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25章 後主成都官封夏侯霸,姜維漢中興兵伐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25章 後主成都官封夏侯霸,姜維漢中興兵伐魏。

    夏侯霸听聞後主劉禪以甥舅待己,感恩涕零,遂俯首稱臣:“微臣必以死忠心報蜀。”

    後主劉禪即刻伸手攙扶夏侯霸:“甥舅只管平身。”

    緣何後主劉禪手指幼子稱夏侯霸為甥舅?

    原幼子之母乃夏侯氏。

    夏侯氏又是誰?

    公元187年,兗州、豫州之地大亂,此時夏侯霸之父夏侯淵因其弟亡故留有一女,甚為憐惜,遂收養于身邊,此女便是夏侯氏。

    奈何此時夏侯淵尚為白身,生活頗為拮據,撫養起來也甚吃力,無奈之下,夏侯淵為讓亡弟地下心安,便棄自己幼兒而撫養夏侯氏。

    公元101novel.com0年,夏侯淵跟隨先祖武皇帝南征北戰,無暇顧及家中,此時的夏侯氏已年長一十三歲,為能替伯父夏侯淵分擔家中之憂,只得山中砍柴換錢養家。

    正巧,此時三將軍張飛張翼德正從此山經過,見夏侯氏貌美如花,便就劫持為夫人。

    雖夏侯氏乃三將軍張飛張翼德劫持所得,然張飛卻是待夏侯氏甚厚,並育一子二女,一子便是張苞,二女後長大皆嫁于後主劉禪為後。

    如此,夏侯氏為夏侯霸堂妹,堂妹所生之子,稱夏侯霸為甥舅,確為不虛,千真萬確之實。

    再後,定軍山中,夏侯淵被亂箭射殺,夏侯氏听聞傷心欲絕,遂央求三將軍張飛葬之。

    三將軍對夏侯氏之言本就言听計從,無奈只得求于主公劉備,劉備自然準了,夏侯氏遂厚葬夏侯淵。

    今日宴席之上,後主劉禪手指襁褓幼子,稱夏侯霸為其甥舅,夏侯霸如何不感激涕零?不僅僅感激涕零,夏侯霸更加知道,此次投蜀,性命無憂。

    想和夏侯玄灑淚而別之時,夏侯玄也曾對言夏侯霸:“如果叔父投蜀活的性命,則也算是蒼天有眼。”

    如今,蒼天真的有眼,夏侯霸心中如何不波瀾萬千?生命無憂且後主劉禪又如此厚待于己,又怎能不感激涕零?

    “今日甥舅相見,實為可喜可賀之事。夏侯將軍,當滿飲此杯。”

    正在夏侯霸感激涕零之時,卻听姜維舉酒恭賀:“夏侯將軍歸來,實為我蜀國之幸事。”

    言畢,便就一飲而盡。

    夏侯霸也不甘示弱,即刻端酒謝過姜維,也一飲而盡。

    宴席之上群臣見狀,哪有閑著之理?也皆敬酒夏侯霸抑或共飲,宴席之上,一時間杯酒交錯,熱鬧非凡。

    後主劉禪喜笑顏開,也不禁多飲了幾杯:“今日朕甚為欣慰,諸位將軍切莫拘謹,只管共飲。”

    “陛下,”

    大將軍姜維見後主劉禪甚為顧念親情,情緒甚為高漲,不由生出趁此時機,奏請陛下北伐中原之心:“陛下,夏侯將軍頗為熟悉魏國軍情地理,既然夏侯將軍今日歸來,不若趁此時機,北伐中原,重興漢室,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以終諸葛丞相遺志。”

    姜維一句話,宴席之上由人聲鼎沸瞬間變的鴉雀無聲:姜維要趁機起兵北伐中原。

    群臣皆目視後主劉禪,只待後主劉禪口諭。

    “陛下,不可,萬萬不可。”

    忽的宴席之上,阻止之聲忽起,群臣循聲望去,乃是成鄉侯、大將軍費:“大將軍姜維雖頗具膽略,欲繼諸葛丞相遺志北伐中原,重興漢室,實實乃大將軍姜維忠義之為之心,費深感敬佩。然如果大將軍姜維此時便就興兵北伐,則不以為然,認為不當其時,萬萬不可輕意興兵。”

    費講的卻是激昂。

    待費講完,群臣眼楮便就齊刷刷又看向姜維:成鄉侯阻止了,大將軍姜維又該如何?

    “陛下,大將軍費所講頗為偏頗。此時魏國司馬懿獨掌朝中大權,臣強君弱,歷經曹爽、曹彪、王凌、令狐愚謀反之後,魏國如今對抗司馬氏者必不在少數,可謂是社稷不穩,國政虛弱,不趁如此時機北伐,要待何時?”

