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簑衣

第七百八十一章︰哈拉和林(二)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七尺書生 本章︰第七百八十一章︰哈拉和林(二)

    “我一直很好奇,傳說中的‘漠北二十四城’究竟是一座城,還是二十四座城?”黎海棠眉頭緊鎖,一邊回憶著有關“漠北二十四城”的種種傳聞,一邊炮語連珠似的追問,“漠北二十四城在江湖上頗有威名,與赤風嶺、胡馬幫並稱‘塞北三大教派’。而‘塞北三大教派’又和‘西域三大教派’齊名,共同組成‘異域武林’,與我中原武林分庭抗禮,佔據天下武林的半壁江山。那……漠北二十四城究竟算一個門派,還是二十四個門派?”

    “哈哈……”

    面對黎海棠的困惑,甦禾不禁放聲大笑,糾正道︰“其實,塞北是塞北、西域是西域。塞北的赤風嶺、胡馬幫、二十四城與西域的金輪寺、天葬峰、玲瓏海根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多年來幾乎沒有任何交集。至于你口中的‘異域武林’,不過是你們這些中原人一廂情願強加于我們的名頭罷了。”

    “如此說來,漠北二十四城是一個門派?”悟禪小心翼翼地試探道。

    “相較于門派,漠北二十四城更像是一個……人數眾多的幫派。”甦禾斟酌道,“它不是一座城,而是二十四座大小、規模相當的城池,分布于和林以北,呈扇形排列。二十四城雖在名義上是民間勢力,但它的本質其實是和林的‘衛城’,戍衛東、北、西三方來敵,從不主動插手江湖之事。”

    “此言何意?”

    “此事說來話長……”甦禾不急不慢地解釋道,“二十四城的前身,其實是成吉思汗設立的二十四支護衛大營,每營三千兵馬,全部來自大汗的親族部落,可以說是親信中的親信。他們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牽制,從始至終只听命于大汗一人。”

    “嘶!”甦禾此言,在勾起柳尋衣等人興趣的同時,亦令他們大呼意外。

    “當年,成吉思汗剛剛統一蒙古諸部,軍心、民心皆十分不穩,常有不軌之徒欲謀害大汗,于是設立二十四營專門護衛大汗的周全。”甦禾繼續道,“後來,伴隨著蒙古大局的逐步穩固,大汗受到的威脅也越來越少,于是將二十四營的兵馬化身為民,並于駐地開墾農耕,建設房屋,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漸漸衍變成如今的二十四城。時至今日,二十四城依舊是大汗的親信部族,城中的青壯年對弓馬刀箭無不精益求精。一旦戰時需要,頃刻間便可化民為兵,組成一支聲勢浩大,戰力不俗的生力軍。”

    “原來如此!”柳尋衣恍然大悟,“如果我沒有記錯,龍羽……就是出自漠北二十四城吧?”

    “正是!他非但出自二十四城,而且是二十四城的佼佼者。”

    “二十四城護衛和林的東、北、西三方,那南方呢?”悟禪忍不住開口追問,“南方靠什麼守衛?”

    “這……”甦禾似有猶豫,反復斟酌一番,搪塞道,“誠如所見,和林以南是延綿數百里的荒野大漠,它是一道天然屏障,南方之敵若無人指引,大都……走不出那片沙漠。更何況,胡馬幫常年盤踞在大漠一帶,外人想神不知鬼不覺地靠近和林絕非易事。”

    “除此之外,應該還有另一個原因。”一路寡言少語的丁輕鴻幽幽插話,“蒙古對南方一直采用積極進取的策略,常言道‘最好的防守莫過于主動進攻’。而今,京北大營的五萬兵馬于河西一帶虎視眈眈,雲南大理盡歸蒙古,暗藏雄兵無數,對江南富庶之地更是垂涎三尺。大宋朝廷忙于南北防守已是自顧不暇,豈有精力襲取和林?”

    丁輕鴻一語道破玄機,令稍顯壓抑的氣氛變的愈發尷尬。

    “願此番和親能令兩國修睦。”甦禾並不計較,淡笑道,“既然王爺總管漠南漢地的軍國庶事,那他迎娶大宋公主後,對中原的策略必定有所改善。”

    “甦大哥,我……有些不該問的話……”猶豫再三,柳尋衣終究抵不過內心的糾結,硬著頭皮緩緩開口,“如果甦大哥不想說,可以不說。”

    “你且說來!”

    “我想問問……”柳尋衣躊躇不決,反復措辭,“即將與公主和親的這位王爺……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物?”

    甦禾一愣,遲疑道︰“柳兄弟問的是……”

    “只要甦大哥能說的,我統統想知道。”柳尋衣忙道,“比如年紀幾何?身高幾許?相貌如何?才識如何?性情是剛是柔?脾氣是好是壞……”

    “反正你馬上就會見到王爺,我告訴你也無妨。”甦禾面露沉吟,眼中漸漸流露出一抹崇敬之色,“王爺乃成吉思汗之孫,上監國‘托雷’之子,當今大汗之胞弟。非但出身顯赫,而且天縱大才,勤奮上進,是蒙古真正的掌權人之一,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王爺今年四十有余,正值春秋鼎盛。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既有‘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英雄氣概,亦有‘運籌帷幄于千里之外’的儒雅之秀。德才兼備,文武濟世,是甦某十分敬仰的一位人物。”

    “這……”

    柳尋衣從未見過甦禾對一個人有如此之高的評價,不禁心中一驚,同時暗生憂慮︰“他會不會夸大其實,意在安慰自己?”

