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農民

第825章 農民與土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萍雲鶴 本章︰第825章 農民與土地

    東都府。

    百姓聚集在城門口,等著向潘小安哭訴。

    潘小安看著戴著孝帽,一張張哀戚的面容,心里五味雜陳。

    “父老鄉親們,你們不要難過。沒能把你們保護好,我感到很愧疚。”

    百姓便哭了起來。

    “這個仇,咱們早晚會報。我絕不會讓家人們的血白流。”

    百姓還是看著潘小安。

    “你們去府衙登記好財物損失,以及家里人口傷亡情況。這筆賬,咱們要向新羅人討要。”

    眾百姓這才散去。人財總不能兩失吧。

    “瓊杰,你幫百姓登記好。商定好賠償金額。然後行書新羅國。讓他們限期賠付。

    如果他們敢拒絕,咱們就出兵討伐。”

    潘小安帶兵離開了東都府。在東北方,他還有更重要的仗要打。

    遼平府。

    宗輔集結好了大軍,準備去夾攻安山北城。

    誰曾想,新羅國士兵會敗的如此快。

    “廢物,果然是一群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都打下了東都府,不想著固守,反而輕易冒進,實在是蠢笨如豬。”

    現在良機失去,宗輔也只能暫緩出兵。他命人加固城池,日夜巡邏,時刻防範著潘小安的進攻。

    潘小安回到安山北城,便按兵不動。

    現在是安國夏麥收割的季節。他必須保證小麥能顆粒歸倉。

    金州府,東夷府,登州府,海州府都開始了夏麥收割。

    各府知府,帶隊在田間地頭駐扎。他們把夏麥收割,作為主要任務。

    鄉勇十二時辰不間斷巡邏,防止有人偷麥,放火,搞破壞。

    張月如還是像往年一樣,帶著二�乙桓齟遄櫻 鎦鹿閻 沂章蟆br />
    這已經成了張月如的慣例。村民們對于張月如的到來,總是表現的特別熱情。

    農業為國之根本。農民,才是國家基石。

    士農工商,古有四民,惟民最貴。

    在農耕時代,沒有農業為支撐點,什麼工商業,都是鏡花水月,隨時被人卡住命脈。

    這個時期的農民,社會地位是很高的。農民家的孩子,是自由身。

    即可以參加科舉,步入仕途。也可以從軍,加入行伍。

    當然,也可以做生意,學技術。

    歷史上,總有一個印象就是所有的流民,指的就是農民。

    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農民者,要先有地。哪怕這地,是一畝或者一分。只要有地可以種,就沒有挨餓的農民。

    多數流民的組成,是失去土地的百姓,居住在城鎮的,無工而做的百姓。

    想明白挨餓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復雜。

    就是每次戰爭時,士兵的糧食從哪里來的呢?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曹操縱馬,踏了青苗,他要自刎而謝罪天下。

    這里不去討論曹操。而是說,在三國這樣混亂的時代,是誰在堅持種地呢?他們的產量如何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農民在種地。產量足夠自己吃,還有剩余繳稅。

    也許啊,古人並沒有窮到那麼不堪。

    前提是,你真的有地。這個地是真真實實屬于你。

    安國百姓都在等著夏麥豐收。金黃的麥田,給了他們生活有力的保證。

    這些麥田,只需繳納很少的稅賦。藏糧于民,是潘小安一貫的政策。

    潘小安對于治理一個國家,並沒有細致的概念與方法。

    但他始終堅持,與現有的朝代相反的路去走。這樣即便走的不對,也絕不會重蹈覆轍。

    就好比田畝。

    百姓們對自家的地,總是精細的管理。

    他們認真的翻地,把土壤晾曬,名為熟地。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大程度的消滅地里的蟲卵。

    他們辛勤的鋤草,就是為了減少草對主糧營養的掠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這道理,連陶淵明都懂得。

    而增加地肥,百姓們更是有著很多辦法。最為基本的就是歇地。

    歇地有這樣一些辦法。一是種一季,歇一季。

    一是交換種植︰今年種地瓜的地塊,明年改種花生。又或者全都種上大豆。

    再有就是加肥。沒有化工肥料時,最常用的就是草木灰。

    草木灰很好理解,就是草木燃燒後的灰燼。

    再有就是糞。人類和動物的糞便,經過培土熟肥,或者溝渠漚肥之後,把肥撒到地里。

    還有就是淤泥覆地。淤泥產自河道。沉澱下來的臭泥,都富含營養。

    當然,這種肥,需要很大的體力和人力。只有最勤勞的一部分人,才會下這麼大苦工。

    對自己的土地,不管怎麼細致照看,都不為過。畢竟,這土地是自己的。

    薄刃鐮刀的使用,加快了麥子的收割。地板車的使用,加快了麥子的運輸。

    騾子,驢子,黃牛配著石碾的使用,加快了麥子的脫粒。

    牛糞槐筐加高粱遮片的使用,可以將麥子更好的儲存。

    大人割麥,小孩扛,老人則在地里撿。這種家族式的勞作,提高了生產力,也穩定了這個時代。

    村里的杏樹,花已經開敗。雞蛋大的杏子,開始上黃。

    摘下幾顆杏子,蹲在麥田里吃。解渴又解餓。

    百姓的臉上有汗珠,汗珠下的嘴角,卻是微笑著的。

    “夫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二� 闥檔畝浴HШ甓 煆┐螅 偃俗艿P模 衲曷笞踴峒醪br />
    好在上天保佑,又是一個豐收年。”

    張月如行走在麥田路上,頭上是皎潔的月光,溝渠的河水里,也有一個月亮。

    嘩啦啦的流水里,不時還有魚躍出。這鄉村的風光,總是格外醉人。

    “夫人,二�D忝橇礁魴量嗔恕!卑殘男奶邸br />
    張月如與二�砩下腔頁盡B笞由系幕遙 蓯遣瘓 餳洌 吹餃說納硤逕稀br />
    安心幫張月如搓澡。張月如有些害羞。

    “安心,我自己來就可以的。”

    安心嘻嘻笑起來,“姐姐,咱倆都一樣。你害怕嗎?”

    張月如嘟嘟嘴,“怕啊,我怕你這個壞家伙,撓我癢癢。”

    “夫人,真的需要這麼累嗎?我很心疼你。”

    張月如點點頭,“需要的。官人說,當你開始嫌棄這個行當時,就走到了它們的對立面。”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小農民》,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小農民第825章 農民與土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小農民第825章 農民與土地並對大宋小農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