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著實之卑劣!
    陰謀著實太明顯!
    下作!
    無恥!
    下流!
    卑鄙!
    ……
    真真該死!
    真真該一刀刀的全部劈死!
    真該一劍劍的全部刺死!
    ……
    本要有所謀,該死的秦國人竟然……竟然先下手為強?竟然先他們一步下手?
    早不出事,晚不出事,怎麼就這個時候出事了?
    還要烏孫國主七日之內給出凶手!
    何有這般的事情?
    秦國,太無恥了。
    天下間,怎麼會有如此下作卑鄙的人,將先前在諸夏施展的卑劣手段,施展在烏孫國身上?
    ……
    突如其來的消息,也打亂剛有定下的大致規劃。
    許多事情要抓緊時間,還要盡快盡善的做好。
    真要讓秦國抓住接下來的一個機會,以秦國的無恥,絕對是率兵攻入烏孫的。
    他們在烏孫數年來的辛勞就徹底白費了。
    就功虧一簣了!
    “我等也要派人速速入烏孫王都。”
    “向烏孫國主揭示秦人的可能謀略。”
    “再加上我等接下來的手段,如若一切順利,那麼,在王城的那些秦國人,一個都跑不掉。”
    “都得死!”
    “……”
    時不我待,需要速速處理。
    不為,一切多危險。
    諸人快速商議,思緒踫撞,念頭橫生,一道道法子先後落下。
    “匈奴那里也要派人速速知會。”
    “果然我等接下來之事做的不順利,那麼,匈奴無論如何也要助力,真要不管烏孫,以後受損的也有他們。”
    “……”
    又是一策落下。
    此刻,要調動所有對秦國不滿的力量,將那些力量整合一處,應對要大變的烏孫局勢。
    “河西之地的虛實,也需要盡快再次打探清楚。”
    “箕子朝鮮的事情結束,秦國在河西之地定有動作,要將兩郡之地的兵力、糧草輜重快速弄清楚。”
    “一些人手也要調過去,隨時為用。”
    “……”
    “西域的那些小國呢?”
    “他們這個時候大體也有一些用處。”
    “秦國這些年表面同西域諸國結盟友好,實則,以秦國的狼子野心,不出意外,肯定想要在將來將西域吞並。”
    “定然要將西域化作秦國新的郡縣。”
    “我意……于那些小國許多財貨,讓他們在西域替秦國揚名,烏孫要滅了,以後就會輪到他們。”
    “還有樓蘭,樓蘭的實力不錯。”
    “盡管同秦國關系很好,但……作為西域的入口小國,秦國真要對西域有動作,第一個要滅的就是樓蘭。”
    “……”
    今歲。
    秦國定然要對烏孫國下手,以秦國之力,如若傾國之力,一個小小的烏孫自然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就是三個五個烏孫也是一樣。
    秦國,不可能在烏孫落下太多力量。
    若非箕子朝鮮一些人的無能,烏孫的局勢還會好一些,河西兩郡也不會隱約有張狂之勢。
    然!
    只要可以將秦國前期的攻勢擋下,那麼,他們這些年在烏孫的辛勞就是有意義的。
    ……
    ……
    “……”
    “哈哈哈,看來那些人的手段還是有的,若是放任,說不得真會引來不小的麻煩。”
    “能想出栽樁嫁禍。”
    “能想出屠滅之法。”
    “能想出調動更多的力量在烏孫。”
    “還是有些心思的,就是太多了一些,就是太散亂了一些,有些謀略,不為大用。”
    “尤其,烏孫距離山東之地太遠了。”
    “烏孫,他們之中又沒有足夠有份量的人。”
    “既然有人有心投誠,自然要迎接。”
    “幫助咱們將烏孫之事速速做好,便是我等的朋友不是?”
    “……”
    “這些消息大體都在我等的意料之中,接下來按照先前的謀劃,一一落下就好。”
    “晉國之事,假虞滅虢。”
    “數百年前的事情再現,就有些乏味了。”
    “當有一些新鮮的。”
    “想要咱們在烏孫之地沒有落腳立足之地,那麼,他們先從烏孫消失……更好的結果。”
    “……”
    烏孫王城。
    相隨使者入王城質問烏孫國主有人在境內謀害秦國商隊之事,整個王城戒嚴許多。
    尋日里,熱鬧紛紜的場面多不顯。
    有識之人,更是緊閉門戶。
    興趣之人,無礙之人,街道隨心走動。
    秦國館驛,庭院深處。
    本為清靜之地,亦是不再清靜。
    隨不住進出之人帶來的種種消息,此間匯聚多人,彼此飲茶,彼此言談,彼此說笑。
    烏孫耕耘數年。
    而今快到收獲的日子了。
    略施小計,一些人就忍不住要直接跳出來,還真是……令人欣喜,一切順利,則烏孫的事再有不久就可結束了。
    “諸事難料!”
