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

第185章 儒家至理︰仁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馬入蘆花 本章︰第185章 儒家至理︰仁愛

    “若是有王命,臣必定謹遵王命!”

    王翦這一番話,可謂是掏心掏肺,直接說的直白。

    王上,老臣知道你對我們不會懷疑,但我們有自知之明,不會給王上添麻煩,我王家二人,已經到達賞無可賞的地步了,若是繼續執掌大權,對誰都不好。

    但是,我王家是絕對會向大秦效忠的,我兒王賁已經答應了扶甦,要在他身邊護衛十幾年,現在扶甦去了騎軍,相當于王賁也進入騎軍任職了,他依然在為大秦出力。

    王翦直接把話說的直白,也是沒有辦法了。

    “王上,既然王賁將軍另有要事,就將北方軍團的大權交給蒙恬吧,想來,這小子是不會令我們失望的!”

    屠睢說著。

    “也是,蒙恬統率北方軍團,才正顯我大秦之朝氣啊!”其他幾人附和道。

    “也只有如此了,諸位愛卿說的也對,將蒙恬放在關中統率關中軍團,著實是有點大才小用了!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也該看看諸子百家爭論的如何了,這治國大略,可是重中之重啊!”秦王擺擺手。

    “王上,如今這朝堂之上法家弟子佔絕大多數,這治國大略,怕是法家無疑啊!”

    “未必,可以拭目以待,退下吧!”

    “臣等告退!”

    待到王翦他們退下之後,秦王看向蒙恬,蒙恬會意,下令擂鼓,蓋過底下的喧鬧,待到下方平靜之時,秦王才緩緩邁出一步。

    “諸位,如何,有沒有拿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出來,是個什麼章程,說說看!”

    話音剛落,準備已久的扶甦邁步而出,搶在想要說話的大臣面前!

    “父王,兒臣有些想法!”

    “講!”

    “父王也知道,兒臣學在儒家,現在,用的也是儒家之法,只是,不同于以往的儒家之法,這是兒臣和幾個儒家博士以及陳馳大人商討出來的,一定會讓父王,對儒家改觀!”

    “哦,還有所不同,什麼不同,說說看!”

    “原來的儒家,只會遵循一條道理,至死不懂變通,這是不行的,之前,在亂世之中,我儒家祖師孔子的理論無人能采納,但是現在,天下一統,正是我儒家大行其道之時

    昔日我儒家,只取祖師偏頗一隅,是為古制,古禮,古法,從而忽略我儒家的核心,仁愛!

    什麼是仁愛?

    談談兒臣這兩個字的理解,仁愛是一種胸懷,是一種博愛的胸襟,一種視天下為一家的情懷

    其中,用仁,可以形成社會道德規範,因為仁字之中,包含著對義的守護和對智的參悟,“信近于義,言可復也”,行事之下,多靠近于義者,便能體會到仁的真諦。

    義以仁為體,仁以義為用,兩者之間,是從基本的道德認知,再到自身的行動,是由知到行的落實,所以,在做事之前,在踐行仁之一字之時,就必須先講求“知”!

    《論語 陽貨》篇載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

    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恭、寬、信、敏、惠皆是立身處世的智慧,是足以恪守仁、踐行仁所應具備的性情和品質,有此品質,在細化于社會道德之上,便是仁,義,禮,智,信!

    以這十個字,規範天下百姓讀書人,便可形成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天下將歸于仁之中。

    有仁做為道德規範,那禮,便成為了落實這些的行為準則!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非禮勿視,非禮勿听,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在個人行為舉止之上克制自己,發端于仁,恪守于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社會道德規範落實在禮中的具體表現,君自有君的氣度,臣自有臣的肱骨,父自有父的威儀,子自有子的孝悌,每個人謹守本心,做好自己,便是最好的禮。

    所以,兒臣在此引申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便是天下安穩,切實可行的第二條道德規範!

    在前面兩條為基礎之下,可以引申出第三條,孝悌!

    在《論語 學而》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由此可見,孝悌亦是看清一個人的重要方法,如果連至親至愛之人,都不能做到盡孝道,守人倫,那如何指望他能夠恪守本心,不犯上作亂呢?

    因此,孝悌,也是需要我大秦大力提倡的!這便是我儒家以仁愛為主的道德規範”

    扶甦這一套,完全將孔子的思想理論具象化,全部適用進了大秦的道德層面,恭,寬,信,敏,惠這五字是人需要擁有的自我品質,仁,義,禮,智,信!是個人行事需要遵守的道德規範。

    他在整個的思想層面,就已經規劃了人應該做什麼,要怎麼做,既要守三綱,又要行五常,最後還要盡人倫,守孝悌,作亂之人從思想道德層面就定性了他的罪。

    久而久之,忠義,孝悌,仁愛,便會深入人心,因為他的理論,就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而存在的,你也不能說他錯,他直接就在道德的最高點進行了定性,這便是儒家思想為君權所用之後的可怕存在!

    無比強大的思想控制,當這些成為社會道德標準,大秦社會中的每一個秦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去遵守,因為思想上的認知和道德認知要求你去這麼做,當這些成為普遍道德規範,那儒家的仁愛,也就真正的深入人心了!

    當大秦真的推行自己說的這番話的時候,無論最後的治國方略是什麼,大秦之中,最盛行的依然是儒家的仁愛思想!

    (儒家核心思想中的仁愛,是一個偏向哲學化的詞,我這里只是運用他的基本理念,達到扶甦想要的政治目的,也就是思想控制,達成社會普遍道德規範!)

    喜歡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第185章 儒家至理︰仁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第185章 儒家至理︰仁愛並對大秦︰奸臣矯詔,我扶甦絕不自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