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農民

第914章 張擇端與莫紫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萍雲鶴 本章︰第914章 張擇端與莫紫煙

    徽宗皇帝好奇。

    “畫院,這個女子,朕沒有見過。這不是汴河兩岸的人家。”

    徽宗皇帝目光如炬,觀察細微。張擇端眼里的景物,也在徽宗皇帝眼里。

    徽宗皇帝與張擇端是一樣的人。他們在實物的觀察和記憶上,少有人及。

    張擇端也不隱瞞。“趙爺說的對。這不是汴河上的人物。”

    “那這個女子是誰呢?”徽宗皇帝好奇。他對這個女人很感興趣。

    “趙爺,這個女孩叫莫紫煙。她是我的妹妹。”

    “紫煙?這兩個字是好的,但作為名字,卻是不好的。

    紫雖貴,煙卻輕。富貴難久持,紅顏易凋零。”

    張擇端的畫筆掉落。

    徽宗皇帝愕然。“莫非,我說對了?”

    張擇端紅了眼眶,一滴淚水滑落。“趙爺說的全對。舍妹在八年前,已經香消在黃河灘涂。”

    徽宗皇帝扼腕嘆息。“卻不知是誰家女子?可有父母需要贍養,可有子弟需要庇護?”

    徽宗皇帝是個多情人。他對女人是真的不錯。

    “趙爺菩薩心腸。我替舍妹向你感謝。”

    徽宗皇帝搖搖頭。“卻不知是何故?”

    張擇端想了想。他不想隱瞞徽宗皇帝。“實話說給趙爺听。

    這女子叫做莫紫煙,乃是一名殺手。她刺殺白虎郎…”

    “白虎郎?可是那人?”

    張擇端稱是。“她刺殺白虎郎,卻被白虎郎降伏。只是,那時候的白虎郎,還不是白虎郎。

    那是他還是鳳凰郡的一個縣丞。是陛下開恩,賜了他白虎郎。

    他們得罪了遼國人。遼國人隱藏在黃河灘涂,放冷箭射殺白虎郎,卻被莫紫煙抵擋…”

    “哼。真該死”徽宗皇帝扔下魚竿,氣呼呼的離開。

    他這一句真該死,也不知道是罵莫紫煙,還是罵潘小安。

    張擇端以為惹怒了徽宗皇帝。

    第二天,徽宗皇帝依舊來河邊釣魚。昨日的事情,就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

    “畫院,給那個女子找個好位置,把她畫在圖中吧。”

    張擇端便給莫紫煙開了一家燒餅鋪。她說過,汴河燒餅,天下一絕。

    童貫的捷報,路過汴河時,徽宗皇帝也听到了捷報。

    他的心里又喜又悲。喜的是大宋國開疆拓土,揚威大遼。

    悲的是,自己這個太上皇,要永遠做下去。再也沒有了執掌權柄的那一天。

    奇怪的是,這一天,汴梁城全城都很安靜。竟然沒有人,為了大宋的勝利歡呼。

    張擇端看到這個情況,心里的隱憂更加沉重。

    當百姓不以朝廷物喜,不以朝廷己悲時。這個朝廷,就已經不在百姓心里。

    張擇端感覺身上冰冷。六月的天,也不能給他一點溫熱。

    徽宗皇帝也發現了這一點。街面上沒有人彈冠相慶,一片暮氣。

    “畫院,這汴梁百姓的熱情,去哪了?”

    張擇端知道答案,但他不想說,不想回答。他知道,徽宗皇帝也知道答案。

    徽宗皇帝這樣問,不是要從張擇端這里得到答案。他想讓張擇端否定他心里的答案。

    張擇端沒有否定。那就是說,徽宗皇帝心里的答案,就是答案。

    捷報送到汴梁的三天後。

    徽宗皇帝行使了太上皇的權柄。他把趙構派去杭州。讓他在臨安監督,為他建一座行宮。

    徽宗皇帝的說辭是,他要去臨安養老。

    趙構接到命令,並沒有馬不停蹄的離開汴梁。他先去見了欽宗皇帝。

    “陛下,太上皇派我去臨安建行宮。此事該如何辦理?”

    欽宗優柔寡斷。他摸不清徽宗皇帝的路子。他把宰相周邦彥召來詢問。

    周邦彥這個花詞宰相,實在有幾分神通。徽宗皇帝剛禪位,當上太上皇。

    周邦彥就巴結逢迎,當上了宰相。成為欽宗皇帝的心腹。

    “陛下,既然太上皇想去臨安,那就讓他去吧。江南美人多,風景好,對太上皇在合適不過。”

    周邦彥年少時,便輕狂膽大。說話葷素不忌。此時年邁,更是想啥說啥。

    欽宗皇帝听到“美人多,風景好”,也悠然神往。“這地方,對我也適合啊。”

    欽宗皇帝認同周邦彥的說辭,同意了趙構的任務。

    趙構就離開了汴梁,一直待在臨安。

    欽宗皇帝當然希望徽宗皇帝快點離開汴梁。最好是現在就走。

    他坐了龍椅,知道做皇帝的滋味。他可不想頭上懸著一把劍,坐著一個太上皇給他掣肘。

    欽宗要做一個興宋之皇。

    童貫得到欽宗皇帝的聖旨,並不高興。

    聖旨里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了些場面話。對于官職和金銀,只字未提。

    童貫也知道,自己做了樞密使,已經到了人臣最高端,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封賞的。

    而金銀,朝廷是真的拿不出。就這一個月,一個士兵給一兩銀子,還要二十萬兩之多。

    就別說,大軍的日均消耗了。

    “不能在等”童貫心里明鏡一樣。“在等下去,北遼國沒有打敗,自己就先敗了。”

    童貫命令劉延慶北上攻打燕州府。命令郭藥師,帶兵跟隨。

    兩路大軍合在一起,總共有十萬兵力。他們穿州過府,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郭藥師起先還約束士兵。他想為宋軍做一個表率。

    可連續行軍三日,郭藥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宋軍軍紀松弛。將不知兵,兵不擁將。這情況普遍的不能再普遍。

    宋軍能夠劫掠,而怨軍卻不能。這讓怨軍更多了一絲怨憤。

    郭藥師為了穩定軍心。就開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很多時候,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場景。常常有小隊士兵,因為一只鵝,而相互打斗起來。

    郭藥師听到這種匯報,搖頭嘆息。對于這次征戰的勝利,他沒有了樂觀心態。

    郭藥師開始消極對待。對于行軍路線,戰術應對,他全都一言不發。

    即便發現了劉延慶的錯漏處。郭藥師也不會指出來。

    劉延慶不問他,郭藥師不說話。劉延慶問他,他就說好,對,是。

    這臣服順從的態度,令劉延慶格外滿意。他喜歡順從的部下。

    這倒不是劉延慶作。誰有十萬大軍,誰不狂?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小農民》,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小農民第914章 張擇端與莫紫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小農民第914章 張擇端與莫紫煙並對大宋小農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