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118章 郭太後病危將殞命,司馬昭攜天子御駕親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118章 郭太後病危將殞命,司馬昭攜天子御駕親征。

    一日接連三道奏章,終于奏惱司馬昭,司馬昭看罷三道奏章不由心胸一陣疼痛:“鄧艾真是該死,某家如此厚待于你,你竟然恣意妄為生謀反之心,先前某家念你乃是大魏忠臣,鐘會、衛之諫某家並不放于心上,而你卻是口口聲聲口出不敬之言悖逆某家,某家豈能饒了你?”

    三道奏章不由催的晉公心生起兵討伐鄧艾之實,此皆未出姜維之料也。

    司馬昭既然心中惱怒,便也不再耽誤時日,遂就趕緊召喚賈允前來商議。

    不時賈允便慌忙而至,看罷晉公遞過來的三道奏章不由大驚失色,噗通跪倒司馬昭腳下:“鄧艾已有謀反之實,晉公當出兵討伐鄧艾,只怕晚了,鄧艾佔據成都沃野千里秣馬厲兵,必將日益壯大,到時只怕我等望成都而興嘆了。”

    “某家如何就覺得不是?”

    司馬昭听罷,不由跺腳嘆口氣:“不想鄧艾如此,某家必然出兵討伐之,只是該當如何出兵,還望賈大人出謀劃策。”

    賈允不由氣憤填膺:“主公當先遣持節御史以命鐘會出兵先行討伐鄧艾,為確保萬一,某家也願帶兵三萬自洛陽起兵,然後兵入斜谷直取成都,如此,鐘會與某家兩路大軍必能就此于成都擒拿鄧艾至主公面前。”

    司馬昭听罷卻是沉思一陣,不時沉思罷方抬起頭來,看著賈允緩緩而言:“如此甚好,待持節御史與賈大人出洛陽之時,某家也帶軍十萬攜皇太後及陛下兵出洛陽親征鄧艾。”

    賈允忽听司馬昭在他及鐘會之後也攜郭太後、曹奐統兵十萬親征鄧艾,不由不解:“僅僅鐘會之兵已是倍數鄧艾六倍之多,又加某家三萬軍,已是二十萬大軍之多,某與鐘會以如此重兵攻擊討伐鄧艾豈不是易如反掌,如何還需勞主公尊駕?”

    司馬昭見賈允一臉疑惑之狀,不由哈哈大笑:“某家豈能信不過賈大人與鐘會?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某家自然信得過兩位重臣。至于某家為何也攜郭太後、陛下統軍十萬親征鄧艾,到時某家到了關中長安之時,賈大人自然就明白了。如今,無需多問,賈大人只管攜軍三萬直入斜谷便就是了。”

    賈允听罷雖心中疑惑,但見司馬昭如此說,也就不便多言,但稍作思慮,卻是又面含擔憂之狀諫于晉公:“主公出征自然依先前討伐諸葛誕淮南謀反一般,為防主公遠離洛陽之時朝廷有變,自然要攜郭太後、陛下御駕親征,以便郭太後、陛下不離主公左右,可時時防範朝廷之變。只是此次比不得上次,陛下年輕氣盛,身體強壯,隨主公御駕親征自然不在話下,只是據某家所知,郭太後卻是近日染了風寒,奈何又加其年事已高,風寒不覺侵入骨髓之中,太醫近幾日雖是盡心盡力醫治卻是不見好轉,不僅僅不見好轉,卻是一日不如一日,只怕旦夕之間便就命歸黃泉了。郭太後貴體如此,又如何能隨主公御駕親征?”

    司馬昭豈能不知郭太後身染風寒眼見就要命歸黃泉之事?然,事關軍國社稷安危,甚至于有危于司馬氏之時,司馬昭豈能掉以輕心?他永遠也忘不掉司馬懿、司馬師父兄臨終之前叮囑:無論何時,都不可單獨把陛下留于洛陽,朝權、兵權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家手中。此時,也亦然!如今時刻,無論郭太後生死如何,他都必須攜郭太後親征,即便郭太後確確病重即將一命嗚呼不能御駕親征,他也要到永寧宮去,不僅僅要去,更要大張旗鼓的去,要讓洛陽群臣知道,郭太後即便遠離了他,也是皆在他手心掌握之中,如此,即便到時他們有些許悖逆之思也不敢輕易付諸于實。現見賈允如此問,司馬昭自然回復的斬釘截鐵:“去與不去,豈能容得她來決定?”

    賈允見司馬昭語氣不容質疑,那哪還敢再諫?遂就趕緊躬身拜別司馬昭,只回府中準備出征討伐鄧艾事宜去了。

    司馬昭卻是馬不停蹄,即刻攜五百甲士直奔嘉福殿,先是言明皇帝曹奐與他一起御駕親征,曹奐見司馬昭來勢洶洶,言談舉止之間無有任何商量余地,自然不敢不應:“既然鄧艾要反有危于大魏社稷,朕身為大魏皇帝,豈能不御駕親征討伐叛臣鄧艾?”

