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晉吉祥

第二百一十二章 賞雨賞出個謎題來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雲之錦 本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賞雨賞出個謎題來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福晉吉祥 !

    那個雅軒,從外觀看起來確實是很象一個庭院,其所處的位置也並不在鬧市,而是在一個近郊的地方,看起來風光也很是秀麗,平常的時候清不清靜不知道,但現在因為事先安排過的緣故,倒確實是極安靜的,安靜到連潺潺的水聲都听得到。

    康熙一行人听到的水聲,當然並不是雨聲,這天的雨其實並不大,只是“綿綿春雨”,可謂是“潤物細無聲”。只是春雨無聲,流水卻有聲,當人們剛剛走進雅軒的大門,迎面設著的就是一座假山,山上還種著幾許花樹青藤,並有一條流水順著山石婉蜒而下,最終流入到下方的一汪池水之中。

    康熙略停了停腳步,看了一看,然後又笑了笑,卻是什麼話也沒說,舉步繼續往里去了。再往前的景致,也大多都是如此,有花有樹有草有藤,而且還布置了各色的水景,象什麼池塘、小溪、河流、瀑布,連泉眼都有,甚至還在一處地方打了一口井。

    這一路行一路看下來,蘭靜在觀賞著美景的同時,也覺得有些美中不足,那就是人工雕琢的痕跡過于明顯了,其實有人工雕琢痕跡本來也是正常的,畢竟這庭院本就是人建的,花樹也是人栽的,山石也是人壘的,各色景致也都是人或挖掘或搭建布置起來的,既然一切都是人力而為之,那麼有人工雕琢的痕跡自然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但問題是,建這個雅軒的主人,本心大概是想弄一個自然風光的風景區,所以里面的各色建築,都是照著古樸粗拙的感覺來的,至少外表上是如此,有茅草屋、原木屋、翠竹屋,甚至還有樹屋,可是建造這些古樸屋子的材料,卻俱都是上等的,而在這樣一些原生態式樣建築的周邊,那一叢叢名貴的花樹也都被修剪成各種圖案,就連爬在屋子上的蔓蘿,也很明顯的看出是被處理過的。

    “怎麼樣?”十三阿哥問著蘭靜,“你覺得這里景致如何?”

    “挺好的,”蘭靜對他笑了笑說道,“山光水色、花草樹林、樓台亭閣,不管是做為一個酒莊也好,庭院也罷,該有的都有了,而且布置的也是別具一格,既有園林之精雕細琢,又可見山野之自然拙美,真可謂是意境高遠,匠心獨到。”

    “還是老十三家的說的好,”宜妃娘娘在前面听到了,回頭一笑說道,“我看了這一會兒,一直在想著要如何來形容,卻總想不到合適的詞,你這一番話,真真就是把我想說而說不出來的話,全都提到了。”

    “如何?”康熙笑看著宜妃娘娘說道,“給你的宮中也照這個樣子修修?”

    “臣妾的宮中有多大的地方,皇上還不知道嗎?”宜妃娘娘笑著回看著康熙,“這等山野園林是斷乎修不來的,皇上真若要賞臣妾,莫如挑個好看的盆景賜給臣妾吧。”

    “盆景?”康熙笑了笑,“那好,等回京之後,朕就將書案上的那個盆景賜給你。”

    “臣妾謝皇上恩典。”宜妃娘娘忙對康熙行了一禮。

    “那你呢?老十三,”康熙又看向十三阿哥問道,“你的莊子地方應該夠大,可想著照此修一修?”

    “皇阿瑪這話說著了,”十三阿哥笑著說道,“看過這個雅軒之後,兒子還真的有想修莊子的打算了。”

    蘭靜听了十三阿哥這話,不由得一愣,十三阿哥的審美一向都是不錯的,怎麼可能會看上這種設計?更何況現在他們府里只有莊子,沒有園子,有什麼可修的?就即使有園子,也沒那麼多銀子去修。

    “哦,”康熙也同樣愣了一下,“你真要修莊子?修成雅軒這個樣子?”

