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風高。
海面上傳來船槳的聲音。
三百余艘大船,載著五千士兵,向金州府海船靠近。
這次帶隊之人,是有海上蛟龍之稱的柳承海帶隊。
“小安大人,他們果然來了。”劉成功欣喜。“咱們要進攻嗎?”
“不急,等他們點火之後,咱們就開始。”潘小安氣定神閑。
“點火”柳承海下令。
一只只載著易燃物的小船,向金州府大船駛去。
火船頭上帶有長釘,一旦插進大船,將很難脫離。
柳承海先是喜悅,繼而露出憂色。
“敵人太過平靜。不像是百戰之師的做派。
莫不是?”
“哎呦”柳承海一拍手掌,“快撤,敵軍有埋伏。”
潘小安等得就是這一刻。
一旦敵人慌亂,他們防守的意識就會薄弱。
“射擊”潘小安下令。
一只煙花騰空,大大的安字,照亮海面。
柳承海吃驚。更令他吃驚的,還是隨之而來的火光,與巨大的轟鳴聲。
鬼哭狼嚎,淒慘無比。
一刻鐘之後,三百余艘海船,只剩下破碎的木板。
沒有被炸死的士兵,也掉進海里,被海水淹死。
這一戰,新羅國海軍損失過半。這一戰,新羅國五年之內,丟失了海洋控制權。
消息傳到漢山皇宮。
韓辰從靈堂氣的“詐尸”。
他暴跳如雷。
這一口氣,他不知道該如何發泄?
他的顏面,被徹底粉碎,以後的史書,該如何評價他呢?
柳家也變得莊嚴肅穆。
柳承海戰死。柳家失去一員大將,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中。
柳三順不知該如何自處。她的心一陣一陣絞痛。
“大郎,張大郎,你到底是誰?你這個惡魔,偷走了我的心,傷害我的家人。
我還要為你擔憂,為你牽掛…”
清秋戴孝,跪在柳三順身後。她對這些人全都無感。
她心里只有竊喜。
“大郎哥,你真有本事。大郎哥,你真厲害。大郎哥,清秋永遠都是你的人。”
潘小安命令船隊回師。
“升起安字旗,班師回朝。”劉成功大聲喊道。
“升起安字旗,班師回朝”…
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飄蕩在雞林州海岸
潘小安的船隊走後三十天,雞林州的漁民,才敢再次出海。
他們傳說,凌晨的海面上,有士兵在哭泣,他們找不到回家的路。
潘小安的船隊,駛進東扶海。
劉成功這才把劉成名的事情,告訴了潘小安。
潘小安看見不遠處的東扶國,略微沉思,便傳下命令。
“全船加速通過東扶海,不要在海面停留。
如遇有船搭訕,直接火炮攻擊。”
潘小安本來還打算去東扶島玩一玩。可現在劉成名叛變,他就不敢再去。
劉成名這幾年,在自己的扶持下,發展成多大的規模,潘小安也不知道。
所以,他不能冒險。
他也怕劉成名借示好之名,發動攻擊。所以潘小安便那樣下令。
如此大的一支船隊,駛過東扶海,劉成名他們當然會得到消息。
“大王,海上來了一支大船隊,打的是安字旗。”
劉成名字自號漢海王。他這稱號來源于大漢劉氏。
“可是我那兄長?”
“劉將軍確實在其中。”
劉成名冷笑,“去召集兄弟們,隨我去看看。”
劉成名手里有三十余艘火炮船。其中十艘在鬼藤手里。
劉成名便把剩余二十艘全部帶上。
他們來到海上,向潘小安的船隊迎頭趕上。
“前方是誰的船隊?”小嘍�@ 羝鵠礎 br />
“你眼楮瞎了嗎?連安字旗都不認得?”瓊梁冷笑。
“不管什麼旗,走我們東扶海就得…”
“轟隆”一聲炮響。瓊梁率先發動攻擊。
接著,整個瓊家軍海船,皆開始放炮。
潘小安怕劉成功尷尬,故意把他放在後隊。
劉成名駕駛海船,正要上前,卻被一枚炮彈擊中。
劉成名大驚失色。他急忙拉過一名嘍�@ 蒼諫砬啊 br />
炮彈爆炸。
劉成名感到腿上一陣劇痛。
他咬緊牙關,大喊一聲“撤”。說完,他便昏死過去。
潘小安沒有繼續追擊。他怕鬼藤在後面的海域埋伏。
他讓船隊,加速通過東扶海,不要去管這些敵人。
劉成名從昏迷中醒過來,他僥幸逃過一劫,但他卻被炸斷了一條腿。
“潘小安,我劉成名與你勢不兩立。”
這一刻,他對潘小安的恨意滔天。
劉成功前來向潘小安請罪。他要交出手里的海軍軍權。
“劉成功,你與我是舊相識。我從沒有懷疑過你一分一毫。
你是你,劉成名是劉成名,怎麼可以混為一談?”
劉成功感動。他心里再次發誓,要永遠效忠潘小安。
“小安大人,我有話對你說。”瓊英來到潘小安身邊。
“瓊英,這麼正式?有話你就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覺得,你還是把軍權收回來的好。劉成功他們兄弟情深,恐怕將來會有麻煩。”
“瓊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劉成功這次能來新羅國救我,足夠表明他的忠誠。
這樣的話,你以後不要再說了。”
瓊英有點羞愧。
“小安大人,我不是這個意思。”
潘小安拉住瓊英的手,“瓊英,我能相信誰呢?
如果背叛一個人,我就消滅他們的族人。到最後,我就只會剩下孤家寡人。
所以啊,在咱們金州府的軍隊中,不會搞牽連。
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誰的錯誤就是誰的錯誤。”
瓊英把潘小安的手,在臉上蹭了蹭,“我知道錯了,你不許在凶我哦。”
“疼你還來不及,咋會凶你?”
夕陽西斜,海水一片嫣紅。
如此半月,潘小安他們順利回到東夷府。
王乙己帶領府官前來迎接。
“小安大人一路辛苦。此次平安歸來,實在可喜可賀。”
潘小安哈哈大笑。
“看到王大哥把東夷府治理的井井有條,我更加高興。”
此時的東夷府,已經開始慢慢恢復活力。
工廠開始生產,道路開始建設。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李師師看到這一切,驚訝異常。
這是她第一次來東夷府。早在汴梁時,她收到過很多來自東夷府的禮物。
直到她踏上這片土地時,才真切感受到它的神奇。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