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後家的一舉一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漢風雄烈 本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後家的一舉一動

    ,最快更新我要當球長 !

    八月十一日,又是大朝日。?燃?文小??說.?r?a?n??e?n?`

    陳鳴端坐在御座之上,接受百官行禮。

    滿朝文武此刻都洋溢著一股喜氣,因為漢城的消息已經傳回國內了。不僅是飛鴿,就是詳盡的細報也通過飛剪艏快船送遞到了南京城。整個南京的軍民都知道了陳鐘盛、孫旭做了好大一場大事,他們的這一盛舉直接扳倒了安東金氏,直接將朝鮮這顆果實催到了八成熟。

    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陳漢不僅要收復了昔日的漢土,還將整個朝鮮拿了下來。

    這甭管民間的腐儒們還有幾個嘀嘀咕咕的,反正是陳漢朝堂上是一片歡舞。

    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喜氣洋洋。

    而且喜事還不止這一樁。

    前往北美的第二批移民也開始出發了,然後就是外貿上傳來的好消息,今年的中國外貿對象雖然沒有了西班牙人,也幾乎看不到了法國人,但英國人的來華船只可半點不見減少。

    相反,隨著法國人的商船被攔堵,英國人看到了自己發大財的機會,在茶葉的開支上付出的比往年更高出30%的支出。

    之前的英國,因為高昂【翻倍】的茶葉稅,茶葉走私嚴重。這當中他們的好基友大風車和高盧公雞就是兩大主力。別看法國人和荷蘭人年年從中國購買大量的茶葉,實際上他們本身國家里的茶葉銷量並不大,主要還是走私到英國去。沒有了高昂的茶葉稅,走私茶的獲益豐厚,絕對不下于21世紀的同行。

    現在法國人被英國人卡住脖子了,來華的法國商船數量大大減少,今年總共才了五艘。荷蘭人的走私船也因為英國人的封鎖而難度大增,這自然就給了正當的英國茶葉留出了足夠的市場空間,這就是今年英國人茶葉貿易上的大爆發主要原因。對于中國來說,這可是一個大好消息。

    甭管英國人的這種爆發是否能夠長久的持續下去,總歸是一件好事。

    今年的東西貿易從整體交易量上來說,並沒有縮水。這就是一項勝利!

    而且法國人與荷蘭人拉近關系的那道消息,極可能就是真的。

    雖然這道消息依舊沒有得到確切的證實。

    但是七月底從巴達維亞傳來了一個消息,荷蘭人又在休憩巴達維亞的防御工事了。呵呵,看到這一消息後陳鳴只有呵呵。也別怪他多想,這個時間點上傳來的這個消息實在是太有歧義了。

    “大漢立國五年,根基漸穩,民生恢復,國勢復興,實眾卿之功也。”

    “朕盡記在心里。”

    “日後必有重賞。”

    北美已經插進去一腳了,整個北美的西海岸都是中國的,勛貴們插進去的空間會很大。陳鳴沒想著把他們都堵在那幾個港口的。而這些人家派人去到北美切切實實的看過實地之後,甚至在第一批移民抵到北美之前,遠征軍的人順回來的很多消息,就已經證實了北美優越的自然環境。

    現在陳鳴要給這些仿佛是嗷嗷待脯的小鳥們的權貴們一個信號允許他們在北美大展拳腳了。而不僅僅把自己的腳步限制在漢津和東京【舊金山、洛杉磯】。

    “北美為新擴之地,幸得諸位卿家鼎立支持,得以湊齊了這諸多的移民。朕在這里是要感謝諸位卿家的。”

    “美洲已經為洋人開墾了二百余年,但因地理之故,彼輩多雲集于南美和北美之東海岸,天幸北美西海岸還無人涉及,可供我華夏插足,實乃一大幸事。”

    “今日,數萬華夏子民遠渡重洋,踏足北美,已經開闢十萬田畝,村莊百座,建立屬了于我們自己的家園。為我華夏子民經濟北美打下了扎實的根基。朕相信,在諸位卿家,還有將來的天下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此北美新土必然會與日俱強,如火如荼。”

    如果這是在酒宴上,陳鳴非于眾臣連干上三大碗不可。可惜這是朝堂,這是奉天殿。

    可就算如此,走出皇宮的陳漢大臣們一個個也臉色紅潤,如同盛飲了一碗醇厚的美酒一樣。

    皇帝要大家伙一塊共造北美的美好家園啊,這不就是允許大家伙在北美自由發展了嗎?雖然現在說這個已經晚了。葛二那家伙跟南洋處和南明州處的同事都要打起來,拿著二十畝地的誘惑硬是從福建拉了一大批移民來,第三波的移民已經要湊齊了。

    但還有明年的不是嗎?

