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143章 司馬炎分封諸王,楊艷要使美人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143章 司馬炎分封諸王,楊艷要使美人計。

    司馬炎篡了魏位做了皇帝,卻是因了曹奐禪讓之時曹氏宗親竟然無有一個相抗者而憂心忡忡引于自家子孫:“若果朕之子孫面臨如此危機之時,誰人又能出面抗衡?何以保我大晉萬世基業?”

    不由憂慮忡忡,遂就傳詔賈允、裴秀前來皇宮商議。

    賈允、裴秀見司馬炎慮的如此深遠,不由沉思一番,待沉思罷,不由猛然跪倒:“臣有策了。”

    司馬炎不由連連催促:“愛卿快快講來。”

    賈允跪拜于地,緩緩而言:“曹魏之所以如此,一乃是陛下自宣帝以來三世皆都壓制于他,曹氏宗親皆都困于鄴城之中,若果有個風吹草動,只怕人頭不保了,哪個膽敢有此心思?誰人又能出的此困?既然出不了鄴城自然也就無有相抗衡之人。二者,即便有人想出頭抗衡,然理由又是什麼?司馬氏所扶持幾帝,哪個有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一旦被選中貴為天子身居于宗廟之中,便皆都只顧著自己在皇位之上飲酒作樂,貪圖享樂,卻是不曾有恩于曹氏宗親,更是不曾思慮如何扶持于他們,到了要倒之時,哪個又願意出頭相抗?而陛下如今既然憂慮此患,自然當有別于曹魏昏庸之主方可!自此應就施恩于司馬宗親以及朝野上下,司馬宗親及其朝野群臣得了陛下皇恩必感恩戴德,有事之時哪個不出頭?自然皆會以命相抗!因其知道,一旦大晉基業危時,便就是他們權勢之危。如今陛下新登帝基,剛掌社稷,必然要封賜百官,封官拜爵與他們,陛下何不正好趁了此時機于太極殿上大封曹氏宗親及朝野群臣?待皆都得了封賜,如了心中所願,必皆都感恩于陛下,自此必皆一心一意侍晉,一旦大晉有危之時,哪個敢不出頭?陛下還有何憂也!”

    賈允從內至外,從近至遠皆都一一言于皇帝司馬炎,司馬炎听罷不由豁然開朗,如同醍醐灌頂般大嘆:“賈愛卿一言讓朕不由茅塞頓開,如此,朕便就擇吉日吉時于太極殿上封賜司馬宗親及群臣,大施封官拜爵之德,以此彰顯朕浩大皇恩。”

    賈允、裴秀不由連連叩頭:“陛下英明!”

    遂就于皇宮之中,君臣仔細商議封官拜爵之事,不時議罷,只待早朝。

    不時,便就到吉日吉時,天剛蒙蒙亮,只听皇宮之中“啪啪啪”三聲淨鞭響起,皇帝司馬炎在太監攙扶之下緩緩進了太極殿,在群臣山呼萬歲聲中緩緩升了御座。

    待司馬炎穩穩當當端坐于御座之上,只听太監高宣:“有事奏本,無事退朝!早朝嘍…”

    還未等太監話落地,只見文官之列賈允度出噗通跪倒:“陛下,臣,賈允有本要奏。”

    皇帝司馬炎早已是與賈允、裴秀于皇宮之中商議罷,現見賈允噗通跪倒奏本,心中自然知曉要奏何本,不由面含微笑言喻:“賈愛卿只管奏來。”

    賈允見司馬炎雖是面含微笑,然卻威嚴,不由連拜了三拜,拜罷方緩緩而奏:“陛下新登帝位,當念司馬宗親及群臣鼎力而侍忠義輔佐之心,故,臣賈允奏于陛下,該當與司馬宗親及群臣封官拜爵,以彰顯吾皇皇恩浩大,天恩深厚。”

    奏完,又連連叩頭不止。

    大殿之上群臣听了,望著叩頭不止的賈允不由皆都口出感恩之聲,歡喜雀躍:“賈大人奏的是。”

    司馬炎御座之上看著歡喜雀躍的群臣,不由緩緩站起:“朕如何不思群臣之功?既然賈愛卿今日又奏來,朕便就應了賈愛卿之奏,今日便就于大殿之上封賜群臣,只是,該當如何封?還需諸位臣工好生商議。”

