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農聖

第301章 雙喜臨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本章︰第301章 雙喜臨門

    有關于當初王浩與自己面談的一些內容,孫享福不得不提前跟李世民講清楚,因為這里面,有太明顯的陰謀的味道了。

    “想不到王氏子弟中,竟然有一個這樣的存在,藥師,你怎麼看。”

    李世民的情報不局限于善陽方面,還有河北道那邊傳來的高句麗方面的情報,知道的信息多了,看問題也就更加有高度了。

    結合孫享福所說的王浩的謀劃,李世民和李靖這些人都不傻,已經可以預測到高句麗即將出現一場大的政變,王浩只是想在這個當口引大唐進兵高句麗,消除這個東北方面的大威脅。

    然而,此時的大唐正面臨改革之初的時局不穩,國家並無戰略儲備,即便是孫享福經營的善陽看似局面很好,但這次火燒草料庫的事情給眾人提了一個醒,安北大都護府雖然是一窩比較有營養的雞蛋,但它現在被放在了一個籃子里,一旦這個籃子被打翻,所有的東西,都會煙消雲散,戰爭一起,難保不會有人動這個歪心思。

    “陛下,臣以為,此時不宜開戰。”

    听到李靖這麼說,孫享福的心稍微放了下來,因為他跟李靖的意見一樣,在安北大都護府的第二座郡級城池和第三座郡級城池修建起來之前,都不宜對外用兵,因為承受不起失敗。

    表達了自己的主要意見之後,李靖又解釋道,“高句麗人與草原部落不同,他們即有數量龐大的機動騎兵,又有善于打防守戰的步兵,而且,還有防御堅固的城池和地勢之利,與之開戰,定然遷延日久,然,我大唐國力儲備不足,根本沒有余糧供大軍出征,又在內部改革之初,政局不穩,是故,雖然此次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臣以為,不宜出兵。”

    “臣附議,陛下,前隋與高句麗的幾番征戰,雖然打垮了他們的經濟,但也成就了他們的軍事,他們面朝我大唐方向的城池要寨,無不易守難攻,在我大唐內部即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拿人命去填這些堡壘,得不償失。

    而且,臣以為,陛下走吸納融合的政治道路,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第一顆扣對了,後面的就全部都對了,只要沿著這條政治道路走下去,未必不能讓高句麗從內部崩散,以最省力的方式,拿下它。”

    歷史上,是高宗李治最終征服了高句麗,而他為什麼能做到呢!因為他很好的貫徹了李世民的核心政治,使國家先富強了起來。

    現在,這個所謂的核心政治才剛剛樹立起來,可不能因為一點小小的誘惑,而出現偏差,在國內經濟沒有起飛的時候,就四處征戰,最終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雞飛蛋打,什麼事情都沒有干成。

    孫享福的這番話,讓李世民進入了沉思。

    此刻,他雖然覺得有些遺憾,但基本已經決定了听從李靖和孫享福的建議,暫時不理會高句麗那邊。

    不過,房玄齡的建議,卻是叫他眼前一亮。

    “陛下,如果真如正明所說,王浩可能挑撥高句麗內部政變叛亂的話,其實咱們還是有一些方面可以運作的。”

    房玄齡沒有說開戰,卻是說可以運作,那麼,意思就是有便宜可佔了,于是,三人都將目光看向他。

    “陛下,嶺南有快船,高句麗內部一旦起了戰事,他們國內必然有很多百姓想要逃避戰亂,咱們正好從沿海將其收納,運回大唐,充實我大唐人口。

    另外,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如果,能將那只戰敗的傷虎招降,那麼,它日我大唐攻伐高句麗的時候,便能事半功倍了。”

    什麼叫謀略?

    這就叫謀略。

    不管高句麗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把便宜先佔到,為未來的事情做打算,這就是一個謀士最應該想到的事情。

    “房相言之有理,朕即刻去信馮盎,讓其伺機而動。”

    李世民這麼說,孫享福也是暗自在心里想著,應該給趙龍去一道命令,如果有機會的話,能把高句麗的榮留王,或者是他的子嗣弄到大唐來,那以後對高句麗動手的時候,就真的是事半功倍了。

    待得房玄齡的計策說完之後,孫享福又道,“陛下,臣請求立即返回善陽主持局面。”

    “返回善陽?那邊不是四月左右才開始化雪麼,你現在走,關中之地的春耕,可能保無恙?”李世民反問道。

    若是往年這個時間,關中的百姓也就剛剛開始忙春耕,今年,卻是已經忙活到尾聲了,主要是那些是那些世家系的,還有官員退還給朝廷的官田還沒有種植好,後期的打理,有幸福村的熟手,和這段時間听他講課的那些人作為技術指導,應該問題不大。

    孫享福答道,“今年的主要農作物並沒有太多新品種,幸福村懂得種植的熟手農戶不少,只要做好傳,幫,帶,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畢竟是第一年大規模推廣精耕細作,種植這些作物,想要全部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

    另外,臣轄區內今年需要開墾種植的土地也不少,這關系著世家子們對關外土地的熱情,早做準備,自然是更周全一些。而且那邊的人,可能還見都沒見過這些作物,臣回去之後,先期的農耕知識傳播也很重要,如果您這邊改革順利的話,請早些啟程北巡,到時候將熟手農戶也多帶一些到善陽去,最初的一個多月開荒期過後,善陽也將會進入搶種時期,這些熟手農戶,能起大作用。”