    滿朝文武的眼楮都盯著北美呢,朝廷對于北美的投入遠遠比南明州更大。這一點連葛二那個家伙都瞧了出來,還成為了他拉人時候的一**寶。

    那南明州一批移民才多少人啊?都已經開發有幾個年頭了,總人數比起北美第一年就十萬人的規模還差得遠呢。

    而想想北美這移民的可怕速度,一年十萬人啊。

    牛牛在十三州經營了多久,才有了二百萬人。而中國一年就要拉去十萬人。

    雖然陳鳴光是移民的大船就準備了上百艘,還把中國外貿公司下屬的遠洋貿易商船和軍隊後勤部里的遠洋船隊幾乎給抽調一空,這力度可以說是傾國了。到明年這個數字都不可能如此的繼續保持下去,但效果絕對是杠杠的。

    巨大的船隊拉過去的不僅僅是人口,還有開闢新生活的所需一切物資,從糧食種子到小雞小鴨,再到鐮刀鋤頭,一應俱全。這也是大批的中國貨物流入墨西哥的一大原因。

    不然的話,一艘遠洋海船怎麼可能只裝三百來人呢。塞一塞,擠一擠,五六百人也平常。中國的移民線路一路上都是可供停靠和補給的港口,不管是庫頁島,還是阿留申群島,亦或是北美沿線。

    海外勘探一局的工作十分扎實,他們在北美的西海岸線上標注出了一個個適合靠岸的地方。這給移民工作帶來的太多的方便。

    反正在朝鮮的好消息剛剛傳來的時候,陳鳴對于北美的吐口,在滿朝的勛貴重臣眼中,那也是可以前者媲美的雙喜臨門。

    柳德昭晚上下班回到自家府上,就看到兒子、佷子、外甥和府上重要門客全都匯集在大堂,齊齊的等候著他的到來。

    做到椅子上,抿了一口參湯,柳德昭感覺著身子終于輕了一些。

    雖然上午的朝會讓他心情十分愉快,可是柳德昭年紀也不小了,一天的工作下來也不是玩笑。

    “你們也都听說了。都說說看,我柳家這一回要怎麼佔據個先手?”

    那第一批報名移民北美的人當中當然有柳家的人,為首的還是柳德昭的一個族弟,四十歲的人了,沒什麼大能耐,管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很在行,現在是東京城外柳家村的保長。

    但柳德昭可不覺得如此就夠了。如果可以,他希望柳家村能變成柳家鎮,柳家鎮能變成柳城,成為日後他柳家在美洲立足的支撐點。之前,陳鳴嘴巴還沒張,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現在,身處國內的柳德昭就必須源源不斷地向北美投入資金和人力物力了。

    “人力、物力!”這也就是財力,現在只要有錢,人貨都不會缺。

    陳鳴都是調查後才知道,被柳家送入第一批北美移民名錄的那些人,實際上另外拿的還有柳家的一份子錢。而幾乎所有的權貴家族都是這麼做的。這就好比網游小說里,一個有錢途的新游戲公測,各大游戲工會,乃至小開、二代紛紛投身,這些人背後本來就帶著大批的人手,可以從一開始就集中力量干大事,那發展速度和水準自然是高出普通的小老百姓很多了。

    而柳家村和與它同類的姚家村、鄭家村、石家村等等,也就好比那些游戲剛開局就成列的一個個工會幫派。

    在美洲這塊嶄新的棋局上,可以說普通的移民百姓很難有超越這些權貴的機會,除了陳漢朝廷這個gm外,真正的游戲參與者只有那些陳漢的勛貴重臣家族。未來的南美國家保不準就是從現在這些不起眼的小村落開始一點點發展的,未來的南美也會像現在這些小小的村落組成的佔領地一樣變成無數個零星小國組成的大陸,而這一格局能最終保持多久,最後的勝利者又是那些人,那就不是陳鳴能夠想象和確定的了。

    “爹,現在這願意跑去北美的老百姓真不多。”柳家在美洲要立足,要打好根基,總不能一切全指望撒錢吧?要發揮影響力招攬老百姓自願加入才行。

    還有,柳家村可不是為了在東京的範圍內搞出一個繁華村鎮,甚至是城鎮作為第一目的的。那是為日後的南美開疆做準備。這就需要讓他們匯聚起來的人,到時候能願意跟他們一起走。這個太難太難了。

