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簑衣

第七百九十二章︰連夜布審(二)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七尺書生 本章︰第七百九十二章︰連夜布審(二)

    “拜見王爺!”

    “你不是本王麾下的人,不必拘禮,坐下說話。”

    “謝王爺!”三更半夜被忽烈傳召,甦禾難免一頭霧水,“王爺深夜找我,不知……”

    “在大汗和本王的心中,你可是百年難遇的人才。”忽烈的語氣輕松而隨意,仿佛在與甦禾閑聊家常,“憑你的才能和武功,稍加歷練,成就一定不在汪德臣之下。”

    “王爺過譽了!”甦禾謙遜道,“在下一介武夫,豈敢與汪總帥相提並論。更何況,汪總帥出身顯貴,祖上是戰功赫赫的功勛大將。甦某出身微寒,祖上不過是為大汗牽馬墜蹬的無名小卒……”

    “鎭!自古英雄不問出處,大汗與本王又豈是論資排輩之人?蒙古能馳騁天下,正因為歷任大汗唯才是用,而非任人唯親。縱觀今時今日,本王麾下的文臣武將不少是漢人,論出身他們豈不是比你更不如?”忽烈頗為不滿地教誨,“論年紀,汪德臣比你大不了幾歲。論膽識,你與他平分秋色。論武功,你更是在他之上。論名聲與威望,‘漠北第一快刀’大名鼎鼎,不比他汪總帥差多少。”

    “承蒙王爺錯愛,甦某萬萬承受不起。”

    “可惜啊!”忽烈話鋒一轉,扼腕嘆息,“你總是自命清高,寧肯留在赤風嶺做一介草莽,也不願遵循大汗和本王的安排從軍效命,令我蒙古大軍痛失一卓絕悍將。大汗與本王幾次三番向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你卻……唉!”

    “王爺此言,令甦某羞愧難當,無地自容!”甦禾匆忙起身,拱手道,“甦某過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生性懶散,不堪大任,更肩負不起統領千軍的重擔。”

    見甦禾固執己見,殷戰忍不住相勸︰“甦大俠,王爺求賢若渴,愛才如命,其誠其賢天下有目共睹。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擠破腦袋想為王爺效命,卻苦于投路無門,難得王爺賞識你,你可不要白白錯失良機……”

    “罷了!”忽烈打斷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本王雖然愛才,但絕不會強人所難。”

    “王爺言重了!甦某雖不在軍中效力,但仍是蒙古之臣,誓死效忠大汗與王爺。”甦禾言之鑿鑿,“無論大汗和王爺有任何差使,甦某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你的忠心大汗和本王從未懷疑過。”言至于此,忽烈語氣一滯,別有深意道,“但你除了一顆‘忠心’之外,還有一顆‘義心’,對不對?”

    “這……”甦禾察覺到忽烈話中有話,卻又一時猜不破端倪。

    “你對大汗與本王自是忠心耿耿,但對江湖朋友卻同樣碧血丹心。”忽烈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穿甦禾的內心,似笑非笑地提醒道,“比如……柳尋衣。”

    甦禾眉頭一皺,試探道︰“王爺的意思是……”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些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忽烈的笑容漸漸收斂,語氣愈發鄭重,“本王一向欣賞你的光明磊落,因此也不和你裝腔作勢。直說吧!柳尋衣和王妃曾關系曖昧,此事……你是否知情?”

    “嘶!”

