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漢風雄烈 本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

    ,最快更新我要當球長 !

    燈塔國雖不是外交手腕高超的大英帝國,可是杰斐遜、麥迪遜他們的政治智慧也並不差。他們當然听得出楊德望那翻‘友好’的演講中隱隱透漏的威脅。

    在楊德望的演講詞中,前半截全部都是廢話,不管是皿煮自由,還是文化政治,那都是廢話。

    真正表達著陳漢意願的詞語是︰“我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來到了燈塔國。”這句話是在說兩國的關系已經走到了一個是敵是友的抉擇點了。

    “現在的燈塔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現實主義的風氣、實現平穩發展的決心,以及在貴國體制與信仰下基礎穩定的經濟發展讓我深感啟發。”

    現實主義風氣是說美利堅之前對中國所表現出的隱蔽敵意,實現平穩發展的決心和在貴國體制與信仰下基礎穩定的經濟發展,這都算是稱贊美利堅。說他們有武裝保衛自己利益和未來的決心。

    但這些話從另一個方面也證實了一個確切——中國已經知道,或者說中國已經認定美國要武裝保衛自己的權益了。

    楊德望說這句話的時候,在場的燈塔國高層很多人的臉色都變了。讓中國知道美國有對中國動武的念頭,這可是很危險的一個事。

    而楊德望接下來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先說‘弱肉強食’,然後又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紅果果的威脅了。

    最後楊德望放出了一個‘善意’,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期望尋找到政治理念相同的伙伴,比如東方的日本、暹羅、金邊、廓爾喀這些國家。

    這是在給美利堅指路的啊。只要美利堅願意臣服!

    ……

    “長官,那里就是美國人的營地了。”夜幕籠罩中,在密西西比河東岸,臨近五大湖區域,中美交界之地的一處小山坡上,幾名鬼鬼祟祟的黑影正蹲在那里看著山下遠處一片燈火通明的營地。

    那里似乎是一處由圓木搭建的營地,營地內到處點著油燈、火把等照明物,營地外也挖了兩道很正規的壕溝,還有柵欄和胸牆、土丘,這可不單單是為了防止一些野獸——防備野獸用不了這樣的規格,這是在防人的。雖然如此的防御抵擋不住火箭彈,卻也能抵擋的住一般的炮彈和步兵。營地內據偵查得知本來只有一位隨軍牧師和一名牧師助手、兩名美國陸軍軍官和三十五名左右的士兵,他們在半個月前抵達這里後立刻在此設了個臨時營地,然後還升起了美國的旗幟。但現在還多了一個百人的民兵連。

    美國人在這兒設立了一個軍事哨所!

    駐守在邊界附近兵站的國防軍第一時間就將消息匯報了上去,而很快的,駐屯軍指揮部就做出了‘驅逐’的回復,可惜這道命令剛剛送到兵站,兵站的人還沒來的幾人施行,另一封命令就緊接而至,卻是要他們稍安勿躁的,因為楊德望還在華盛頓。

    但是軍情局的人員卻聞風而至。而與此同時,按照駐屯軍司令部的後續命令,兵站所屬旅的旅部也派出了人來與美國進行交涉,要求對方立刻拆除哨所,並返回他們的出發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同時對附近地理地勢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偵查,以便對美國人的行進路線和補給路線有個具體的了解。

    美國人對此當然予以了拒絕。

    這片土地就是當初英美之間的爭議領土,按照《巴黎和約》規定,這塊位于五大湖南方的土地是屬于美利堅的,可現在它們已經落到了中國的手上,老美現在的做法就是過界了。同時他們反而要求陳漢拆除設置在附近的兵站,因為這里是燈塔國理所當然的領土。陳漢當然不會隨意撤退,反而開始監視起了這股美國人——在得到上級的再次授權前,他們不敢對美國人動粗。

    很快,在又一個隊級的援兵進駐兵站之後,中美兩方的巡邏隊在例行任務期間發生了一場肢體上的輕微沖突,他們開了一次摔跤+自由格斗大會。而同樣很快的,美國人也開過來了一個百人規模的民兵連。

    美國人這次反應之大之迅速,讓陳漢方面很感驚訝,也讓當地的形勢立刻的緊張了起來。

    而在此時,駐屯軍的外聯人員也緊急約見了美國當迪爾伯恩要塞【芝加哥】的軍政官員,就本地區陳漢與美國之間出現的軍事摩擦進行了一番‘坦率而深刻’的商談,商談的結果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美國人的態度很強硬,這種強硬不管是出于其上層的授意,還是單純地基于附近的美軍官兵的義憤,現在的事實都是美國已經將自己的軍事存在延伸到了中國的土地上了。

    中美之間的摩擦讓當地的伯塔瓦托米部落【印第安人】都‘銷聲匿跡’了。美國人自然是要維護美國的利益的,因此他們在和駐屯軍外聯人員的談判中寸步不讓,且語氣極其強硬,似乎是想通過這樣的手段從而讓駐屯軍有所顧忌,行事上知難而退。

    駐屯軍的外聯雖然看似軍事部門,實際上里頭的骨干全都是外交部的人,這些人多是有著豐富的外交經驗,他們很多人都從事過多年的外交工作,自然不是傻蛋,他們很清楚美國人將軍事哨所修到這里來意味著什麼,這是一種很激烈的反應,這意味著雙方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被無限放大了。

    從智利已經回到了東京的沈世英,從沈家的利益出發,他是不願意看到駐屯軍‘節外生枝’的。因為這必將會影響到南下作戰。但從一個軍人的角度出發,從軍事和長遠利益上考量,他是贊同陳漢向美國開戰的。因為他本人也是認為陳漢與美國之間戰爭不可避免的一員!

