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打下安山全境,可不是潘小安目光短淺。
實在是越往北走,當地人對于宋人的認同度越低。
如果說潘小安在宋地發動戰爭,那只是宋人關起門來,自己的家事。
可潘小安進攻金國,那妥妥的就是侵略。
金國人可以容許遼人,因為他們地域更近,血緣更親。
但他們對于宋人,是不夠友好,且帶著鄙夷的。
這種觀點,在南宋時更加突出。尤其是蒙元之後。干脆把人分做四等。而宋人就是第四等。
到了明朝,北地人也不認同明人。一直到清朝,他們認同了,但還是把明人當做了末等。
基于這個原因,潘小安沒有想好,該如何治理這些地方。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反抗激烈的北地人。
當初遼國人的辦法是殺,後來金國人的辦法是殺,後來韃靼人的辦法是殺,再後來後金人的辦法,也還是殺。
那些平淡無奇的文字後,全是血淋淋的生命。
這不是潘小安想要的。可是,能有更好的辦法嗎?
潘小安還在思索。他想要尋求一種更溫和的辦法。
而經營東港府,就是他的一種實驗。
東港府,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有宋人,渤海人,女真人,契丹人,韃靼人,還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潘小安讓瓊杰向他們表現出善意。對他們就像對宋人一樣,既不過分關照,也不當成異族人對待。
唯有公平公正,才是贏得他人信任的基礎。
潘小安想看看這個辦法,可不可行?
至少在這兩個月,東港府的一切還很順利。
因為有官府免稅,又給予他們物資,還給他們建造房屋等等。
這樣看來,他們的思想,也在慢慢改變。
終于,潘小安還是在八月的時候,用出了最強殺手 ︰學堂。
東港府三縣二十鎮二百六十村落,開始建設學堂。
學堂以教漢語漢字為主,但保留各族自己的語言。
五歲適齡兒童就可以去上小學,學年制為五年。五年之後,自選繼續深造,或者學習技術。
十四歲以後,就可以畢業,出來工作。畢竟這時候人的壽命少,十四五歲,很多人就已經成家立業。
雖然,潘小安在金州府把年齡給定在了十八歲。但還是有很多人不遵守。
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你有你的章程,人家有人家的辦法。
多數人遵守,這規矩就算是立住了。
學堂建起來,招生的火爆場面,並沒有出現。
雖然是小孩子,但在家里干活並不比大人少。像是七八歲的孩童,放羊割草,都能當大人使喚。
而五六歲的孩子,在家里撿柴,燒水,做飯,也是干的很精通。
這個時代,在村子里沒有閑人。
看著瓊杰交上來的報表,潘小安也無奈的嘆口氣。
整個東港府有人口十五萬眾。而適齡兒童就有三萬多。
可來學堂上學的,僅僅只有千余人。這還多數集中在東港府內。
很多村子,連一個學生都招不到。
“瓊杰,不是所有政策,都會得到響應的。有些政策,就是施行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有成果。”
瓊杰還以為潘小安會暴跳如雷。沒想到潘小安並沒有發火。
“小安大人,是手下無能。”
“不不不,你們的辛苦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各村的學堂,我自己去查驗過。三間草瓦房,蓋的很不錯。
便是村里的老師,你們也是找的品行端正之人。這些都是你們的功勞。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你們盡力了,我自然不會苛責你們。”
瓊杰感動。他的心里被一團熱氣包裹。“小安大人,要不要立法?”
潘小安搖搖頭,“不可。古語有雲‘皇權不下鄉’,這句話不是說,皇權管不到鄉村。
而是說,法不可輕用。什麼都用法律來規定,就等于沒有了法。
法失去了威懾力,就成了一紙空文。”
“那這學堂?”瓊杰問。
“你呀。這不是還有千余人嗎?有一千人,咱們就培養一千人。
有一百人,咱們就培養一百人。就算是只有一個人,咱們也要好好培養。
只有讓民眾看到了咱們的決心,看到了學習文化的妙用。
到時候,不用咱們號召,不用咱們免費,他們自己就是花銀子,也會來上的。”
瓊杰點點頭。“愚公移山,山總會被挪走。”
“對嘍,就是這個道理。把這個故事,讓老師講給孩子們听。就當作今年開學的第一課。”
八月初八這天,東港府學堂開始上第一課。
潘小安來到東港府的府前街小學堂。
這個學堂總共有三個班,每班三十六人。
這是學生滿額的三個學堂之一。瓊杰讓潘小安來這個學堂講課,也是為了他的體面。
東港府學政,學堂校長和兩個老師,等在學堂門口迎接。
潘小安騎著黑棗馬來到學校門前。見校長和老師等在外面,便慌忙下馬。
“小安大人”眾人給他行禮。
“老師們勿要多禮。以後東港府的孩童,就交給你們。你們的責任重大啊。”
“不敢。能為金州東港府出一份力,是我們的榮幸。”
潘小安笑了笑,“咱們去學校里看看吧。東港府的未來,可都在這里啊。”
這些人訝然。“不過幾個放羊娃而已,小安大人何故當成珍寶?”
潘小安不理會別人的想法。“世界屬于年輕人,這句話永遠都對。”
潘小安來到學堂。
學堂的桌子,是一整張木板。學堂的椅子,就是一個個木墩。
這看起來簡陋,但潘小安卻覺得很滿意。東港府不比金州府,這里的手工業很薄弱。
若是什麼東西,都從金州府運送,佔用的運輸比重將會太大。
學生們見有人來,便停止打鬧。他們好奇的打量這個年輕人。
“你是老師嗎?”一個膽大的孩子問。
“我是想當你們老師,可我只能給你們講一節課。”
“為什麼呢?”另一個孩子問。
“我的知識儲備不夠。我要學好之後,才能講給你們听。”
學生們就笑起來。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