    “不是照著這個樣子修,”十三阿哥忙解釋道,“兒子只是覺得這里的流水得挺好,就想著或許可以在莊子里照此做了,這樣,以後用水就比較方便了。”

    原來如此,蘭靜這下也有些上心了,是啊,剛才自己只顧著看各種景致的不同了,卻忘了去注意那些流水之中所蘊含的機關,這里面可能會涉及到水壓、水力以及水循環的問題啊,如果把這塊弄明白了,說不定自己的府里就可以有抽水馬桶了。

    當然這種技術如果運用好了,許多地方都可以得到方便,最直接的就是象十三阿哥所說的,以後用水就方便了,說不定水籠頭都是能弄出來的,可是蘭靜卻偏偏第一個想起的,是抽水馬桶這種不華麗的事兒,這主要是因為,蘭靜做為一個皇子福晉,不太能感受到取水提水的困難,想用水,讓人去端就是了,倒是這上廁所的事情,一直都比較讓她感覺不便,不過想到自己如果是穿到上廁所只能用廁籌的年代,那將是何等的郁悶和悲摧,她又覺得只是沒有抽水馬桶這種不便,其實也算不上什麼了。

    雖然蘭靜覺得這種不便可以忍受,但當能有機會改變的時候,她自然也很是欣喜,要不是她在現代學的是文科,對這種很明顯需要物理知識的基礎生活設施一點也不了解,肯定早在兆佳氏府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弄了,當然啦,關于物理,她在中學的時候也是學過的,只是在考試過後沒多久,就基本上都還給老師了,所以對那些生活中的便利設施她只知道用,卻並不知道原理為何。

    想到了這些,蘭靜突然又想到自己之前一直懷疑十三阿哥身邊還有一個穿越者,就是那個做出了所謂“瑞光鏡”,其實就是“探照燈”的黃履莊。先開始有所懷疑的時候,蘭靜還很是謹慎也很是小心,更加很是提防的,可是隨著時日一久,十三阿哥再沒拿出什麼仿現代的東西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沙盤一事上,十三阿哥也沒有表示出什麼異常,從而讓蘭靜對這個人的疑心也降低了許多。

    現在通過十三阿哥要引用這個流水技術到自己莊子里的事兒來看,蘭靜對這個黃履莊可能是穿越者的懷疑就更加的淡了,如果他真的是穿越者,那麼以他所展露的技能來看,想必應該是學理的了,可是現在十三阿哥府里既沒有流水技術,也沒有什麼仿現代的生活設施,如果不是他太過低調,那他其實就只是一個很聰明的古代發明家,而從前些日子十三阿哥提起自己在做“奇思淫巧”生意來看,後一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老十三家的,你又想什麼呢?”康熙很是無奈的語氣打斷了蘭靜越跑越歪、越跑越遠的思緒。

    “回皇阿瑪的話,”蘭靜回過神來,忙對康熙說道,“兒媳只是在想,這里水的景致既然如此之多,想必那賞雨之處,應該也很是不凡了。”

    ***********************************************************************

    確實是不凡,很不凡,太不凡了,這是當蘭靜走進那間雨落閣之後,浮上心頭的第一個反應。首先這里的植物花類眾多,俱都是沾雨之後,別有一番情境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窪碧池,里面有浮萍也有荷葉,另外分布在其間的山石、小徑,也都是沾過水之後,顏色格外清亮的,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最最招人眼的,是瓖嵌在各種坐位旁的一塊塊玻璃。

    坐在其中的一間雅坐里,看著蒙蒙細雨輕輕的飄到玻璃上,再慢慢的凝成水珠,然後再緩緩的流下,確實是別有一番意境,讓蘭靜都不得不心下嘆服了,想她在現代的時候,就很喜歡雨水在窗上綿延流下的感覺,只可惜現在玻璃還是一個奢侈品,就連宮中也還沒有用它來做窗子的,這里卻居然用了這麼多,而且每塊還這麼大,雖然跟現代的玻璃窗還是沒法比,但卻已經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得起的了。