    轉瞬之間,曹奐便就遂了司馬昭心願。

    罷,司馬昭又馬不停蹄的直奔永寧宮而去。

    不時,司馬昭便就到了永寧宮內,然,此時的永寧宮中,卻是只見宮女、太監皆都面色凝重,看見司馬昭到時皆都噗通跪倒,嚶嚶哭泣:“只怕太皇太後就在近幾日了。”

    司馬昭卻是只點點頭,也不搭話,卻是腰懸寶劍直往太後寢宮而去。

    然,司馬昭剛至郭太後寢宮宮門,卻是見太醫又來來往往穿梭不停,穿梭之時口中連連低聲交談:“只怕我等無有回天之力。”

    正交談時,忽見司馬昭至,趕緊也噗通跪倒:“太皇太後病體沉重,只怕臣等無力回天。”

    司馬昭此時方知郭太後竟然兩三日時間病重如此,不由慢下腳步,只對太醫說話:“汝等只管使盡平生所學,若果太皇太後有個三長兩短,某家也不怪罪汝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太醫們听司馬昭如此說,連連叩謝。

    司馬昭卻是在叩謝聲中擺擺手:“只管去醫太皇太後。”

    太醫們見司馬昭發話,遂就趕緊平身,又開始忙碌起來。

    司馬昭看著急切穿梭的太醫,不由搖搖頭,輕嘆一口氣,遂慢慢進到郭太後病榻之前,輕聲呼喚郭太後:“太後,太後,可感貴體可好否?”

    郭太後正奄奄一息的躺于病榻之上,忽听有人呼喚,不由用力屏屏氣息,好久才發一問:“來者可是晉公否?”

    司馬昭听問,趕緊向前:“正是某家前來探視太後。”

    郭太後知果真乃是司馬昭,不由眼角滑落一滴清淚:“哀家自先帝駕崩後,歷經幾位幼帝,然,幾位幼帝雖心中有些許謀略,然卻都不是棟梁之材,雖都居于宗廟之上,卻無有治國安邦之能。哀家這些年來雖過的提心吊膽,然卻是又歷經汝父司馬懿、汝兄司馬師,再至晉公,卻是也算過的安穩,尤其晉公掌朝中大權以來,我大魏更是國力逐漸雄厚,大魏子民也算富足,如此,哀家還有何怨也。”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司馬昭如此心腸強硬之人,听得郭太後如此肺腑之言,不由也流下眼淚:“太後只管好生休養,某家必護得太後周全。”

    郭太後點點頭:“哀家信得晉公之話。只是近幾年,晉公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哀家如何不知晉公實非想打擾哀家也。今日晉公之來必然有事,晉公無需顧慮哀家身體,只管言來。”

    司馬昭見郭太後如此病重卻是清醒,也就不再顧慮,遂就如實言來:“鄧艾成都謀反,某家欲要攜太後、陛下御駕親征。”

    郭太後听罷不由又眼角流淚:“哀家如何不知晉公之憂?如果哀家無恙,必就遂了晉公之願,奈何哀家旦夕將去,雖有此心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但,哀家如何不知晉公離去哀家當該如此做也?自晉公離去之後,哀家便就閉了宮門,除卻太醫外,外人皆進不得永寧宮來,如此,晉公只管放心去。”

    司馬昭萬萬沒有想到,與司馬氏斗了一輩子的郭太後,今日竟然如此明白,不由真的悲從心頭生,不覺淚流滿面:“太後說的哪里話,如此便就生份了。”

    遂便就趕緊躬身郭太後深施一禮:“太後只管好生休養,只待某家凱旋歸來。”

    罷,便就輕輕退出了永寧宮。

    不時,司馬昭便就又回到司馬府,準備起兵討伐鄧艾。

    然,司馬昭剛到司馬府不久,卻是見西曹掾邵悌前來,但見了司馬昭邵悌便就急切問詢:“如今晉公欲要攜天子御駕親征,某家倒是有一問:如今僅僅鐘會之兵攻打鄧艾已是易如反掌,且如今又有賈允三萬軍,為何晉公還要攜十萬大軍親往,此為何也?”

    司馬昭見邵悌如此問,不由哈哈大笑:“西曹掾,汝是來抑郁某家的吧?”

    邵悌听完卻是假裝不解:“難道晉公解釋起來如此難嗎?”

    司馬昭手指邵悌卻是哈哈大笑:“當初某家委任鐘會為鎮西將軍出兵討伐蜀漢之時,是誰某家府中提醒某家鐘會要謀反的?難道西曹掾忘記先前諫言了不成?”

    西曹掾邵悌猛听司馬昭忽的如此抑郁自己,不由也哈哈大笑:“某家自然忘不得,某家只是擔心晉公忘掉了,故而前來提醒,不曾想晉公不僅僅記住了,且記得如此牢固。”

    然,邵悌說完笑罷,卻是又忽沉下臉色,甚是一臉嚴肅的諫言司馬昭:“晉公,今日我等之言,只在我等心中,如此重要之事,切勿言與他人,所謂秘而不宣,乃是取得奇功之正道也。”

    司馬昭也不由躬身邵悌:“某家必時時謹記西曹掾忠言。”

    西曹掾邵悌趕緊噗通跪倒:“某家願跟隨晉公前去建功。”

    司馬昭不由大喜,向前攙扶起邵悌:“如此甚好,此正合某家之意。西曹掾且起,只管與某家準備出征事宜。”

    不時,在催促鐘會討伐鄧艾的持節御史、賈允出了洛陽,司馬昭也把十萬大軍集齊,只待出征。

    不時,一陣戰鼓緊擂,司馬昭也攜天子曹奐統率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奔長安而去。

    且說持節御史攜節鉞一路直奔涪城鐘會之處,不時鐘會便就接了晉公司馬昭命其討伐鄧艾檄文,鐘會看罷不由大喜,遂就趕緊喚過姜維拜謝:“今日事遂某家之願,皆賴兄長之功也。”

    姜維也不由大喜,即刻與中軍帳與鐘會商議如何出兵討伐鄧艾。

    不時,只听姜維悠悠言道:“鐘司徒難道忘記了後營一棋子否?”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118章 郭太後病危將殞命,司馬昭攜天子御駕親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118章 郭太後病危將殞命,司馬昭攜天子御駕親征。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