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和是官宦之家的女子。她是識文斷字的。
阿和看向勞動合同。
一︰甲方雇佣者︰潘祥。乙方被雇佣者︰)
甲乙雙方,根據《安國勞動法》,自願簽署用工合同。
二︰簽約年限︰從)年,到)年
三︰工作內容及時間
四︰勞動報酬
五︰終止合同的條件
乙方終止合同的條件。甲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六︰凡安國雇佣者,要切實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如有違規,嚴懲不貸。
千百年來,始終都是拿銀子的人,說的算。在這個以道德為本的宋代,也是如此。
只是,人們的邏輯思維,進入一個單向通道。
像欠債還錢,像真金白銀等等,都是以金錢至上為準則。
沒有人想過,別人的力氣,才氣,技術也是無比珍貴的財富。
而銀子,恰恰是最不珍貴的。
潘小安決定改變這個現象。他把金銀放在次等位置。
如果安國人,人人張口閉口都是銀子。沒有了理想,沒有了自由。那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樂趣?
潘小安在勞工合同上,先一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這勞動者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他不會去營造這樣一種思想︰勞動者低人一等。
你出銀子,我出力,天經地義。誰也不虧欠誰。
欠債可以還錢。但你欠了別人的力氣,也要還。
別人還錢給你,你要把別人幫你做的事,還給別人。
公平,這才是公平。而不是單獨把某一種事物,提高到一個位置。
阿和看到這個合同,手微微顫抖。她不相信在安國,能有人如此維護工人的權益。
“你要是不識字,你可以找第三人在場。我一字一句,解釋給你听。”
“不用的大人。小女子識字。”
“那就好,你要是覺得沒有問題,就簽字吧。只有簽了字,你才能在我身邊做工。
至于時間嗎?那就暫時定為半年吧。等回到安國,說不定你會有更好的選擇。”
阿和搖搖頭,她要寫二十年。
“二十年?”潘祥疑惑。
“我只想在最好的年紀,侍奉在大人身邊。”阿和解釋。
“多質樸的想法啊。”潘祥感嘆。
他記得有一次,潘小安對一個作坊主發火。
這些工人如此質樸,你是有多惡毒,才會去欺負他們?
潘小安讓人把那個作坊主,示眾三日。查封了他的作坊,讓他再也不能營商。
那時候,人們都以為,潘小安這樣做,會打擊商人的信心。
但現實是,商鋪照常開。工人依舊努力工作。
“簽兩年吧”潘祥說道。“我看你年齡不大,過兩年還要嫁人。”
阿和臉紅。她對潘祥傾心,並不想嫁給別人。
兩人簽了名字,按了手印。
這份用工合同,正式達成。
阿和高興的笑出聲。在她認知里,自己終于有了可以棲身的地方。
六月六。
阿骨打的葬禮,開始舉行。
國葬是隆重莊嚴的。金國人里,也不乏布置會場的人才。
黑白相間的顏色,天地間一片肅穆。
潘祥在阿和的服侍下,穿上了黑衣。
“哭什麼?”潘祥不解。“死了一個金國皇帝而已。”
“不是的,大人。我是在感謝你。謝謝你救了我。要不是因為你,我可能會被殉葬。”
“唉”潘祥嘆口氣。
他當然知道,此次的葬禮,被殉葬了一百宋男,一百宋女。
還有其他各個部族的男女。
潘祥嚴重抗議這件事。可金國人並不理會他。
潘祥提出可以用金銀贖買。金國人說道︰“人就是人,怎麼可以用金銀換算。”
這句話,又被還給了潘祥。
潘祥氣的跺腳,卻也無能為力。
“你不要哭。咱們安王會來終結這件事的。”
潘祥帶著護衛,去觀禮。
金國人出于尊重也好,出于顯擺也好,出于惡心他也好。
他們把潘祥安排在觀禮台右側。在這里,可以清楚的看見,殉葬者被殺死。
龐大的陵園,一眼望不到頭。
沒有人知道,地宮真正的出入口,在哪里?
這皇陵,從阿骨打登基那天就開始修繕。里面到底放了多少奇珍異寶,也沒有人知道?
完顏晟身披縞素,走在前面。他的身後,跟著阿骨打的子佷,還有他的舊將。
這些人全是白衣,麻繩。
哭聲震天,牛角號嗚咽。
這樣拜,那樣拜。拜阿骨打的豐功偉績。
然後就是唱禮︰安國送還金人一千五百,是為臣服。
潘祥撓撓頭,“你們自己高興就好。”
“…宋國送來金銀百萬,自願臣服。”
秦檜臉色訕訕,“一派胡言。”
等到唱完禮,便上來一群古怪的人。他們畫著濃妝,蹦啊,跳啊。嘴里念念有詞。
潘祥知道,這是來自神靈的祈福。
然後就是獻祭。虎頭,熊頭,鹿頭。一頭牛,一匹馬,一只羊…
這獻祭的祭品,多到數不過來。
最後就是人。
那些人連哭都不會。他們低著頭,比羊群還要溫順。
潘祥看著這血腥一幕,心思沉重。
“潘祥,等你長大就會知道。人類的廝殺,可要比野獸殘酷百倍,千倍。”
潘祥今日才懂潘小安的話。
葬禮一直到下午。阿骨打的靈柩,要等到吉時,才能入皇陵。
眾賓客慢慢散去。只留下一地紙錢,白茫茫一片真干淨。
七日之後。金國舉行謝客宴。吃了這頓宴席,眾使團就可以回國了。
潘祥得了一張小紙條。潘祥把紙條燒掉。
“這些金國人,氣量真小。我只是頂撞了宗望幾句,便要置我死地嗎?”
潘祥冷笑,“你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潘祥上街。他身後有人跟蹤。
擺脫這些人,潘祥還是有辦法的。他在街道上,這里逛,那里走,最後消失在人群里。
這是一間鐵匠鋪。
“小人安若民,問小安大人好。”
“若民兄弟辛苦了。”潘祥說道。“你們給我的消息,我已經收到。
上京到安國路途遙遠,恐怕我性命難保。這些資料,你們想辦法送回安國。”
“上使大人不必憂心。我們早已為大人想到辦法。”
潘祥欣喜。誰也不想白白死去啊。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