    “論年紀,王爺或許比王妃大上一些,但憑王爺的地位和才干,絕對是人中之龍,斷不會委屈王妃。”甦禾正色道,“更重要的是,王爺對漢人的東西十分感興趣,尤其對儒家文化情有獨鐘,醉心已久。殊不知,他排兵布陣常用漢人兵書中的戰法,麾下的文臣武將亦有不少是漢人。”

    “這……”

    仿佛看出柳尋衣的將信將疑,甦禾笑道︰“你們漢人有句話叫‘耳听為虛眼見為實’。縱使我說的天花亂墜,想必你也不會打消顧慮。無妨,待你親眼見到王爺,自然知道甦某所言是真是假……”

    “龍將軍!”

    話音未落,一道急促的呼喊聲陡然自街道盡頭傳來,登時將眾人的思緒打斷。

    來人,是一名身穿短坎,腰挎彎刀的蒙古武士。他火急火燎地攔下送親隊伍,神秘兮兮地湊到龍羽身前,二人一陣竊竊私語。

    片刻之後,目無表情的龍羽忽然面露遲疑,轉而朝隊伍中的柳尋衣幾人打量一番,嘴角悄然揚起一絲莫名的詭笑。

    見狀,柳尋衣的心里“咯 ”一沉,一抹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知道了,下去吧!”龍羽將武士轟走,而後邁著優哉游哉的步伐朝柳尋衣走來,幸災樂禍道,“大汗有令‘今日不見宋廷任何人,改日單獨召忽烈、趙馨入宮一敘,爾等可直接前往忽烈的行營歇息。”

    “什麼?”性情暴躁的馮天霸勃然大怒,跳腳斥責,“我們千里迢迢而來,蒙古大汗竟避而不見?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想把我們打發走,什麼意思?當我們是要飯的不成?”

    這一次,柳尋衣非但沒有阻攔馮天霸發飆,反而同仇敵愾,沉聲附和︰“豈有此理!蒙古大汗為何不見我們?難道這就是草原的待客之道?”

    此事關乎大宋的國體榮辱,柳尋衣身為“和親使”自是當仁不讓,絕不示弱。

    “龍羽,你跟我過來……”

    “不必!”

    甦禾欲將龍羽叫到一旁問清緣由,但龍羽似乎並不給甦禾面子,挑釁的目光直直地盯著面沉似水的柳尋衣,譏諷道︰“剛剛你的‘甦大哥’已將原因說的一清二楚,難不成你們都是聾子?”

    “什麼意思?”柳尋衣毫不避諱地怒瞪著龍羽,厲聲道,“你不必在我面前繞彎子,直說吧!蒙古大汗究竟是想撕毀和親之約?還是另有圖謀,不敢見我們?”

    “放肆!”龍羽眼神一狠,語氣變的愈發陰戾,“你算什麼東西?竟敢大言不慚地說大汗不敢見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如此說來,你們是想悔婚嘍?”

    “柳尋衣,你開口閉口都是‘悔婚’。怎麼?難不成你盼著蒙宋和親破裂?”龍羽的眼楮微微眯起,人的目光不懷好意地審視著柳尋衣,幽幽地說道,“大汗的命令清清楚楚,讓你們去王爺的行營,拜見王爺就等于拜見大汗。”

    “胡鬧!”柳尋衣不悅道,“王爺是王爺,大汗是大汗,豈可混為一談?”

    “既然你知道不能混為一談,又何必胡攪蠻纏?”龍羽反唇相譏。

    “你……”

    “王爺是漠南漢地的總管,一切事宜概由王爺一人處置。”龍羽對柳尋衣幾人的憤懣視若無睹,趾高氣揚地咄咄逼問,“你們是漢人,你們的事理所應當由王爺處置,有何不妥?”

    “可我們是大宋使臣……”

    “大宋……何來使臣?”龍羽一臉輕蔑。

    “你說什麼?”柳尋衣臉色一沉,眼中殺機盡顯。

    “既然你們不知害臊,我索性開門見山。”龍羽眉頭輕挑,極盡戲謔之意,“大汗不肯見你們,只讓你們去見王爺,是因為在大汗的心里,今時今日的大宋已不配做蒙古的締交之國。因此,你們算不上使臣,更沒資格覲見大汗。”

    龍羽此言,令柳尋衣羞憤交加,忍無可忍,怒斥道︰“大宋不是締交之國,又是什麼?”

    “也許,勉強可以算是……附庸之邦。”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簑衣》,方便以後閱讀血簑衣第七百八十一章︰哈拉和林(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簑衣第七百八十一章︰哈拉和林(二)並對血簑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