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第八百四十六章 燙手的厚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漢風雄烈 本章︰第八百四十六章 燙手的厚禮

    ,最快更新我要當球長 !

    承天十四年的冬季即將過去,馬上就要進入到新的一年了。.?r?a?n??e?n?`or?g

    陳鳴當然不可能已經回到南京,他現在只是從巴爾喀什湖轉回到了伊犁。行在里,陳鳴手里把玩著一顆碩大的寶石,他對著陽光打量著這個被稱 為‘光明之山’的鑽石,出世已經有200多年史,發現于印度戈爾康達地區的科勒爾礦山。

    此時的它還不是陳漢記憶力所熟悉的‘圓鑽’,而是一朵迷人的玫瑰。

    但是當阿富汗帖木爾沙的使臣跪在陳鳴的腳下訴說了這顆鑽石的來之後,再對照著它的外觀,陳鳴立刻就曉得了這顆此時被自己把玩在手中的鑽石,就是後世那可被瓖嵌在英國女王王冠上面的光明之山,而被眼下的使者一同獻上的另一顆紅色的鑽石,就是一樣大名鼎鼎的光明之海。

    出世之後,這顆相傳中原石有800克拉重量的稀世珍寶落到印度莫臥兒皇帝的手中,與光明之海一樣在莫臥兒的皇宮中保存了近百年,又在50年前波斯的納迪爾沙【沙阿是尊稱】赫攻陷德里時,被一起帶到波斯的伊斯法罕城。

    而僅僅八年後,暴虐嗜殺的納迪爾沙就被他的禁衛軍將領闖入他休息的帳篷,把他刺殺。

    巔峰中的波斯帝國一夜之間崩塌。

    伊斯法罕城一片混亂的時候,波斯貴族艾哈邁德沙杜蘭尼企圖爭奪王位,但沒能成功,只搶到一批珍寶東行至坎大哈,但是在這里他當上了阿富汗的君主。並在阿富汗開啟了後者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王朝杜蘭尼王朝。

    艾哈邁德沙死後,繼任者帖木爾沙登基。同時當時的坎大哈總督在得到貴族的支持下自立為王,帖木爾沙因而起兵討伐,輕松的平息亂事。然後帖木爾沙把首都由坎大哈搬至喀布爾。這是一個平庸的君王,在位十五年了,沒有什麼大作為。

    如今帖木爾沙已經步入了人生的晚年,興盛一時的阿富汗隨著他的衰老,已經一片飄搖。

    但是陳鳴沒有想到帖木爾沙竟然會突然遣使臣來向自己送大禮。

    一顆光明之山,一顆光明之海。鬼知道後者是怎麼被帖木爾沙給搞到手的,要知道,原時空位面中的光明之海始終是保存在波斯人手中的。西1958年伊朗國王結婚時,“光明之海”再次被琢磨成60克拉巨型圓形鑽石,瓖嵌在國王的王冠正中間,並改名為“光明之眼”。

    可現在它們一同落到了帖木爾沙的手中,並且這對瑰寶被帖木爾沙的使臣一同送到了陳鳴手中。

    陳鳴收回了打量光明之山的目光,再一次把注意力投到這個使臣的身上,這人肯定是帖木爾沙的心腹忠臣,不然帖木爾沙是不會讓他帶著這倆寶貝出國的。

    “你們沙阿倒是給朕送了一份真正的厚禮。你們國王想要什麼?”

    只派人來向自己進貢,卻又不是要稱臣的。只看那使臣的架勢就不像是來當小弟的,這帖木兒沙是想干什麼呢?

    陳鳴對鑽石沒什麼好感,上輩子多少男人被鑽石給坑慘了。而且因為傳統的文化淵源,他更喜歡玉,翡翠也行。鑽石這東西在他眼中雖然不至于真的一點價值都沒有,但就像紅寶石、藍寶石那樣,屬于二級寶物。

    “大皇帝陛下,這些禮物是我們沙阿的一點心意,只為了表達阿富汗對您真摯無比的尊敬。”

    使臣說話的時候頭都不敢抬起來,這是在表示阿富汗的馴服嗎?但他們直接上表稱臣不是更好麼。

    那地方可是陳鳴一直心存覬覦的土地。現在的阿富汗,不,是阿富汗斯坦,疆域面積包括了後世的阿富汗斯坦、伊朗東北部、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旁遮普地區。這可是一個很大的疆域!

    “這帖木爾沙似乎是在擔心朕?”

    陳鳴轉回到後殿,手里頭摩挲著那光明之山,粉色的光明之海,他並不喜歡。要是藍色的就漂亮了,粉色,陳鳴實在是無愛的很。

    “陛下。帖木爾沙年事已高,座下二十多個兒子,爭斗激烈。地方部落各有傾向,他一旦病逝,底下的兒子你爭我斗,偌大一個阿富汗斯坦,立刻將土崩瓦解。”

    阿富汗斯坦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疆域,那是從印度身上狠狠地咬下了一塊肉。帖木爾沙本身沒有他老爹的軍政本事,但也不失為一個守成之主。可要是他下面的兒子自己亂了起來,疆土廣大的阿富汗轉眼就是一灘爛泥。

    當初的波斯就是這樣完的,是阿富汗的前車之鑒。

    而且最主要的是,阿富汗在帖木爾沙死了之後,幾乎肯定會亂起來。

    因為他是守成之主啊,後宮里的妃子很多都有來頭,那些妃子剩下的兒子個個都有根腳。好幾個都手握大軍,後有部族的支持,那怎麼可能俯首听命新王呢?

