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買布
吃完了饃饃,一行人便開始尋找攤位,源源不斷有人趕來,交易區以水庫鎮為中心,朝四周散去。
姚香玉看了兩眼,發現有衙役在來回地巡查,看來這應當是gu n f ng發起的集市。
吳柏青父子倆在問了話之後,直接在小鎮口的一戶人家牆邊,就地支了個簡易的棚子,掛上行醫用幡,上頭是一個大大的醫字。
許多人或許不識字,但沒關系,幡上還掛著兩只小葫蘆,變明白這里是干什麼的了。
姚香玉和廖氏商量了下,把帶來的東西放在吳家父子這邊,她們帶著孫月圓和孫月草先去周圍看看。
女子似乎都有買買買的天性,四人最先去的就是布匹的攤位,走了一圈,在邊上的一家攤位上停了下來。
從布匹的量以及花色來看,可以看出這是外地來的貨色,價格會更高。
姚香玉打算要些鮮亮點的布料,比如鵝hu ng s 、湖綠色之類的。
不過一問價格,她心里不由暗驚,起碼比原來翻了一倍以上不止。
至于藍色、灰色、褐色等比較暗沉的棉布,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質量比原來的還差了不少。
廖氏拿了幾塊花布在孫月圓和孫月草身上比劃,兩個小丫頭眼巴巴地看著那花布,偏偏還要裝出不喜歡的模樣,別提多可愛了。
姚香玉走過去,挑了塊胭脂色印黃花的料子,同樣在兩個丫頭身上比劃。
不得不說,給別人挑選布料也是種樂趣。
廖氏從來都不缺錢,只是未曾表現出來罷了,而姚香玉則是不吝于花錢,沒了再賺就是。
那老板似乎也看出這是兩個大客戶,熱情地招呼著,還從後頭搬出了更多的花色的布料。
“兩位夫人看看,我這布料都是上好的,你們看看這密度,這染色和印花,絕對實打實的,買了絕對不吃虧。”
老板熱情地招呼著,“而且我們也收糧食,布料絕對保證足夠尺數,保證童叟無欺。”
姚香玉的視線卻落到一塊布上,是栗色的,但或許是用了某些工藝的原因,上頭有著簡易的淺茶色葉子圖案。
這個布料,不論男女都是適用的,而且還不會高調,手感也比較軟糯。
她一眼就看上了,單獨把這不足一匹的布給抽到一旁。
廖氏給兩個丫頭選了個胭脂紅扎染棉布,又選了梅子青的布料,還有水藍的布。
她自己則棗紅色和駝色、松花綠、蒼青等幾個色的純色布。
“香玉,選好了沒。”
姚香玉想了想,又選了石青色、藕荷色、秋色、灰藍色,這才作罷。
那老板沒想到這兩位客人那麼大方,竟然一下子要了這麼大的量,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後根去了。
一下子買了這麼多布料,幾人便顯把布料先送到吳柏青父子的位置讓他們看著。
兩人看著也不像沒生意,才一會的功夫,就有好幾人在等著看病了,吳靈藥拿著針灸包,慢條斯理地在火上烤著針。
四人又繼續去逛,相繼買了鹽、糖、針線等常用的東西。
尤其是那糖,要用的是白糖,直買到凝結的糖塊,回去還得磨成糖分,這是要加入到葡萄酒中去一起發酵的。
走著走著,姚香玉就和廖氏三人分開了,她看到有攤子在賣臘腸,自制的那種,顏色暗紅,聞著味道很不錯。
姚香玉見有不少人問價格,但紛紛搖頭離開,她走上前,問︰“能嘗下味道嗎?”
賣臘腸的是個四五十歲的婦人,一臉的滄桑,那麼多人拒絕,她非常沮喪。
听到姚香玉的問話後,她並沒有猶豫多久,便從一條烤得過干的臘腸邊緣切了一小片下來。
姚香玉吃了一口,不由挑起眉,這處理得非常好,沒有腥味不說,還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香味,很有嚼勁。
“這是用什麼肉做的?”這才是姚香玉關心的。
“兔肉和豬肉混合。”婦人有些緊張地說,“我做過許多次,很有經驗,這些能一直吃到過年後,不會壞的。”
她似乎怕姚香玉拒絕,非常緊張地說道。
“你不是當地人吧,這兔子自己養的?”