    “天底下總有窮光蛋,一個縣一個縣的篩,也要把人湊出來。”為了將來著想,柳家人就必須把這些硬骨頭都啃下來。

    柳德昭已經很久很久不聯系地方了,可這並不是說他對地方民生就半點不知情。

    四五年的休養生息,朝廷輕徭薄賦,地主減租減息他們不能不去減租減息。

    工廠農場給他們爭奪勞動力,移民局更是吞吃窮鬼的無底洞。

    中國農村的窮人少了,勞動力也減少了,特別是這些年里的報紙轟炸、信息轟炸,再加上移民們的現身說法,真真的給中國本土減輕了許多許多的壓力負擔。

    這些就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當積累的過多的時候,引發的就是一場場的農民起義;當積累到不堪重負的時候,那就是龍蛇陸起,王朝崩塌。

    歐洲近代幾百年中對農民、工人階級的壓榨那麼大,為什麼就沒有爆發翻天覆地的農民起義?而只是資本主義革命?

    那就是因為有新大陸作為他們的壓力傾瀉地,一旦國內的壓力過大,無數的一無所有的農民、破產者就遠渡重洋,在陌生、遼闊的新大陸開始自己新的生活。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陳鳴可始終都記憶猶新。

    在語文老師的口中,這篇小說是通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于勒變成窮于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可是這篇文章現在對于陳鳴更大的印象就是新大陸。

    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進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

    父親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

    …………

    于勒叔叔把自己應得的部分遺產吃得一干二淨之後,還大大佔用了我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人們按照當時的慣例,把他送上從哈佛爾到紐約的商船,打發他到美洲去。

    ……

    多完美的新大陸啊。

    有了這塊寶地之後,整個歐洲的社會垃圾都有了堆放的地方。何況歐洲社會本身也有軍隊這個渣滓集中地。

    中國就需要一塊這樣的負能量傾斜地,可以一口口吃掉本土的沉重負擔,讓本土可以用更清瘦的身形,快步向前奔跑。而同時這塊垃圾堆放地也能一點點變廢為寶,反過來還能從原材料和商品市場上反哺本土。

    殖民地,這簡直是一個完美的解壓閥,與本土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利益循環。

    也因此,佔據著絕對主動的本土勢力集團不會放任殖民地超出自己的掌控。畢竟任何勢力集團都不願意看著屬于自己的利益往外面飛的,殖民地的本土利益集團也不是傻瓜,任由別人在自己的身上下刀子,他們更希望成立獨立的國家,以維護自身的權益,這就是美國的出現和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而同期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種經濟發展與本土有著過于緊密的聯系,本身又不存在現階段單獨發展條件的殖民地,那就只能緊緊地跟本土綁在一起了。

    陳鳴不會壓制美洲的發展,因為他對現在的中國有著絕對的信心,有了南洋和澳大利亞作為後花園,中國只要在現在的道路上一往無前的繼續發展下去。如此的一個中國,豈會害怕分裂成無數碎片的美洲?

    “在北美的柳家村,代表的不僅僅是咱們一個柳家。還有皇宮里的皇子。以貴妃在陛下面前的顏面,將來這大位之爭就是敗了,也一定能尋一個好地方。說不準就是這東京、漢津呢。”所有家族中女兒誕下皇子的人家,哪一個眼楮不盯向東京和漢津呢?

    皇帝的寶座終究只有一個,再加上宮里頭還有李皇後這尊大神。可北美的封國卻會一個接一個啊。誰不想自己的封地更發達呢?

    東京和漢津這倆地方可是真正的風水寶地,而且那漢津城周邊更是已經尋找到金礦了。

    “柳家村的發展事關我族之將來。你們下去了都要留心,這件事要放到頭等大事的位置上。”

    “朱先生、王先生、洪先生,幾位先生為多多有勞,務必在年底把下一批的人員物資都籌備好。”柳德昭有內部消息,到明年的時候這些海運大船就不能全放在北美的移民運輸上了,必須要抽調出一部分回歸海運,國內的造船業生產力根本就無法彌補這一巨大的空白。所以啊,明年向北美的運輸額度都是需要主動去爭取的。

    那麼這人員物資也就必須在今年就備好。

    “請東主放心。”

    朱先生、王先生、洪先生等幾位門客臉色紅潤的應承下事情。他們在新朝都是無力進入官場的前朝舊人,哪怕是兒孫的仕途都有可能被他們所影響。但是柳家的藩國要是建立起來了,即使這個藩國要比中國小無數倍、弱無數倍,他們也會是舊老功臣。

    將來坐看世界發展,誰會想到世事變幻到哪一步呢?

    現在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加美好的將來。

    “最後,盯緊李家的一舉一動!”(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當球長》,方便以後閱讀我要當球長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後家的一舉一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當球長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後家的一舉一動並對我要當球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