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15章 洛陽城曹爽受誅,朝堂上司馬懿辭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15章 洛陽城曹爽受誅,朝堂上司馬懿辭封。

    蔣濟怒氣沖沖直奔司馬府,手指司馬懿大聲質問:“太傅,難道你忘記洛水之誓了嗎?”

    聲音充滿憤怒、不解!

    “太尉,懿並未忘記洛水之誓!”

    “然為何如今判定誅殺曹爽三族?”

    “高平陵之後,懿也願曹爽老老實實做個富家翁,奈何曹爽死心不改,卻是又要謀反!”

    司馬懿卻是辯解,哪知司馬懿如此辯解,更是氣的蔣濟七竅生煙,渾身顫抖:“曹爽若反,大權獨攬之時便可反,然其未反。曹爽若反,高平陵之時便可反,然其未反。想如今卻說曹爽要反,豈不是無中生有,誣陷于他?乃是你司馬懿謀他!”

    蔣濟怒氣沖冠,卻是不與司馬懿留情面,直指司馬懿的內心。

    “蔣太尉,你我同為四朝老臣,歷經曹魏四帝,如此淺顯的道理太尉不明白嗎?難道太尉想看到洛陽城東市被誅殺者,乃是我司馬懿三族嗎?”

    這一句話,徹底,毫不掩飾!

    “太傅,難道你不想想曹真曹子丹嗎?如今誅殺曹爽三族,清明時節,又有誰為他墳上燒紙。”

    “錯就錯在曹子丹糊涂,生出如此逆子,不燒也罷。”

    蔣濟知道,無論他如何說,司馬懿必然要誅殺曹爽三族,再多說無益,既然如此,不若退去:“司馬懿,你言而無信,狠毒至極!”

    蔣濟猛然口吐一口鮮血,退出司馬府。

    正月初十,洛陽城陰雲密布,烏鴉成群的盤旋在洛陽城上空,發出淒慘的鳴叫之聲,大街小巷皆都閉市,嚴森森排滿了手持兵器的士兵,洛陽城全城戒嚴,一片死寂!

    今天,是洛陽城東市誅殺曹爽兄弟及其親信三族的日子!

    “   !”

    忽的銅鑼之聲響起,驀然打破洛陽城死一般的寂靜,大街小巷的窗戶默然打開,人們透過窗戶向大街看去,只見大街之上,黑壓壓一群人不計其數,皆戴沉重枷鎖,依次在兵士監管之下走向刑場。

    多是沉默,也偶有哭泣聲。

    第一個是曹爽,第二個是曹羲,第三個是曹訓

    “午時三刻已到,行刑!”

    監斬官一聲令下,只見劊子手舉起大刀揮向曹爽的脖頸。

    “司馬懿,你司馬氏將會如我!”

    曹爽話未落地,卻是人頭已經掉落地上。

    如此這般,一連十三天,斬殺曹爽兄弟及其親信三族七千余人。

    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慘狀傳入蜀國、吳國,皆嘆息:此乃司馬懿斬斷曹真曹子丹血脈,只怕曹魏要鹿死司馬氏之手。

    曹爽人頭落地時,自然也傳到已是臥床不起的蔣濟耳中。

    “七千余人,一十三天,屠殺殆盡!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蔣濟听完,口吐鮮血,大呼:“司馬懿大奸,言而無信!濟,羞愧難當!濟,對不起曹真曹子丹!”

    言畢,氣絕身亡!

    司馬師看著如此場景,也覺心驚膽戰,緩步司馬懿房中凝視司馬懿:“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師兒,如果是司馬氏呢?”

    司馬懿平靜的看著司馬師:“誅殺曹爽,情勢所迫,斬草除根,方無後患!”

    司馬師點點頭:“師兒知道了。”

    曹爽洛陽城東市之中被誅慘狀,驚嚇到的豈僅僅只有司馬師,那些跟隨曹爽出城的大臣們也皆個個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只怕司馬懿追究起來,豈能免了被判個砍頭之罪?

    一時間朝野之中,充滿不安騷動。

    司馬懿豈能看不出來?

    “此時正是穩定朝政,收攏人心之時。”

    對于司馬懿來說,如此大好時機,豈能錯過?

    不僅僅要做,且要做的恰到好處,司馬懿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適逢刑部按圖索驥抓捕到司馬魯芝、主薄楊綜、參軍辛敞三人,便就奏報司馬懿:“高平陵之時,力諫曹爽兵退許昌攜天子以令諸侯的,不僅僅只有桓範,三人也是跪地苦諫曹爽,今已抓住,也應以曹爽同黨謀反之罪判為夷三族。”

    司馬懿見奏,知道機會來了,即刻起身,前往獄中探視。

    死牢之中,只見三人一臉泰然,不爭不辯,只待等死。

    “大膽魯芝,楊綜,辛敞,你們三人可知罪嗎?”