    “這種賞雨的法子,”康熙盯著玻璃看了一會兒之後,淡淡的點了點頭,“倒確實是有幾分巧思的。”

    “皇上若覺得好,”宜妃娘娘笑著說道,“就在宮中設個玻璃做的亭子好了,這樣太後在下雨的時候,也有個景兒可以看了。”

    “其實不只是下雨,”蘭靜笑著提醒道,“下雪的時候也是一樣。”

    “是啊,”宜妃娘娘點頭說道,“在這玻璃屋里面,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雪打不到的,外面的景色卻是能看個十足,哎呀,臣妾真是越想越覺得好,想來太後看到這樣的屋子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確實是個好主意,今年皇額娘的聖壽之禮,朕就送這個了,”康熙笑著點了點頭,又囑咐宜妃娘娘和十三阿哥等人,“你們可不許說出去。”

    “到底是皇上的心思轉的快,”宜妃娘娘有些懊惱的說道,“這份壽禮,太後必定是喜歡之極的,臣妾剛才怎麼就沒想到這上面去呢?”

    康熙笑著搖了搖頭,正要再對宜妃娘娘說什麼,就見本來在遠處侍候的太監正快步走過來,于是停下了話頭問道,“什麼事兒?”

    “回皇上的話,”那個太監恭敬的稟報著,“太子來了。”

    “叫他過來吧。”康熙點了點頭。

    “給皇阿瑪請安,給宜母妃請安。”過不多時,太子快步走了過來,頭發上、身上被雨浸的微微有些濕潤。

    “坐吧。”康熙一指十三阿哥讓出來的坐位。

    “兒臣听說皇阿瑪傳了戲,”太子並沒有應聲坐下,在受完了十三阿哥和蘭靜的禮之後,對康熙行了一禮解釋著,“這才接受了浙江巡撫的邀約,出去看看本地的風俗,卻不想皇阿瑪又有了出門賞雨的興致,沒能陪同過來,實是兒子的過錯,還請皇阿瑪處罰。”

    “罰什麼?”康熙笑了笑,擺了擺手,再次示意太子坐下,“朕本來也沒說你們不許出來,你能想到了解當地的風俗,也是一樁好事。”

    “雖然是如此,”太子這回領命坐下了,卻還在對康熙認著錯,“到底也是兒臣出去前沒有先跟您請示。”

    “行了,”康熙打斷了太子的話,“我說了,這事兒沒什麼可罰的,你既趕過來了,就一同賞雨吧。你且好好看一看,朕剛說了,這種賞雨的法子,確實是有些巧思的。”

    “是。”太子這才收了聲,眼楮往周邊大略一掃,最後就定格在那些玻璃上了。

    “你覺得如何?”康熙等太子看了一會兒之後,才開口問他道。

    “確實是有巧思,”太子笑著點了點頭,“看來建這個雅軒之人,是個不俗的。”

    “你知道是誰建的嗎?”康熙接著問道。

    “兒臣不知。”太子忙回答道,“這個地方兒臣也是第一次來。”

    “去問問,”康熙點手叫過一個太監來,吩咐他道,“這里是誰建的?”

    “回皇上的話,”那個太監快步離去之後,過不多時,引了個當地的官員過來,“這里是本地一個富戶,名喚李方的所建。”

    “李方?”康熙點了點頭,“叫他來見我。”

    “回皇上的話,”那個官員忙又說道,“這李方現在不在此處,據說是出門探親去了。”

    “出門了?”康熙眉頭微微一皺,略微沉吟了一下之後,又對那個官員說道,“那他的家人呢,不會都跟著出門了吧,找個能回話的過來。”

    “�!蹦歉齬僭貝鷯σ簧 轄敉瞬嚼肴Х恕br />
    “皇阿瑪,”太子也覺出有些不對勁兒了,“听說皇阿瑪要南巡過來,別人都恨不能過來一睹天顏,可這個李方,怎麼就會這麼巧,偏在這時候出門探親了?”

