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156章 司馬炎太極殿另選帥,任愷直諫魯公賈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156章 司馬炎太極殿另選帥,任愷直諫魯公賈允。

    堂堂大晉被外番異族吊打如此,司馬炎不由異常惱怒,大殿之上連連怒問群臣:“古人雲:兵禍水火皆為天子有罪于天方將懲罰以示天下,西北如此,難道是朕錯了嗎?”

    殿下群臣忽听司馬炎自罪于己,不由皆膽戰心驚,兩股栗栗忽的跪倒在地齊呼:“陛下無罪。”

    “然,既然朕無罪,外番異族如此,哪又是誰人之罪?”

    司馬炎不由又怒聲而喝。

    群臣殿下跪著,只得連連口稱陛下無罪,司馬炎怒問之時卻是無有任何對策。

    司馬炎不由暴跳如雷:“即便朕不問誰之罪,難道我堂堂大晉就不能退了這小小的外番異族?如今不僅僅不能退敵,卻是眼見禍比西蜀復生也。”

    就在司馬炎雷聲大火之時,卻是只見中書令庾純出列:“陛下且莫自責,當年高平公陳騫曾言胡烈、牽弘,抑或有勇無謀,抑或有勇少謀,本就是不堪重任之將,今陛下委以二人大任,方至如此之敗,此非陛下之罪,乃二將無能也!後又簡石鑒,石將軍以一己之力卻是無力回天。”

    司馬炎听罷,不由嘆口氣:“當年陳騫確實也曾言與朕,只是朕當時不以為然,如今卻是驗應了陳騫之言,仔細思來,卻是可惱,朕甚後悔當年不納陳騫之諫,如今已是追悔莫及也。”

    “陛下無須如此。如今石鑒雖是兵敗樹機能,然卻是還能抵擋一番。”

    庾純卻是跪倒叩頭:“堂堂大晉,兵強馬壯,能勝胡烈、牽弘二將者不勝其數,能勝石鑒者更是大有人在,陛下只需令簡將軍取代石鑒便可。”

    司馬炎點點頭,略略消了消氣:“中書令說的極是,如今便就趁著秋時候,再簡將帥,只是,不知當簡何人為妥?”

    只一句,只見大殿之上群臣卻是議論紛紛,一片騷動之聲不絕于耳:“朝中所能帶兵打仗者確有很多,然,在石鑒之上者卻是屈指可數,確確不知簡何人為帥?”

    “如果再簡將帥,此番當簡智謀文官,文官比起武將卻是更加冷靜,對付如此強勁外番,文官更為合適?”

    “既然要簡文臣,可簡誰人合適?”

    一時之間,大殿之上爭論不休。

    “賈允!”

    就在群臣爭論不休之時,卻是只見一位大臣出列高喊。

    群臣循聲望去,乃是侍中任愷。

    “賈允?”

    司馬炎不由疑惑:“魯公可帶兵?”

    “魯公智謀過人,當然可帶兵!”

    任愷卻是異常高聲,唯恐大殿之上群臣听不清楚。

    “可任愷與賈允有隙,此事誰人不知?今日任侍中為何如此執意要諫賈允,為公?為私?”

    這下群臣皆都听的一清二楚,更加的議論不休,竊竊私語。

    竊竊私語之間,有的卻是憤恨任愷之諫:“此子報復魯公!”有的卻是面含微笑:“這下有賈允好看的了。”

    然,無論憤恨者還是面含微笑者,皆都知曉:“任愷與賈允有隙,此諫私大過公也。”

    緣何如此?

    任愷,字元裒,三國魏安樂博昌人。

    任愷年少之時便就聰明伶俐,才識過人,魏明帝甚喜其才,對其異常器重,後任愷漸大之時魏明帝便就把女兒齊長公主下嫁于他,並且賞賜許多御用器物,以示恩寵。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位稱帝,正式建立了西晉王朝,史稱晉武帝,司馬炎一樣也異常喜愛任愷,便就任命任愷為侍中,常伴于左右。

    任愷自被司馬炎任命為侍中之後,感司馬炎厚德,對大晉社稷可謂是盡忠竭誠,尤其辦事機敏干練,深得武帝歡心,故,司馬炎有事之時多征詢任愷意見,後方決定可否施行。

    然,任愷卻是對賈允之流阿諛奉承之事看的頗不順眼,時常在賈允諫言司馬炎時以語相抗,甚至于有時頗不留情面,直駁斥的賈允面紅耳赤。

    賈允本也是司馬炎寵臣,眼見任愷屢屢如此,心中自然不悅,然,賈允卻是圓滑,心中煩惱任愷嘴上卻是不說,只日日的暗暗尋找時機從司馬炎身邊剔除支開任愷。

    隨著皇太子司馬衷慢慢長大,賈允卻是抓住時機,有一日便就司馬炎面前諫言:“如今太子年長,當選一賢德之人為太子少傅好生教導太子方可。”

    司馬炎本也有心好生教導太子司馬衷,今見賈允如此諫言,不由問詢:“只是不知何人可任太子少傅?”

    “任愷!”

