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74章 司馬昭九辭九錫之禮,天子曹髦討伐司馬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74章 司馬昭九辭九錫之禮,天子曹髦討伐司馬昭。

    鄧艾、司馬望計退姜維大軍後,即刻以敗為勝上報司馬昭,司馬昭聞報大喜:“此正是兩功同封之時。”

    即刻上奏天子曹髦,升任鄧艾為征西將軍,前後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戶。

    鄧艾自然大喜,便就留任河西,修築界牆關塞,建立城寨以阻擊西蜀再犯。

    天子曹髦甚是喜愛司馬望,便求于司馬昭召司馬望回朝,司馬昭自然一口答應,並就順勢拜司馬望為衛將軍,領中領軍,掌管禁軍。

    封畢鄧艾、司馬望,自然是平叛諸葛誕各路軍馬,一一也皆封賜。

    王基、石苞已然封罷,此次平叛諸葛誕頭功自然非胡奮莫屬,遂封胡奮升征南將軍,假節,都督荊州諸軍事,遷護軍,加散騎常侍,甚為優厚。

    封畢胡奮,其他將軍也皆大封。

    封畢各路諸侯,又封東吳降將,也皆拜官封侯,毫不吝嗇。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一片大喜,朝政一片肅然。

    然,各路諸侯封畢,卻有一人未封,此人便就是司馬昭。

    此等時節,自然是奸佞附勢之臣登場之時。

    果不其然,此時的賈允見如今司馬昭大封朝野群臣,群臣無不感恩戴德,然卻獨留自己不封,知司馬昭必有九錫之想,只覺時機已到,遂趁早朝之時引群臣皆出班相奏天子曹髦“前番大將軍統領大軍于壽春平叛諸葛誕之亂,大敗諸葛誕與東吳聯軍,今又于壽春城發兵救援魏蜀邊關,遙相指揮鄧艾、司馬望屢挫蜀漢姜維犯邊大軍,兩捷皆大將軍司馬昭心懷大魏社稷,殫精竭慮運籌帷幄,調度有方之德,既然大將軍功德巍峨,理當進位晉公,加九錫。”

    天子曹髦御座之上听聞賈允如此諂媚司馬昭並攜群臣施壓自己,不覺甚是厭煩賈允,只怒眼賈允:“若果朕掌了大魏朝權,第一個便就滅了此等奸佞之臣。”

    然,雖心中惱恨賈允,但見朝堂上下群臣皆都附議,知如果今日不稍作表示,只怕早朝便就散不了,遂只得悻悻而言:“大將軍此次平叛諸葛誕之亂時帶軍屯于壽春丘頭,據于丘頭調兵遣將,終把諸葛誕斬首于穎水之畔,功莫大焉,既然如此,朕意把丘頭更名為武丘,以此來昭大將軍平叛諸葛誕及東吳聯軍之功德。”

    賈允及群臣听完,皆都伏地叩頭:“陛下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馬昭站于御座之側,不覺也面露喜色。

    然,就在賈允及群臣山呼完萬歲,等待天子曹髦大殿之上賜封司馬昭進晉公位、加九錫之禮時,天子曹髦卻是穩坐御座之上一動不動,閉口不言。

    賈允殿下跪著,不覺抬頭:“難道天子不封?”

    抬眼看去,果見天子無封之意,心中不由大惱,便就抬頭大聲呼喊:“陛下,當賜大將軍司馬昭進晉公位,封九錫之禮。”

    聲音之大如同炸雷,只在大殿之上環繞。

    待賈允奏罷,群臣也皆看向天子曹髦,然卻是見天子曹髦竟然只是穩坐御座之上,依然低頭不語,一言不發。

    群臣頓知:天子曹髦不想賜封司馬昭進晉公位,九錫之禮。

    御座之旁的司馬昭如何不看的一清二楚?

    司馬昭但見天子曹髦如此無動于衷,不由心中大惱,遂就猛然起身,一言不發,便就拂袖轉身憤然離殿而去,至大殿外,直攜五百貼身鐵甲兵坐輦出宮。

    賈允及殿下群臣看著司馬昭憤然離殿而去,皆都嚇得大汗淋灕,癱坐于地。

    天子曹髦更是栗栗坐于御座之上,一時不知所措。

    幸好大殿之上太監反應快速,便趕緊大宣:“退朝。”

    一聲退朝,一時間,大殿之上便空無一人。

    天子曹髦看著空蕩蕩的大殿,不由驚嚇痛哭:“朕位不穩也。”

    顫顫抖抖的在太監攙扶之下退朝而回嘉福殿中。

    天子曹髦嘉福殿中越思越怕:“看如今形勢,如果不依了奸臣賈允之意,只怕朕命當休,朕如何不知?”

