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

第34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馬入蘆花 本章︰第34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但天下歸一之後,再行耕戰便再也行不通了,邊疆或許可能,但是中原大地,大秦腹地之內,誰還能接受如此嚴苛的條令。

    亂世之中,行耕戰乃是戰之道,是為了完成大秦的統一大業,而現在,天下一統,中原大地歸于平靜,環顧四周已無敵手,百年之願得以完成,就好像心中緊繃的一根弦,終于可以放松了,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

    但是,這口氣呼出去了,再想找回來,那就難了,百姓經歷的幾百年的戰亂,就想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好好生活,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活一輩子,或許也足以令人滿意了。

    這是人之常情,達到目標之後,自然想要更好的生活環境,要是大秦統一之後,和亂世完全一樣,那這數十年的滅國大戰,那百姓承受的苦難換來的一切,不都是一個笑話嘛,那人們還有必要擁護大秦嗎?

    繼續推行耕戰,民間不滿的情緒必定會高漲,如此情況,極其容易被有心人挑撥,到時,又是一番亂象。

    始皇帝知道這個道理,大秦統一之後,就連他這個大秦的皇帝都長出一口氣,好似多年積壓在心頭的陰霾盡皆散去,何況是下方的百姓,繼續耕戰,不可行,所以,在大朝會上,始皇帝才會采用農家的理論,重用農家弟子治國。

    農家的三條治國策論,是能使大秦經濟基礎迅速歸于穩定的良方,也是能讓底層百姓感受到大秦國策的利處,這是重農之策,若是大秦大力推行十年,大秦將進入歷朝歷代所沒有的始皇盛世。

    這是農家之策,藏富于民,休養生息,重農之道,能讓百姓能真切感受到大秦的利處,便會真心擁護大秦,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但隨著時間推移,大秦將會越來越穩定。

    農家之策,是在儒法兩家爭執不下之時,始皇帝選上來的折中之策,效果還不錯,若是沒有扶甦提出的新儒,開創變革儒學這一套,儒家是沒有絲毫的可能與法家爭鋒的,若是如此,那就是重蹈歷史的覆轍,而最後的結果,也必將是法家一家獨大,各派皆被打壓,始皇帝能用的,也只能是法家。

    但現在,新儒和法家杠上了,誰也不服誰,這兩家,對于始皇帝來說,都有大用,隨意表態支持其中一家,那必將失去另一家弟子的誠心輔佐,這是始皇帝不願看到的。

    不可否認,能在諸子百家之中脫穎而出,這兩家的弟子,都是具有真材實料的,若是能讓他們全部為大秦所用,這才是始皇帝樂于看見的結果,人才的好處,在大秦的發展過程之中,一次次被求證,重視人才,就是歷代秦王不變的優良傳統。

    在各家之中,實力最強的也是這兩家,現在兩家彼此爭斗,反而還陷入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在這種平衡之下,對朝堂形勢有利啊,又給了各家之法出頭的機會,農家便是如此,原本是儒法兩家的治國之策,現在,卻被農家搶走了。

    這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始皇帝也樂的如此,只要朝中不是一家獨大,這局棋,就還會很有意思,儒法兩家也是,只要是他們之中的任一一家上位,另一家當場就會翻臉,而現在,農家上位,儒法兩家反而還松了一口氣,心中暗想,還好不是這小子上去了。

    殊不知原本大好的局面卻爭的變成了一團亂麻,而兩家反而還覺得達到了目的,大家都皆大歡喜。

    這就是始皇帝的平衡之道,做事情可以靠強權,但這,卻是最低級的做法,長此以往,必將離心離德,成為棋局之上最高的掌權者,最厲害的手段,便是要讓下面的人忠心的去辦事,還要感覺自己賺了。

    始皇帝如此作態,儒法兩家爭這個治國之策,一旦上位,便是治世之學,此等尊貴的地位有多大的誘惑力,可以想象,下方的人自然也明白,所以,在大朝會,兩家在下方爭的是頭破血流,但始皇帝,卻是一臉悠閑坐在王座之上看戲。

    就是始皇帝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才給了儒法兩家的弟子最大的心理壓力,兩家弟子會想,陛下想必是要從兩家之中做出抉擇了。

    在這種時候,儒家弟子會想“法家之人一直看我們儒家不順眼,甚至恨不得把我們儒家給徹底摧毀,現在敲定大秦國策,若是讓法家之人上位,那他們不的弄死我們啊,不行,絕對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而法家弟子會想“我們在朝中稱霸多年,可不能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栽了跟頭,朝中政敵無數,特別是儒家,要是儒家上位,我法家失勢,境遇極有可能像商君一般,這可是性命之危啊,若真是如此,我法家傾覆,便在今朝啊,絕對不行!”

    兩家之爭斗,因為政見和理論的不合,彼此敵對,彼此爭斗,都近乎是仇怨,現在這種情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兩家之中,隨便一家上位,另一家都不能接受,這將是最為惡劣的結果。

    甚至,在爭論進入白熱化階段,事情的發展超出他們的掌控,甚至一度向著最壞的可能性而去,這種情況下,就會大大增強兩家弟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至于到後來,兩家弟子心中甚至會降低心理預期,不求上位,但只要不是法家,儒家上位,隨便是哪一家都行,這就是農家登場的時機和環境。

    儒法兩家全面杠上了,讓農家成為了最大的獲利者,也讓朝中的爭端得到了暫時的平息,儒法兩家的爭斗由明面轉向暗處,始皇帝盡得其人才,各家弟子還的感恩戴德,不感恩戴德,不敢有絲毫的埋怨。

    可對于法家來說,就是變相削減了他的權力,但始皇帝這種削減,無聲無息,法家弟子也沒有絲毫的辦法,一番操作下來,朝中就形成了各方勢力並存的局面,這也是始皇帝逾期的局面,人才濟濟,才是強盛之道。

    喜歡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第34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第34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並對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