    賈允本就是要支開任愷,既然司馬炎問詢少傅人選,賈允如何會遲疑?即刻便就諫了任愷。

    賈允之意,一旦任愷任了太子少傅,便就遠離了皇帝司馬炎,他再來皇宮之時,卻不是少了任愷在旁?可謂是眼不見心不煩。

    司馬炎也正有任命任愷為太子少傅之意,如今見賈允諫,便就順水推舟:“好,朕便就委任任愷為太子少傅。”

    輕松之間便就應了賈允之諫。

    賈允自然喜不自勝。

    然,賈允的如意算盤卻是不成想竟然打錯了。

    因了司馬炎對任愷頗為喜愛,任命了任愷為太子少傅後,卻是未免去任愷侍中之職,如此,任愷便就教導太子時在太子殿中,教導畢,卻是又往嘉福殿陪伴皇帝司馬炎,一時之間雖是兩頭跑,卻是沒有耽誤任愷該反駁賈允時還是反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賈允可謂是偷雞不成卻是蝕把米。

    任愷本就厭煩賈允,賈允如此齷齪之事,任愷又如何不知?

    嘴上不說,心中自然結怨。

    朝堂之上,誰人又看不出來二人之隙?既然人皆知之,如今任愷諫賈允為帥,大殿之上又如何不竊竊私語?就連皇帝司馬炎都起疑惑之心:“賈允可帶兵?”

    “賈允智勇雙全,當然可帶兵。”

    就在任愷回復完司馬炎,卻是又見庾純出列也如此說:“本次簡帥,非魯公莫屬。”

    庾純一句話,不由讓司馬炎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司馬炎沉思之時,大殿之上因了庾純助力任愷之諫,一時之間又讓大殿之上陷入議論紛紛之中:“他們出手了,要對付魯公,我等豈能看著魯公就此中計?”

    “現如今皇帝還未發話,且等上一等,難道我等斗不過他們不成?”

    轉瞬之間,大殿之上便就因了庾純之諫清晰分做兩派。

    歷朝歷代,哪朝哪代沒有爭斗?然,如今大殿之上,卻是忽的風雲再起,一派乃是擁賈派,一派乃是倒賈派,兩派之間如同水火般要在大殿之上爭斗。

    本就是剛剛建立的大晉,為何卻是如此?

    說來話長,還當從裴秀說起。

    當年司馬昭欲立世子之時,司馬炎便就拜訪裴秀,裴秀以面相玄學為由助力司馬炎登頂皇帝之位。

    司馬炎登頂皇帝之位後,自然不忘裴秀,遂就于登頂以後封賜裴秀為尚書令做鉅鹿公,統領處置朝中大事,一時之間可謂是風光無限。

    裴秀得了尚書令鉅鹿公之位,本就是風流倜儻的人物,便就引領起了西晉風騷。

    而彼時的大晉,除卻玄學大行其道外,達官貴人、王公貴冑更是風行附庸風雅之事,大肆服食丹藥藥酒,但凡相聚之時,皆都拿來議上一議,誰人又服何等丹藥?誰人又飲何等藥酒?皆都引以為榮,一時之間,整個晉朝朝野上下皆都蔚然成風。

    裴秀做為引領者,自然是大行其道,獨領風騷!

    本就是長生健體之事,哪知裴秀卻是不小心服了丹藥寒食散,本就是涼藥,飲畢體內炎熱之時當飲涼酒以平衡,達到開竅爽體之功效,奈何裴秀卻是不慎竟然服了熱酒,一杯下肚,卻是熱涼之間水火不相容,只一注香功夫,裴秀便就命歸了黃泉,死于附庸風雅之事上,也可謂是死的風流。

    然,裴秀畢竟乃是尚書令,本就統領朝堂之上大事,如今忽的撒手人寰,司馬炎又不能無有分憂者,便就讓賈允取代了裴秀之職,代替裴秀處置朝堂之上大事。

    然,賈允對于司馬炎的阿諛奉承,圓滑的處事,卻是讓朝堂之上正直剛阿的大臣視為奸臣,一時之間,朝堂之上便就出現以賈充為核心的擁賈派,主要人物有皇後楊艷的堂叔父楊珧,司馬炎舅舅王恂,太子太傅、侍中、太尉荀,侍中、中書監荀勖,左衛將軍馮以及魏太尉華歆的孫子、侍中華𦬅等等。另外一派則是以侍中任愷為首的倒賈派,主要包括中書令庾純、黃門侍郎張華、溫、黃門侍郎向秀、中書令和嶠,此人乃王渾的女婿、博士秦秀,此人乃曹操假子秦朗之子,等等。更有甚者,除卻兩派之外,有的或因政見不同,或因人品差異,有的或因和其中一個派的人頗有矛盾,便就加入到一派中的,比如和嶠。

    此人曾任中書令之時,因看不起中書監荀勖,出行之時按照以往禮制當為中書令與中書監同坐一車,然,和嶠卻是不與荀勖同坐。無奈之下,只得改為中書監與中書令分別坐一個車子。

    由此可見,如今的新建帝國卻是頑疾已生。

    而在這頑疾之中,似乎倒賈派勢力更大一些,在倒賈派的外圍還有王渾的兒子王濟,以及王渾的另外一個女婿,被成為玉人的裴楷,另外一個則是數十年以後的衛之孫衛階,更為可怕的是,從王濟、和嶠等人的表現來看,倒賈派的背後似乎還有齊王司馬攸的影子。

    如此的朝堂形勢,任愷如此諫言賈允,大殿之上如何不議論紛紛,竊竊私語良久?

    司馬炎為何陷入沉思之中?

    做為當今皇帝,他又如何不知?

    然,西北樹機能如今攜外番異族卻是愈發的做大,勢大如此,司馬炎卻是更加心急于此。

    故,司馬炎思慮一番,不由忽的睜開眼楮:“好,既然侍中任愷如此強烈諫言賈允,朕便就以魯公為帥,出兵討伐樹機能!”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156章 司馬炎太極殿另選帥,任愷直諫魯公賈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156章 司馬炎太極殿另選帥,任愷直諫魯公賈允。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