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

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歡問罪的皇帝(二更)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寒梅驚雪 本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歡問罪的皇帝(二更)

    吳禎在政治上多少有些單純了,官場不能只看老朱的臉色,還需要其他官員當朋友。

    沒有朋友,等自己落難的時候,沒人會站出來說情。

    顧正臣在官場不到三年,得罪了很多人,幾次陷入彈劾風波,之所以能有驚無險,涉險過關,除了老朱的安排外,還有朱標、吳禎、韓宜可、沐英、徐達等這些人或明或暗伸出援手。

    船向北。

    海風清涼,掃去了幾分燥熱。

    吳禎沒有問顧正臣有幾分把握,泉州衛的訓練吳禎親眼見過,知道這群人吃了多少苦,他們或許不能贏,但絕不會輸得很慘。

    展現出遠超尋常地方衛的戰力,比肩邊軍,就能證明顧正臣新軍之策的成功。

    皇帝想看到的,是軍隊蛻變的樣板。

    因為這次返回金陵也算是回家,張希婉帶丫鬟也跟了回來。

    船只在搖搖晃晃中前進。

    五月二十日,船進長江口。

    這里沒什麼風,船相對平穩,沒那麼多搖搖晃晃,顧正臣索性讓人搭了個棚子,坐在棚子下與張希婉說笑。

    吳禎個沒臉色的,非要湊過來當燈泡。

    “吳淞江所送來消息,文武官吏俸祿,包括軍士糧餉,自九月開始,以糧食、錢鈔兼給。”

    吳禎坐了下來,毫不客氣地拿了茶杯就倒了起來。

    顧正臣微微點頭︰“寶鈔自去年發行至今,百姓與商人稱便,尤其是各地錢莊逐漸增多,戶部與皇室作保,寶鈔被逐漸接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吳禎笑道︰“陛下三次想要加印寶鈔,甚至還動過心思,想一口氣刷印二百萬錢鈔賞賜給金陵軍士。只是都被戶部、寶鈔提舉司給擋了回去。若不是當初你執意定下規矩,並讓陛下點頭,寶鈔怕是會泛濫成災。”

    張希婉含笑喝茶,並不說話。

    夫君說過,最近皇帝有些不太穩定。也不知不太穩定指的是什麼,興許就是記憶不太好使吧,去年才定下的規矩,一年竟三次想要打破……

    顧正臣卻並不認為這是記憶的問題,老朱的記憶力好得很,他並沒有忘事,只是他不希望過去的話、過去的安排,約束當下自己的手腳。

    當初允許你活到百歲,今天就想要你的命。

    當初允許寶鈔掛鉤金銀,今天就想寶鈔多多。

    朱元璋給人的強勢與不安就在這里,他很重規矩,確定了一堆規矩,可自己又是一個破壞規矩的人,認為所有規矩都是約束其他人的,皇帝不被限制。

    現在是洪武九年五月,按照歷史進度,下個月老朱就會設置布政使司了,這是他分權治下的手段。只是不知道他此時此刻,有沒有萌生出弄死胡惟庸、廢掉丞相制的心思。

    獨攬大權,估計是老朱最隱秘的心思。

    只是,這對大明來說,似乎並沒有根本的變化。

    丞相沒了,後面還會有內閣。可以設置左丞相、右丞相,也可以有首輔、次輔。哪怕朱老四不鬧騰,也遲早會出現類似于內閣的東西來代行中書行省的職權。

    皇帝負責高屋建瓴,負責道路、方向、政策等把控,不是負責管理雞毛蒜皮的小事,地方上縣衙的石獅子壞了沒必要找老朱批準,給人送個牌坊,也沒必要找老朱說清楚誰守寡了多少年。

    只是,老朱未必這樣想。

    顧正臣揉了揉眉心,這個時候待在金陵確實並不是好的時機,因為接下來的幾年,將是朱元璋放縱胡惟庸,胡惟庸手握大權、唯我獨尊的幾年。

    拉回思緒。

    顧正臣對吳禎苦笑︰“陛下有時將事情想得過于簡單,寶鈔不同其他,絕不能無節制濫發,否認它比洪水猛獸更為凶猛。回去之後,我會找機會與陛下說個清楚。”

    吳禎連連點頭︰“如今寶鈔堅挺,俸祿糧餉也要夾雜寶鈔了,誰都不希望寶鈔成為廢紙。別人勸陛下未必听,可你勸就不同了。”

    顧正臣答應下來。

    二十三日,船入龍江碼頭。

    軍士暫留船上,吳禎帶顧正臣前往龍江造船廠。

    都水司郎中孫利見到顧正臣,敬仰不已,恭恭敬敬地行禮,然後仔細介紹道︰“第一艘寶船的龍骨、船架已鋪好,正在制造船身。如此巨大的海船,著實令人震撼,他日入海,定如蛟龍一般,無人可敵!”

    顧正臣在孫利的帶領下,進入了寶船船塢,船塢長六十八丈,寬有二十三丈,深三丈。

    如此龐大的船塢,足以容納龐大的寶船!

    船塢之中,一艘寶船的龍骨清晰可見,龐大且驚人。而在這里,四百余匠人正在忙碌著,周圍還有不下五百軍士或民夫協助。

    孫利頗是驕傲地說︰“為了這艘寶船早日出世,龍江造船廠調了如此多的精良船匠,再有三個月,便可完工!”

    “很好!”

    顧正臣稱贊不已。

    吳禎看向顧正臣,嚴肅地說︰“這寶船耗費巨大,朝廷未必會允許多造。你之前提到過要建造寶船艦隊,估計是不太可行。”

    (

    顧正臣背負雙手,自信地說︰“耗費大有大的道理,當寶船全副武裝起來之後,相信陛下不會拒絕大明擁有一支寶船艦隊,以守護大海,靖平海波!”

