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最想去的地方”潘小安這樣說。
張廷杰一愣,繼而拍手大叫“妙哉”。
“老馬,那臭小子都去了哪里?”余堂主坐在百戀茶社里問。
“回堂主。這臭小子先去了畫院胡同,又去了百官長街,現在他跑去了御街北。”
“御街北?這是要去樊樓啊!”余堂主很會分析。
“你去通知弟兄們都回來吧。樊樓那邊暗哨太多,咱們人去有危險!”
余堂主並沒有說的是,樊樓里的跑堂就有他們的兄弟。
潘小安三人一路直奔樊樓而來。
看到眼前這座碩大的樓群,潘小安也忍不住贊嘆。
宋朝工業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潘小安一直以為樊樓是風花雪月之地。想著白天來不用排隊。
沒想到這才中午,門前就已經車馬相擁。
看著這些穿著華麗的富賈,打扮儒雅的文人,再看一路走來那些在地里刨食的農民。
潘小安有一點心酸。他們在吟詩作賦時,應該不會嘲笑農民吧?
潘小安帶著張廷杰,王大福往樓里進。卻被門口的小廝攔住。
“哪里來的窮酸客?你們可看好了,這里可是汴梁第一樓,可不是誰都可以進的。”
潘小安知道他們想要銀子,但他卻不想給。
他把那姑娘給得香囊拿出來,“這個可以嗎?”
“哎呦,恕小人眼拙。感情你老還是貴客。
既是師師姑娘的客人,那請進吧。”
進樓便是一個寬闊的大廳,裝潢極盡奢華。
大廳正中有一座笑臉彌勒,彌勒身前有蓮花朵朵。
蓮花叢中有一個黑色的瓦罐,里面的銅錢,碎銀都滿溢而出。
往後走去,卻是一個流水局,里面養著九條錦鯉。
有侍女迎上來,“三位貴…貴客…你們是吃飯還是?”
這女孩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問。
像潘小安他們穿的輕便布衣,在這群錦繡羅衫里,實在太過寒酸。
“我們是赴師師姑娘邀約前來。”
“師師姑娘?!”侍女有點不敢置信。
“這個你看。”潘小安把香囊遞給她。
“果然是師師姑娘。你跟我來吧。她在後樓。”
從前樓穿過。經過一片荷花池,池里荷花已經新生,長出嫩綠小葉。
過了荷花池,侍女用手一指。“公子請看前面小樓,那便是師師姑娘的住處。”
潘小安摸出一角銀子遞給她。“謝謝你帶路。”
那侍女高興莫名,盈盈欠身一拜,便告辭離開。
這一幕剛好被站在窗前的李師師看見。
“倒不是個小氣人。”
潘小安來到古色古香的小樓前。卻被兩個小女孩攔住。
這兩個女孩也就十三四歲,但卻打扮成小大人模樣。
“彩衣,你去告訴佳期,明月,別為難潘公子。”
“姑娘,你向來喜歡有文采的佳公子,今日怎麼破例了?”
李師師看看彩衣,“他總是自稱小農民,我怕他答不上那些詩詞。”
采衣抿嘴微笑。“我倒是想看看吶!”
“快去吧,別調皮!”李師師輕嗔。
佳期,明月雖然得了命令,卻不想讓潘小安如此通過。
公子請听汴梁想見師師姑娘一面者,比黃河鯉魚還多。
故我家姑娘立下規矩或者文采斐然,或者金銀多多。
不知道公子佔哪一樣?
潘小安撓撓頭,“我腦中沒有錦繡華文,只有漿糊一桶;我囊中沒有金銀,只有羞澀充盈。
卻不知兩位姑娘喜歡漿糊,還是喜歡羞澀?
佳期,明月被潘小安弄了個大無語。
“我們哪樣也不想要。這樣吧,我叫佳期,她叫明月,你能猜出出自何處嗎?”
潘小安嘿嘿笑了兩聲,“這個我倒是能答上兩句。
莫不是佳期如夢,明月幾時有?
佳期和明月搖搖頭,“只是近前卻不靠後。”
潘小安听到這里便了然,這可不就是秦觀的《一叢花》嗎?
秦觀這老小子,可真多情。寫詞尤愛用佳期。
說是佳期誰料久參差,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可是這句?
佳期和明月對望一眼,竟然沒有難倒這窮酸小子。不覺有些失落。
潘小安哈哈大笑“只是文字游戲,兩位姑娘莫要當真。
給你們一點羞澀,拿去買糖吃。”
佳期,明月得了潘小安的銀子,這才高興起來。
她們攔住張廷杰和王大福,只讓潘小安獨自上樓。
潘小安來到樓上,見屋內陳設極簡,矮幾,插花,紅幔,瑤琴,還有字畫。
潘小安仔細看牆上的字畫,卻很少有名家的手筆。
多數竟然是友朋的互贈,或是寥寥幾筆蘭花;或是根根綠竹簇擁。
又或者是雪落梅梢,卻唯獨少了菊花。
李師師看潘小安在看牆上字畫,靜靜等待,看他能不能看出端倪。
“菊花太冷,太剛,太孤僻…”潘小安這樣說。
李師師便以簫鳴奏合,以為然。
“遠不如薔薇叢開一束燦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師師又換阮咸,以弦同。
“花開落寞,只盼有緣人時時輕嗅。姑娘竟然喜歡…”
李師師快步走了出來,她來到琴邊彈高山流水。
“姑娘不用猶抱琵琶嗎?”潘小安問。
李師師淺笑,既然已經決定相見,就不做小女兒之態。
“善”潘小安說一句古語。
“公子總是自稱小農民,卻文藝雅致的緊。”
潘小安拂額輕嘆“到那山說那話,進什麼廟,拜什麼菩薩。”
“還是太雅!”李師師撥弄琴弦。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王八說鱉話。”
“好,有點真味了。再說就過猶不及。”
李師師再彈琴弦,笑止道。
“公子俏,琴聲鬧,誰把佳人來逗笑。”樓外走來周顧曲。
“師師,你可在會客?”
周顧曲自己走上樓來。
他看見潘小安,“卻原來是個稚子雞!”
“嗯嗯∼總好過老幫菜”潘小安並不慣著他。
周顧曲一甩袖子,“師師,你怎麼會起如此粗客?”
“周師傅,他是潘公子,並不是粗客。”
接著她又向潘小安介紹道“這是周先生。”
潘小安點點頭,“雛鶯老風嗎?誰不認得!”
彩衣噗嗤一下笑出聲。
這“雛鶯老風”原是“風老鶯雛”,出自周邦彥的《滿庭芳》。
此刻被潘小安顛倒著說,意思可就大不一樣了。
“你竟然讀過我的詞?”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小農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