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第三十章 襄縣窩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漢風雄烈 本章︰第三十章 襄縣窩點

    ,最快更新我要當球長 !

    冬風不敵春來到,萬物復甦一年新。乾隆三十一年的春天。

    春雨似停未停,一絲絲地飄落在人世間。在周圍的青山當中,仿佛這細細的雨絲也是綠色的了,從湛藍的天空中颯颯落下。林子中的泥土夾雜著清新的氣味,感受到春天氣息,受到春雨的滋潤,小草慢慢地探出頭,在樹根,在灌木叢,在人的腳下,靜靜的為大地蔓延著不為人知的淺綠,就像淡淡的水粉。

    襄縣,從去年後秋開始,陳家就用心經營的一處鐵料交易地。藏在大山中,道路曲折蜿蜒,但並不艱難難走。只需要沿山路蜿蜒而上,進入密林深處,就能順順當當的來到那處私鐵匯聚之處。

    沒人知道這個窩點背後是哪家大豪支撐著。出現在人眼前的只是一撮襄縣的破落戶,明顯是被人推到前台的擺設。雖然這擺設似乎也能摟到不少的錢。但所有人的眼楮還是想看到那幕後中人。因為這股勢力的強大的有點讓人心驚,每個月都能拿出三四十萬斤好鐵,堪比整個河南的煉鐵產量都要高。當然,這一點是沒有人去統計的,那些有心人起來量很大,可要真正的放到整個中原市場中去,根本激不起多大的水花。因為這個時候民間對鐵料的需求度是遠大過滿清的鐵料生產量的。康熙年間,民間一斤好鐵價格只不過一分銀子,到了雍正年間鐵價就已經越過了一分半,現在是乾隆三十年,工部調用山西晉鐵的價格每斤鐵連買價帶腳費,以四分銀子計算。

    我大清的鐵產量或許沒有減少,但是人口數量卻比之康熙時候大大增多。乾隆三十年,全中國的人口加一塊至少有兩億五千萬。再遲個一二十年,到乾隆後期,人口準準的超過三億。

    再有,陳家這幾個月所做的準備可遠不止襄縣這一地,在周家口,陳家直接開了兩個馬甲,從他們做幌子向襄縣購買鐵料,然後在周家口這個繁華之地轉手賣出,獲利甚豐。更非常直接的帶動了襄縣鐵料窩點的名頭,到現在已經為陳家吸引來了多家周家口的大商人了。

    這些人才是陳家鐵料的主力買主,所以陳家出產的幾十萬斤鐵並沒有對汝州本地市場造成多麼大的沖擊,汝州本地的劣鐵如果真的出現了滯銷,陳家還會想辦法買過來,反正就是在爐子里過一遭,那出來後價格可是能翻上一倍的。

    襄縣縣令也沒有對大山當中的那個窩點多做注意,雖然鐵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行業,陳家幾個月里白花花的銀子鋪撒在襄縣,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的。再說了,襄縣地處河南省,那是中原腹地,現今我大清正值鼎盛時,那些當官的可想不到造反兩個字。自從滿清入關以來,豫西別看山多地少,人口又密集,可這里真心沒有造反的傳統。當官的都是太平日子過久了,思維已經成型,超脫不出那個框架。誰也不會將突然冒出的鐵料與造反聯系在一快。

    時間到現在,窩點已經存在有三四個月了,名頭傳遍了整個豫西。無數雙眼楮盯著窩點鐵料來路,以求能發現幕後之人,在無形中卻是給陳家增添了許多的麻煩。

    但這些麻煩除了更好的鍛煉陳家的武裝隊伍,陳鳴想不出還有什麼用。白花花銀子鋪買的道路,如果只憑盯梢就能看出痕跡來,陳家什麼主意都不用打了,直接洗洗睡覺,第二天趕緊拿著銀子向上頭找靠山。

    陳鳴很想去襄縣一趟,他好奇啊,他從內心深處里覺得這種走黑路的感覺很刺激。但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陳鳴的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ps︰下周是本書第一個推薦,雖然位置很差,但還是希望書友們大力支持。你們知道的,這第一個推薦時期的成績對于一本新書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當球長》,方便以後閱讀我要當球長第三十章 襄縣窩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當球長第三十章 襄縣窩點並對我要當球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