    只此一言,令甦禾大驚失色,登時心亂如絲,不知該如何應答。

    “你知情!”見甦禾躊躇不言,忽烈索性替他作答,“非但知情,而且費盡心機地成全他們。”

    “不!”甦禾心頭一沉,連忙辯解,“王爺恕罪,甦某確實知道柳兄弟和王妃曾是……青梅竹馬,但他們絕非自私之人,斷不會因為兒女私情而破壞綱常禮法,更不會為了一己之私而枉顧家國大義。甦某固然膽大,卻也不敢妄為,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成全他們。”

    “本王說的成全,並非撮合他們的感情,而是保舉柳尋衣做‘大宋和親使’,讓他借送親之機逃過中原武林的追殺。”忽烈沉聲道,“你欺騙按陳,讓他出面向大宋朝廷要人。當時的柳尋衣已被大宋皇帝打入天牢,等待處死,正因為你暗中作梗,他才能絕處逢生,撿回一條小命。”

    “王爺明鑒,此事確是甦某所為,我願承擔一切罪責……”

    “混賬!”

    “砰!”

    忽烈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指著滿面愧疚的甦禾,叱責道︰“為了一個小小的柳尋衣,你竟將祖宗的規矩忘得一干二淨。非但知情不報,反而欺騙河西王,利用他對你的信任保住柳尋衣,成何體統?甦禾,你太讓本王失望了!”

    “王爺息怒,在下自知罪大惡極,甘願受死。”

    見忽烈大發雷霆,甦禾“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你以為本王不敢殺你?”

    “王爺乃國之重器,行天道王法,名正而言順。甦某罪無可恕,死不足惜!”

    “你……”

    面對甦禾的不卑不亢,忽烈愈發惱怒。一時情急,怒火攻心,踉蹌著癱坐在椅子上。

    殷戰趕忙上前安撫,同時向甦禾連聲抱怨︰“甦大俠,你明知王爺舍不得殺你,又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惹他生氣?”

    “王爺息怒,千錯萬錯都是甦某的錯,我……”

    “罷了!罷了!”忽烈有氣無力地擺手道,“你雖有錯,但……罪不至死。本王不是怪你幫柳尋衣,而是怪你隱瞞不報,有了‘義心’而忘了‘忠心’。”

    “甦某對大汗的忠心,天地可鑒,日月為證!”甦禾信誓旦旦,語氣不容置疑,“我幫柳兄弟,是因為他與王妃早已分道揚鑣,救他一命並不會影響兩國和親……”

    “事情的來龍去脈本王已經查清,不打算追究任何人的罪責,包括柳尋衣。因此,這件事誰也不必再提。”忽烈的語氣漸漸緩和幾分,“不過我要你永遠牢記,你甦禾……是草原的驕子、是蒙古的漢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以大汗為重,斷斷不能生出歪心思。”

    “王爺教誨,甦某字字謹記!日後……”

    “不必日後。”忽烈眼神一動,當機立斷,“眼下就有一件事,既需要你的‘忠心’,也需要你的‘義心’。”

    “王爺說的是……向柳兄弟討要三府之地的事?”甦禾狐疑道。

    “正是!”忽烈不可置否,“你和柳尋衣是朋友,又曾救過他的命,本王想讓你去勸勸他。”

    “這……”甦禾一愣,為難道,“並非甦某不肯,只不過茲事體大,恐怕柳兄弟他……根本做不了主。既然王爺勢在必得,何不修書一封送到臨安,直接向大宋皇帝討要……”

    “和林至臨安山長水遠,萬里迢迢,一去一回需耽誤不少時日。更何況,向大宋皇帝討要三府之地,勢必引起大宋朝野的震動。百官諫言、群臣議論,大宋皇帝定會派人來和我們討價還價,不知又要耽擱多少時間。”忽烈面露苦澀,語氣甚是無奈,“快則一年半載,慢則三五年甚至更久也未必能有結果。時間拖得太久,根本來不及。唯有讓柳尋衣以‘大宋使臣’的名義寫下割讓契書,令汪總帥師出有名,直接率軍南下,接管興元、襄陽、建康三府,如此方才來的及。”

    “來的及?”甦禾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費解道,“什麼來的及?王爺為何如此迫不及待地接管興元三府?”

