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明末之千戶崛起

第147章 登州鏖戰(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漂泊的雨 本章︰第147章 登州鏖戰(五)

    qzone.io,最快更新魂牽明末之千戶崛起 !

    四天後,王佑安率領亞洲軍三千八百二十三人和一群送傷兵的士兵趕到到登州,到達登州後這些送傷兵的士兵一一向王佑安道別,紛紛表示戰事結束後就會離開原來部隊前來投效。王佑安也很高興,這群老兵在與亞洲軍士兵接觸一段時間後對亞洲軍很是羨慕,何況還有賭約牽制著呢,王佑安也沒有逼他們太急,讓他們各自歸隊。朱大典為亞洲軍安排的營地依然是在整個大營的的後方,看樣子依然是不想讓亞洲軍在登州之戰中立功,不是朱大典對王佑安有意見,而是朱大典需要平衡整個平叛大軍的利益。王佑安也沒在意,他是準備在海上劫胡,攻城戰並不好打,他不可能讓自己的士兵做無謂的犧牲,見過朱大典後就安排士兵扎營。

    第三天,朱大典派人來通知王佑安跟隨中軍出征,但又沒有安排亞洲軍的任務,看樣子是準備將他當幕僚用了,王佑安只好帶著護衛在第二天來到中軍大帳。朱大典確實是想讓他當幕僚,沙河之戰王佑安的眼光就讓朱大典很是欣賞,朱大典對自己的指揮能力還是很明白的,帶著王佑安為他查漏補缺還是很不錯的。王佑安跟隨朱大典的中軍來到登州城前,第一次真正看到明代的登州,其實後世他也來過,但這些景區商業化非常嚴重根本看不到歷史的痕跡,如今一看頓生畏懼。城堡依山面海,青石砌築,由城門、城牆、煙墩三部分構成,形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城東、西約三華里高崗上,分建煙墩毛石砌築,上圓下方,高11.5米,周長25米。古城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97米,基本呈四方形,四周均有殘牆存在,長8-米不等,城東、南角尚存寬約6.7米的護城河道。城門設在南牆,門洞上有三開間硬山式門樓,城門上東南角原建有鐘樓,城門東側設台階供上下城樓。旁邊是著名的登州水城又稱為蓬萊水城,蓬萊水城的城牆,根據防御的方向,可以大致分為陸牆和海牆兩大部分。首先是蓬萊水城最有名,同時也是著名的蓬萊閣所在的海牆部分。整個海牆部分西端沿著海崖丹崖山走向修建,東段城牆則是建在較為平坦的沙灘和防波堤上,突出的炮台不同于傳統的馬面甕城,它們有著明確的交叉火力布局。和城牆主體相連的牆面寬大的炮台,有詩雲︰高城遙對暮雲平,獨客登臨感慨生。附郭尚餘三戶在,幾家能辦十年征。霜清廢壘寒烏集,月黑孤村野燒明。寄語子山休作賦,江南風景倍傷神。

    城牆上旌旗飛揚,鑼鼓喧天,看著遠處逐步逼近的平叛大軍,城牆上也響起了悠長的角號聲,城牆上的叛軍人越聚越多,接著一聲炮響,城門打開,在一桿“耿”字大旗引導下,近三千騎著騾馬的叛軍沖出城門,出城兩三百米就停了下來,後面跟著出來一大群人,足足近萬人,後面的叛軍在前面騾馬兵保護下馬上列陣,前排是長槍兵,後排是刀盾兵和火槍兵,從列陣速度看這支叛軍絕對是一支精銳。兩邊的軍隊列隊完畢在鼓聲的催促下開始向中間靠,然後雙方一聲吶喊就毫無懸念的撞在了一起,雙方就開始了白刃戰。王佑安覺得對方應該不會這樣簡單的交戰,因為這樣的作戰方式在沙河已經用過一次,叛軍在數量上的劣勢很明顯,雖然這批人比那批人精銳一些,但這次出城的人少了不少,應該沒有取勝的希望,何況旁邊還有關寧軍的騎兵呢。王佑安心中升起一種不妙的感覺,事出反常必有妖,他集中精力觀察雙方交戰,這批叛軍戰力確實不俗,除了人少了點,但在戰斗過程中絲毫不落下風,但這支軍隊不但不向前推進,反而反而還在慢慢向後退,讓戰場上的平叛大軍士氣大振,連待命的祖大壽都有點坐不住了。果然朱大典把

    祖大壽叫了過來交待了幾句,王佑安覺得這事可能要糟了,但他也說不出問題出在哪里,也不敢去阻止。很快祖大壽整理好了騎兵,王佑安覺得對面城牆上的叛軍將領也發現這邊騎兵的情況,因為他發現前面交戰雙方正快速的向城牆靠近,但關寧軍已經沖了出去,這時叛軍的陣列已經退到了靠近城牆200米左右,並沒有分出人來應對關寧軍。王佑安突然有點明白了叛軍打的什麼主意,叛軍退到城牆邊讓關寧軍沒有沖刺距離,如果全力沖刺可能這些騎兵要撞上城牆,但他還是覺得不對勁,這只能緩解關寧軍的沖擊力,依然沒有取勝的希望啊。這時關寧軍已經快沖進了叛軍陣中,整個平叛大軍中爆發出巨大的吶喊聲,全力向前推進,氣勢如虹。就在這時城牆上響起了一陣驚天動地響聲,城牆上突然冒起了幾十股青煙,如雨的彈丸直接撲向正在向前推進的平叛大軍,城牆上又站起近萬火槍兵一起向下射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魂牽明末之千戶崛起》,方便以後閱讀魂牽明末之千戶崛起第147章 登州鏖戰(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魂牽明末之千戶崛起第147章 登州鏖戰(五)並對魂牽明末之千戶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