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108章 地北王劉諶以命殉國,鄧艾軍進成都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108章 地北王劉諶以命殉國,鄧艾軍進成都城。

    地北王劉諶聞知後主劉禪將降,不由勃然大怒,怒發沖冠,持劍就要進得皇帝寢宮以死相諫,然其反常舉動卻是不由驚到其妻崔氏,遂就趕緊向前詢問:“夫君平時穩重如山,今日為何如此?

    劉諶被妻崔氏一問,不由仰天長嘆,痛哭流涕,遂就緩緩拉過崔夫人,只把後主劉禪投魏之事一五一十言的明白:“既然父王決意投魏,蜀漢國亡,本王活著還有何益?與其苟活于世,不若死諫父王抗魏,寧死不降。”

    其妻崔氏見劉諶如此大義,不由噗通跪倒劉諶腳下:“夫君此舉何等的威武!此真乃蜀漢賢臣所為也!”

    不由大加贊賞,撫掌而擊:“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當該如此!”

    劉諶見崔夫人如此賢惠,卻是不由大放悲聲:“只是本王死去以後誰人再照顧夫人,夫人自此必要受盡天下委屈。”

    不曾想崔氏卻是大義凜然:“夫君此去必亡,妾又如何獨生?妾身只讓夫君做個賢臣成大義之舉,妾豈能如螻蟻般苟活于世?妾即刻以三尺白綾懸梁自盡于父君之前,以助夫君大義之舉,如此,又如何會受盡天下委屈?如此,方不愧為夫君之妻!”

    劉諶听罷崔夫人大義之言,不由噗通跪倒緊緊抱住崔夫人,悲聲連連:“本王乃皇帝之子,為蜀漢社稷而死,為蜀漢黎民百姓去死,死後尚且為天下人知,只是夫人乃一介女流之輩,不知為何卻是要死?”

    崔夫人卻是手撫劉諶面龐,一臉堅定:“夫君為國為民而亡,乃是忠孝,妾身為家為夫君而亡,乃是忠烈,此乃同理也,既然夫君可死,妾身如何就死不得?除卻此乃大義之舉外,古語有雲,夫妻本是同林鳥,既然夫君已死,妻豈有獨活之理?”

    劉諶自此方知,崔夫人乃是忠烈之女,不由放聲大哭,哭罷,卻是只把崔夫人放開,眼見崔夫人就要手持三尺白綾欲懸梁自盡了。

    然就當此時,忽見三個孩兒進到屋內,劉諶見了,不由掩面護住三個孩兒,然孩子們卻是似乎已知母親將死,卻是猛然痛哭撲向前死死拉住崔夫人三尺白綾,阻止崔夫人懸梁自盡。

    畢竟是自家親生骨肉,崔夫人又如何舍得三個孩兒?然事至如此,又不得不為,與孩兒們拉扯三尺白綾卻又是不忍心,便就驀然拋了三尺白綾,手捧三個孩兒面龐,悠悠而言:“孩兒們自此去後,切莫再托生于帝王之家。”言罷,便就猛然轉身,卻是直往房柱撞去。

    只听“ ”的一聲,崔夫人頭撞房柱,血濺當場,香命消殞。

    劉諶卻是手持寶劍,一時之間呆呆的看著崔夫人就此殞命而去,好一陣方緩過神來,緩過神來後,不由仰天長嘯:“蜀漢即亡,吾還有何顏面再見先帝?”

    嘯罷,卻是驀然轉身,顫抖著身子看著三個孩子,猶如崔夫人般對著三個親生骨肉輕言:“孩兒們當謹記你母之言,死後莫再托生于帝王之家。”

    言罷,便就緩緩舉起寶劍,就要斬殺三個孩兒:“既然國亡,孩兒們當遂父母而去。”

    三個孩子雖小,然見崔夫人慘死場景,又見劉諶對著自己舉起寶劍,卻也是皆不再哭泣,只跪于劉諶面前,一動不動:“父王,只管落劍,雖死也是團圓。”

    劉諶听罷,不由淚如雨下,大叫一聲:“蒼天不公!”便就揮劍斬殺了三個孩兒。

    王府之中,一時間,忠魂環繞不忍離去。

    劉諶跪于崔夫人、三個孩子尸身面前,大哭一場。

    哭罷,又持寶劍砍掉四人頭顱,一並拿在手中,攜劍提頭跌跌撞撞直奔昭烈廟。

    此時的昭烈廟中,燭火一片通明,先帝劉備畫像栩栩如生的懸掛于正堂之上,神情端詳然兩眼卻是如距的看著蜀漢社稷。

    劉諶抬頭看著劉備畫像,不由噗通跪倒:“先帝可知您歷經千辛萬苦所建蜀漢基業已是于我父劉禪手中轟然倒塌,自此便再無我蜀漢社稷,先帝您若在天有靈,當示孫兒該當如何做?然,想必此時此情,即便是皇爺爺顯靈也難救蜀漢社稷了。皇孫無能,只得以死謝罪于皇爺爺。”

    喃喃祈禱一番,便就把崔夫人、三個孩子人頭擺放整齊,拜了三拜。

    拜畢,緩緩站起身來,只把寶劍輕輕架于脖頸之下,猛然之間,兩眼一閉,手旋寶劍,自刎于昭烈廟中。

    劉諶剛剛自刎罷,昭烈廟中忽起一陣風,直把廟內燭火吹滅,一時之間,昭烈廟內漆黑一片。

    昭烈廟內突然漆黑一片,不由驚嚇到看廟軍士,即刻持火把點燃,火亮之時,見先帝劉備像前血淋淋三顆人頭,又見劉諶自刎于堂前,不由大驚失色,即刻驚叫著直奔皇宮報于後主劉禪。

    後主劉禪听罷,不由癱坐于地:“我兒果乃忠臣也,然,忠便就忠了,卻是為何做如此糊涂之事?”