    “這……”忽烈稍作遲疑,而後將心一橫,凝聲道,“甦禾,本王將你當成自家人,因此有些事也不必瞞你。接下來我要說的都是軍國機密,你出去後斷不可向外泄露一字一句。”

    “甦某謹遵王爺之命。”

    “大丈夫一諾千金,本王相信你。”忽烈厘清思緒,幽幽開口,“其實,本王說的來不及……指的是今年的秋收。”

    “秋收?”

    “不錯!”忽烈緩緩點頭,“眼下,西征大軍兵分數路,最遠的據此萬里之遙,糧草供給十分不易。再加上不久前本王率軍攻取大理損耗甚巨,雲南一帶經過兵荒馬亂,如今已是民生凋敝,百業待興。若想恢復如初,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緩和。除此之外,還有京北大營的五萬大軍及安插于秦淮一線的各支人馬,每日損耗不可估量。僅憑我們現在的庫存,根本無法周全。各路大軍的糧草早已捉襟見肘,岌岌可危。前兩天大汗召我入宮覲見,告訴我各軍又在催要糧草,為保證西征順利,大汗已將原本派往河西、大理的軍糧全部送往西邊,眼下的和林已是無糧可發,我們南路大軍……只能自己想辦法。”

    “王爺急于接管興元三府,為的是今年的秋收補充軍糧?”甦禾恍然大悟。

    “興元、襄陽、建康一帶富饒肥沃,耕田廣闊,每年的收成數倍于河西,若能征收興元三府的糧食,足以解我們的燃眉之急。其實,這一次就算沒有雲牙鎮的事,本王也會找借口討要興元三府。如今雲牙鎮出事,反倒給蒙宋兩國一個合情合理的台階,避免大家撕破臉。”言罷,忽烈眼神一動,故作高深模樣,“甦禾,你可知大汗為何將按陳留在京北大營?”

    “因為河西王身體抱恙……”

    “錯!身體抱恙不過是蒙蔽世人的托辭。”忽烈低聲道,“真正的原因是……讓按陳幫京北大營籌措軍糧。隋佐莽夫一個,帶兵打仗尚可,但讓他籌備軍需卻是百無一用。按陳天生謹慎,處事周全,由他主持籌措軍糧一事,大汗和本王才能放心。”

    “這……”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按陳固然辦事穩妥,但若無糧可征亦是束手無策。”忽烈諱莫如深道,“最好的辦法是說服柳尋衣,勸他主動簽下割讓契書,方便按陳南下征糧。倘若他執意不肯,有朝一日京北大營的五萬兵馬無糧可食,天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事?”

    “王爺的意思是……河西王會縱兵搶糧?”

    “快要餓死的人根本不需要放縱,莫說按陳管不住他們,縱使本王駕臨……只怕也難以約束。五萬大軍一旦失控,中原必將生靈涂炭,血流成河。”

    “我明白了!”甦禾憂心忡忡地答應道,“雖無把握,但甦某必竭盡所能,勸柳尋衣答應王爺的條件。”

    “天亮之後,你去找柳尋衣,向他講明利弊要害。記住,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許提。”忽烈叮囑道,“到時,本王會再請一人出馬,助你一臂之力。”

    “誰?”

    “不必多問,到時你就知道了。”

    甦禾雖十分好奇,但見忽烈無意解釋,故而也不多問。拱手領命,轉身離開中軍大帳。

    “王爺,你該休息了!”殷戰望著神情疲憊的忽烈,再次開口相勸,“自從回到和林,王爺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長此以往,身體如何吃得消?眼下再不歇息,天可要亮了。”

    “昔日在外行軍,幾天幾夜不眠不休亦是家常便飯,大男人何需睡那麼多覺?”忽烈雲淡風輕,對殷戰的擔憂一笑置之。

    “可……”

    “不要磨磨唧唧的!去,將汪總帥請來。”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簑衣》,方便以後閱讀血簑衣第七百九十二章︰連夜布審(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簑衣第七百九十二章︰連夜布審(二)並對血簑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