婦人抿了下唇,“我小兒子會下套,套了幾只我便養起來,只做得這些。”
“你賣多少?”姚香玉問,她手藝沒那麼好,肯定做不出來這個味。
“我我想要糧食,這些你全要的話,我只要三斗糧食,地瓜干或黃稻都成。”
“我沒帶地瓜干,大米要不要?”
婦人咬著牙,大米對她並不實用。
“你可用大米去跟別人換。還有,若是我t g ng豬肉和腸子,你幫我做臘腸,可以用糧食當手工費,可是願意?”
“我,我還是想換地瓜干或是黃稻。”婦人糾結地說道。
“這樣吧,你帶著臘腸隨我回去,再換你想要的糧食下山來。哪日我殺豬了,托人喊你來幫忙,你就知道路了。”
“我再想想,我我夫家姓鄭。”婦人糾結地說道。
她其實也很想換大米,但她知道,只怕她還沒把大米換成其他的就被人搶光了,危險太大,真不是她不想做這生意。
但是姚香玉後面的提議真的太讓人心動了,她還得跟家里男人商量一下。
“鄭嫂子,你再仔細想想,與家人商量一番。若是你們願意了,就到鎮上兩個大那里找我。”姚香玉站起來,往下個攤子走去。
她還看到有人賣鞋底子賣鞋墊的,也有賣菜干一類的,而肉食卻是很少見。
“香玉,怎了?我見你與那婦人說了許久。”廖氏帶著兩個丫頭與姚香玉匯合,問起剛才的事。
“那嫂子是外地來的,做得一手好臘腸,我想著我們殺豬時,讓她幫著處理下,反正現在天氣不熱,肉能放許久。”
“你這主意不錯,怎的,她不願意?”廖氏也覺得有道理,臘肉的滋味還是比腌肉以及肉干要好上不少的。
“估計要問問家人的意見罷。”姚香玉說,若是對方不願意,大不了她自己折騰好了。
“我見有不少人賣雞蛋,鴨蛋,賣鴨子的也不少,我還想買幾只小母雞養呢。”廖氏有些可惜地說道。
“雞蛋比鴨蛋貴,自然沒人願意賣母雞。不過鴨蛋可以做咸蛋和皮蛋,多買一些也不錯呀。”
姚香玉覺得既然是為年貨做準備,那何必小氣呢?
“說得也是,我倒是忘記了,那就多買些鴨蛋,到時找人幫忙做。”
廖氏自己是不會這些的,平時也吃得少,自然忘了。
“我們自己試著做也成的,說不定還成功了呢。”姚香玉笑著說道,眼楮四處瞅著。
“你在找什麼?”
“我想買醬油和醋。”沒這兩樣調味品,總覺得少了點啥。
“找不到的,頂多能買到些豆豉,醬油和醋得去城里。”廖氏搖頭道。
看多了里女主做醬油和醋,姚香玉以為這兩樣調味品應該不難,沒想到要買到卻那麼難。
“那太可惜了。”姚香玉現在並不想跑城里,據說管得太嚴了,太多麻煩。
其實真正的外來的攤子並不多,賣的也就那幾樣。
畢竟現在的世道,敢來做生意,腦袋都是掛在褲腰上的,當然,背後也是有點勢力撐腰的。
不過姚香玉也不是沒有收獲,外鄉人多,倒是拿出了不少比較稀罕的東西。
這邊買一點,那邊買一點,收獲還真不小。
她們也踫到了不少同村的人,互相聊幾句,發現她們都挺滿意的,除了抱怨價格貴些外,完全不覺得這邊品種太少,無法滿足需求。
姚香玉想,到底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同,反正她是不想委屈自己,過得舒服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