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113章 鄧艾成都擅封賜,司馬昭欲圖鄧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113章 鄧艾成都擅封賜,司馬昭欲圖鄧艾。

    鄧艾听蔣顯如此繪聲繪色的一頓說,得知姜維涪城兵投鐘會,鐘會不僅僅以禮待之,更是與姜維拜為異姓兄弟,自此兵取成都之功瞬間便被鐘會分去一半,不由大惱,為了穩定成都局勢以抗衡鐘會爭功,遂就欲于成都以大魏天子名義大行封官拜爵之事。

    然,監軍衛得知卻是泣血而諫:“此乃僭越之為,取禍之事,非明智之舉,應當先奏明晉公而為。”

    鄧艾此時卻是被鐘會、姜維之事血沖頭腦,如何能听衛之諫?

    “鐘會如此,某家豈能不就此防範于他?”

    衛身為監軍,明知鄧艾之舉甚危,無奈之下只得苦諫:“既然將軍要封,某家卻也是阻攔不住,不若依某家之言,封只封蜀漢降臣,且把後主劉禪恭送洛陽為妥。如此,可免將軍之罪。”

    鄧艾沉思片刻,驀然抬頭,眼楮直視衛:“監軍之意某家甚為明白,然,此次兵取成都之功已是一半歸屬鐘會,某家之意,並不送後主劉禪于洛陽,只于別處為王,好生相待,以此示與吳主,如此,某家便可就勢取得東吳,到時,鐘會又如何功大的過某家?故,依某家之意,為得東吳一統天下,後主劉禪不送洛陽,只于別處厚禮相待。”

    衛听聞鄧艾如此,不由痛哭流涕:“大將軍一生忠心耿耿,然,此舉只怕要陷大將軍死無葬身之地。”

    屢屢泣血苦諫,一片赤誠之心昭然可見。

    然,正在二人為此事爭議之時,卻是只見中軍帳外軍探來報:“城門外洛陽持節御史到。”

    鄧艾忽听洛陽持節御史到,心中不由大吃一驚:“難道某家之意洛陽這麼快便就知曉?派御史持節前來問罪不成?”

    遂就趕緊攙扶起衛:“監軍且起,只待見過御史再議。”

    不時,持節御史便就到了中軍帳中,見了鄧艾卻是連連道喜:“恭喜大將軍建得奇功,某家今奉天子、晉公之命前來封賜將軍並借機犒勞三軍。”

    邊說邊就取出洛陽聖旨當廳宣讀:“鄧艾歷經千辛萬苦兵取成都,此乃空前絕後之壯舉,功勝白起、韓信、吳漢、周亞夫,乃自古以來第一勞苦功高之忠臣,大魏社稷之棟梁,古往今來無有能比肩者。朕知甚為欣慰,故命使持節封賜大將軍為太尉,增加食邑二萬戶,大將軍膝下二子也皆英勇,也皆封為亭侯。”

    宣畢,持節御史連連道喜鄧艾:“恭喜大將軍成位高權重重臣,自此可享榮華富貴也。”

    鄧艾自然不勝歡喜,然,比鄧艾更加歡喜的卻是衛:“晉公如此厚待鄧艾,想必鄧艾可迷途知返也。”

    衛如此一思,听宣罷,遂就趕緊向前替鄧艾接過,恭敬遞于鄧艾:“晉公乃睿智之主,已是替大將軍慮過了。如此高官厚祿,鄧公何以為報?無以為報也。”

    鄧艾此時自然知衛之喜,更知衛之意,遂就手挽衛:“今日只盛情款待御史,待御史復命洛陽後,我等再議。”

    卻是淡淡一句話,只壓住了衛。

    說完也不再直視衛,卻是手拉御史盛情款待去了。

    衛無奈,只得住口,後面緊緊跟隨鄧艾一同赴宴。

    然,酒宴之上,鄧艾卻是只講如何偷渡陰平,如何取得江油、涪城、綿竹、成都,大言千辛萬苦,卻是只字不提如何處置後主劉禪之事。

    衛坐于酒宴之上,無奈只得頻頻飲幾杯悶酒:“只怕自此再無如此酒宴了。”

    不時酒罷,鄧艾自然厚禮相待御史,一路送往洛陽去了。

    衛見如此情景,知已是勸不動鄧艾,無奈之下,只得嘆口氣,欲要回歸本營。

    然,鄧艾送走御史,卻是又叫住衛:“監軍且留步,只听艾言。”

    衛只是流著淚搖搖頭:“如果晉公如此厚待將軍而將軍不自知的話,只怕某家多言無益,只好奉大將軍命而行大將軍安排之事了。”

    鄧艾側目而視衛:“既然如此,明日便以天子名義成都封賜。”

    衛點點頭:“明日成都封賜百官。”

    “明日成都封賜百官!”

    鄧艾卻是重重的重復一遍衛之言,悄然背過身去。

    不覺第二日,鄧艾竟然以大魏天子名義穩坐于成都大殿之上,欲要封賜群臣。

    不時,大殿之上群臣皆至。

    待群臣到得大殿之上之時,卻是只見鄧艾披盔戴甲腰懸寶劍威風凜凜端坐于原後主劉禪御座之上目視群臣。

    群臣御階之下不由議論紛紛:“鄧艾如此,乃是蜀漢之王也。”

    “只怕如此,未來又是兵禍?”

