自己的帳篷里。他們放牧的牛羊,可以關在自己的羊圈里。
而他們腰上的木牌,不是枷鎖,是身份自由的象征。
隨軍鐵匠將收集來的敵人的兵器,重新鍛造。
潘小安沒有鍛造鐵人十二,而是鍛造了一十二把鐵犁。
一百戶帳篷,可分用一把鐵犁。
潘小安與張月如分頭行動。他們教哈拉湖城百姓,怎麼用鐵犁。
一頭犛牛被套在犁轅上。
潘小安頭戴草帽,吆喝一聲“開土嘍”。然後他鞭子輕輕落下,那犛牛便哞一聲,開始前行。
土地破開,露出新鮮的土壤。地龍不耐煩的看潘小安一眼,便又鑽進泥土里。
老鼠可沒有那麼好脾氣。它們一邊四散而逃,一邊罵罵咧咧。
潘小安搗毀了它們的鼠洞,挨罵都是輕的。
土壤被翻開後,潘小安換下犁,按上耙。長方形的木耙帶著鐵齒,可以更好的粉碎土塊。
潘小安看向圍觀的百姓。“勇敢的少年,請到我身前來。”
便真有膽大的孩子,走向潘小安。在孩子的眼里,這個異族人並不十分壞。
他雖然殺了城邦的勇士,可他卻分給他們土地,還教他們種地。
潘小安點了兩個半大小子,讓他們蹲在木耙上。
“抓緊點,不要慌。”潘小安一甩韁繩,犛牛便開始前行。
木耙將土塊粉碎,使土壤更加細膩。孩子們先是畏懼,後是高興。
這像坐車一樣的感覺,還蠻有趣。于是,便又有孩子自告奮勇。
潘小安喚過一個百姓,讓他照著做。那人長的倒是強壯,就是看起來太過老實。
潘小安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老實人,老好人。他們舍得出力,脾氣好,有耐心,可以教會更多人。
犁溝,撒種,掩埋,澆水。
潘小安全都親自示範。
等他將最後一木勺水灑在地里時,他的額頭上也滿是汗珠。
“父老鄉親們,你們學會了嗎?”
他輕甩汗珠,眉眼含笑。
另一邊,張月如做著潘小安同樣的工作。
張月如終于可以展現自己的所長。教百姓種地,對她來說就像吃糖一樣簡單。
“父老鄉親們,你們學會了嗎?”
父老鄉親們被感動了。哈拉湖城百姓被感動了。
他們趕著牛羊,自發來到軍營前。他們要表達謝意。
這個謝意,潘小安不會拒絕。
這是友好交流最重要的一步,破除隔閡,就在這一餐飯里。
羊往鍋里炖。
魚,是不能給他們吃的。
潘小安給他們吃一種更香的食物。
“轟隆”一聲巨響,把圍觀的大人嚇到,把孩子嚇得大哭。
轟隆聲後,不是血花飛濺,而是雪花紛飛。
這雪花不是天上的雪花。這雪花是香噴噴的米花。
誰還記得,第一次吃米花的感受呢?
潔白晶瑩的米花,入口即化。那米香,那甜香,讓人回味無窮。
米花放進麻袋里。
士兵提著袋子,挨個走過百姓身邊。百姓們顫巍巍伸出手,他們摸到麻袋里的溫熱。
米花被抓出來。
他們小心翼翼的攤開手掌。捏一顆米花,輕輕放在嘴里。
米花融化,化作一滴眼淚,盈在眼眶。
原來,這一大袋米花,是可以一人抓一把的。
這可不像首領家。
他家的狗都吃的是羊蠍子。
火,是最明亮溫暖的。
圍著篝火跳舞的三十個姑娘,她們不在專屬于誰。
她們有自己的土地,她們可以在自己的牧場里放羊織布,過自己的生活。
而此刻,她們圍著火堆唱跳。她們像火一樣,明媚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