    “今歲以來,帝國出現不少事,春日之前的關中災情,那些人耗費不少的力氣。”
    “箕子朝鮮本以為會是不小的麻煩,不料……聲勢很大,動靜小小。”
    “如今,諸夏相安。”
    “今歲,就看烏孫之地了。”
    “帝國立下已經十余年了,先有蓋先生他們在西域縱橫勾欄諸國,近些年來,我等又在烏孫之地細細謀略。”
    “而今,機會終于來了。”
    “始皇帝陛下正在江南巡視,我等當速速將烏孫的事情辦好,為始皇帝陛下送上這樣的一份禮物!”
    “……”
    一人輕笑,輕呷手中茶水。
    凡事,預則立。
    為烏孫之事,帝國在這里投入許多力量,各處都有一些力量,更有許多暗子留存。
    若是不在乎外在的麻煩和隱患,只是為拿下烏孫之國。
    早早就能為之了。
    惜哉。
    烏孫之事非同小可,單單一個烏孫不算什麼,主要烏孫地處難得,東西相連帝國和西域諸國。
    以北更是以匈奴為首的草原強力部族。
    以南,荒漠險灘,不算什麼。
    強行將烏孫拿下,引起的麻煩可能會比較大。
    剛有安穩的西域諸國,或許會生出諸般心思。
    還有匈奴的摻和。
    還有帝國之內一些人肯定不願為之。
    ……
    現在不一樣了。
    歷經先前的關中災情,再加上箕子朝鮮之事,帝國之內的一些力量不為大,那麼,就能夠趁機將烏孫之地的一些人解決掉。
    再以那些人為借口,再加上近年來的一些事,烏孫的局勢便是握在手中。
    接下來還要以觀匈奴動靜。
    想來匈奴也不會有太強的力量前來,帝國無大事,上將軍蒙恬便可調動大軍牽制匈奴主力。
    沒有萬人隊前來烏孫之地,根本無用。
    縱然萬人隊前來,也是無大用。
    河西兩郡之力,隴西、北地兩郡之力,都會調遣不少的力量前來,一應糧草輜重更是不缺。
    “烏孫之國,若非當年山東諸國尚未平定,以武真郡侯的兵勢,足可橫推河西之地。”
    “當年的大月氏比起烏孫還要強橫一些,惜哉,在帝國銳士的攻伐下,不堪一擊。”
    “至今只有殘余的大月氏之人在西域西北之地出現。”
    “哈哈,幸而武真郡侯當年沒有將烏孫也順手滅掉,否則,我等今日就要少了不少功勛。”
    “……”
    一人亦是笑語。
    數年時間,烏孫大謀。
    一應種種,都準備好了。
    除非出現絕大的意外之事,否則,結局就是注定的。
    雖說山東的一些悖逆異心之人也有在烏孫落下人手,根本不為大慮,那些人小道小謀還行。
    更大的力量,則無。
    而且,無論如何,山東一些“大人”也不會在烏孫落下太多太多的力量,更不會落下很強很強的力量。
    帝國一天下,隨意的人手財力調動,都超越他們數倍、十倍以上。
    那些人!
    從未被當做對手,最初的時候,就已經有暗子派過去了,多年來,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一舉一動都在所知之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
    “諸位,耕耘數年,今歲就是收獲的日子。”
    “萬不可有失。”
    “自今日起,酒水之物,就與我等無緣了。”
    “待功成之日,我等再一飲而醉。”
    “咸陽之內,更得大醉!”
    “……”
    一語清亮,諸事靜待有成。
    就看接下來烏孫的一些動靜了。
    ******
    “羽兒!”
    “接下來的辰國之地,好像也不太安穩了。”
    “景家的一些人都傳來三道文書消息了,要相召楚國之力匯聚一處,以為應對秦軍追來的麻煩。”
    “你心意如何?是否要去瞧瞧?”
