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開始準備
姚香玉把手中提著的籃子交給萊伯母,笑著說道︰“萊伯母,恭喜您又抱孫子了。”
萊伯母接過籃子,笑著點頭,“你要不要去看看寶寶?”
“好啊。”姚香玉還沒看過剛出生幾日的孩子呢。
李素雲的屋子門窗並未緊閉,只是多掛了窗簾門簾。
這大夏天的,並不怕受寒,主要是防風,但也不能把屋子封得嚴嚴實實的,屋內氣流還是要流通的,否則產婦新生兒非得悶出病來不可。
姚香玉掀開簾子進屋,李素雲正抱著孩子喂奶,察覺到動靜,她抬頭一笑,“香玉,你回來了。”
姚香玉輕手輕腳地在床頭不遠處站著,小孩臉蛋已經長開了一些,嘴巴一動一動地吮吸著奶水,眼楮緊閉,看著就好可愛。
李素雲看孩子差不多吃飽後,輕輕地拍著他的背部,等他打了個奶嗝,才把他給放床邊的搖籃里。
“香玉,喝水。”李素雲給姚香玉倒了一碗水,問︰“听說你跟吳大夫他們進山采藥了,那是有多辛苦?看看你,現在又黑又瘦的。”
“沒瘦的,不過確實黑了不少,感覺還行,不會太累。”采藥哪里會累,累的是干農活。
“你身子還是要養好,重活別逞能。”李素雲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力氣大能干活,並不代表你身子也是強壯的,等到你有孩子了,就會發覺身子哪都覺得不舒服。”
“我曉得,這不讓吳大夫給我開藥喝嗎?”面對別人的關心,姚香玉並不會覺得反感,畢竟李素雲一片好意。
“寶寶取名字了嗎?”姚香玉靠近搖籃,看著里頭的小娃娃砸吧著小嘴,哇,好萌。
“只取了小名,大名他爺爺和爹還在商量著呢,等滿月後,就記入族譜中。”李素雲點頭,慈愛地看著孩子。
“香玉,你們也要抓緊了,我還等著喝你兒子的滿月酒呢。”
姚香玉笑了兩聲,沒有多說,這次回來,問她和孫平凡什時候生孩子的話多了不少。
听多了這問題,也得出些經驗來,裝作不好意思笑笑便成了。
李素雲見姚香玉沒有回答,便知她不大樂意說這事,便提了別的話題岔開去。
“夏收已結束,眼看著就要八月了,你h p ng凡打算建房子了嗎?”
“大部分人都是選在中秋前後動工,雨水少,且有空的人家也多。你們總不好一直住在月圓家里,畢竟平伍也大了,過兩年也到了能說親的年紀。”
姚香玉輕輕拍了下腦袋,只顧著山里的房子和田地,都忘了村里的房子也要開始準備了。
“嫂子說得是,我h p ng凡聊聊,是時候開始預訂土坯、房梁之類的了。”
姚香玉撓了撓頭,村里的瓦房也不多,他們是別想蓋瓦房了,這花的錢多不說,還要被人閑話以及打听他們手中的存款,徒增不少麻煩。
“這些事讓男人去做就行了,他們熟悉。主要是請人干活,要包午餐以及一頓點心,你得操心糧食、肉蛋這些瑣事。”
李素雲對這事還是有些了解的,給姚香玉說了不少,好讓她有些底。
這時,萊伯母端著兩碗雞蛋面線湯來,一股濃濃的姜酒煮蛋的味道,一下子屋里盡是這個氣味。
姚香玉的手里也被塞了一碗,她很是驚訝,“萊伯母,這我不能吃吧?”沒得有跟產婦搶吃的道理。
“沒事,這吃了去去你身上的寒濕,在山里待了那麼久,身上能舒坦到哪去?”萊伯母擺擺手,“快吃,你嫂子有得吃。”
這還是姚香玉第一次吃姜酒煮蛋面線湯,說實話,味道有點嗆,但也不到難以下咽的地步。
一碗吃完,胃里確實有暖洋洋的感覺,額頭鼻尖都出了不少汗,感覺身子都有些燥熱了。
姚香玉跟李素雲說了聲,便到屋外吹風,正好踫見三奶奶提著籃子進來,裝著些鮮嫩的野菜,葉子有點圓,她不認得是什麼。
“香玉來了啊,坐。”三奶奶笑眯眯地說道,“今晚留在三奶奶家吃飯罷,我看你整日往山里跑,都難得見你一面。”
“三奶奶,怎會呢,我也就這陣子才往山里跑嘛。”姚香玉摸了摸鼻子,其實真算起來,她在山里的時間說不定比在村里的還要多。
她見三奶奶在挑揀籃子里的野菜,不由有些好奇,“三奶奶,您摘這野菜是要煮什麼?”
