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5章 司馬懿南征建功,曹爽求功欲伐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5章 司馬懿南征建功,曹爽求功欲伐蜀。

    洛陽淨陽門外,旌旗獵獵,戰鼓震震,披堅執銳的軍士,早已列成齊整的宏偉陣勢,猶如高山、城池般氣勢磅礡。

    司馬懿身披戰袍威風凜凜仿若一柄尖銳刀鋒,刀光劍影之中立于陣前戰馬之上,振臂之時,只听喊殺之聲聲震九霄,大地都為之顫抖。

    南征大軍引勢待發!

    攜文武百官津陽門外為大軍壯行的皇帝曹芳看著如此陣勢,不由贊嘆:“果我大魏之雄師!”

    一通鼓,司馬懿快步向前跪倒在皇帝曹芳腳下:“陛下親送,臣頗感誠惶誠恐。”

    “司馬愛卿年邁之時尚且為我大魏統兵御敵,我大魏軍士為大魏拋灑熱血頭顱,朕于津陽門外壯行,實乃朕之慰,愛卿不必惶恐。且平身,只管來飲壯行酒。”

    天子言罷,隨手端起一碗酒,遞于司馬懿。

    司馬懿跪接御酒後並不直接飲下,而是站起轉身,來到戰車旁先澆在戰車之上,後又澆于大地,方將御酒?飲而盡。

    三碗酒,碗碗如此!

    二通鼓,三酹酒畢。

    三酹酒畢,只見天子曹芳牽起司馬懿的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朕今日送愛卿出征,只待愛卿得勝還朝之時,朕便親手為愛卿脫去戰袍!”

    司馬懿听完,噗通復跪:“臣衛大魏,萬死不辭!”

    此時,站于皇帝一旁的曹爽早已是按耐不住了,見如此情景,便也順勢對著司馬懿躬身:“宣公,早早建功!”

    言語之中,透露著不甘。

    司馬懿也不回頭:“只待凱旋!”。

    曹爽看著又跨上戰馬的司馬懿,心中不覺一陣顫抖,臉色頗為難看。

    “咚咚咚。”三通鼓響。

    三通鼓罷,戰馬之上威風凜凜的司馬懿大呼一聲:“大軍開拔!”便就直奔疆場而去。

    曹爽看著遠去的大軍,不覺一陣凌亂。

    然司馬懿知邊關勢急,不敢遲緩,十數日便就軍達荊州。

    此時的荊州城內,因了吳軍朱然的連連攻擊,已是傷亡慘重,軍疲馬乏,士氣低落,城中百姓更是叫苦不迭。忽見司馬懿大軍至,無論守關將士還是百姓,皆如流離失所的孩子看到父母般痛哭流涕,懸著的心終于有了依靠,可以落地了,然荊州由于守城將士的死守,雖是遍體鱗傷,卻也是安然無恙。

    司馬懿來不及傷心,即刻升帳,商討軍事。

    “眾位將士舍生忘死與城共存亡,實實讓懿涕零,請受懿三拜。”

    司馬懿說完,不顧三軍將士勸阻,深深躬身,三拜而畢。

    “朱然之軍現如今勢頭正盛,不知大都督如何破敵?”

    諸將急切詢問。

    司馬懿听完,卻是面色不驚:“眾位將軍,切莫心急,行軍途中,本都督早已是想好了對敵之策。”

    波瀾不驚。

    諸將听完,瞬間便就輕松起來:“大都督既然如此說,必然是胸有成竹。只是未將們愚鈍,還請大都督明示。”

    司馬懿听完,卻是笑了:“諸位將軍,朱然長不盈七尺,有何懼哉?然朱然多年征戰,必知懿之威名,知懿到豈能不慌?故一策,荊州城上,遍掛我司馬大 ,驚一驚他。至于其二策,則是進攻,速決。”

    這兩策,諸將卻是不解:“如何進攻,速決?”

    “荊州之地,地處南方,大暑之時,頗為濕熱,不宜久戰,因此宜速決。然如何速決?先以多支快騎,無論白天亦或黑夜,從多個方向不停驚擾朱然之軍,以亂其軍心。待吳軍疲憊之時,便奮而擊之,可破。”

    諸將听完,雖知司馬懿謀略,卻也是覺得只怕這兩策不行,但既然大都督說了,只管行事便可。

    其實司馬懿哪能只有兩策退敵?無外乎形勢未到,據情而定而已。

    一時間,荊州城上,司馬大 遍插,呼啦啦迎風招展。

    再說吳軍朱然,近幾日攻擊荊州城頗為順利,心里不覺舒暢,正于中軍帳中歇息,忽見兵士進帳,神情頗為慌張。

    “何事如此這般,快快言來。”

    “荊州城上,忽的更換大 ,呼啦啦迎風招展,仔細看時,大 上卻是司馬二字,想必是司馬懿來了。”

    如何不驚?東吳軍士,誰不知道司馬懿的威名?

    朱然也不例外!

    “司馬懿?看仔細了嗎?”