    雖然司馬懿如此呵斥,然三人卻是面不改色,平靜的看著司馬懿:“只憑太傅處置。”

    不亢不卑,平靜如水。

    司馬懿看了,默默點點頭卻是笑了:“有何可置之處?你們身為曹爽下屬,出城救援,乃是大義,身為曹爽部將臨危之時勸曹爽兵退許昌攜天子以令諸侯討伐我司馬懿,乃是大忠。此大忠大義之人,我司馬懿豈有殺你們的道理?”

    司馬懿說完,即命當場釋放。

    三人大驚,如此重罪,竟然會毫發無損,就這樣釋放了?

    三人疑惑的看著司馬懿,一時間竟然變得手足無措,但見司馬懿絕無虛言,便就普通跪倒:“願听太傅調遣。”

    司馬懿卻是笑對三人:“只待早朝之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被無罪釋放的辛敞出了死牢,快步回到家中,一把推開辛憲英的房門,見到辛憲英時噗通跪倒大哭:“多謝姐姐相救,沒有姐姐之諫,只怕我死無葬身之地,現如今不僅沒死,卻是成就了大義之舉。”

    辛憲英看著辛敞,依然平靜如水:“敞弟,且起來,今有你大義之舉,消我滅門之罪,只待司馬懿與你封賞。”

    辛憲英的話,又再一次震驚到辛敞:“司馬懿不僅不殺,還要封賞?”

    翌日,早朝。

    “啪啪啪。”

    三聲淨鞭響後,皇帝曹芳御座坐定,太監宣完有事奏本,無事退朝之後,司馬懿出列,躬身皇帝曹芳:“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恭敬,謙卑!

    天子曹芳見是司馬懿,便趕緊示意司馬懿平身:“太傅,只管奏來。”

    “司馬魯芝、主薄楊綜、參軍辛敞,雖在曹爽謀反之時曾有諫言,然三人是為其主,乃大忠大義之人,故微臣奏請陛下,擢升司馬魯芝為御史中丞、主薄楊綜為尚書郎、參軍辛敞為河內太守,以效天下臣子。臣,司馬懿恭請陛下準奏。”

    司馬懿奏完,依然恭敬躬身,等待天子曹芳回復。

    “準奏!”

    天子曹芳自然趕緊答應。

    太極殿群臣見參與死諫曹爽兵退許昌討伐司馬懿的三人不僅僅沒事,反而得到擢升,心里的石頭落了一半。

    皇帝曹芳話音剛落,只見刑部尚書出列:“臣有本要奏。”

    “準奏。”

    曹芳自然也答應。

    “尚書陳泰也曾參與曹爽謀反,現押于大牢之中,臣奏請陛下,也應以曹爽同黨之罪判為夷三族。恭請陛下準奏。”

    “陛下,不可。”

    未等皇帝曹芳說話,司馬懿卻是躬身出列,阻止刑部尚書之奏。

    “尚書陳泰于洛水河邊臨危受命,卻不顧個人安危不辱使命,不應當斬,不僅僅不斬,也應擢升。”

    曹芳見司馬懿如此講,便看向刑部尚書:“且把陳泰帶到大殿之上,朕當面審查。”

    太監听聞曹芳如此說,即刻宣旨:“押尚書陳泰上殿。”

    少傾,既把陳泰押進太極殿殿上。

    太極殿上,只見陳泰雖身負五花大綁,但卻是大義凜然,不屈不撓:“只憑皇上處置!”

    “如實稟來。”

    天子曹芳即刻問詢陳泰。

    陳泰依然泰然,只把事情來龍去脈如實說個清楚。

    “太傅,如此看來,陳泰所言皆無虛言,依太傅之見該當如何?”

    天子曹芳又問詢司馬懿。

    “陳泰不辱使命,乃忠義之士,應于擢升。”

    “準。”

    天子曹芳一個準,竟然驚到了陳泰:“這是怎麼回事?怎麼轉瞬之間從階下囚變成了忠義之士而竟得以擢升?既然如此,如此朝堂,還是遠離的好。”

    陳泰即刻跪倒:“啟稟陛下,臣不願京城為官。只想邊關效命!”

    “既然如此,太傅,不知應如何安置陳泰?”

    天子曹芳又問詢司馬懿。

    “現關中坐鎮的征西將軍乃是郭淮,既然陳尚書如此意決,臣奏請陛下任陳泰為雍州刺史,輔佐征西將軍郭淮為妥。”

    “準!”

    天子又準了。

    一時間,朝堂之上戲曲般的一幕看呆眾位大臣:原來如此,司馬懿不僅不趕盡殺絕,且要論功行賞,拉攏人心。

    轟然一聲,群臣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朝野上下,一片肅然。

    既然朝野肅然,天子曹芳如何的不知趣?

