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比較安穩
張小雲在旁邊听得清楚明白,所以這家里的大嫂小姑子全都不在?
她現在揣著肚子,可不是這個家里最大的人了嗎?
想著,張小雲揉著腰,“揚哥,肚子里的孩子累了,可把我的腰給酸的。”
“快屋里休息,屋里休息。”孫平揚說著,直接扶著人進了孫月蘭那間屋子。
孫月蘭和孫父孫母這兩間屋子是最好的。
在孫平揚眼里,孫月蘭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這間屋子就是她的了。
孫母見孫平揚兩口子進的孫月蘭屋子,嘴巴動了動,到底沒說啥。
張小雲肚子里揣的可是她孫子!一間房子算什麼。
孫平揚回來的陣勢可不小,這不,村里人估摸著差不多,掐著時間sh ng m n來了。
大家都不知道孫平揚在外頭當了什麼官,但這並不妨礙大家把他往天上夸。
這不,孫平揚心里已經飄飄然了。
不過他可沒到頭腦發熱的地步,把帶回來的東西大發特發。
不過有人見那屋里忙進忙出的四個男女,就問︰“平揚啊,那幾個人是誰呀?”
“哦,那是我買來的小廝丫頭,家里總得有人干活不是?”
“那也能下地干活?那咱叔咱嬸豈不是成了老爺夫人了?”
孫母一听,腰背挺直,下巴揚起,是啊,她兒子出息了,她能享福了,作甚還苦哈哈地干活呢?
孫平揚神色微微頓了下,“我也沒法在家里久待,在城里,這幾人得跟著去伺候。”
“平揚娘,你可要進城享福了,恭喜恭喜啊!”
“就是,我就知道平揚以後會有出息的,果然如此。”
“嬸子總算是苦盡甘來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恭維著孫母孫平揚,閉口不提孫平凡的事。
孫平瑜听著後頭傳來的喧嚷聲,心里不由嘆了口氣。
孫平凡的運氣怎就那麼差呢?
“平瑜,我們一家叨擾許久,也差不多該回去了,免得你師兄回來尋不到人。”
“師父。”孫平瑜叫道,又有些猶豫,“您不打算回書院嗎?”
孔康同頓了頓,“等你師兄回來再說罷。”
戰場無情,刀劍無言,誰知道孔正維一介書生能否活著回來?
這些日子,看著村里那些辦了白事的家庭,他和夫人兩人就沒睡安穩過。
“那我送送您罷,正好去城里辦些事。”孫平瑜說。
他相信孔康同能看得比自己遠,只是他現在沒心思來分析目前的政局罷了。
別看新朝已建,並不代表天下太平了。
相反,此時反而會陷入爭權奪利的混亂中,運氣差點的,指不定這天下就換個人坐了。
看那海東府,不就輕易動不得?
更別說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了。
孔家人在三爺爺家生活了兩年多,除了干活,幫著幾個孩子啟蒙,輕易不與村人交流。
所以大部分人對孔家人都不了解,只知道他們很安靜內向,不喜與人來往。
孔家人的行李這些天陸陸續續收拾得差不多了,也不可能一次性運走。
孫平瑜建議先帶一些常用的,看看城里的情況,不行的話搬回來也不麻煩。
相比之前的蕭條,如今縣城熱鬧了不少,當然想要達到巔峰還早著呢。
新朝已建立,對于之前的知縣等底層官員,如何處理,還未有明確的規定。
衛千重還未能與京城那邊聯系上,也不知道如今是什麼樣的情況。
他只能按捺住性子,安排好當地的百姓民生。
尤其是戰死沙場的士兵的撫恤金分發一事。
所以衛千重也是忙得團團轉,沒太多的功夫想其他。
x ng y n的是,盧捕快回來了,除了身上添了幾處傷口,沒太大問題。
他的回來,配合盧老捕快以及主簿等人,事情都走上了正軌。
孫平源帶著孔康同找到了盧家,依然租下了原來的院子,他順道跟盧老太聊了聊近日縣城的事。
于是,師徒倆又找去了縣衙,不過縣衙那邊忙得很,總有百姓來問事。
被強征的人,還有許多未回,家中親人等得急,只得來縣衙這邊問了。
孫平瑜和孔康同的運氣不錯,兩人剛到縣衙的時候,正好盧捕快有個空閑。
縣衙的廚房里,盧捕快捧著個大碗吃著酸菜粉,听孫平瑜說了兩人的來意。
他放下吃了一半的大碗,笑著說︰“或許現在局勢還不明朗,但從目前來看,還是不錯的。”
“許多事都是直接發公函過來,可見前朝的縣衙和知縣等還是受承認的。”
“即便有改變,短期內也不可能,怎也得等數年後了。”
盧捕快頓了頓,壓低了嗓音︰“我不知道外頭如何,但明溪肯定是最安穩的,受災最少的。”
“所以我不建議已經落腳的外鄉人這時候離開,安心等上幾年再說,誰又知道這路上會發生什麼事呢?”
