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

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年規劃,穩妥為主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寒梅驚雪 本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年規劃,穩妥為主

    新軍要訓練,但咱不出那麼多錢糧,剩下的事你自己看著辦。

    朱元璋就是這樣的無賴態度……

    顧正臣郁悶不已,讓自己去弄錢糧,自己去哪里弄?

    要不把應天府尹給我,我殺幾個勛貴,再去找幾個和尚弄點錢糧去?這里是金陵,不是泉州府,貪官污吏也輪不到自己去管。

    “陛下,你這是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啊。”

    顧正臣苦澀地說。

    朱元璋哈哈大笑︰“咱給馬兒吃草,你非要加豆子,那只能自己想法子了。”

    顧正臣無奈︰“可臣拿什麼去說服戶部?”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簡單,戶部侍郎還有空缺,你補上。”

    顧正臣猶豫了下,問道︰“該不會又是無任免文書、無俸祿、類似于什麼布政使司參政的官吧?”

    朱標忍不住笑了出來。

    掛著福建布政使司參政的名頭,卻沒告訴正主的卻是頭一個。

    馬皇後也知道這件事,笑過之後,柔聲道︰“不就是個侍郎的俸祿,陛下還能缺了不成?听太子說,你為了撫恤泉州衛軍士,自己一年的俸祿都捐了出去,這新的戶部侍郎俸祿就莫要算在里面了。”

    朱元璋點頭︰“你愛軍愛民,心思又正,朕對你放心。讓你掛個參政的名頭,一是為了你管控市舶司與泉州府事,二是為了威懾福建行省官吏。呂宗藝上文書說過,貪官污吏畏你如猛虎,商人百姓敬你如父母,掛個頭餃,偶爾去一趟,制造點動靜也好……”

    顧正臣謝恩,閑聊了一番,轉而道︰“陛下,大明開國十年,天下雖平,然戰事未定,敵虜仍在。百姓雖勤勉耕作,然蟲害、旱澇、蝗災不少,依舊有不少百姓困頓。但有賴陛下仁明,胡虜不敢大規模南下,無數百姓從顛沛流離中安居樂業,有了安穩的日子。”

    “十年太平,來之不易,尤其是陛下堅持休養生息,無數百姓得以過活。臣以為,治國理政,並非耕種農桑,幾個月便有了收成,幾年就能堆滿糧倉,事屬長遠,當長遠為之,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腳步越穩,地基越牢,大明的國運便越長……”

    朱元璋喝著酒,听著顧正臣的話,搖了搖頭︰“你小子今日赴宴,還帶進諫的嗎?好好一頓酒,被你糟蹋了可不好。”

    顧正臣起身請罪︰“臣非是進諫,而是想告訴陛下,陛下福運綿長,有的是時間治理大明江山。有些事不宜操之過急,正如那疊在一起的兩本書一樣,有時候分開書的方法不是蠻力拉扯,而是耐心一頁頁掀開。”

    朱元璋凝眸,將筷子擱下,沉重地說︰“朕已經有白發了。”

    顧正臣正色道︰“陛下生白發乃是日夜操勞所致,臣以為若凡事當有規劃,陛下便不會太過煩憂、太過操勞。臣提議,在官場、人口、田畝、屯田、水利、道路、文教、刑名、新軍訓練等方面,各部編十年長期規劃,五年短期規劃,按部就班,適時調整,以推動朝廷內治、外戰連年報喜。”

    “十年,五年規劃?”

    朱元璋盯著顧正臣,起身道。

    顧正臣肅然道︰“陛下身為開國之君,當為大明描繪遠景盛世,並號召文武官吏,百姓,匠人,商人等,齊心協力朝著盛世而奮斗。唯齊心聚力,可成偉業!設規劃行之,五年一校正,只要兩個五年,大明國力定能大增,民安國泰!”

    馬皇後拉著朱元璋的胳膊,道︰“他所言是有道理的,為政不可急。這兩年來,重八多有急促之舉,妾身認為,是時候收慢一點步子,有個明確的規劃之後,咱們也好確定好方向,一步步朝著走,只要方向對了,結果總壞不了哪里去。”

    朱標跟著進言︰“父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兒臣以為,做個五年、十年規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按部就班,也好讓百姓、官員們都有個喘息。治國非是戰事,軍士急行,當以緩穩為主。”

    朱元璋總算是看明白了,這幾個人是聯合在一起,游說自己施策當緩。

    仔細想想,這些年來自己對官員確實苛責了不少,听說一些官員上朝之前都開始祈禱漫天神佛保佑了。

    可自己能不著急嗎?

    治國十年,雖有所成,可走出金陵去看看,遠了不說,就說鳳陽,那地方依舊是個窮酸地方,多少當地人都不願意認自己這個皇帝。

    咱是布衣起家奪天下,天底下的百姓會不會想,那個朱重八跟咱都一樣,都是泥腿子的農民,他能當皇帝,咱們就不能?

    想要穩住天下,唯有讓百姓認可自己。而想贏得他們的認可,不就是讓他們吃飽穿暖,不挨餓不受凍嗎?

    可十年過去了,依舊有很多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就金陵城外一些村落,還有不少百姓家三個人穿一條褲子遮羞的。

    治不好天下,管不好百姓,這大明江山能穩定嗎?

    滿朝官員里有不少人都是想害咱的,貪污欺負百姓,用意就是讓百姓知道自己沒能力治理好大明,讓百姓想自己並不是真正的天子,他們好再換個皇帝!

    為了堵住悠悠眾口,為了治理好這天下,為了百姓吃飽穿暖,自己殺了不少貪官污吏,發配了數以千計的官員去勞作體會百姓的勞苦與不易。

    十年是個當口,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能不著急嗎?

    顧正臣似乎看穿了朱元璋隱藏在最深處的不安,說了一句極有力量的話︰“陛下,天命已定,基石已鑄,民心已歸。唯緩政施策,方能國運騰騰。”

    天命已定!

    民心已歸!

    朱元璋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微微點了點頭︰“罷了,那就依你之言,著令中書、六部,結合各行省實情,擬定五年、十年規劃吧。規劃莫要定死,以免官吏借之害民、勞民,當有序有節。太子,這件事你參與其中。”

    朱標欣喜不已,連聲答應。

    顧正臣在這個時候拋出規劃,將朝著偏執、激進、暴虐方向而去的朱元璋拉回了一些,雖然顧正臣想改變朱元璋的脾氣秉性很難,改變他的心思很難,但好在有個規劃,大家有個方向,也不用整日太過提心吊膽。

    重陽節之前,顧正臣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大都督府指揮同知,一躍成為朝堂之上炙手可熱的人物。想要巴結、奉承的官吏大有人在,在泉州縣男府晃悠的官吏也不少。

    只不過這群人守了好幾天,硬是沒看到顧正臣的影子。

    顧正臣根本就不住在府里,而是住在了魏國公府里。

    練兵之事,明著是顧正臣負責,但實際上發號施令、統領全軍的是徐達,兩個人需要商議好訓練之策,訓練安排與計劃。

    十萬京軍可不比一個泉州衛,訓練的難度增加了不知多少倍。

    考慮到軍士數量太多,顧正臣與徐達商議之後,決定還是以衛為單位進行集訓。大教場雖然在城外,但也不夠十萬人折騰的,只好安排五萬人在大教場內訓練,五萬人進行偵查、偽裝、山林等戰斗訓練,內外各七日輪訓……

    方案敲定。

    九月十二日,徐達、顧正臣前往大教場,開啟大明新軍之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輔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輔臣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年規劃,穩妥為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輔臣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年規劃,穩妥為主並對大明︰寒門輔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