    大將軍姜維更是激昂,有理有據。

    不僅僅慷慨激昂講完,講完之後,卻是看向夏侯霸。

    夏侯霸明白,大將軍姜維此時大講魏國實情,實乃是讓我作證。

    “陛下,大將軍姜維所講,確為魏國實情。”

    夏侯霸即刻躬身後主劉禪,佐證姜維之言。

    後主劉禪見夏侯霸如此講,便就頻頻點頭。

    然未等後主劉禪說話,卻是見費又站起:“陛下,夏侯將軍所言,也確無虛,不可謂不為大好時機。”

    費先是肯定了姜維、夏侯霸所言有理,然卻是忽的話鋒一轉:“然,陛下,即便大將軍姜維及費在內如我等之輩,比于諸葛丞相何如?只怕是天壤之別,雲泥之分。即便如此,諸葛丞相屢伐中原,六進六出,又待如何?仍未能戡定中原!故,費認為,不若就此保國安民,休養生息,靜待猶如諸葛丞相般治軍治世能人出現,那時再北伐中原方為上策。而此時此刻,萬萬不可希存僥幸之心而依魏國之亂加以輕舉妄動。如果心存僥幸,一旦挫失軍利,只怕于國于民則為大害,追悔莫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費不僅僅否了北伐之議,甚至于連姜維、夏侯霸一並否了。

    然其拳拳之心,卻是讓人敬佩。

    宴席之上,一時間也皆議論不止:“成鄉侯所言確實不虛,諸葛丞相都難為之事,姜維又如何為的?”

    “然姜維所言卻也不錯,魏國正值內訌虛弱、社稷不穩之時,擊之必然大勝,又如何為不得?”

    此起彼伏,爭論不休。

    姜維豈能因為費幾句話,就能就此泯滅了北伐之心,即刻又要躬身後主劉禪:“陛下”

    然未等姜維再言,後主劉禪卻是發話了:“大將軍費所講確也有理,姜愛卿所講也並未有錯,朕且問姜愛卿,如果朕準你北伐之議,以終相父遺志,固然是好。然確如費愛卿所講般,相父卻實實六出祁山終究大業未就,壯志未酬,遺恨千古。姜愛卿又有何策,能克復中原?”

    後主劉禪,卻是頗為清醒。

    不準,有費之言,也未為不可。

    若準,依你姜維之言,又有何策?

    畢竟諸葛丞相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徒勞民傷財,難道今日再復蹈前轍嗎?

    兵者,國之大者,不可不察!

    姜維如何不知後主劉禪所擔心之事?

    然自夏侯霸投蜀以來,姜維終諸葛丞相遺志之心便不可按耐,早就于心中思慮多次,今听聞後主劉禪問策,便就侃侃而談:“臣自漢中起兵,雖言北伐中原,然維並不向北出兵,而是提兵向西,一路經陰平抵達曹魏隴右之地,此地乃羌人所管,而維出身天水姜氏,對羌人頗為熟悉,故,維親自此地,說動羌人通盟,以羌人之兵為維羽翼,起兵直指魏軍,以蠶食之態逐步截斷隴右魏境據為己有。如此三番,便可功成。”

    姜維所述,則是與諸葛丞相略有不同,乃是蠶食之計,然如果此計得行,克服中原卻也指日可待。

    姜維說完,只見後主劉禪陷入沉思,不僅僅後主劉禪陷入沉思,費、宴席之上群臣也皆沉思之中:姜維所講乃是新策,一時間皆在腦中思慮行軍地理,以分辨姜維之策是否可行。

    然費思慮一陣,卻依然覺得姜維與諸葛丞相終究不能相比,還是否了為妥當:“陛下,仍覺不妥。”

    即刻又出言阻止。

    然後主劉禪卻是並不回復費,沉思一陣卻是看相姜維:“姜愛卿,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慎,然既然姜愛卿心中有策,氣勢恢宏,朕細思之也未為不可。只是姜愛卿可知,姜愛卿所帶兵士皆我大蜀子民,萬不可掉以輕心,愛卿當盡忠竭力,勿墮我蜀漢銳氣,不負朕命方可。”

    姜維如何听不出來後主劉禪的話外之音:陛下已然準了西征之奏。

    姜維大喜過望,即刻跪倒謝主隆恩:“維必不負陛下聖恩!”

    費雖心中不甘,然見天子陛下已然準了,也覺不好再阻止,無奈只得作罷。

    後主劉禪準了姜維之奏,不覺也甚為高興,即刻看向姜維、夏侯霸:“出征之時,必賴甥舅鼎力相助,今朕拜夏侯霸為車騎將軍,監軍姜維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共錄尚書事。只望各位將軍齊心協力,克服中原,以慰相父在天之靈。”

    夏侯霸不由垂淚,伏地叩首不止。

    不覺酒罷,群臣皆盡興出了建福宮,夏侯霸見前面一位將軍雖也酒酣,但卻是走起路來猶如虎行山間般穩健,看著似乎乃耳聞蕩寇將軍張嶷,便就急走幾步上前躬身:“敢問可是蕩寇將軍張嶷?”