    無奈之下,只得伏案擬了聖旨,進司馬昭晉公之位,加九錫之禮。

    擬罷即刻命太監送去司馬昭府中。

    且說司馬昭大殿之上憤然離殿,到了司馬府更是大發雷霆:“當今天子好不知趣,竟然不知我司馬氏對大魏之忠,膽敢于大殿之上羞辱于我!”

    正在大發雷霆之時,卻是見太監顫顫抖抖而來:“皇帝聖旨到。”

    司馬昭听聞皇帝聖旨到,遂就壓壓怒火:“只讓進府來。”

    不時太監到堂宣旨:“陛下進大將軍晉公位,加九錫之禮。”

    司馬昭听了,卻是惱恨的擺手宣旨太監,狠狠的吐出兩個字:“不受!”

    太監無奈,只得趕緊退回嘉福殿回稟天子曹髦:“大將軍面色鐵青,只言兩字不受,便就打發了陛下聖旨。”

    曹髦听了,嘆口氣:“如何就能即刻受了?無非心中想要,偏又要做做樣子,非三讓三辭方可。”

    遂又發聖旨與司馬昭。

    自然又是不受。

    如此三番,三讓皆不受。

    天子曹髦四擬聖旨,擬畢交于太監:“汝只管去,三讓已三辭,此次必然會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太監听了,趕緊攜旨又到司馬府,然,到了司馬府,卻是見司馬昭坐于案前,一動不動:“不受!”

    竟然還是不受。

    太監見司馬昭依然鐵青著臉,哪敢�@攏 轄粲只亓思胃5睢br />
    天子曹髦見太監又稟不受,不覺大驚:“司馬昭又要做甚?難道要難為朕嗎?朕從鄴城之時,知司馬懿曾九辭九錫之禮,難道司馬昭要效仿其老子乎?”

    遂就咬咬牙,只命太監再去。

    如此這般,五讓五辭。

    又送,七讓七辭!

    還送,九讓九辭!

    九辭之後,天子曹髦不由陣腳大亂,只得于嘉福殿痛哭不已:“司馬昭本心想進晉公,加九錫之禮,然如今朕九讓,他卻九辭,如此來看,司馬昭一則有篡位之心,二則乃是戲耍于朕。如此來看,只有你死我活。”

    不覺心生誅殺司馬昭之心。

    然,如何誅殺司馬昭,曹髦卻是無有半點把握,但司馬昭九讓九辭,卻是讓曹髦痛苦不堪,誅殺司馬昭之心意決,遂喚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入宮商議誅殺司馬昭大計。

    不時三人奉詔入宮,待到了嘉福殿,只見天子曹髦兩眼紅腫,甚為悲切,不由趕緊伏身于地:“陛下何至如此?”

    天子曹髦听問,更是放聲大哭:“朕自繼位以來,榮封司馬氏滿門,使皆居高位,司馬昭猶不知足耶?大殿早朝之時諸公皆知九錫之事,朕如今九讓司馬昭,然其卻是九辭。本心中想得卻是如此戲耍于朕,與此來看,司馬昭篡位只是早晚之事,不然又豈能如此欺朕?朕雖乃司馬昭所擁立,但朕畢竟乃是曹魏之骨,曹魏之魂,朕豈能忍乎?”

    哭哭啼啼述說不完。

    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見曹髦如此,趕緊連連安慰:“如今司馬昭勢大,不如此,又能如何?”

    只一句,便就激的曹髦停了哭聲,拍案而起:“朕決不能坐受其辱,必誅殺權臣司馬昭,不知諸位愛卿可助朕討之否!?”

    天子曹髦一句必誅殺權臣司馬昭,嚇得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不由大驚失色,噗通伏地不敢起身:“不可,萬萬不可!”

    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更是嚇得大汗淋灕,渾身如篩糠:“陛下此次乃是飛蛾投火,自取其焚也。陛下如何不知,如今司馬昭勢大,無論朝權、兵權皆在其手,耳目更是遍布皇宮之中,我等若有風吹草動便就會被司馬昭所知,一旦貿然而行,必是以卵擊石,粉身碎骨,陛下怎能做如此丟命之事?即便陛下不慮自己,也當慮我等三族!一旦前去誅殺司馬昭,必然大敗,臣等三族也必就被司馬昭誅殺于洛陽東市!陛下,萬不可行!”

    苦苦拉住天子曹髦龍袍死諫。

    天子曹髦不由嗤之以鼻:“難道朕就要待斃不成?”

    邊呵斥王沈、王業,邊轉眼王經:“王尚書畢竟乃是戰場而來,曾經死人堆里出生入死,難道也讓朕做待斃之事乎?”