    “……”
    離開箕子朝鮮,一應諸物,大體也都齊備。
    偌大的辰國部族之地,初始還有一些倉惶之勢之心,如今,好了許多,也尋找到合適的根據之地。
    也建造了一些木質房屋。
    也有開闢一些簡單的田畝。
    ……
    秦國之力仍舊多多封鎖齊魯外海,以東的沿海之地也有大船巡視,島夷多遠,無論如何,辰國部族需要住上一段時間。
    俯瞰而下,辰國部族以南偏中的一處近河之地,巳時出,雲霧升騰于叢林深處,時而夾雜陣陣難以掩蓋的炊煙。
    將手中一份文書遞給羽兒,一身簡單粗布裝束的項梁端過一碗粗制茶水,大口喝著。
    待在這里,安閑難有,需要同族人一處開闢嶄新之地。
    “……”
    “現在想到我等了?”
    “早知如此,當初在箕子朝鮮就該奮力一戰。”
    “百戰穿甲兵混合燕地的兵力,在辰國部族區域,單獨應對那些人,多艱難。”
    “強行作戰,他們有那個勇氣?”
    “別到時候他們又想要我等走在前面!”
    “……”
    從叔父手中接過一份文書,上面書錄的是楚國文字,快速一覽,形體壯碩的年輕人不自嗤笑一聲。
    之前在箕子朝鮮的時候,項氏一族主動相請他們聯合一處對抗秦軍,結果如何?
    而今,逃離箕子朝鮮,在蠻荒艱難的辰國部族之地,他們反倒升起那樣的心思。
    還真是……奇異。
    不過。
    以自己對他們的了解,聯合一處對抗秦國之力為真,真要對抗的時候,一些事情就不好說了。
    大可能拿項氏一族頂在前面,用來抵抗和消耗秦國之力。
    縱然那個可能性不大,以他們這些年的秉性,也是吃虧居多。
    “羽兒。”
    “你……是否要去看看?”
    羽兒可以想到的事情,項梁自然也有所想。
    秦國!
    已經佔據了箕子朝鮮,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解決了,就這樣結束了,誰想……一支支秦軍整頓之後,就離開箕子朝鮮,向著辰國部族之地前來了。
    有聞,還有一些秦軍前往塞外以北的地域了。
    著實突然。
    完全沒有料到的事情。
    嬴政這是要對他們趕盡殺絕?
    從所得消息來看,當時對辰國之地的處理,秦國一些大臣不主張落在兵力。
    李斯等人卻建言出兵剿滅他們。
    還有一個小娃娃,那個武真郡侯玄清子的孩子。
    嬴政下江南巡視,小娃娃跟在身邊,小娃娃也摻和那般事,事情……後來定下了。
    秦軍開撥,向著辰國之地沖來。
    要對他們追殺。
    以至于剛有一些穩定的心神直接提了起來,辰國之地很大,秦兵前來不會很多。
    也不會很少。
    尤其還有東郡王賁麾下的百戰穿甲兵,更適合山地山林作戰,對他們的威脅很大。
    單獨對戰,估計不足以對抗。
    欲要圖存,還是要聯合起來。
    景氏一族送來的文書,在意料之中,就是他們不送來,自己也準備寫就書信,送給一些人。
    別管景氏一族他們的心思如何,首要聯合起來是不錯的,這是第一步,第一步都不成,考慮長遠也無用。
    “在這里待著也無事,去看看也好。”
    “秦軍!”
    “箕子朝鮮沒有機會同他們交手,這里……他們既然來了,就不用走了。”
    “百戰穿甲兵!”
    “不知戰法戰力如何!”
    “……”
    年輕人頷首。
    並未拒絕。
    有自己親自前往,許多事情才能更好的把控,更好的掌握,進入辰國之地的秦軍有不少百戰穿甲兵,自己多為期待。
    算起來,都已經多年沒有同秦國真正交手了。
    百戰穿甲兵。
    是王賁練就的一支精兵。
    項氏一族,亦是有精兵存在。
    當年大父他們那些人追殺莊躋等人,數年的追殺征戰,練就山地兵事戰法,只不過後來很少用了。
    接下來,當試一試。
    “羽兒,一些事不要冒進。”
    “既然你同意了,午時,咱們一處商討詳細之策,下午或者明早你們就出發吧。”
    “提早準備,才會多一分好處。”
    “……”
    羽兒同意了?
    項梁稍稍有些意外,還以為羽兒討厭那些人,不準備行之的,既然應下,自然更好。
    覺羽兒言語中的戰意,不由面上一笑,輕捋頷下短須,小小的叮囑一聲。
    “叔父,我明白的。”
    年輕人應語。
    希望前來辰國之地的秦軍不會讓自己失望,希望景氏一族那些人也不讓自己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