    朱然急切問道。然卻是不等軍士回答,便就跨上戰馬直奔荊州城下親觀。

    待到了荊州城下,抬頭看時,果不其然,荊州城上,一面面大 迎風招展,上書兩個大字:“司馬。”

    朱然不覺一震,果然是司馬懿到了。

    哪還敢再輕敵,即刻回轉中軍大帳,思想對策。

    本是前來伐魏,沒想一面大 ,卻是把朱然驚到有攻到守了。

    朱然為防司馬懿,安排全軍戒備。

    是夜,朱然中軍帳案上讀罷兵書,因了心中顧慮,不覺心煩意亂,一時間竟然難以入睡。

    正在輾轉反側之時,忽听大營北面廝殺聲震天,趕緊翻身起來,準備披掛上陣,然還未等披掛好,卻又听西面也是忽的殺聲震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好不容易慌亂中披掛整齊,卻是見帳外士兵呼呼跑進來:“啟稟將軍,魏軍廝殺一陣,卻是忽的來,又忽的退了。”

    朱然一頭霧水,這是為何?怎麼像一陣風一般?

    “也不知道司馬懿又使何等計謀?且小心,多加戒備!”

    士兵應聲喏,便就出了中軍大帳。

    既然無事,且卸了盔甲。

    然朱然剛剛把盔甲卸罷,還未等走到榻前,忽的听大營東邊又起廝殺聲,且這次廝殺聲卻是更加淒慘。

    朱然不敢大意,趕緊又披掛起來,提起大刀奔出大帳,定楮看時,只見東面大營火光沖天,廝殺聲不絕于耳。

    兵士已是給朱然牽了戰馬,只待朱然提刀上馬,好去東面殺敵。

    然當朱然欲去東面大營時,卻是北面又再忽火光沖天,廝殺聲再起,一時間,朱然不知該去何處。

    突然,卻是听的東面大營廝殺聲小了,北面卻是越來越大。

    罷,且奔北面而去。

    然到了北面,卻是只見軍營中橫七豎八的躺著一些士兵尸體,而魏軍卻是不知去向。

    趕緊抓起一個兵士問道:“為何如此?魏軍何在?”

    士兵滿臉灰塵,嚇得噗通跪倒:“稟將軍,正睡之時,忽的就听敵軍來,出帳迎敵,才知都是騎兵,呼啦啦的殺來,呼啦啦的離去。來去如風,如奈其何?”

    說的卻是實事求是。

    不錯,這正是司馬懿的驚擾之策。

    朱然不由嘆道:“司馬懿詭計多端,老奸巨猾,如此這般驚擾,必然有計,需必時時小心方可。”

    然軍中此時卻又是風平浪靜了。

    朱然只得再回大帳,然如此情形,一夜又如何睡的安穩?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朱然還未洗漱之時,忽的卻又听西面殺聲再起,知道是驚擾之兵又到了。

    既然忽的來,又忽的去,只讓士兵去殺便可。

    朱然不再慌張,哪知,那廝殺聲卻是遲遲不去。

    “不好,難道是偷襲不成?”

    趕緊又披掛,提刀上了戰馬,待到西面時,魏軍見是朱然提刀來了,卻是打個口哨,忽的又撤了。

    如此三番,把朱然惹的是精疲力盡,只得全營加強戒備,一時間不敢出擊。

    即便如此,魏軍騎兵卻是猶如幽靈般,不知何時又在何處驚擾,能進的大營時便是廝殺,進不來時便是箭矢,確是讓人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朱然只得傳下軍令:“全軍不可妄動,只許死守。”

    魏軍戰局大穩!

    然司馬懿卻是不撤騎兵,只讓騎兵時時驚擾朱然,驚擾之時,卻又傳令中軍大帳議事。

    “大都督果然妙計,現如今朱然只守不戰,軍勢大穩。”

    諸將不由一個個神采奕奕。

    “諸位將軍,切莫就此罷手,只听本都督安排。自今日起,軍分三路,一路全軍精簡,只帶鋒利兵器、少許干糧,每日在朱然大營前做總攻之態,沒有本都督之命,一日不可斷,若有時機時只管死命攻營。一路于朱然大營左右兩翼排兵布陣,搖旗吶喊,亦做總攻之狀,若有戰機,亦必然死攻,沒有本都督之命,不得撤軍。一路于城內加緊器械糧草籌備且要大張總攻聲勢,且打開城門,放百姓正常出入,以便吳軍細作入城觀看。如此三路,必不可怠慢,違令者,斬!本都督則是披掛,陣前御敵。”

    三軍將士听了,齊聲應喏,即刻分頭安排行動。

    此時,朱然大營中猶如驚弓之鳥,時時不得安生,正在煩悶之時,忽見細作來報:“大將軍,不好了,魏軍要對我軍發起總攻!”

    “如實稟來。”朱然听了,趕緊命稟。

    細作把城中之事細說:“荊州城內,兵器器械堆積如山,然即便如此,魏軍卻是依然不停制作,所制兵器不計其數。軍糧更是源源不斷的運進城來,若果不是總攻大戰,哪有如此動靜?”