    司馬炎一句話,不由讓殿下群臣更加活躍,皆都紛紛出列而奏,誰有何等功勞,該當封做何職,一時之間奏個不停,大殿之上一片歡樂奏本之聲。

    司馬炎望著群臣歡喜雀躍之態卻是並不阻止,只端坐于御座之上含笑傾听群臣魚貫出列而奏,奏時則不時點點頭,說上一兩句,其間,更是讓殿中御史記錄在案。

    不知不覺,一個時辰便就過去。

    司馬炎見群臣議論的已是差不多,便就緩緩起身:“且把今日所奏案宗呈遞過來。”

    殿中御史听了,趕緊恭恭敬敬呈遞給太監,太監接過放于御案之上,司馬炎緩緩展開,仔細御覽一番,御覽罷,哈哈大笑:“既然諸位愛卿議的如此詳細,朕便就于大殿之上即時封官拜爵。”

    司馬炎言喻罷,卻是轉頭賈允:“賈大人且向前來宣。”

    卻是不讓太監宣,只讓賈允宣,賈允自然歡喜不得,遂就趕緊接過司馬炎早已是擬好的聖旨,大聲宣封:

    司馬孚授為安平王。

    司馬干授為平原王。

    司馬亮授為扶風王。

    司馬�敹隉@ 竿酢br />
    司馬駿授為汝陰王。

    司馬京早卒,無封。

    司馬肜授為梁王。

    司馬倫授為瑯琊王。

    司馬攸授為齊王。

    司馬鑒授為樂安王。

    司馬機授為燕王。

    司馬鑒與司馬機皆為司馬炎異母同父之弟,自然要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封畢嫡親,又封宗親,伯叔父及從父兄弟,亦俱封王爵,列作屏藩。

    進驃騎將軍石苞為大司馬,封樂陵公。

    車騎將軍陳騫為高平公。

    衛將軍賈允為魯公。

    尚書令裴秀為鉅鹿公。

    侍中荀勖為濟北公。

    太保鄭沖為太傅,兼壽光公。

    太尉王祥為太保,兼睢陵公。

    丞相何曾為太尉,兼朗陵公。

    御史大夫王沈為驃騎將軍,兼博陵公。

    司空荀為臨淮公。

    鎮北大將軍衛為陽公。

    此外文武百官也各加官進爵有差。

    不時,滿朝文武皆都封罷,大殿之上,恭賀之聲一片,歡笑之聲不絕于耳。

    時,正值臘月,本就是歡慶之日,如今又有如此天大般的榮華富貴,誰人能不歡喜?

    遂就皆都于大殿之上齊齊叩頭于地,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呼罷,更是感恩戴德的痛哭流涕。

    司馬炎看著群臣感恩戴德之狀,不由也大喜:“自皇宮而至民間,皆張燈結彩,普天同慶!”

    就在舉國張燈結彩普天同慶之中,不覺便就過了殘臘,已是泰始二年。

    社稷安穩,國泰民安,如此大好情勢,有司便就奏于司馬炎:“有凰必有鳳,有皇必有後,如今陛下已是登基有年,何讓母儀天下者無份也?”

    司馬炎听有司之奏,不由大喜,旋即冊封王妃楊艷為皇後,居于弘訓宮。

    楊艷及立為後,雖心中歡喜不已,然,待司馬炎夜幸弘訓宮之時,卻是忽的淚水漣漣跪于司馬炎腳下大哭,司馬炎見狀不由連連詢問:“皇後自今便就母儀天下,本是高興之事,為何卻是如此悲痛不已?”

    楊艷見司馬炎問詢,不由哭的更加淒切,一時之間,直哭的梨花帶雨,花枝亂顫。

    司馬炎不由心疼,屢屢安慰:“皇後有何心事且言,莫如此讓朕手足無措。”

    楊艷嘆口氣方停了哭聲:“如今臣妾雖是貴為皇後,母儀天下,然,可憐見臣妾舅舅舅母卻尚在弘農郡受苦!”

    楊艷忽的一句話,不由提醒司馬炎:“朕日理萬機,竟然忘記了皇後當感舅與舅母養育之恩,心中必然有意追懷舅與舅母舊恩,如此,皇後乃是請朕敕封舅趙俊夫婦也。”

    楊艷听罷,不由連連粉手直錘司馬炎:“陛下既然知道,何不敕封了他?”

    司馬炎哪敢再耽誤?即刻依了楊艷之意敕封了趙俊夫婦,然,封罷,楊艷卻是忽的又想起來什麼,不由又哭:“臣妾忽的想起,當初助臣妾者,還有大舅趙虞,陛下應一並封了。”

    “既然趙虞亦是舅舅,封了又有何不可?”