    “是啊,太巧了。”康熙笑了笑,隨後問太子和十三阿哥,“這個莊子你們都看過了,就你們覺得,平時來的客人應該都是些什麼人?”

    “兒臣因為急著過來見皇阿瑪,”太子想了想之後才回答道,“所以雖然一路行來,卻並沒有仔細看過,只听人介紹說,似乎來的多是些文人雅士,不過,照兒臣看來,想必當地官員來此的應該也不少。”

    “老十三,”康熙看向十三阿哥問道,“太子沒仔細看過,你卻是跟著朕一路走過來的,那照你看呢?”

    “回皇阿瑪的話,”十三阿哥稍稍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這雅軒里面的景致,乍一看起來,是仿的天然野趣,但其實細觀起來,這一花一樹一草一石,都皆非凡品,而這些賞雨之用的大塊玻璃更是價值不菲,照兒子看來,想必一般的文人雅士是來不起的,應該是非富即貴的人居多。”

    “你們說的都不錯,”康熙點了點頭,“會開這麼個招攬非富即貴或是官員們的酒莊,這個李莊怕也不是什麼淡泊名利之人,可是卻偏偏在朕南巡到此的時候,他卻出去探親了,這事情會有這麼巧嗎?”

    “皇阿瑪的意思是?”太子的臉色凝重了起來。

    “我沒什麼意思,”康熙搖了搖頭說道,“我只是覺得奇怪而已,希望一會兒這個李方的家人能為我解惑。”

    ***********************************************************************

    康熙的疑惑並沒有解開,因為那個李方的家人雖然被叫來了,卻是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個人也算不得是李方的家人,而只是他的一個旁親,他說李方在少年時就出去游歷,自己跟他本來都不太認得,在兩年前李方衣錦還鄉之後,雙方雖然論了親,但因為貧富差距過大,也沒多少來往,對他的事兒知道的也不多。

    除了這個什麼也說不清的李方的親戚之外,那個當地官員還把李方家里的留守的僕人,以及負責管理雅軒的人一同帶來了,當然,這兩個人就不用康熙親自問了,自有底下的人問清了奏過來,只是這兩個人也並不知道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因為他們也都是剛被任命不久,而他們所接替的人,據說都是因為貪了錢,而被開除掉遠走他鄉了,而對于李方的背景,他們也只知道是個富戶而已。

    沒想到好好的賞個雨,都能弄出個謎題來,蘭靜實在是很佩服康熙的警覺性,象她一開始就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只覺得就是一個較為有生意頭腦的人,開了個裝修得好了點兒、特別了點兒的酒莊,雖然一草一木都是好東西,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完全可以借此要高價,然後從客人身上更多倍的掙回來。

    當然,官商勾結自古有之,這個道理蘭靜還是明白的,而能開這麼大的酒莊之人,說他與官府之間沒有關系,那肯定就是個笑話了,但蘭靜想到的也就是這麼多了,不象康熙,備不注他剛進雅軒沒多久,就開始覺得有問題了。當然事情進行到現在,蘭靜也覺得這個李方應該是有些問題的,不然事情不會都這麼巧的。只是他的問題到底是什麼,這可能性就太多了,也因為太多了,反而倒沒法分析了。

    蘭靜分析不出來,康熙那邊也沒有再繼續追究下去,至少面兒上是如此,畢竟人家只是正正當當的做一個生意,出門探親也並不犯法,所以那些被招來詢問的人,也都很正常的送了回去,雅軒也還是繼續正常營業著,但蘭靜相信,私下里,康熙是絕不會放松對這件事情的調查的,只是因為這事兒與十三阿哥的關系不大,所以蘭靜也並沒有太去關注。

    雖然賞出了謎題,但這雨總也算是賞過了,而天氣也轉好了,于是南巡的隊伍也就繼續往前行進了,在三月十七日,他們來到了甦州,乘轎進城之時,與其他處一樣,也是闔郡文武官員及紳衿軍民等夾道跪迎,瞻仰天顏並歡聲騰沸,等到住進甦州織造府內北造行宮的時候,甦州織造李煦又進上了御宴和名戲,康熙听得是津津有味,蘭靜則听得是昏昏欲睡,一個勁兒的掐自己的大腿提精神。