    “你是說帖木爾沙,要給自己後人求一道保險?”

    “陛下,光明之山和光明之海發于印度,得于納迪爾沙之手,如今皆是舉世聞名的寶物。帖木爾沙將此二寶獻于陛下,那就留下了一分情份,其後人若是到了危難之際,有求于我朝,陛下豈可視而不見。”

    光明之山和光明之海在印度的影響力甚大,尤其是前者。連印度教的經文中都有這樣的一段文字︰“誰擁有它,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誰擁有它,誰就得承受它所帶來的災難。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擁有它,才不會承受任何懲罰。”

    汪輝祖是一百個不信的,都扯的是什麼狗屁玩意兒。

    他都懷疑這是不是印度的那些神棍,故意編出來的忽悠人的。雖然看這光明之山的來龍去脈,乍然一瞧確實挺唬人的。

    二百多年前,印度莫臥兒王朝開創者巴卑兒成為第一個擁有“光明之山”的君主。他得到“光明之山”後,把它藏在象征權力的孔雀御座里,並向世人宣布,自己得到了一樣無價之寶,它“相當于全世界所有人一天的口糧”。

    但是,在得到“光明之山”不久,巴卑兒的親生兒子發動政變,把巴卑兒投入了牢籠,自己登上了孔雀御座,巴卑兒成為第一個在得到“光明之山”後遭受厄運的君王。

    時光流轉,因修建泰姬陵而聞名于世的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成為“光明之山”新的主人。從此,皇宮里變成了爭權奪利的戰場,沙賈汗的十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和這顆價值連城的鑽石不惜自相殘殺。最後的勝利者用沾滿了兄弟鮮血的利刃逼著沙賈汗從孔雀御座上走下來。沙賈汗此後被軟禁在莫臥兒王朝舊都阿格拉的皇宮“紅堡”中,至死不見天日。

    再然後就是搶走這顆寶石的波斯統治者納迪爾沙,僅僅八年後,也慘遭厄運。

    可這個傳說細思之下,根本是無稽之談。

    人家巴布爾是英年早逝,患瘧疾卒于德里,可不是他兒子把老子干掉的。只不過因為死的太快,給民間留下了杜撰的余地。這就跟雍老四的皇位是老十四的一樣,跟那個‘傳位十四子’和‘傳位于四子’的典故如出一轍。

    事實證明,這臆測宮廷之秘,杜撰傳播一個謠言,敗壞人名聲的事情不僅僅是中國的讀書人所特有的天賦,哪兒都有這種人。只不過始作俑者的身份不一樣而已。

    而沙賈汗,這個莫臥兒帝國鼎盛時代的君王,並不是一個 涂蛋。但是命運不濟,還沒來得及給長子兼太子鋪路,就得了一場近乎要命的重病,也因此而喪失了權利。

    這也有特殊的原因。

    包括納迪爾沙,觀看其結局,那也都是自尋死路。由于感到他的佷子在聯合波斯將領進行叛變,又有信仰因素的催動,納迪爾召集自己手下波斯將領在馬什哈德集合,同時私下與烏茲別克人,土克曼人和韃靼人達成協議將對波斯將領進行屠殺,結果身邊有鬼,事情泄密,遇刺身亡。這不是老 涂了麼。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幾事不密則成害。

    這些事兒在中國怎麼可能發生?

    沒有人會把身強體壯、‘海外封國’的皇帝跟以上的幾位帝王君主並論的。

    那些國家各有各的因由,綜合看來,信仰在里頭攪和了不少的事兒。可是在中國,很多因素都不復存在。

    所以,剔除了‘光明之山’這顆寶石所攜帶的負面效果,那麼這顆寶石所具有的正面影響力,對于中國進入印度會不會有幫助呢?

    汪輝祖,包括劉武、陳鼎等人,全都不知道皇帝怎麼給印度起了個‘阿三’的外號,不知道這個外號究竟代表著什麼樣的意思。但是阿三們對于信仰是十分堅定的,這顆‘光明之山’如何跟中國強大的實力配合起來,這些很清楚陳鳴想要進入印度的迫切心情的心腹重臣,就不能不往好的方面想了。

    陳鳴卻不覺得這玩意多麼的有意義。

    汪輝祖他們以為‘光明之山’是小號的傳國玉璽嗎?那不可能。

    不過對于一個信仰國家的君王,在那麼個情況復雜的地方坐穩自己的位置,還真不能輕易的向一個異教徒納貢稱臣。所以,帖木爾沙只納貢不稱臣麼?