    不由大哭一場,哭罷,卻是命人前去清理,然,清理之人前去之前,後主劉禪卻是屢屢叮囑:“只快速打掃,莫要聲張,免得魏軍得知以為我等反抗,壞了國家大事,徒害了成都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清理之人听罷不由趕緊嗯一聲,便就直直去往昭烈廟清理劉諶一家五口,只想就此隱瞞了真相。

    然,如此天大之事,如何隱瞞的了?

    天明之時,崔夫人撞柱而亡、地北王劉諶先斬殺三子又于昭烈廟自刎之事,便傳遍成都城內外。

    成都民眾得知噩耗無不流淚痛哭:“只可惜了地北王生不逢時,枉死了一家五口,如果地北王早生幾年襲得皇位,哪有亡國之理?”

    不由痛哭蹉跎一番,家家自發門前掛幡懸孝,悲傷之中送別了劉諶一家怨魂。

    然,此時朝堂之上的群臣卻是皆都懸起來了心:“如果後主劉禪因劉諶以死明志忽的反悔起來,投魏之事又該當如何?”

    然,此時的後主劉禪卻是異常的清醒,雖是心中悲痛欲絕,卻是不允劉諶一家五口尸進昭烈廟,只于鄉野之中尋一撂慌之地草草埋葬了,埋葬罷,卻是一不立碑,二不立廟,只平常的五個墳頭而已。

    群臣見後主劉禪如此,不由皆嘆:“不曾想劉禪暗弱至此,劉諶以死明志,卻是沒有動搖後主劉禪一絲一毫投魏決心,此等人為蜀漢之主,蜀漢如何不亡?”

    然群臣雖都如此暗諷劉禪,卻是皆都不由放下心來,不僅僅就此放下心來,更是沒有了絲毫原來亡國的恥辱之心,甚至于甚感僥幸:“幸得鄧艾厚德之人奪得成都,才可換了如此昏庸之人。”

    遂就歡天喜地的張羅起來,只待十二月初一日,好迎鄧艾入城。

    不覺十二月初一日便到,後主劉禪早早起來,直命成都城牆之上遍插降旗,不時,降旗遍插,呼啦啦迎風招展。

    待降旗插罷,後主劉禪便就依天子降禮,去了龍袍,只遍體身著素衣,命光祿大夫譙周監視太監五花大綁綁起來自己,似有罪之人出城迎接鄧艾。

    不時綁罷,又命太監早早備好棺材于馬車之上,只在後主劉禪身後緩緩跟著,群臣皆也退去朝服,皆著素衣棺材之後跟著。

    不時,一通鼓響,後主劉禪听罷鼓響,便就緩緩而言:“鄧艾已至城外,我等可出城去了。”

    譙周遂就手捧罪詔前面引路,後主劉禪譙周後面緩緩跟著,後主劉禪身後,則是拉著棺材的馬車吱扭扭跟著。

    後面群臣雖是身著素衣,然卻是個個皆喜笑顏開的只在後面也緊緊跟著。

    不時,群臣在劉禪帶領之下便皆都到了城門門下。

    “咚咚咚”,二通鼓響。

    二通鼓罷,“硌唧唧”,成都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

    城門打開之時,後主劉禪透過厚重的城門看去,只見鄧艾一臉威嚴之色,威風凜凜的立于戰馬之上。

    鄧艾兩邊,魏將皆都披盔戴甲,手持兵器氣勢洶洶滿臉殺氣的列于兩旁。

    後面軍士,更是氣勢磅礡,猶如大山般屹立不倒,乃是威嚴雄師。

    後主劉禪看罷,不由打個寒顫:“幸朕知得形勢、懂得天時早早降了,不然,成都豈不是血流成河,尸堆如山?”

    然,就在劉禪慶幸投魏之時,卻是听三通鼓響。

    不時三通鼓罷,劉禪不由驚醒,遂就緩緩出城,直于鄧艾馬前躬身:“罪臣劉禪降來晚矣,還望大將軍恕罪!”

    鄧艾馬上見後主劉禪如此陣勢,又見後主劉禪躬身進前如此說,便就馬上大聲命軍士持符向前解了劉禪五花大綁,解罷,鄧艾馬上言于劉禪:“既然投魏,乃是大功,如何有罪?只把棺木焚燒了。”

    軍士听命,即刻向前燃起火把,當場焚燒了後主劉禪棺木。

    罷,鄧艾騎高頭大馬,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入城。

    後主劉禪後面緊緊跟著。

    成都百姓因了劉諶之死,早已是如同群臣般皆盼新主,今見鄧艾如此,不由皆都歡喜,遂就于大道兩旁,歡天喜地歡迎鄧艾入城。

    鄧艾馬上看著成都城內百姓皆都歡迎,不由馬上默默流淚:“艾經千辛萬苦,終建奇功也!”

    不由意氣風發,雄心勃勃:“鐘會還敢視某家庸才否?”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108章 地北王劉諶以命殉國,鄧艾軍進成都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108章 地北王劉諶以命殉國,鄧艾軍進成都城。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