    遂就應了楊艷,也封了趙虞夫婦。

    楊艷見舅舅舅媽皆封,不由噗呲破涕為笑:“臣妾自然要謝陛下了。”

    遂就于弘訓宮中,琴瑟和鳴。

    然,待司馬炎天亮欲離弘訓宮之時,卻是不由看了一下八歲的兒子司馬衷,看罷,卻是嘆口氣,搖搖頭離去了。

    楊艷看著八歲的兒子司馬衷,卻是無論如何也開心不起來了,不僅僅不開心,卻是憂心忡忡。

    做為皇後,母儀天下,楊艷自然要喜,可做為母親,楊艷看著司馬炎搖頭八歲的司馬衷,她又如何不憂心忡忡?

    為何?

    原來,楊艷幼時便喪父母跟隨舅舅舅媽生活,可謂命苦,萬幸舅舅舅媽卻是甚為疼愛楊艷視為己出,後,便就是跟隨段夫人成為繼女,然,段夫人夫君原乃楊艷父親舊部,收楊艷為繼女後便就讓楊艷保留原姓,再後,王濟偶進段府忽視楊艷不由大驚:“此女乃龍鳳貴體。”再往後便就傳入宮中,司馬昭听聞楊艷乃龍鳳之體,本就有意于社稷江山且又篤信面相玄學,遂就一紙詔書便把楊艷配與司馬炎為妻。

    楊艷自配與司馬炎後,因了花容月貌,倒也和司馬炎兩廂情願,過的甚為恩愛。

    楊艷配與司馬炎第二年,便就十月懷胎生了一子,甚為聰明伶俐,司馬昭、王元姬見了無不喜愛,奈何造化弄人,不曾想長至兩歲之時卻是忽的染了惡疾,無論宮中太醫如何醫治卻是無力回天,不久便就早夭而去。

    楊艷甚為悲痛,多半年來時常以淚洗面,稍至好些之時,因了司馬攸過繼于司馬師,司馬昭一支豈能無後?便就在司馬昭、王元姬催促之下,只隔一年便又十月懷胎生了一子,取名為衷,再過一年,又十月懷胎再生一子,取名為東。

    連連兩年之間,楊艷連誕兩子,自然喜壞司馬昭、王元姬,便就無事之時時常常來府中逗玩。

    然,待至司馬衷兩歲之時,司馬昭、王元姬卻是發現,司馬衷竟然只會無事痛哭,然卻是眼珠如同定住般不知轉動,司馬昭不由大驚:“此子蠢如豬般,只怕是個缺兒。”然,畢竟乃是司馬骨血,無奈只得隱于自家府中,群臣來府之時雖知司馬衷如豬般蠢,卻是皆不敢說。

    司馬昭自然明白,便就待司馬衷稍稍大些,長至五六歲時請就先生來教,奈何卻是教了即忘,忘了再教,教了還忘,長到如今八歲卻是依然不知有無。

    楊艷如何不知,此子乃是真缺兒也。

    然,如今司馬炎篡了魏位做了皇帝,自此便就是三宮六院,嬪妃不再少數,若果哪天其他王妃生了皇子,司馬衷即便乃是司馬炎嫡長子,然做為一個缺兒,司馬炎若果立了其他賓妃之子為嗣,她楊艷又能如何?

    如今,楊艷看著八歲蠢如豬般的司馬衷,她又如何不憂心忡忡?

    楊艷憂心之時不由暗思:“本宮若想護得衷兒周全,便就舍命,然,本宮幼時便喪父母,無有兄弟姐妹,宮中又無幫手,只本宮一人如何斗得過宮中其他嬪妃?”

    越思越是害怕,甚至于能想到司馬衷被棄不立為嗣子餓死于街頭之景:“如果有人幫了本宮共斗宮中其他嬪妃,豈不美哉?定可保衷兒周全。”

    然,誰人可助?

    忽的,腦海之中現出一人:“本宮舅舅趙虞卻是生有一女,芳名一個桀字,生得婀娜多姿,花容月貌,若果桀兒能進宮中配了司馬炎為嬪妃,畢竟乃是親表妹,本宮豈不有了幫手?”

    思自此處,不由大喜:“本宮就引表妹前來。”

    然,卻是忽的又想:“如果司馬炎知其為本宮表妹,本宮又如此強硬讓他納了,只怕陛下生疑卻是不好。”

    不由心中一頓思慮,驀然之間,卻是計上心來:“本宮有計了。”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143章 司馬炎分封諸王,楊艷要使美人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143章 司馬炎分封諸王,楊艷要使美人計。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