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了足利義晴的後事,與一向宗方面也達成了和睦,京極家現在領內重新恢復了平靜。
但是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京極家這邊是消停了,但是京極家隔壁的山名家卻遭殃了。
天文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山陰山陽倆道霸主尼子家當主尼子晴久開始揮師東進攻略因幡、美作等地。
六月十八日,美作國眾三浦真久病逝于居城高田城。
三浦真久算是一個硬骨頭,以微弱的兵勢在高田城等地硬抗了尼子家數年,使得尼子家在美作不得寸進。
但是很可惜,他犯了一個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他死了。
三浦真久一死三浦家頓時群龍無首,高田城很快被尼子家攻陷。
高田城陷落,讓美作的國眾們人人自危,中村則治、原田忠長等國眾紛紛投降尼子家。尼子家在美作方面的總大將河副久盛順勢支配美作全境,並將兵鋒直指備前、備中、播磨三國,一時間三國的國眾們如同驚弓之鳥。
同一時間,尼子家出動2萬大軍包圍了因幡的鳥取城,城主山名豐定連忙向當主山名佑豐求援。
原本作為四職家之一的山名家也算是山陰道的老牌強力大名,治下支配了伯耆、因幡、但馬三國,總石高也有三十多萬。
再加上領內的因幡有銀山,但馬有金山,實力非常不俗。
當初嘉吉之亂的時候,山名家當主山名宗全討伐暗殺足利義教的赤松滿佑成功,使得山名家成為備後、安藝、石見、備前、美作、播磨6國守護,實力達到最強盛的時候。
應仁之亂的時候,山名家更是作為西軍的總大將出陣,聲名一時無兩
不過與很多老牌大名的毛病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山名家的實力也開始下滑。到了山名佑豐繼位的時候,家中又爆發了內。
山名佑豐繼位的時候,山名家領有因幡、伯耆、但馬三國。但是分家的因幡守護山名誠通因為不滿山名佑豐繼位,于是山名誠通與山名佑豐對立。
山名佑豐派弟弟山名豐定前往因幡平定山名誠通的反叛,一開始山名豐定把山名誠通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無奈之下,山名誠通心一橫直接投靠了尼子家。
尼子家早就想把勢力滲透到因幡、伯耆等國,以此作為南下攻略美作等地的跳板。
美作、因幡等地的地形非常復雜,基本上全是山中小道,不利于大軍同行。最適合的進攻路線就是從因幡往下攻入美作腹地,這里道路相對平坦,而且可以繞開卡在高田城的三浦家。
三浦家的居城高田城位于出雲和美作的戰略要沖之上,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易守難攻,這也是三浦家能夠硬抗尼子家數年的原因。
山名誠通投靠尼子家之後,也是一條路走到黑,為了能夠自立甘願當起了走狗。而有了山名誠通這個帶路黨,尼子家對因幡和伯耆的攻略可以說是手到擒來,很快便將倆國納入麾下。
但是這個時候尼子晴久不知道是飄了還是怎麼的,掉轉頭開始打安藝,但是在吉田郡山城被毛利和大內混合雙打,大敗而歸。
尼子家死傷慘重,使得山名家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山名佑豐趁機讓弟弟山名豐定再次奪回了鳥取城控制了伯耆。
但很快,尼子晴久又在吉田郡山城將大內和毛利的聯軍擊敗,實力重新恢復。
在西邊吃了虧的尼子晴久長了點記性,放棄了向西攻略,轉頭又開始打東邊的美作和伯耆等地。
美作被拿下之後,鳥取城也被尼子家團團包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但馬此隅城,山名佑豐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面對尼子家的來勢洶洶,山名家可以用束手無策來形容。
此隅城御殿內,山名佑豐緊急召集了家臣田結莊是義、八木豐信、太田垣朝延、垣屋續成等人商議如何對抗尼子家。
“主公,美作已經被尼子家平定,現在尼子家勢頭正盛,伯耆國內除了鳥取城之外,本家其余城砦已被尼子家全部奪取。”
“此番尼子家大軍席卷伯耆,九郎殿在鳥取城獨木難支,尼子家攻下鳥取城不過是時間問題。本家實力不足以同尼子家抗衡,依在下之見,不如與尼子家講和吧。”
說話的是家中重臣但馬守護代垣屋續成。
垣屋續成話音剛落,坐在對面的田結莊是義頓時不干了,立刻站起來大聲呵斥道“我等身為山名家武士,豈能不戰而降,若是垣屋家盡是此等懦弱鼠輩,還請自行前往鳥取城投降吧!”
“放肆!”
坐在垣屋續成身後的垣屋光成連忙上前對線,田結莊是義如此侮辱垣屋家,垣屋光成實在忍不住了。
“田結莊大人果有此勇,何不親率旗本去支援鳥取城,反而在這里逞口舌之利?”
眼看殿內的態勢有些失控,主位上的山名佑豐也只能出來打圓場,“好了諸位,爾等都是我山名家的股肱之臣,大敵當前,應當�齮h 墓燦 獾脅攀前 ! br />
山名佑豐也很無奈,山名家的內部確實不怎麼和諧。
垣屋續成是家中重臣,而且實力很強,在家中的地位也非常高,有時候即便是山名佑豐說話可能都沒有垣屋續成好使。
山名家的內部情況很復雜,家臣的權力其實是比家督還高的,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幾十年前的內亂。
長享二年的時候,山名家與播磨的赤松家爆發了合戰,山名家被赤松家擊敗。當時很多山名家的重臣都戰死,使得家臣們對當時山名家的當主山名政豐非常不滿。
山名政豐從播磨撤退逃回但馬,但是以太田垣家、垣屋家為首的家中重臣因為不滿山名政豐,轉而支持山名政豐之子山名俊豐。
父子之間圍繞著家督爭奪大打出手,但是由于家臣們都支持山名俊豐,使得山名政豐戰敗逃亡。
然而很快,山名俊豐在明應政變中支持將軍足利義材,使得山名家陷入危機。
太田垣和垣屋等家臣見勢不妙又重新支持山名政豐,最終山名政豐將兒子山名俊豐擊敗,重新奪回了家督之位。
為了緩和家中局勢,山名政豐隱居將家督之位讓給了次子山名致豐。
雖然這個舉動讓山名家暫時恢復平定,但是在這次內亂中,太田垣和垣屋等家臣卻趁機坐大,特別是垣屋家當主垣屋續成更是一躍成為家中最大勢力。
垣屋續成在永正元年出兵攻打此隅山城與山名致豐,雖然雙方最後和睦,但是家中卻大權旁落,但馬的實際控制權落入了垣屋續成的手里。
此後的山名致豐被垣屋續成架空,不得已又將家督讓給了弟弟山名誠豐。
但是山名誠豐面對家中的嚴峻形勢也是束手無策,最後直接擺爛,又將山名致豐的兒子山名佑豐收為養子繼承家督。
所以到了山名佑豐這一代,實際上權力依然是在垣屋家和太田垣家等重臣的手上。
這也是即便自己的弟弟困局鳥取城,但是山名佑豐無計可施的根本原因,沒有垣屋家和太田垣家支持,山名佑豐根本無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