    張嶷听問,回頭看時見是夏侯霸,便也躬身施禮:“車騎將軍,某有禮了。”

    頗為恭敬。

    夏侯霸見張嶷如此謙恭便就趕緊回禮:“霸早有耳聞張將軍,知張將軍慷慨,美名早已遠播,霸若有幸與張將軍做知心朋友,實乃霸之幸事。”

    哪知,本剛謙恭的蕩寇將軍張嶷見夏侯霸如此說,卻是收起謙卑之禮上下打量一番夏侯霸:“某與車騎將軍只不過宴席之上剛剛謀面,時不過一日而已,並非故友,為何卻稱為知心?所謂大道朝天各走一邊,某與車騎將軍彼此乃大道兩邊之人,怎能就此成了知心朋友?三年,三年之後車騎將軍還是再言此事吧。”

    張嶷說完,也不顧夏侯霸尷尬之狀,自顧自的離去了,只留下夏侯霸風中凌亂。

    “夏侯將軍,切莫掛心,車騎將軍所掌乃是諸葛丞相在世之時所建無當飛軍,為人頗為真實、慷慨,言語之間頗為率直,剛張將軍所言若有不當之處,還望車騎將軍見諒。”

    夏侯霸凌亂之時,後面跟來的姜維卻是笑勸。

    “張將軍美名遠揚,某和張將軍必成知心!”

    姜維知夏侯霸此時心中必然郁悶,也不便打擾,離去之時回首夏侯霸:“夏侯將軍,出征在際,且思整頓兵馬之事。”

    翌日,天剛放亮,姜維即邀夏侯霸一路直奔漢中軍營,計議起兵伐魏之事。

    “大將軍,若按建福宮之議,大將軍將親往羌人之處通盟以成我軍羽翼,此等事霸覺來頗為凶險,大將軍不宜親往,霸去則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議軍之時夏侯霸頗為擔心姜維羌人之行有危,若果起兵之時,首領有異必為不祥之兆,故有意阻止姜維親去羌人之處。

    “不可。”

    姜維卻是斷然拒絕:“羌人做為我軍羽翼乃是興兵成敗關鍵,此等重要之事維不可不親往。況且維乃天水羌人,夏侯將軍去不若維去有利。”

    夏侯霸听聞,甚為佩服姜維為事之忠。

    “某必跟隨將軍前往。然,羌人之後呢?”

    “羌人之後,出西平,進雍州,先築兩城與麴山之下,安排重兵把守,兩城成掎角之勢,遙相呼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亦乃勝敗關鍵!”

    夏侯霸即刻提醒姜維。

    “車騎將軍所慮甚是,維已想到此事,麴山之下築城之時,維便盡發糧草與川口,囤積于此。待萬事具備之時,便就依諸葛丞相舊制次第進兵。如此,便可安穩,功成名就。”

    夏侯霸听聞,不由贊嘆:“大將軍果得諸葛丞相真傳。”

    不時議定,便就依議而行。

    夏侯霸跟隨姜維即刻趕往羌人之處。

    在夏侯霸看來,羌人之處乃是危險之地,便就諫姜維多帶兵士以確保萬無一失,然姜維卻是笑言:“你我二人足矣。”

    不日到達羌人之地,羌人渠帥見了姜維頗為恭敬:“大將軍前來必然有動!”

    似乎頗有心通之靈。

    姜維即刻言明來意,羌人听了稍作沉思:“魏蜀兩國交戰于我羌人皆非好事,還是息兵為好。”

    頗有抗拒之色。

    “維乃羌人,如何不為羌人所慮?”

    姜維卻是句句直擊要害。

    “將軍確為羌人,然兵勝之後又會如何?兵敗之後又會如何?”

    這句問,夏侯霸听來,頗覺羌人擔心有理。

    “自此維與羌人皆為兄弟!”

    姜維卻是手握羌人渠帥之手:“鼎中焚香,就此結拜通盟,如骨肉兄弟手足,尚有慮否?”

    羌人渠帥見姜維大義凜然,不覺折服,即刻鼎中焚香與姜維拜為兄弟。

    夏侯霸看了看姜維,不覺驚為天人。

    羌人之事定妥,夏侯霸和姜維即刻又趕回漢中,令驛人發檄文于各處軍營:三日之內,諸位將軍必要集于沔陽,听候調動,興兵討伐魏國。違令者,立斬!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25章 後主成都官封夏侯霸,姜維漢中興兵伐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25章 後主成都官封夏侯霸,姜維漢中興兵伐魏。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