“這叫銅錢草,煮白豆或是煮肉湯炖豬蹄都行,湯很清,非常去火,夏日喝再適合不過了。”
三奶奶笑眯眯地說,“不過你就別喝了,對你身子不好。”
姚香玉聞言,倒是有些好奇那味道了,她決定回去問問廖氏,自家弄點嘗嘗味道。
姚香玉也幫著挑揀,和三奶奶閑聊著,常吃的野菜有哪些呀,如何做才能好吃等等。
最後姚香玉也沒留下來吃飯,三奶奶不由搖搖頭,真是個固執的丫頭。
三奶奶不由想到屋後頭的孫母,最近安分不少,听不少人說,姚香玉和孫平凡給送了不少肉去,關系似乎在緩和。
三奶奶起初也沒多想,但現在一看,姚香玉進山那麼久,回來第一件事並不是去看公婆,這就足以說明情況了。
別人家的事,她也插不了手,相信孫平凡和姚香玉有他們的考量,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姚香玉回去後,跟廖氏聊了聊銅錢草,才知道原來就是積雪草,性寒涼,不能多吃。
她不由想起前世好像有什麼紅景天積雪草之類中草藥成分的化妝品,或許可以跟廖氏提一提這個方向,制作些藥膏啥的。
這次回來,姚香玉和孫平凡決定了,等過了中秋再進山,那些糧食再還沒裝入木桶和陶缸種前,肯定要經常拿出來曬一曬的去去潮氣的。
半個多月的時間,看似很長,其實轉瞬即過,姚香玉之前進萬歲山,往空間里扔了不少好東西,這回整理整理,好給林掌櫃送去。
“平瑜哥還沒回來,我問了三奶奶,說是收到一封信,去縣城了。”孫平凡要找孫平瑜聊聊蓋房子的事,同時問問他了解不了解燒瓦的事。
畢竟孫平瑜算是村里最有學識的人,若是他真懂得燒瓦的過程,村里自己弄個燒窯,家家戶戶不就能住上瓦房了?
是的,孫平凡不想委屈姚香玉,既然建新房子,那就往好的建,有困難就去克服。
姚香玉當然不會反對孫平凡這個打算,若是茅草屋,容易漏水不說,隔一段時間就要換屋頂,想想就難受。
茅草屋和瓦房,兩種的居住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也是她想岔了,只要理由合適,某些東西可以光明正大出現在眾r n mi n前的,畢竟一直遮遮掩掩太累了。
“可能他有事吧,我們不急,先把需要的東西一樣樣列出來。”姚香玉想了想,“尤其是木頭,得先去買下然後處理好,還有做地基的石頭,這是最重要的。”
山里那兩間屋子,木頭都是隨便處理的,頂多就能撐個一兩年,以後屋頂肯定還要重新弄。
此外,還有廁所,這是必須改的。
想要弄成室內的,就要有管道,所以有個燒窯非常重要的,許多東西都能名正言順弄出來了。
“嗯,我去木爺爺那邊看看,他家存了不少好木頭,讓他幫我們挑選一些。”孫平凡說,石頭的話不用擔心,溪流的下游開了幾個小石場,到時候找人挑些石頭回來就成。
“行,你去吧。”姚香玉揮揮手,對于她不懂的事,她直接放手,事事插手只會讓自己更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