    王經听了,不由含淚伏地:“臣屢經戰事,倒不懼死,然陛下必知來史,當初魯昭公討伐權臣季氏,最後怎樣?還不是連皇位都丟了,最終亡命他國淪為笑柄。司馬氏掌權已經多年,朝廷上下群臣皆都附勢于他,更何況今又連連大勝,才封畢群臣,群臣皆都仰慕司馬氏,此等時節,依臣看來實實非絕佳之機,必就此韜光養晦取得朝權、兵權時方可。更何況現如今,陛下手中無兵,難道起兵只憑宮中幾個寡弱的衛兵嗎?無有兵將,我等就此沖出去,豈不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嗎?陛下一定要三思!一定要三思…”

    也是據情據理,死死苦諫。

    天子曹髦看著地上伏身叩首的三人,不覺仰天長嘆:“朕豈能受辱于權臣?朕亦不懼死,即便無人助也必然憑朕一己之力起兵討伐司馬昭!”

    嘆罷,卻是猛然懷中抽出早已經擬好的討伐司馬昭檄文擲于三人面前:“朕誅殺司馬昭,絕不可改!即便朕就此死去,也絕不做受辱之君!更何況無論怎樣朕都是大魏天子,朕如果就此舉兵,朕就不信大魏就沒有忠臣助朕?如此思來,也未必就是個死!”

    曹髦聲色俱厲,不由嚇得王業、王沈、王經三人瑟瑟發抖:“陛下,當三思!”

    皆含淚叩頭苦諫。

    曹髦卻是依然不為所動:“如果諸位愛卿不願助朕,只管自去。朕就此永寧宮稟過太後,便就舉兵!”

    曹髦說完,也不管依然地下跪著的三人,徑直去永寧宮了。

    王沈、王業見曹髦誅殺司馬昭意決,不顧三人苦諫恣意起兵,不由看著遠去的曹髦背影趕緊爬起來:“陛下如此,必死無疑!我等豈能跟隨糊涂陛下妄送性命?不若趕緊報于司馬昭活命。”

    說完,慌亂爬起來,就要出皇宮奔司馬府而去。

    然,王沈、王業站起,卻是見王經依然跪在那里哭泣,趕緊向前去拉王經:“王公,還不快起,難道不想活命了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哪知王經卻是只含淚而跪,並不起身:“經為魏臣,必忠魏君,今君如此,經只得生死相隨。”

    王沈、王業見了,不由哭勸:“王公糊涂,難道生死之事不能知嗎?當慮公三族也。”

    然,無論王沈、王業如何勸王經,王經皆不為所動:“諸公只管自去。”

    王沈、王業無奈,只得嘆口氣,慌慌張張的直奔司馬府去了。

    待王沈、王業到了司馬府,但見司馬昭便就噗通跪倒,直把嘉福殿之事講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今陛下已去了永寧宮,只怕不時便就帶兵來攻司馬府,取大將軍性命。”

    司馬昭听了,只是驚愕,然卻是並不慌張:“不想小子竟有如此雄心。”

    遂命王沈、王業自去。

    待王沈、王業離去,司馬昭不由暗思:“如今司馬氏朝權、兵權在握,即便曹髦如何也是不能動司馬氏根基。雖如今舉兵,也是枉然,然,如果昭就此取了曹髦之命,必落弒君罪名,想當年父兄離世之時都曾叮囑,我司馬氏只做大魏忠臣,不做篡權奸佞,昭豈能違背了父兄叮囑?曹髦舉兵來時,也做不了多大妖,興不了多大浪,昭只需把曹髦阻于司馬府外,誅殺了跟隨者也就是了。到時沒有了跟隨者,曹髦自然也就息兵回宮,昭只當陪曹髦玩一游戲耳。”

    遂不慌不忙的安排賈允帶將士只于司馬府外阻擋曹髦來犯。

    然,此時的曹髦如何得知,司馬昭並未視其為大患,只是權當一游戲耳。

    高低立時即判!

    且說曹髦永寧宮見了郭太後,言明舉兵之事,郭太後听了大驚,連連阻止:“我兒,難道不要命了嗎?此等事,需從長計議,深謀而後動,如果就此匆忙起兵,只怕我兒非司馬昭敵手,快快滅了此念。”

    然,曹髦郭太後面前大哭一場,卻是不從太後之意,決然離了永寧宮,大義凜然的仗劍升輦,令護衛焦伯聚集殿中宿衛官僮三百余人,鼓噪而出,一路直奔司馬府,要取司馬昭性命。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74章 司馬昭九辭九錫之禮,天子曹髦討伐司馬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74章 司馬昭九辭九錫之禮,天子曹髦討伐司馬昭。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