孫平源回過味來,盧捕快在給他們提醒。
“多謝盧捕快。”孔康同感激地說道,這個房東是真的不錯。
盧捕快看向孔康同,孫平瑜來是為了他吧。
“應當是我謝謝孔先生才是,免費給我幾個娃啟蒙,感激不盡。”
“盧捕快,那犧牲的名單,可是全送到了?”孔康同輕聲問道。
盧捕快三兩口把碗里的粉吃完,抹了一把嘴說︰“未曾,從縣里出去的人都分散到各地了。有的登記在冊,有的則只是一個名字,並不清楚。”
“除了戰死的,還有失蹤的,到現在都沒一個具體的數。”
“此外,還有的人並沒被放回來,依然在軍中。所以,只要沒有確切的消息,活著的可能性就很大。”
盧捕快這些話,安撫的意味很濃,但孫平瑜沉默了,他想起了孫平凡。
他也不由抱了一絲僥幸心理,也許他還活著呢,姚香玉的堅持也有道理吧,只要有一絲絲可能就不放棄。
孫平瑜和孔康同連夜回去,孔家準備過幾日搬走。
畢竟孔正維無論是寫信還是請人帶話,都是到盧捕快家的地址。
听著屋後的喧鬧聲以及孫母那毫不掩飾的小聲,孫平瑜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他們怎麼就不想下孫平凡,為他掉幾滴眼淚都舍不得嗎?
孫平瑜听李素雲說,後面的孫平揚這幾日沒少吹噓戰場上他英勇的表現,說哪些東西多麼罕見。
為此,一群人天天跑來听孫平揚吹噓,再捧一捧他,蹭點好東西回去。
孫平瑜嘆了口氣,沒再說什麼,到底管不上孫父家的事。
與孫父相鄰的就是孫二叔家,這幾日也煩得很。
孫二叔的左手重新治療,但因當初沒有及時治療,只能恢復一小部分功能,卻是使不上力了。
孫二嬸家等于少了一個壯勞動力。
為此,孫母沒少在孫二嬸面前晃悠,炫耀一下。
順便再拿孫月雲的事刺一刺孫二嬸,很是得意。
魏家的舉動實在太古怪,孫二嬸和孫平傾都不讓孫月雲帶著孩子回去,孫二叔也默許了。
不過請人打听了下,魏三繞依然還未回來,也未曾從別人嘴里听到他的消息。
孫月雲悶悶不樂,整日躲屋里,孫二嬸氣得與孫母大罵一場。
而這回孫二嬸卻理智了些,沒抄家伙跟孫母打起來,誰讓孫平揚出息了,現實擺在那,不得不低頭。
此後,村里談發達了的孫平揚時,總忍不住說幾句孫平凡倒霉。
關于姚香玉,大家卻是有意避開,只在私底下談論,畢竟她的行為,真的稱得上膽大包天了。
除了本村的新鮮事,還有隔壁村的、鎮上的,誰家親戚的等等,大家說都說不上來。
而與孫母的得意相比,孫姑姑卻是焦躁不安,因為甦有到現在還沒回來,也沒有任何信息。
孫父倒是帶了些孫平揚帶來的新鮮玩意,孫姑姑也無暇關注。
她兒子呢,難不成跟那孫平凡一樣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