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農民

第803章 安國大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萍雲鶴 本章︰第803章 安國大考

    回到金州府,潘小安向安陸海做了工作報告。

    他詳細的訴說了,此次海外擴張的成果,以及戰略意義。

    安陸海六部,對于潘小安的戰果,表示認同。

    在宋人心里,沒有什麼功績,比開疆拓土更偉大。

    至于繼續增加軍費,提高軍人待遇,增加武器經費,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無非是,銀子多少而已。

    只要能打下土地,花再多銀子也值得。

    “小安大人,隨著土地不斷擴大,安國府的官員,明顯不夠用。咱們是不是,也應該舉行科舉考試?”

    諸葛瑞是吏部尚書,也充當著宰相的角色。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這件事。

    “諸葛,你這個建議是對的。我想是應該選拔一批人才。

    只是,類似于科舉的事情,咱們安國是不辦的。

    如果真要選拔人才,還是選拔一些百科技藝人才吧。”

    “小安大人,科技人才專職于技術。他們對于事務的協調,十分不擅長。

    如果瑣事羈絆了,他們太多精力。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危害。”

    諸葛瑞繼續分析,“這些科技人才,領會別人意圖,是較為遲鈍的。

    他們無法快速捕捉,咱們需要的是什麼?

    或者說,他們更傾向于自己的研發,而不是從大局考慮,整體考慮。

    這樣,就需要一些人,來協調,管理和運營這些事情。”

    听到這里,潘小安也不得不信服。

    這就好比,後世很多技術大拿。他們的技術確實是好。但生活中,他們更像小白。

    也許是不屑,也許是不願浪費時間。他們甚至于,不願與別人交流。

    讓他們領導一個技術部門,他們肯定是擅長的。

    若是讓他們管理資金,人事,進出原料,場地建設等等問題,他們又不擅長了。

    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八面玲瓏,懂變通的人。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老話說,少一種人,不能成為世界。

    嘴巴巧,善逢迎的人,確實有他們存在的道理。至少,他們比老實人更能讓人開心。

    “那就在技術人才里,選拔官員吧。你們做出章程,下發安國州府。

    凡是年滿十八周歲,有中學學歷的,都可以參加考試。

    這次,咱們總共選拔三百六十五名官員。你們覺得如何?”

    諸葛瑞等人,便表示贊同。

    很快,一道政令,就下發到各府縣。安國二年夏,五月初一,開始大考。

    以後,每三年大考一次,為年輕人,提供一個上升渠道。

    潘小安並不想增加過多的政務人員。

    一是,會增加百姓負擔。一是,他想改變一下,千百年來,科舉為王的風氣。

    可現實是,僅憑潘小安一人,現在還改變不了什麼。

    安國大考的消息傳達之後,瞬間引爆全國。人們圍在一起議論,這可是名留史冊,千載難逢的機會。

    既然有考試,當然就會有第一名。這個第一名,可不就是安國的狀元郎嗎?

    誰會成為第一個狀元郎呢?

    家里有學子的人,只要學歷夠,都去報名參加。

    而那些沒有拿到學業證的人,又懊悔起來。

    而另一些,原本不想讓自家孩子上學的人,又把孩子送進了學堂。

    潘小安很無語。自己小嘴叭叭,這個理論,那個理論的去宣傳。

    還不如一個實打實的官職,對百姓更有吸引力。

    為這件事,潘小安足足郁悶了三天。

    “官人,還氣嗎?”

    “月如,不氣了。其實,一直也沒有生氣。是我太過理想化。

    我以為,自己是小農民,不慕官職,向往自由自在,百姓們也會這樣想。

    但現實是,他們每個人都想進步啊。”

    張月如把他抱進懷里,“你不是常說財帛動人心嗎?你卻忘了,權利才更加動人心。”

    潘小安嘿嘿笑起來,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但張月如知道,潘小安他不高興。

    她勸不了潘小安,她也不想勸。一個人的觀念,很難被改變。

    潘小安如此,她也如此,安國人如此,整個天下人都如此。

    張月如能給潘小安的,只有她的溫柔,她無盡的溫柔。

    潘小安淹沒在張月如的溫柔里,不能自拔。

    愛江山,還是愛美人?這還用選嗎?沒有江山,就沒有美人啊。

    這道理,潘小安其實是懂的。

    既然決定要大考,就要把這件事辦的精細起來。

    怎麼考,考什麼,去哪里考,如何防止考試作弊等等,這些零零碎碎的問題,要討論很久。

    報名為期一個月,報考的安國年輕人,總共有三萬五千多人。

    百里挑一的比例,學生考中的比例還是蠻大的。

    但這其中,又有問題出來。像海州府,東港府,那里的學堂,都是剛剛建設,小學畢業的,都沒有幾個,哪里有中學學歷?

    所以,這兩府的年輕人,又不樂意起來。他們聚集在官府,想要討一個說法。

    沒奈何,潘小安只能在寫一封告安國年輕人書︰

    安國年輕人︰

    听聞你們為了自己的權益,而向官府勇敢表達。我心里很高興。

    這一合法合規的訴求方式,我們安陸海以及各府縣,都會支持。

    但古語有雲︰學業有先後。你們沒能上學,沒有拿到文憑,這不是你們的過錯。

    但,學校的大門,始終為你們打開。只要你們有一顆勤奮好學的心,便可隨時進入學堂。

    十八歲也好,八十歲也好,享受教育的機會,都是均等的。

    我期待著,能在第二屆,第三屆大考里,看到你們的身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便是不能走學業仕途一路,也可以走商貿,技術,才藝一路。

    只要你們能繼續保持熱情,懷著一顆勇敢的心,就一定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這一篇告年輕人書,潘小安用白話文書寫。他想以一種讓年輕人,所有人都听從懂得方式,來解說一件事。

    有了這份告年輕人書,各地的年輕人,開始安穩下來。

    他們這才發現,學習的機會一直都在,只是他們急乎乎的,以為錯過了而已。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小農民》,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小農民第803章 安國大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小農民第803章 安國大考並對大宋小農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