    吳禎是靖海侯,自然希望寶船越多越好,自己沒把握說服皇帝,不過看顧正臣,他似乎對寶船很自信。

    顧正臣相信朱元璋在海賊、倭寇亂來的年代里拒絕一艘艘可以長期航行、游弋、守護沿海的寶船。

    蕭成匆匆走來,道︰“曹國公李文忠來了,負責接應與安置泉州衛軍士,正在碼頭。”

    顧正臣與吳禎返回碼頭。

    一番禮儀之後,李文忠看著威武的泉州衛軍士,笑道︰“羽林衛中不少軍士還在談論泉州衛敢不敢來,現在看來,羽林衛輕敵了。”

    顧正臣回道︰“此番約戰是陛下定下,縱是畏怕羽林衛,也得來不是。別看他們一個個板著臉,其實都是銀槍蠟頭,中看不中用,到時還得讓羽林衛下手輕點。”

    李文忠清楚顧正臣這些話不是說給自己听的,而是說給自己身邊的其他將官,他們之中與毛驤關系不錯的有幾個,說不得會傳話。

    “遵陛下旨意,讓泉州衛暫居北軍營,休息三日,三日之後至小教場比武。”

    “領旨。”

    顧正臣安排黃森屏、于四野等人帶隊離開。

    林白帆很想跟著回泉州縣男府,可無奈被顧正臣重新塞回了泉州衛,不得不跟人離開,包括潘歸田,也入了泉州衛的軍籍。

    掃地僧月空沒跟來,他已經回去搬磚頭重建南少林寺了,老朱早就點頭了,只是礙于泉州衛與羽林衛比拼,這才拖到當下。

    泉州衛軍士行舟勞頓,休息三日,調整好狀態再去打架也是合情合理,顯得公平。

    李文忠看著顧正臣、吳禎︰“你們也莫要先回家了,陛下召見你們二人。對了,原本應該沐英來這里,只是關陝之地出了點問題,陛下特命沐英前往體察民情,布施恩惠,並負責那里的軍士訓練事宜。”

    顧正臣笑道︰“他早就盼著上戰場了,這一次,他也該立下軍功了。”

    吳禎搖頭︰“關陝可沒戰事。”

    李文忠正色道︰“也不盡然,半個月前傳來消息,官山衛指揮同知乃兒不花叛入沙漠,大同衛指揮使周立率大同、振武等衛將士討之,追及白寺塔灘,獲其輜重,乃兒不花逃遁而去。”

    吳禎听聞,頓時大怒︰“這些家伙降而後叛,實不像樣!他朝著陝西北面跑了?”

    李文忠搖頭︰“目前還不清楚。只是西部吐蕃經常引兵進犯河西走廊諸地,陛下似有意征討,只是還沒下定決心。”

    顧正臣沉思。

    當下,大明對西面控制最遠的地方應該是嘉峪關。

    宋元以前,嘉峪地區有關無城,只起稽查來往行人的作用。

    提出修建關城並打造城關的人,是宋國公馮勝,那是洪武五年時的事。只不過此時的嘉峪關城周長不過二百二十丈,高兩丈,寬一丈,還是黃土夯城。

    自明初至嘉靖年間,用時一百六十八年,才算是有了相對完整的防御城堡。目前的嘉峪關,根本不能完全杜絕吐蕃的進犯,甚至對其威脅程度都有限。

    顧正臣平靜地說︰“靠游說換不來長期的和平,想要西陲安寧,河西走廊不受威脅,主動打一仗未嘗不是好事。陛下英明神武,定有所決斷。”

    李文忠、吳禎連連點頭。

    入宮。

    于華蓋殿參拜朱元璋。

    朱元璋板著臉,似有怒氣︰“顧正臣,你在福建行省好一個威風啊,殺了那麼多官員,甚至連參政都想擅殺,若不是臧哲、吳禎等人勸阻,是不是你就打算將高暉、陳泰直接砍了?”

    顧正臣想都沒想,直接回道︰“陛下,臣確有此意。”

    李文忠、吳禎嘴角抽動,你丫的好歹給皇帝個台階,怎麼還給他個梯子呢……

    朱元璋大怒︰“好一個顧正臣,朝廷重臣你都敢殺,誰給你的膽量!”

    顧正臣處之泰然,不緊不慢地說︰“是陛下給臣的膽量,陳泰、高暉所作所為,已不是小案,其不僅縱容親屬穿行府縣,收攬好處,還侵吞民田、強奪商鋪,更可惡,其一手操縱地府鬼借手案,致使福建行省人心惶惶,尤其是福州城內,入夜如荒野!陛下讓臣安撫民心,臣認為,唯有他們的腦袋,才能安撫民心!”

    朱元璋郁悶,厲聲呵斥︰“難道你就沒有挾私報復?”

    顧正臣正色道︰“臣若挾私報復,福建行省官吏應該少去七成,如今只少了三成,這算什麼報復。何況臣所殺之人,罪證如山,陛下也是補了勾決文書,點了頭的。若陛下問罪于臣,是不是也應該自罰三杯……”

    朱元璋忍不住笑出聲來,對李文忠、吳禎道︰“看看,這小子實在是個不服軟的,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喝朕的酒!”

    吳禎連忙走出,幫著顧正臣說話︰“陛下,福建行省爛壞了不少,不下猛藥難回春。顧縣男那些日子也是不眠不休,為陛下分憂之心炙熱得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輔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輔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歡問罪的皇帝(二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輔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歡問罪的皇帝(二更)並對大明︰寒門輔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