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柔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我不欺他老邁。可以讓他兒子們一起上。”
龍柔當然不會傻的這樣說。
“還有多少時間?”徽宗皇帝問。
“潘小安說,咱們只要能擋住女真人的鐵騎,他就會離開這片土地。”
“此言當真?”徽宗皇帝欣喜起來。
龍柔點點頭。“他說這個世界很大,很大。四海之外,還有比這里大百倍千倍的地方。
華夏人勤勞,去到哪里都能安邦定國。”
龍柔看著宮牆。她很想跟著潘小安去看一看四海,去看一看四海之外的地方。
那澎湃的大海,那金色的沙灘,總是讓她著迷。
“龍柔,潘小安的話,可是真的?”
龍柔點點頭,“他不會在這種事上說謊。”
“好,好啊。柔兒你真是我的福星。你在御花園里好好游玩。父皇有事要去處理。”
龍柔矮身,“父皇快去忙吧。”
龍柔坐在八角涼亭里,她不知道這話能給皇帝多少啟發。
但到了午後,聖旨就下來。
龍柔就被封為福安公主。
徽宗皇帝在皇莊,賞給她一座宅院。她可以出宮生活。
龍柔心里溫暖。
徽宗皇帝是細膩的人。他知道龍柔喜歡熱鬧的生活。
他讓龍柔出宮,就是給她這份自由。
徽宗皇帝當然是會觀察的,是目光敏銳的。若是不然,那些精細的鳥羽,松針,他是怎麼畫出來的呢?
龍柔接到聖旨之後,當天就搬出了後宮。
雖然,她現在的待遇好了。可這里的氣氛,她依舊不喜歡。
徽宗皇帝得到了潘小安的承諾,干勁十足。
他回到平安殿。
這“平安”是有一點含義在里面的。除了祈福平安,更多的是要平定潘小安。
徽宗皇帝先是給了龍柔獎賞。
他很疼這個女兒。他知道這個女兒最喜歡熱鬧。
徽宗皇帝也開始改變。對于“人言可畏”,也不再那麼看重。
徽宗皇帝招來王輔,與他商議。
“王愛卿,你對北邊戰事,有何看法?”
王輔躬身回答︰“陛下,遼國將敗,已成定局。
宋江流賊終歸不能成事。唯有女真人,需要注意。”
“你說女真人會不會來關內?”
“不會”王輔否定。
“女真人少,只漠北那麼一大片地方,他們都守不住。哪還有力氣進關。”
徽宗皇帝點點頭。
王輔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陛下,前日女真人以金國的名義,向咱們發了一封信。”
“哦?竟有這種事?為何不早報?”
徽宗皇帝很想知道信里說了什麼?
“陛下,女真人自立為國,與禮不合。這種不上台面的國家…”
“王愛卿,他們說了什麼?”
“他們說,想派使者來汴梁。希望皇帝陛下能夠接見。”
“你可曾回復?”
“不曾”
“那就讓他們來見吧。”
“是”
王輔退出平安殿。“這是要改政策啊。”
女真人起先聯合梁山軍,攻破大遼。
但他們沒有想到,宋江很有家族情懷。他面對異族人,殺的很凶。
佔領的地方,寸土不讓。
這種狠斗方式,讓女真人有些不適應。這仗別打到最後,為梁山軍做了嫁衣裳?
這是他們又想起了大宋皇庭。
還是與大宋聯合,最有益處。
他們有共同的敵人,他們有相同的利益。
于是,阿骨打決定再次派出使者,出使宋庭。
徽宗皇帝也想與女真人聯合。他對潘小安的話,還是深信不疑的。
只要能守住北方,潘小安就會出走海外。
這樣,大宋就會恢復到往日的時光。這樣,他就可以放開手腳,開始改革。
女真人出使宋庭的消息,已經被張庭杰獲悉。
他把消息傳遞給潘小安。
潘小安看到這個消息,沒有擔心,反而有些傷心。
“小安哥,如果女真人與趙氏聯合,會不會對咱們不利?”
“前川,這就好比與虎謀皮。女真人看不上咱們這點邊角。
他們看上的是,黃河以北的良田,江南之地的金銀。”
“啊”莫前川驚訝,“這豈不是引狼入室?”
“是啊”使者到來之時,就是宋庭的倒計時之日。
“那該怎麼辦?”
“隨他去。歷史自有規律前進。”
“是啊。還是咱們好,可以自由行走在海上。”
莫前川看著前面的島嶼,“小安哥,咱們的垂釣島到了。”
垂釣島現在由張斌值守。他們在島上,建了城池,安裝了火炮,防守極為堅固。
“打旗語”潘小安下令。
垂釣島上,便打旗語回應。
張斌接到消息,趕忙跑到城門上。
他看到站在船頭的潘小安,心情激動。
“快開城門”張斌命令。
潘小安來到島上,“張斌,辛苦了。”
“為小安大人做事,卑職不辛苦。”張斌趕忙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向潘小安道賀,平定了劉成名的叛亂,還打敗了三太子。
“三太子有沒有,來找你們麻煩?”
“來了”張斌回答。
他們來時就想強佔垂釣島,被我用炮轟了。
等他們回來時,就只有幾艘小船。再也沒有來攻打垂釣島的勇氣。
“小安大人,你可真是了不起。”
潘小安笑了笑,“都是將士們拼死戰斗。沒有你們幫助,我一個人的力量,能做什麼?”
“小安大人,還是…”
“張斌,咱們不要互夸。帶我四處看看吧。”
張斌帶著潘小安在島上查看。一邊走,一邊向他介紹島上的情況。
“現在島上有居民五千三百人。除了咱們的兩千士兵,及其家眷,還有一千余人的海上浪人。”
這座島嶼不大,我們把房子建在避風的山窩里。
潘小安看著那些木屋,“房子蓋的很好。冬天會不會冷?”
“這里的海風宜人。一直到冬月,氣溫還很高。最冷時,也用不上穿棉衣。
這里的房子,不在于保暖,而在于防水,防潮,防海蛇。”
“對的。張斌你是用了心的。”
“就像小安大人所說。這是大家的功勞,我一個人做不了很多。”
潘小安笑起來,“活學活用。就是要有這個機靈勁。”
“物資困乏嗎?”
張斌搖搖頭,“不困乏。小安大人時常給我們送物資。我們也會向大島上的人,交換物資。”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