    但與急于趁美國準備還不十分充足——至少其內部還有很多不同于與中國開戰的人,而一舉擊潰其軍事力量的激進派不同的是。沈世英認為最好是堂堂正正的開戰,一戰即便滅不了美國,也把燈塔國打殘,打的當地的人都不敢再肖想戰爭,打滅他們全部的信心。與美國人的戰爭是需要在戰爭中給他們以超級大的殺傷的。

    他的這種觀點在參謀系中比較具有代表性,因為後者的眼光更長遠一點,比起很多只顧眼前軍功的指揮官派,參謀系的視野更開闊,目光也更長遠了一些。駐屯軍總部的大部分參謀官都是贊成暫緩開戰的,哪怕是將整場戰爭延遲個一年半載,那也等他們徹底做好了準備,再以不可阻擋的力量碾壓美軍的抵抗。

    而且,美國人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究竟是開打還是忍耐。

    事到如今,老美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了。

    是早死還是等死呢?這就看他們的決定了。

    駐屯軍不知道美國國內是怎麼想的,反正他們內部,還有北美的藩王們都是贊同對美開戰的。

    美利堅對于龐大的中國來說只是一個小螞蟻,可是這個小螞蟻對于剛剛立國的北美藩國們可是不折不扣的巨大威脅。

    老美總覺得中國在美洲的擴張對他們威脅重重;各藩國還覺得美國人口的高速增長對他們是致命的威脅呢。

    很少有人搖頭嘆息戰爭的不可避免,糾結擔憂戰爭來臨後的災難。

    而在駐屯軍、派遣軍和藩軍那些深受華夏【皇漢】主義和天、朝思想燻陶的有志青年們看來,戰爭卻是他們走向更輝煌的絕佳之路。並且通過戰爭為國家打開更廣大的生存空間的論調已經深入人心。以至于他們內心中都升起一股熱烈的使命感,連軍官們都不得不善加安撫。

    這當中,派遣軍和藩軍的斗志是十分的高昂的,這還因為他們的戰功是能兌換成土地的。這些已經鼎立的藩國和即將成立的藩國,拉攏軍隊的法子全都學習陳漢的‘以田代薪’法,這辦法果然能刺激到軍隊的作戰熱情和昂揚斗志。

    但是駐屯軍戰士的激情也一點不遜色他們。他們的軍功積分可不能兌換土地。可是這些人從小就或多或少的接受到現代教育、接受到華夏主義、國家主義、愛國主義,天、朝思想的燻陶,對陳漢這個‘朝廷’高度的認同,對國家較為的忠誠,他們與他們的老前輩那種為了錢或者生活而戰斗的‘斗志’有所不同。他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而自豪。對開拓自己國家的生存空間、擴大陳漢,壯大天、朝有一種熱烈的使命感,這讓他們在戰斗中充滿了激情,也讓陳鳴看了大感欣慰。

    自從‘以田代薪’政策結束,國防軍歷經了一陣低潮,而且這段低潮的持續時間還不短。但最終陳鳴的堅持收到了他渴望的回報。如今這支軍隊的士兵對于華夏的民族認同感、凝聚力以及國家的驕傲、自豪感,統統有了質的提升,已然有了現代軍隊的苗頭。

    他們參軍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千千萬萬的國民;他們打仗為的也是這個國家,為的也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他們為這個國家而驕傲,他們願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和鮮血、生命來包圍這個國家的神聖榮光。

    陳鳴相信,這樣的成果如果再佐以不斷的軍事勝利,他所期望的‘那支軍隊’在幾十年後或許會真的降臨在中國。

    一支由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信仰、新的使命感鑄造成的軍隊,一支誕生于血與火之中的軍隊。想想都讓陳鳴激動。

    有了這樣的一支軍隊,日後整個西方都聯合了起來,整個西方和整個天方都聯合了起來,陳鳴也不害怕了。他所建立的這個龐大帝國如果由這樣的一支軍隊保衛著,陳鳴死也放心了。

    沒有經歷過鮮血與烈火淬煉的民族就不是個真正的民族,就只是一盤散沙,他們缺乏民族所擁有的最為重要的凝聚力。任何妄想通過明面上物質財富上的共同生活、共同富裕從而達到民族自然融合、形成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與天真幼稚的,是注定會失敗的,他們組成的國家最終也必然會分崩離析。

    因為從古到今,就沒有一個民族是這麼形成,並且與世長存的。

    中國歷史上的華夏、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等存在早就用自身的經歷證實了民族之路上的真正歷程。

    這也是陳鳴在‘收服’的朝鮮、安南、緬甸等地區之後,堅持從當地的土著人口中征召新兵入伍的最大原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當球長》,方便以後閱讀我要當球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當球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並對我要當球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