    到了甦州的第二天,就是康熙的生辰,也就是萬壽節了。甦州府所屬的萬民,帶著諸般禮品食物跪在行宮之前,康熙听到稟報後,發出口諭,說朕是因閱視河工、巡訪風俗而來,並不是為了誕辰,而且朕來時的一切應用之物,全都是由內務府備好的,對所過的地方秋毫無犯。今天你們的忠心,朕已經知道了,你們還是帶著東西回去吧。

    康熙雖然拒絕了百姓們的禮,但兒女們的禮物卻還是照收不誤的,和去年在塞外給敏妃娘娘過生日一樣,十三阿哥雖然在離京前就已經準備了許多,但萬壽既然是在甦州的地界兒上過,自然也要準備些帶有甦州特色的禮,其實甦繡就很有名,但因為蘭靜以往送的繡品多了,所以它就成為了第一個被放棄掉的選擇。

    而現在甦州最有有名的特產,就是碧螺春茶了。三十八年南巡的時候,江寧巡撫宋犖獻上此茶,康熙甚為喜歡,親自命名,並列為貢品,從而使得碧螺春茶身價百倍,最頂級的更是如同天價一般,只是蘭靜卻並沒有這個感覺,因為她剛到甦州僅僅一天,就已經收到了許多上好的碧螺春茶,足夠她和十三阿哥一年連喝帶送的了。只可惜,這碧螺春茶既然是貢品,當然就不能拿它做為禮物送給康熙了。

    除了甦繡與碧螺春茶以外,再去掉吃食,甦州剩下的特產,還有一個桃花塢木刻年畫,對這個選擇,十三阿哥和蘭靜還是比較喜歡的,雖然到甦州來才僅僅一天,但早知行程安排的他們自然不會做臨時抱佛腳的事兒,早早的就派了人來,定制了一些,也收購了一些,等十三阿哥和蘭靜過來之後,只需要從中挑選出合心意的就行了。

    十三阿哥和蘭靜定制的年畫有兩種樣式,一種是《耕織圖》,在二十八年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時候,見到了南宋紹興年間畫家樓儔所繪的《耕織圖》,感慨于織女之寒、農夫之苦,于是命內廷供奉焦秉貞在此圖的基礎上重新繪制,焦秉貞領命之後,一直到三十五年才繪成完畢,共有耕圖和織圖各二十三幅,康熙還在每幅上都制詩一章,十三阿哥和蘭靜用此作為南巡時所進上的壽禮,也算是很有意義了。

    除了《耕織圖》之外,十三阿哥和蘭靜還定制了一些故事和戲文的單幅或連環的畫片,這其實是為康熙賞給他很喜愛的十八阿哥準備的,當然象這樣的畫他們還多訂了好幾套,要知道其他兄弟家有小孩子的也不少。至于其他收購來的,就選些精品或有代表意義的就好了,當然“八仙慶壽”、“福壽雙全”、“壽字圖”之類的是必不可少的。

    禮物是在到達甦州的當天晚間就選好了的,而在第二天康熙萬壽的正日子里,勤勉的老康同志卻在勸走百姓後,帶著太子和十三阿哥去听政了,于是蘭靜決定利用這段時候,和宜妃娘娘一同品嘗一下甦州當地的美食,只可惜當各色美食擺上來的時候,她的胃卻不給勁,開始造起反來了。

    ps︰

    感謝“qinger041911”投出的評價票,並對這幾天不能按時更新再次表示十二萬分的抱歉,忙勁兒已經過去了,從明天開始恢復正常,之錦也會盡量將更新的時間提前的。(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福晉吉祥》,方便以後閱讀福晉吉祥第二百一十二章 賞雨賞出個謎題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福晉吉祥第二百一十二章 賞雨賞出個謎題來並對福晉吉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