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

第五百七十一章 誰拿出賬冊,誰就有問題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寒梅驚雪 本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誰拿出賬冊,誰就有問題

    殺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顧正臣其實並不喜歡殺人,只是在有限的時間里,沒辦法一個一個進行思想教育,只能以殺止貪。

    泉州府給了養廉銀,官員自身生活不存在問題,好好過日子還有剩余,可偏偏有人不滿足,非要貪。

    這種情況下,那就沒說的了,只能交出腦袋。

    顧正臣傳令七縣,下達了一個規定︰

    一吏貪,屬哪一房,哪一房取消三年養廉銀,同時知縣、縣丞、主簿、典史一起,取消一年養廉銀。

    一官貪,則一縣養廉銀全部取消。

    所有吏員、雜役,均可寫文書或直往府衙舉報官吏貪污行徑,一旦查實,貪污者死,縣衙其他官吏養廉銀照發。

    綁架所有人的利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監督。

    誰貪,誰是所有人的公敵。

    顧正臣在這個夏天沒干其他事,百姓在收莊稼,自己在收拾官吏,七個縣全都走遍了,連幾個懈怠的知縣也指著鼻子罵了。

    都說七月流火,天氣開始轉涼,可這一套對泉州多少有些不合適,七月的泉州一樣燥熱。

    出海事宜已全部準備完畢,船只空間也已劃分完畢,市舶司制作了全新的官憑,一份金屬掛件,一份通關津文書,兩份缺一不可。

    金屬掛件屬于銅制,有半截手指長,正面雕刻泉州市舶司等字樣,背後雕刻的是“過關津免稅”等文字。

    官憑文書除了基本內容,印信之外,還需要標注路線,貨物數量,時間期限,掌櫃或東家姓名及其畫像。

    任何一份官憑文書都有時間限制,一份官憑文書,只允許一次通關免稅。這也意味著,任何商人拿到泉州市舶司免關津稅的文書之後,只能帶走一次貨物,或帶來一次貨物,亦或是辦理兩份官憑文書,同時走貨與進貨。

    為了避免官憑文書用于其他非遠航貿易品,造成不公平競爭,官憑文書還規定了具體的貨物類型,比如糧食就不在免稅之列。

    商人也清楚海外什麼商品緊俏,陶瓷、絲綢、茶葉,這是三大樣,除此之外,還有紙張、銅器、漆器、布匹也能賣出好價格。

    另外,銅錢也是貿易品……

    沒錯,銅錢是錢,但也是商品,這其實很好理解,在大明一貫銅錢大致可以買兩石米,但如果拿到海外去用,一貫銅錢可以買四石米。

    佔城也好,安南也罷,甚至是三佛奇、呂宋等國,一樣認可大明銅錢。你拿著洪武通寶在海外買東西,不需要去找什麼兌換機構先去兌換當地錢,直接可以購買貨物。

    不像後世,票子國際化了好多年還不能做到這一步,但在古代中國,銅錢早就國際化了,甚至是絲綢之路上的國家都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商人的貨物早已準備就緒,甚至迫不及待請求顧正臣提早開海。

    經市舶司與水師商討之後,顧正臣決定將開海日期提前至七月二十八日,並命張赫與趙一悔帶人祭海。

    商人終于高興起來,早點開海,意味著早點返航,意味著早點賺錢。

    金陵,皇宮。

    戶部尚書馬貴進入華蓋殿,行禮後稟告道︰“陛下,前日京師地震,經與應天府衙、五城兵馬司等核實,有二百余百姓受傷,並無百姓于災中死去。”

    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抬頭問道︰“欽天監說地震乃是朕治政嚴苛,苛責百官,上天降下地震以警朕寬刑,你認為是這樣嗎?”

    馬貴打了個哆嗦,這種事問自己一個戶部的官干嘛。

    不認可吧,人家欽天監就是干這個的。

    認可吧,你老朱就不會允許人說你。

    左右為難之下,馬貴只好說了句︰“陛下乃是天子,金陵又是國之根本所在,這里地龍翻身,興許如欽天監所言,不過臣以為,陛下嚴苛是為了官員清廉正直,是為百姓懲治貪官污吏……”

    朱元璋明顯不買賬︰“說了一堆,全然沒說什麼立場。”

    內侍走入通報︰“陛下,太子求見。”

    朱元璋點頭應下,對馬貴道︰“皇後听聞國子監監生忙于學問者眾,一些監生尚未娶親,戶部當撥給錢財,為其尋聘,賜下女衣,並月給米一石。他們畢竟是人才,他日朝廷還需重用,不可苛責了。”

    “是。”

    馬貴松了一口氣。

    朱元璋抽出一份文書,沉默了下,道︰“鎮江、寧國、太平、應天等地,今年夏旱,莊稼沒什麼收成,就免了這里百姓的夏稅吧。”

    馬貴謝恩。

    朱元璋擺了擺手,讓馬貴退下,看向走進來的朱標,見其手中還提著一個木匣,不由笑道︰“這是何物?”

    朱標行禮,而後道︰“父皇,這是顧先生差人快馬加鞭送來的神器!”

    “神器?”

    朱元璋嘴角動了動,斥責道︰“顧小子口無遮攔也就罷了,你身為太子,怎能說出這等話來。”

    朱標含笑,打開木匣,將單筒望遠鏡取出,恭恭敬敬地遞給朱元璋︰“父皇試過之後,說不得會收回責怪之言。”

    “哦,看來你對這器物很自信?”

    朱元璋接過,看了看,不見什麼神奇。

    朱標邀請朱元璋出大殿,走至一旁的長甬道里,又讓鄭泊拿了一本書走至甬道盡頭站著,然後說︰“鄭親衛在百步開外,手中握著一本書,父皇可看得到書扉之上的字?”

    朱元璋搖了搖頭︰“如此遠距離,如何能看清楚那字眼。”

    雖說扉頁上的字頗大,可畢竟距離有些遠。

    朱標笑道︰“但憑借父皇手中之物,則可見之。”

    “當真?”

    朱元璋有些好奇,問清用法之後,閉上左眼,用右眼看去,只感覺鄭泊從遠處突然被拉進,不由得駭然,連忙放下望遠鏡,看到鄭泊在遠處並沒有動彈,又將望遠鏡湊到眼上。

    這一次,看得真切!

    朱標在一旁解釋道︰“父皇,這是顧先生利用放大鏡,在王枝等人的協助之下,打造的望遠鏡。”

    “望遠鏡,果然是望遠!”朱元璋很是欣喜,問道︰“最遠可以看多遠?”

    朱標拿出顧正臣寫的文書,恭敬地遞了過去︰“據顧先生所言,可觀四里之外!”

    “四里?”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將望遠鏡交給朱標,接過文書仔細看完,沉聲道︰“這個家伙,就不能只送望遠鏡,好讓咱也高興高興,他說的賬冊之事你如何看?”

    朱標看著朱元璋,輕聲道︰“父皇,誰拿出賬冊,誰就有問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輔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輔臣第五百七十一章 誰拿出賬冊,誰就有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輔臣第五百七十一章 誰拿出賬冊,誰就有問題並對大明︰寒門輔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