    朱然听了,心中驚的不由震動:“看來司馬老賊已是設好陷阱,只待擒我。不好,如此看來,此地不宜久留。”

    朱然撤兵之心一時按捺不住,只怕跑的遲了,命就沒有了。

    趕緊召集中軍大帳商議退兵之事。

    商議時,果不其然,吳軍諸將皆言不虛,現如今,無論正面還是兩翼,魏軍均是總攻之勢,而具體如何總攻卻是不得詳情。

    諸將不由擔心:司馬懿詭計多端,只怕已是設好天羅地網,趕緊撤兵是為上策。

    朱然大帳之中,心驚膽戰的定下了撤兵之議。

    是夜,夜黑如漆,朱然悄然命大軍回撤。

    然這般動靜,如何能瞞得過司馬懿?

    見吳軍撤了,即刻搖旗吶喊,敗兵窮追!

    直至天亮時,一路追擊到三州口,斬吳軍首級萬余,收其舟船軍資不計其數,大勝而還。

    朱然一路兵敗,荊州樊城之圍解了。

    諸葛瑾一路全然看著朱然,見朱然如此輕松被司馬懿斬殺一萬余首級,諸葛瑾東吳老將,如何不知司馬懿的厲害,也是悄然退兵了。

    四路大軍還剩兩路:進攻淮南的揚武將軍全琮所部和進攻六安的威北將軍諸葛恪所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司馬懿即刻移軍皖城,再戰這兩路吳軍。

    然而,司馬懿剛到舒城,諸葛恪知道是司馬懿帶兵來攻,竟然把帶不走的軍械糧草焚燒罷,早早的棄城撤軍了。

    淮南全琮自然也知趣兵退而去。

    司馬懿以軍中威名,竟然憑借一己之力扭轉了戰局。

    捷報一路傳至洛陽,少帝曹芳自然喜不自勝,遂派中常侍持節前來犒勞三軍。

    犒勞三軍之時,又宣曹芳御詔,增封司馬懿食郾、臨潁,並前四縣,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

    南征雖苦,然對于司馬懿來說,南征讓司馬懿達到了人生巔峰。

    然而,即便是如此,司馬懿卻是變得更加的小心謙卑,此時的他知道,自己的功勞越大,最不舒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曹爽。

    司馬懿所慮不虛。

    自司馬懿得勝還朝以來,不僅僅少帝曹芳又加封與他,即便是朝中大臣,也更是大多滑向司馬懿,對司馬懿越來越是敬重。

    大殿之上,皇帝曹芳有事之時,更是更多的詢問司馬懿,尤其是郭太後,更是更加的依賴司馬懿,但凡意見不一時,郭太後竟然毫不猶豫的支持司馬懿的建議。

    曹爽不爽了,甚至說是煩悶至極了。

    一日早朝後,曹爽煩悶的走在退朝的路上,忽的後面傳來一聲呼喚,曹爽回頭看時,見是尚書鄧楊、李勝二人。

    “二位尚書,有何事?”

    曹爽本就心情郁悶,問話時,自然語氣不甚熱情。

    “曹公,為何如此悶悶不樂?”

    鄧李二人不是看不出來曹爽的郁悶,也不是不知道曹爽郁悶的原因,如此問,無非是引起曹爽的注意關系而已。

    “唉”

    曹爽嘆口氣:“難道二位尚書也要戲耍與我嗎?”

    曹爽卻是真的有些不高興了。

    “哪里,哪里,只是我二人可讓曹公高興起來。”

    這明顯是話里有話。

    曹爽一听,也不由得一怔:“既然如此,此處不便說話,不若與我一起回府。”

    正中鄧楊李勝二人下懷:“曹公,請。”

    曹爽府內,三人落定,只見鄧楊凝視曹爽:“曹公,只如此郁悶又與事何補?”

    “听鄧尚書說,似乎有可解之方?”

    “不錯,明人不說暗話,曹公所郁悶者,無外乎是司馬懿。”

    “既然二位知道,又奈其何?”

    李勝急切插話:“軍功!”

    “不錯!就是軍功!”鄧楊接著說。

    一時間,把曹爽說的一頭霧水:“二位尚書,只待明說。”

    “曹公仔細想來,司馬懿南征帶給他了什麼?此時,曹公也需要一場軍功方可。”

    曹爽听了,似乎豁然開朗,然瞬而又郁悶起來:“司馬懿剛剛平定戰亂之處,短時之內,邊境安定,又如何能要得戰功?”

    “伐蜀!”

    鄧楊和李勝幾乎是異口同聲。

    曹爽猛的看著鄧楊和李勝:“伐蜀?”

    曹爽欲言又止,而鄧楊和李勝看向曹爽時,卻是發現,曹爽一瞬間似乎舒展了許多。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5章 司馬懿南征建功,曹爽求功欲伐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5章 司馬懿南征建功,曹爽求功欲伐蜀。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