    “只少言,且待觀望。”

    竊竊私語一番,便皆忽的死寂一片。

    如此形勢,誰還敢再言?只怕驚動了鄧艾腰中寶劍。

    “如今某家既然得了成都,自此以後,某家建功立業當賴百官,故,某家今日便就封賜百官,罷,某家只望百官享榮華富貴之時莫忘得艾今日之德,當殫精竭慮輔佐某家才是。”

    忽的,死寂之中鄧艾發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群臣听鄧艾如此說,便皆趕緊兩邊拜倒:“謝大將軍提攜封賜之恩。”

    鄧艾看著殿下跪倒一片的群臣,不由哈哈大笑:“此才可謂是建功立業也。”

    遂就歡喜之中,先封後主劉禪:“今封賜後主劉禪為扶風王,只居于成都外扶風郡,以王侯之禮厚待,某家要讓東吳吳主見得扶風王之風采、榮華富貴,以此來招吳主來投。”

    後主劉禪听封,不由跪倒流淚:“罪臣今日能生已是大幸,不想將軍竟然厚恩厚德如此相待罪臣,罪臣如何不感恩戴德于大將軍?”

    鄧艾卻是哈哈大笑躬身後主劉禪:“此乃扶風王應得之禮。”

    遂又封賜後主劉禪四子皆為王侯。

    封罷劉禪,又封蜀漢降臣,皆都高官厚祿。

    蜀漢降臣自然也皆不勝歡喜,感恩戴德。

    不時,鄧艾封賜罷蜀漢群臣,又封一路跟隨而來的大魏將士:“諸位將軍一路歷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跟隨某家方得如此,今日功成之時,某家如何忘得掉陰平小道所立誓言?今日某家必兌現之。”

    遂封師纂為益州刺史,牽弘、王欽等也皆各領州郡,為刺史。

    諸位將軍听封不由淚流滿面,噗通跪倒:“自此臣等皆跟隨大將軍建功立業。”

    鄧艾說句平身,只把諸位將軍讓于一旁。

    然,衛看著此舉,不由心中顫抖:“如此舉動,一句臣,一句平身,乃天子之儀也,只怕僭越至此,鄧艾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然,此時的鄧艾卻是不自知,依然意氣風發:“如今百官皆已封畢,然,某家還有一封,且要早封。”

    鄧艾忽的如此一句話,不由驚到殿下群臣百官:“該封了都封了,還有何人要封?”

    皆都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的看著,只待鄧艾宣封。

    鄧艾看著殿下百官迷惑之狀,卻是哈哈大笑:“某家豈能止步于成都乎?某家之志,諸位卻是不曾慮過,且听某家封完便就知曉。”

    說吧,便就站起身來,大聲宣封:“今日某家將廣陵、城陽兩郡作為封國賜給孫休及其宗室,虛位以待。”

    群臣听了,不由忽的明白鄧艾之志。

    譙周忽的出列,跪倒殿下,大聲附和:“大將軍如此恩威並重,吳人自會望風而降。”

    譙周恰到好處的如此一贊,群臣不由忽的皆都明白,遂就紛紛附和譙周:“大將軍威武。”

    一片威武聲中,大將軍鄧艾哈哈大笑,退殿而去。

    衛看著躊躇滿志退殿而去的鄧艾,一時之間不知所措:“鄧艾如此,某家身為監軍,如果就此放任不管,只怕將來晉公問將起來,某家只得領罪。”

    無奈之下,只得又去鄧艾中軍帳中,再行監軍之事。

    鄧艾看著衛來見不由詫異:“難道監軍嫌棄所封官職太小?”

    衛卻是連連搖頭:“既然依大將軍先斬後奏之議,如今斬也斬了,只是不知大將軍當如何奏于晉公?”

    鄧艾哈哈大笑:“某家自然奏于晉公,衛監軍只管研墨!”

    衛嘆口氣:“不成想今日某家要與大將軍研墨。”

    心中雖怨,卻也是無奈低頭與鄧艾研磨。

    不時,鄧艾見衛研墨罷,遂就伏于案前,大筆揮就奏章,修罷,卻是並不再看,只順手裝好,喚過送信兵士,稍稍叮囑一番,便就打發洛陽去了。

    不時,晉公司馬昭便就得到鄧艾奏章,趕緊展開來看。

    看罷,司馬昭重重坐于案前,大嘆一口氣:“鄧艾欲要自專也!”

    遂就趕緊喚過賈允前來司馬府商議對付鄧艾之策。

    不時,賈允便到,听聞司馬昭如此說,不由拿過鄧艾書信來看,看畢不由勃然大怒:“晉公當誅殺之。”

    司馬昭卻是穩如泰山,嘆口氣:“如今鄧艾剛建奇功便被誅殺,豈能是一統天下之計?非當其時!”

    賈允見司馬昭如此沉的住氣,不由噗通跪倒:“既然如此,先修書監軍衛勸之,如果鄧艾不從,再計議斬殺之事。”

    司馬昭點點頭,不由重新拾起鄧艾書信,又仔細瀏覽一遍,瀏覽罷卻是轉身賈允:“只怕鄧艾之頭暫且寄于其脖頸之上也。”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113章 鄧艾成都擅封賜,司馬昭欲圖鄧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113章 鄧艾成都擅封賜,司馬昭欲圖鄧艾。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