    孫享福雖然給一類土地制定的是三年計劃,但心里肯定是想提前一些開發完成的,只有農田開發完成了,他才有資本和人力進行更多的城池,道路方面的基礎建設,就像關中,全部通了水泥路之後,整個行政管理的效率提高了很多,皇帝,能夠更加直接,快速的控制地方了。

    “既然如此,你就安排一下之後啟程吧!對了,你農門的那些弟子還是留在關中保險一些,朕北巡的時候,再將他們一起帶去善陽。”

    李世民在內心里,當然是更加看重關中的發展的,有農門的正式弟子在,在技術方面,就有更多的保障,他到現在,已經深深的覺得,大唐國家想要快速發展,就不能離了這些農門子弟。

    孫享福回了自己家里給趙龍寫信,李世民則是繼續跟房玄齡李靖兩人商量著高句麗的事情,讓孫享福比較意外的是晚上的時候,一道旨意到了孫府。

    “封得壽為駙馬都尉,尚臨川公主?這個,臨川公主是誰?”

    “呵呵,臨川公主,可是陛下和韋妃娘娘所出的第一個女兒,叫孟姜,這番號,是因為賜婚才剛封的,孫都督不知道也屬正常。”

    王得用一臉笑意的看向孫享福,手里的聖旨舉了老半天,等著孫享福接旨。

    聞言,孫享福似乎放下心來,嘴里碎碎念著,“不是高陽就好,不是高陽就好啊!”

    長兄為父,對于孫得壽的婚事,孫享福接了旨,那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王得用辦完了差事,這才放下心來,他搞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會擔心孫享福不接旨。

    不過,既然事情辦成了,那就是喜事一件,先說了兩句恭喜賀喜之類的話,王得用才又道,“皇後娘娘和韋妃娘娘對于這樁婚事很滿意。”

    這話的意思,孫享福沒听懂,和他一起接旨的虞秀兒卻是懂了,忙道,“明日妾身定然會去後宮謝恩的。”

    聞言,王得用這才滿意的點頭走了。

    此時,孫享福才回過味來。

    媽的隔壁,皇帝自己主動要求嫁女,居然還這麼明目張膽的要聘禮,簡直太無恥了。

    正考慮著怎麼把這事跟二弟說呢!虞秀兒便問道,“夫君,這禮數該怎麼走,你拿個主意吧!”

    聞言,孫享福一愣,道,“咱家的錢不都是你管麼,你做主就行了。”

    虞秀兒卻是笑著搖了搖頭接話道,“咱家庫里的錢,可都是要拉到渭南去建新城的,一點余錢都沒有了。”

    “難道我堂堂一個郡公,二品的封疆大吏,身價億萬的超級富豪,會連弟弟結婚的聘禮錢都給不起麼?”

    听孫享福這麼說,虞秀兒只是含笑的看著他,再度點了點頭。

    面對虞秀兒的微笑,孫享福很有挫敗感,郁悶仰起腦袋,悲憤的吐了口氣道,“那咱們去幸福村給皇帝一家子弄點土特產吧!”

    虞秀兒訕笑的正準備再次點頭,卻覺得一陣惡心之感從胃里翻涌了出來。

    “唔,妾身想吐。”

    看到虞秀兒突然不適的樣子,孫享福急了,“想吐?可是吃壞了東西,夷,不對,想吐,你真的想吐?”

    孫享福剛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但見到虞秀兒干嘔,卻嘔不出東西來的樣子之後,突然想到了些什麼,臉上瞬間變的精彩起來。

    “春桃,紅梅,快,快請大夫,不,去宮里請御醫來••••••”

    很快,一陣雞飛狗跳之後,孫府的第二個喜訊在長安城傳開了,虞秀兒有喜了。

    自從御醫過來確診了之後,孫享福就攏著袖子,樂呵呵的在自家大廳里打轉,一個不留神,還容易撞道柱子,並且忘了跟趕回來給他道喜的孫得壽說賜婚的事情了,還是孫得壽自己看到了擺在堂中香櫃上的聖旨,才知道自己居然已經是駙馬都尉了。

    “那個,得壽啊!咱們一家都是天縱之才,所以,皇帝看了也眼饞,這個駙馬的事情,你想當的話,就當,不想當的話,為兄拼了抗旨,也能幫你把這婚事給退了。”

    “退了?為什麼要退?能做駙馬,弟可是求之不得呢!你沒見你每次升官的時候,村里人有多高興吧!只有你的官做的越大,他們富裕的生活,才越有保障,現在,也該輪到弟弟我,來為大家伙承擔一些責任了。”

    听到才十二歲的孫得壽說出這一番話,孫享福很感動,他已經懂事了。大唐位高權重的大臣家里,就肯定會有一個尚公主的子嗣,這樣,皇帝才會放心。孫家的下一代是指望不上了,第一個才剛剛懷上呢!等他到結婚的年齡,李世民差不多快嗝屁了,那麼,由孫得壽頂上,就是最好的結果了。(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農聖》,方便以後閱讀大唐農聖第301章 雙喜臨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農聖第301章 雙喜臨門並對大唐農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