    即刻御批詔書,封賞司馬懿:“太傅司馬懿平復曹爽謀反有功,乃是朝廷棟梁,加封太傅司馬懿為丞相,輔佐朕以安社稷,增封食邑潁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並前八縣,邑二萬戶,奏事不名,以褒獎太傅。”

    御批完畢,即刻傳詔于司馬懿。

    司馬懿看了天子御批詔書卻只是平靜的笑笑,順手推于一旁。

    “父親,為何不受丞相之職?”

    司馬師不解:“出生入死,不正是為此嗎?且受了丞相一職,便可保司馬氏永不為魚肉!”

    “師兒也有糊涂的時候!”

    司馬懿在听到司馬懿如此說時,便把笑臉收了:“師兒,目光何等的短淺!現在朝堂雖是肅然,然多少雙眼楮盯著我們,如果受了丞相之職,豈不坐實我司馬氏誅殺曹爽為謀朝權之實?遙想曹操當年,何等的威武,也不是循序漸進而至丞相位嗎?即使不受丞相職,仍可行丞相事,要其實,不要其虛,此乃天子先祖所教。”

    司馬懿一番話,即刻提醒了司馬師:“父親,師兒明白,且讓師兒為父親代寫回詔之疏。”

    司馬懿笑而點頭。

    司馬師伏案提筆,一氣呵成:“臣司馬懿,受先帝托孤之恩,社稷安危之時挺身而出乃是懿職責所在。今曹爽生無君不臣之心謀反,欲圖天子位,臣司馬懿舍命誅殺逆賊曹爽,實為懿本分,也實是懿報先帝托孤之恩。丞相之職,關系國之命脈、社稷之安危,懿實不敢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司馬懿看完,不由贊嘆,即刻送入皇宮天子案前,辭丞相之職。

    天子曹芳見了,不覺心中一震:“司馬懿只受封邑卻不受丞相之職,是為辭讓之辭。如此看來,還需再下詔。”

    即刻又于案前御批詔書送于司馬懿。

    然,司馬懿奏疏又到,又是辭丞相職。

    曹芳又見司馬懿辭丞相職,依然不放心,又御批詔書發于司馬懿。

    這次,天子曹芳覺得,三發御批詔書與司馬懿,司馬懿定然會受丞相職。

    哪知,司馬懿再次奏疏天子曹芳,三辭丞相職。

    如此三番,曹芳知道,丞相之職,司馬懿定不受封,方罷。

    然司馬懿三辭丞相職之事,朝野上下無有不知,皆言司馬懿實為朝廷忠臣,無不贊嘆!

    司馬懿越是如此,天子曹芳越覺過意不去,既然司馬懿不受丞相之職,便就加封司馬懿

    九錫之禮,朝會不拜,以此彰顯司馬懿之功德。

    然司馬懿卻是又辭加九錫之禮。

    “臣,司馬懿跪拜陛下:陛下加封臣司馬懿九錫之禮甚重,懿之德能如何能承受的起?歷數大魏以來,唯有先祖武皇帝文可治國、武能安邦,大功大德為漢室棟梁,方可受九錫之禮。然如先祖武皇帝者至今無有一人,臣懿亦更不敢與先祖武皇帝相提並論。臣,懿所做只為不負先帝之托,實無有先祖武皇帝大功大德,懿斷不敢受。”

    如此三番,司馬懿又固辭九錫之禮。

    天子曹芳見狀,無奈只得應了司馬懿,加封九錫之禮方罷。

    司馬懿固辭九錫之禮之事又是遍傳朝野上下,群臣無不贊嘆,不僅僅贊嘆,自此,依附司馬懿的大臣一時間不計其數。

    自此,司馬懿雖未受丞相之職、未受九錫之禮,然司馬懿卻是一時間權傾朝野,達到人生鼎峰,與司馬懿爭鋒者已無一人!

    然,即便如此,司馬懿卻是更加的謹慎,謙卑,對待天子恭敬如初。

    此時的司馬懿已年邁七十,司馬懿為彰顯無有反叛之心,便以年邁為由,逐步減少早朝奏事,慢慢也就不再上早朝了,只平靜居于司馬府中。

    即便如此,天子曹芳依然讓司馬懿在洛陽城中建立宗廟,並設置左右長史,增加掾屬、舍人的名額到滿額的十人,並且每年還可以推薦其掾屬一人擔任御史,以及舉秀才一人,增加司馬懿的官騎兵到一百人,鼓吹手十四人。

    自此,司馬懿不僅僅權傾朝野,更是風光無限!

    然,一場風暴卻正在悄然襲來。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15章 洛陽城曹爽受誅,朝堂上司馬懿辭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15章 洛陽城曹爽受誅,朝堂上司馬懿辭封。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