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農民

第885章 北宋皇帝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萍雲鶴 本章︰第885章 北宋皇帝們

    小河水流,大河滿。

    一條大河,是由很多條小河匯聚而成。這就像一個新朝代,需要無數人的努力,才能建成。

    從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再到欽宗皇帝趙恆,已經享國166年。

    這期間,有燭光斧影的宋太宗,有澶淵之盟的宋真宗,有仁宗盛治的宋仁宗。

    有熙寧變法的宋神宗,還有銳意進取的宋哲宗。

    北宋的皇帝,當的好不好呢?讀書人會說他們好。

    因為趙匡胤說作相須讀書人。只這一句話,便給了讀書人上升的渠道。

    于是,無數讀書人像一條條小河,匯聚到了汴梁。

    他們在這個時代綻放了光彩,且名垂青史,流傳後世。

    做生意的人,也會說他們好。在“重農抑商”的政策下,北宋商人的社會地位,依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無數商人涌入汴梁。這才有了汴河兩岸的繁榮。這才有了《清明上河圖》的盛景。

    宋欽宗元年。

    金國皇帝完顏晟,派出兩路大軍進攻宋國。

    可這次進軍並不順利。最主要原因︰有北遼國橫隔其中。

    金國人滅了遼國,捉住了遼國皇帝耶律延喜。

    金國給耶律延喜的待遇,傷害了契丹人的感情。

    耶律延喜的叔叔耶律淳,在契丹人的擁護下建立北遼國,做了北遼皇帝。

    金國人幾次派兵征伐,都沒有打敗他們。

    這時,完顏晟就行書宋國。他對先前進攻大宋的行為,表示歉意。

    他保證這樣的事情,以後不會再發生。他邀請宋國出兵,一起攻打北遼國。

    事成之後,兩國平分遼國土地。

    這一封國書,讓大宋君臣震動。他們終于等到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

    宋欽宗開年後第一次朝會,心情驚喜而又激動。

    他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的大臣躬腰施禮。這感覺實在過于美妙。

    他年輕的臉龐故作嚴肅。可彎起的嘴角,已經將他心事表露。

    就是這把椅子,實在有種神奇的魔力。誰坐在上面,都有一種睥睨天下的感覺。

    鴻臚寺少卿唐翊,把金國國書讀給群臣听。讀完之後,他就提出質疑。

    唐翊說如此重大的事,應該直接發給樞密院,而不是鴻臚寺。

    童貫出班回話。“唐少卿稍安勿躁,切莫激動,更不要挑理。

    金國不比遼國和西夏。這群從白山黑水間,走出來的野蠻人,哪懂什麼規矩道理?

    對于他們的錯漏疏忽之處,咱們應該要給予諒解。”

    童貫在剿滅方臘之後,他的名聲威望,已經到了頂點。

    他現在主政樞密院,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但童貫老當益壯,百尺竿頭,還想更進一步。

    他不僅僅要做到人臣最高,他還要得封異姓王。

    听到金國人的文書,童貫覺得機會來了。他必須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唐翊見童貫熱情高漲,便退回朝烈。他不想與童貫起爭執。這是一個聰明人。

    欽宗皇帝看的有趣。

    “童愛卿,你說的對。這些金國人確實極為野蠻。去年秋日…”

    “陛下”童貫阻止欽宗皇帝繼續說。他的想法很簡單。現在要促成與金國的聯盟,就不能再說金國的壞話。

    但這種聯盟,誰都知道這是不牢固的。

    金國與宋國的聯盟還少了?只是,那些聯盟都是私下里的約定。

    像這種正式的行文,確實少見。

    “陛下,咱們還是議議此次聯盟的事情吧?”

    欽宗皇帝點點頭。“可”

    他覺得說的過于簡單,便又加了一句︰“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沒有人有高見。大家的想法都很簡單。遼國勢弱,已經成半死狀態,此時不去分一杯羹,還等待何時?

    種師道出班奏曰︰“陛下,我覺得可以答應金國。但咱們只是只答應,並不出兵。

    去年夏秋,金國人不講武德,偷襲咱們宋國。致使多座城池破損,萬座家園毀壞,幾萬人被掠。

    這樣的深仇大恨,咱們怎麼能忘?”

    滿朝文武低下頭。他們對種老將軍的話,實在不想苟同。

    “你倒是說的痛快。是顯著你能耐嗎?你這麼厲害,你咋不阻止金國進軍的步伐呢?”

    欽宗皇帝臉色訕訕。他年輕的臉龐,變得嚴肅。他年輕的眼楮,蘊含著憤怒。

    “咋的,你來揭我短嗎?是嫌我做的不好嗎?”

    “種老將軍,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童貫開始反駁︰

    “咱們不與金國結盟,城池就能修復嗎?

    咱們不出兵,破碎的家園就能修好嗎?

    咱們不去瓜分遼國土地,被掠走的宋人就能回來嗎?”

    童貫不給種師道說話的機會,“反倒是,咱們締結同盟之後,金國人會還回咱們的子民。

    咱們出兵之後,城池才得以保護。失地才得以收復。

    若是得回幽雲之地。咱們先前的那點損失,還叫損失嗎?”

    種師道語塞。他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反駁童貫,只留下一聲嘆息。

    朝會繼續。

    締結同盟的決議,很快就達成。甚至于出兵的方案,都已經想好。

    因為,童貫為了這一天,早已做了很多準備。

    欽宗皇帝命童貫為伐遼大將軍,領兵十萬,即可兵出汴梁。

    朝堂上出了這麼大事情,徽宗皇帝竟然不知道。

    這皇上與太皇上,雖然只差了一個字,卻有著千差萬別的待遇。

    沒有人會把朝堂上的議事,告訴太上皇。

    徽宗待在後宮,懶洋洋不想動。

    現在沒有人,管他出不出宮?他反而不再想去樊樓。

    現在他有大把的時間,反而一點作畫的興致也沒有。

    他無聊的看著幾個小太監在蹴鞠。他坐在春光里,想著久遠的故事。

    “太上皇,童樞密來見你了。”

    “哦∼”徽宗皇帝擺擺手,“讓他進來吧。”

    童貫給徽宗皇帝行禮。臉上恭謹,姿勢標準。

    徽宗皇帝看在眼里,心里才高興一點。“童樞密來我這里做什麼?你那麼忙?”

    “太上皇,老臣在忙,也要來看你。老臣明日就要出征,特來向你辭行。”

    “出征?哪里又鬧亂子了?”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小農民》,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小農民第885章 北宋皇帝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小農民第885章 北宋皇帝們並對大宋小農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