    光明之山被陳鳴隨手扔給了陳鼎,他坐在中央的大椅上,手中轉著大拇指上的一枚扳指,腦子里想了再想,也還想不起來阿富汗具體的近代史。

    他只知道三次英阿戰爭,還有老毛子出兵阿富汗,小道消息說,政變之夜,阿富汗總統全家三十多口人被殺的只剩下一個小孫女,政變部隊還屠殺了被俘或投降的前總統府衛隊、警察部隊和其他治安部隊人員,保守的估計就不少于2000人。

    同時還有很多軍政高官被殺。

    那麼,一個問題出來了,阿富汗的國王是什麼時候被廢的?那國王還是不是帖木爾沙的子孫了?

    陳鳴反反復復的去想,也還是想不起來。在他的面前,一群文武大臣,正恭敬肅立。

    “這麼一來,這禮兒,朕拿了都感覺有些燙手了。”但他又不好不拿。不拿這不就意味著他對阿富汗有野心有企圖麼?這一點還是他剛剛想到的。

    麻蛋!他有種自己上套了的感覺。

    如今的阿富汗是遜泥派掌權,雖然有一定的十葉派信徒,可遜泥派佔著很大優勢。而且阿富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河中地區這一代的天方教魁首。

    當初的浩罕汗國就曾經求助于阿富汗,後者到了眼下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跟哈布拉、希瓦、浩罕都有著一定的聯系,因為他們跟奧斯曼之間還隔著一個波斯的麼。人家波斯玩的是十葉派。

    牽一發動全身。陳鳴可不能露出對這些地盤的野望,現在他還真不能不收下這份禮。

    這帖木爾沙還真的給他出了一個難題。

    以至于陳鳴都懷疑,這帖木爾沙是不是故意來試探他的啊。可是帖木爾沙這麼個平庸之主有這樣的高深政治智慧嗎?

    對比這個突然生出的難題,倒是中俄戰爭和國內的問題更容易解決了。

    柳德昭報上的那事兒,陳鳴同意。5000萬麼,他陳大皇帝財大氣粗,不在乎。法國人的這一手還幫了他大忙了呢。

    西北、東北的戰報這陣兒也接踵而來,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當然是剛剛收到的古里耶夫捷報。蒙古人聯手哈薩克人可把烏拉爾河流域的俄國人給糟蹋慘了,古里耶夫的俄軍,守城可以,打野戰也可以,但打機動戰、運動戰都不行了。

    哈薩克人和蒙古人,避實擊虛,不玩硬的,只佔便宜不吃虧。從古里耶夫要塞外搞到了不少好東西。光是做勞務輸出公司的生意就能讓他們大賺一筆。

    敗仗則是西北軍團對鄂木斯克進行了又一次進攻,損失了三百多人,自然是失敗的。再有,西北軍團派出一個營的騎兵渡過了鄂畢河,進入了鄂畢河的西岸地區搞偵查,結果險些全軍覆沒。

    就算他們殺得俄國人或許不比他們自己死傷的少,但五百人馬進去,回來不到三分之一,那也是實打實的敗仗。

    “魯緬采夫不可小覷啊。”陳鳴對此只做了這一聲評價。

    “殘清有沒有人願意投降的?”

    “朕說了,只要他們肯降,朕絕不會殺他們。”

    陳鳴似乎也知道自己說的是全沒意思的屁話,擺了下手,將話題轉移到了錫蘭那兒。他問的除了帝國在錫蘭的控制力和發展,還有中土佛教在錫蘭的傳播。

    作為佛教史上不可忽略的地方,錫蘭這個次大陸邊上的島國,可以說是21世紀的各大信仰的一個聚集地。全世界各大信仰在那里都有傳播。當然,佛教在未來是那兒的主要信仰,全國有四分之三的人信仰佛教。

    可是誰又知道這個堪稱佛國的地方,史上也曾一度不聞阿彌陀佛。史上,16世紀晚期的羅斯訶一世統一大部分的錫蘭國土,改信印度濕婆教,並全力破壞寺塔經典,殺戮僧侶,以致錫蘭境內就沒剩下一個和尚。其後的國王雖多力圖復興佛教,卻難以收到效果。

    到了荷蘭人取代了葡萄牙人後,又命這兒的人改信一神教。直到三十多年前,佛教才由泰國的長老優波離等人回傳錫蘭。但這個泰國系統的佛教只和貴族、富人交往。因此,另一派僧侶便傳承緬甸佛教系統,另立教團。

    陳漢對錫蘭的情況是比較了解的,因為陳漢對那里都虎視眈眈多年了。是以,錫蘭一遭由荷蘭人手里轉到陳漢手中,中土佛教也大肆的進入了錫蘭。

    到現在又發展的怎麼樣了呢?

    信仰這東西,從古到今都是很有意義的。哪怕是21世紀,世界政治問題里也不能不考慮到信仰的影響力。

    陳鳴並不奢望著中國能一直的統治錫蘭,也沒打算將之化夷為夏,但要是中土佛教能在強力的支持下大規模的滲透到錫蘭的社會中去,這對中國的殖民是很有幫助的。(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當球長》,方便以後閱讀我要當球長第八百四十六章 燙手的厚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當球長第八百四十六章 燙手的厚禮並對我要當球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