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第277章 改變方向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萌萌嗒 本章︰第277章 改變方向

    隨後孫權和眾人開始商議接下來的計劃。

    有主張直接北上強攻的,讓三韓部落聯盟知道自己一方不是好惹的。

    但是也有人不建議強攻。

    雖然敵人的戰斗力不如己方,但是畢竟修有防線,佔據地利,而我軍很多士兵都是新兵,強攻必定有所損傷,所以應該迂回包抄,攻打其他防御薄弱之處。

    隨著大家的討論,眾人逐漸偏向了第二個計劃。

    而孫權本身就沒想過強攻。

    一個是打造投石車需要不少時間,另外一個就是強攻還真的會有損傷。

    自己這次帶來的大多數都是剛剛完成訓練的新兵,要是就這麼死在這里,未免太可惜了。

    要是能夠經過幾次戰斗,變成老兵,不管是提高戰斗力還是減少傷亡,都是必然的。

    而且看現在,手下諸將也是差不多統一了想法,于是孫權直接拍板,用第二和迂回的計劃。

    至于怎麼迂回?這很難嗎?

    雖然在北方和東方都建有敵人的防線,但是這算是問題嗎?

    孫權大軍是怎麼來的?

    有著強大的海上運輸能力,迂回到其他地方就簡單的很。

    于是,孫權決定留下一萬騎兵和一萬五千步兵防守現在佔領的地盤,同時又派部分人去打造投石機之外,其他的近八萬大軍,直接從海上迂回。

    至于目標則是離這里比較近的弁韓。

    從南邊大海上繞一下就行了。

    而且相信弁韓內地應該是很空虛的。

    北面和東面兩條防線就有十五萬大軍左右,而在和高句麗戰斗的也有四五十萬,可想而知三韓還能剩下多少實力了,很可能是青壯之人都拿起武器上戰場了吧?

    就剩下老幼婦孺管什麼用?

    而且以這八萬大軍的實力,就是對上的都是青壯勇士又有何懼?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佔領弁韓和辰韓,那在北面和高句麗戰斗的兩韓之人就不會投降高句麗。

    他們的家人也算是一個人質吧。

    剩下的馬韓就隨他去吧,想投降就投降,不管投降哪一邊。

    但是不管怎麼樣,那幾個部落聯盟的首領是肯定不能輕饒的。

    就算僥幸留下命,以後也絕對不會再有機會擔任首領職位了。

    因為要借助公孫瓚的名義,所以公孫瓚是肯定要去的。

    所以最後留下徐庶,朱治,李嚴和牽昭在這里防守,孫權帶公孫瓚和其他人人進攻弁韓。

    這里面最興奮的就要屬新來的幾個人了,尤其是甘寧和趙凡。

    甘寧是因為剛來,和其他人不熟悉,所以就被孫權留在身邊,而趙凡則是非常高興的跟著趙雲走了。

    他早就听太史慈說了,他的結義兄弟趙雲弓馬嫻熟是大將之姿,甚至武藝比他還高,讓趙凡心生敬佩。

    而趙雲也是听說了趙凡的實力,對有這樣的幫手也是非常滿意。

    剩下的馬謖,向寵,乃至郝昭也是興奮異常。

    馬謖,向寵也是真正的第一次參與真正的戰斗,而郝昭以前則是一直負責運輸糧草物資和戰馬,已經很久沒有上陣殺敵了。

    這一次終于可以一展身手,當然也是非常興奮的。

    至于馬良,則是被孫權拍去了瀛洲四島,協助廖化建設瀛洲去了。

    孫權這一次北上,可不光是帶著大軍的,還有數百名從文學院學業有成,也就是畢業了的,願意來北面實地鍛煉的學子。

    他們可以在這邊新佔之地慢慢的鍛煉地方上的政務,表現好以後就會調派到其他地方正式為官。

    這邊新佔,他們的任務比較簡單,就是看住當地的三韓之民,然後大力建造發展領地即可,短期內並不會有那些地方上的那些家長里短或是各種案件的發生。

    這一次,先鋒是魏延和趙雲。

    二將帶領兩萬騎兵一萬步兵先行登岸。

    近八萬的大軍都是新老混編。

    就是原來的老兵和新兵共同行動。

    相信有這些老兵的言傳身教,新兵能夠盡快的成長起來。

    而不出所料,當魏延和趙雲率領的前鋒大軍出現在海邊並且登上了海岸以後,那些弁韓的百姓全都是傻眼了。

    他們倒是從部落首領那邊听說了公孫瓚從海上去了馬韓南部的事情,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公孫瓚又從海上來他們弁韓啊。

    早知道,公孫瓚就那麼一點兵力,防守三韓的十五萬大軍就已經夠吃力了,怎麼可能幾乎是全軍出動,直接來進攻他們弁韓?

    這也是弁韓留守的各個部落小首領看到三萬公孫瓚軍,才有的猜測。

    各部落大首領二首領幾乎是隨軍去建築防線了,部落里只留下三首領或者四首領之類的。

    在上岸之後,魏延輕車駕熟的派出了很多股騎兵小隊,直接在向導的帶領之下,往遠處撒了出去。

    這是偵查附近的地形還有敵情的,順便抓一些俘虜回來。

    今天因為是陰天,所以海邊打漁的人幾乎沒有。

    孫權也懶得用太多人去抓那幾個零星的漁民。

    反正上岸之後找到弁韓的部落,就肯定能找到人。

    魏延和趙雲,往陸地上擴展,很快選擇好地形,建立警戒線,然後開始讓步兵建造營地,騎兵則是負責守護。

    當孫權在天黑之前,率大軍登岸之時,營地基本已經建設好了,並且已經開始準備晚飯。

    在帥帳里面,魏延和趙雲在向孫權匯報著得到的情報。

    因為附近有兩個小部落,所以看到大量騎兵出現之後,除了逃走百余人之外,剩下的都直接在向導的勸告之下,選擇了投降。

    更巧的是,向導里有三個人,以前還是這兩個部落里的族人,只不過幾年前打漁發生意外才流落到濟州島的。

    通過這三個向導,不僅輕松拿下了兩個部落,甚至還弄清楚了弁韓這邊的情況。

    正如當初開會的時候預料的一樣,不只是弁韓,連北面的辰韓也是沒有多少青壯留守部落。

    馬韓有十萬大軍在那邊防備公孫瓚,弁韓三萬,辰韓兩萬,共五萬人在防備公孫瓚東進。

    而其余三韓絕大部分的青壯都是在北面同高句麗大戰,剩下的青壯真的非常少。

    喜歡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第277章 改變方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第277章 改變方向並對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