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宋第一次恩科。
它延續了北宋的做法,考試還是以經義,策論為主。
近來新宋詩社蔚然成風,此次科舉便開設詩詞賦科。
而為了對抗安國的科技,趙構還又開設了科技科。
文武並行。
文狀元考完,接著就是武狀元。
這是新宋難得的盛事。整個新宋國民,都在談論此事。
經義以易經,周禮為主,兼有論語與孟子。這考的是默書以闡釋經義。
主要提拔有德之士。
佟眾婿自然在考生之列。他是今科呼聲最高的狀元人選。
而詩詞歌賦上的選拔,考生更多。想憑借一首詩詞飛黃騰達的人,不在少數。
可以說,此時投靠詩社的人,皆是投機取巧之輩。
趙構對此次恩科,是非常重視的。他指派黃潛善為主考官。
秦檜為副主考,負責經義科監考。
秦檜人品方正,博學多才,忠君愛國,友愛同僚,關心黎庶。
乃幾千年不世出的忠貞堅毅,果敢之輩,是為南宋的脊梁骨。
由他當經義科考官,可謂合理至極。
詩詞歌賦課的考官,則由陳與義擔任。他是宣和三年的進士,博學多才的鴻儒。
一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便在宋詞界佔的一席之地。
至于科技科考官,則由陳規擔任。
陳規本來只是小小的縣令,只因發明了竹火槍,打敗叛軍,而被火速提拔。
說來也是湊巧,該著陳規發達。
他剿滅叛軍的事情,被新宋周報的記者得知。
那記者趕忙去往德安府。
在了解到竹火槍的凌厲時,這記者便添油加醋一通書寫,還配有竹火槍的圖案,發表到報上。
趙構那日看報紙,便被這個小故事吸引。更吸引他的,還是文章後的那一段話︰
竹火槍乃天賜新宋的利器,今日剿匪安民以為寶,明日剿安收地當為神。
趙構拍案叫絕。
江南之地,別的東西沒有。這竹子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若竹火槍真的威力巨大,到時候新宋士兵人手一份。
面對安國大軍, 里啪啦一陣射擊,還不把安國人打的屁滾尿流,魂飛魄散?
趙構趕忙將陳規招到臨安府。
他與陳規一番交談,又看了竹火槍的威力,當即拍板將其提拔為新宋科技直學士。掌管新宋科技院。
陳規平步青雲,受寵若驚。誓要為新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告訴趙構,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想要將竹火槍發揚光大,必須選拔有用人才。
趙構便加了一科,允許陳規自由選拔。
從這一點看,趙構還是很有治國手段的。
而武狀元的主考官,當然由韓忠擔任,副考官則由岳舉擔任。
有宋以來,武不如文的觀念已有百年。大家對武舉考試,根本沒人在意。
出將怎麼比得上入相。
小孤島,雙安詩社聚會。
再有三日就要科考。這是雙安詩社臨時加的一場考試。
劉安妃與李易安早早來到詩社,忙碌起來。
上一次是煮臘八粥,這一次她們是在蒸螃蟹。
秋水洗螃蟹,螃蟹味更美。
這螃蟹不是來自西湖,而是來自陽澄湖。
這一個個螃蟹大如手掌,殼硬膏黃,美味非常。
竹籠上鐵鍋,稻繩縛螃蟹。這些橫行無忌的水中小霸王,只一根草繩便給它收拾的服服帖帖。
詩社成員在蟹香味中陸續到場。
詩社門楣上,早掛有題幡︰蟹
這就是今日的詩詞題目,以蟹為題,作詩作詞。
螃蟹還沒有上桌,年輕的才俊們,或坐或站的思索。
“易安,你可有好詞?”
李易安拿著木柴,正往鍋灶里添。這個濃睡不消殘酒,日晚倦梳頭的女人,也變得勤快起來。
李易安搖搖頭︰“我身體偏冷,食不得蟹。因不得其味美,便無有詩詞奉上。”
劉安妃笑語︰“那你可以做上一首哦。”
李易安詼諧,謹遵社令︰“一安添柴火,一安理蒸鍋。任你蟹鉗硬,遇安嚇哆嗦。”
劉安妃被逗笑。“易安,你可真是調皮。罰你吃蟹一只。”
八月二十,恩科開考。
大考一連七日,要到九月下旬,方能有榜張貼。
經義科後,佟眾婿剛出考場,便被人群簇擁。
這前呼後擁的場面,堪比帝王出巡。
“佟大師,試題是不是很難?看你都急出白頭發來?”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佟聖,你能考上狀元吧?”
佟眾婿整理一下帽子,微微一笑︰“羽扇論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哇哇哇,佟聖就是棒。你要是考不上狀元,指定有黑幕。”
佟眾婿嘿嘿兩聲︰“無妨,人生需要豁達。”
其實,他心里想︰“有你們這些吱哇亂叫,我當不當狀元,一樣吃的好,用的好。”
詩詞歌賦科考完後,雙安詩社那幾人都笑了起來。
加入雙安詩社就是好啊。連科考題目都知道了。
這次的考題是一句詩︰“但見橫行疑長躁,不知公子實無腸。”
提問︰請回答詩中描寫為何物,以詩詞作答。
雙安詩社的人,一眼就看出謎底。
這不就是前兩日剛剛吃的,紅啦吧唧,大鉗子啷當,沾著小醋碟,配著紹興黃的大螃蟹嗎?
因為他們都做過此詩,且被李易安點評過,指導過。他們的詩詞,都提高到一個很高的水準。
他們的詩,便是不奪冠,也必定高中。而一旦上榜,參加了殿試,那就是進士。
這可不興,上了殿還淘汰那一說。
于是,他們對雙安詩社更加信賴與忠誠。
這樣的題目,會有人答不出來嗎?
比比皆是。
君子遠庖廚。
讀書人不但不進廚房,很多人也不吃這種河鮮。吃完了拉肚子,這誰能受的了?
尤其參加考試,你要是肚子咕咕叫,拉考棚里,這可真是時來運轉哦。
所以,很多考生不但沒見過,也沒有吃過。即便吃過,也是被剝好的。
沒有見過螃蟹的本來面目,便無從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便無法書寫它的生平。
而螃蟹那或一帆風順,或逆境拼搏,或冷眼旁觀,或熱情似火的事跡,便無從夸贊與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