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萬貫的塔子樓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寒梅驚雪 本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萬貫的塔子樓

    惠安縣城。

    農夫林二鞋挑著米擔子,與同鄉的林大簍同行。

    看著林大簍推車上的三袋子米,林二鞋忍不住羨慕︰“還是你家打的稻谷多啊。”

    林大簍哈哈大笑,渾身充滿力氣︰“活了四十三年,娘的,咱也能推著車賣一次糧了。昨日還去墳上給老爹絮叨了,也不知道他信不信這回事。”

    林二鞋知道林大簍的父親,被元廷征發去造船,因為疲餓病交加,做事慢了被活活打死了,那時候林大簍還不到二十。

    “我說二鞋哥,你家男丁也太少了吧,看看咱,三個娃,別看老三還沒成丁口,有的是力氣,去年墾荒時那小子一個人便墾了兩畝地,比牛還壯實,就是吃飯吃太多了,讓他娘心疼……”

    “哈哈,不吃飯哪來的氣力干活?”

    林二鞋羨慕不來,自家婆娘不爭氣,生了一個娃就沒動靜了。

    “城門口好熱鬧。”

    林大簍有些驚訝。

    林二鞋看去,只見城門口圍了數十人,一個個仰著頭看著什麼。

    “有告示,走去看看。”

    林二鞋、林大簍加快了腳步,接近人群時,就听到有人在里面喊道︰“這是府衙發來的征徭役告示……”

    “征徭役?”

    眾人听聞,一個個臉色大變。

    就連林大簍、林二鞋也止不住害怕。

    如果說稅賦是三袋糧壓人,那徭役便是十袋糧壓人。很多百姓家其實能扛得住一般稅賦,但扛不住徭役的折騰。

    徭役就是處力氣干活,朝廷給口糧,看似簡單,實則水深火熱。

    明明一日該給三斤口糧,可發到手里的,能有半斤就不錯了,吃飯又沒什麼油水可言,靠著半斤糧下死力氣干活,誰能扛得住?

    干活慢了挨鞭子,病了挨鞭子,抱怨幾句還是挨鞭子,甚至有些官吏借此機會索取好處︰

    想干點輕松的活計嗎?想的話就要學會做人。

    不想啊?

    那什麼,你去搬石頭、挖淤泥,干不完不準休息。

    往年府衙征徭役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套,自從顧知府上任之後,便摁住了所有徭役事,去年冬日、今年春日都沒有征徭役。

    百姓愛戴顧知府就在于這里,他懂百姓苦,吝惜民力。

    一個百姓喊道︰“听聞顧知府去了金陵,這是誰發的文書?”

    “是啊,是誰?”

    “都別嚷嚷了,這是顧知府發的文書。”

    “不可能!”

    “確實是顧知府發的,這上面留了名。我說你們能不能听完了再嚷嚷,老子的棺材鋪可沒人看著。”

    黃掌櫃郁悶不已,指著告示喊道︰“府衙告示︰朝廷設泉州特區,準開海貿易,為興修港口、倉庫、民居,于晉江、惠安、同安三地共征用百姓四千三百人。為避免徭役害民,此番征招以自願為主,若人力不足,再行強征……”

    “征民為事,日給米三斤,清晨發米,米不到位可不動工,但有克扣少給,可前往知府衙門告狀。為體恤泉州府百姓,滿一個月工者,給鈔錢三百文,挑出力最者五百,給鈔錢五百文……”

    “此番征民,若無府衙公告,地方縣衙不得強行攤派征民。願為事做工百姓,當于四月十日午時至晉江西門外登記造冊,人滿為止。顧正臣願三縣百姓與泉州府同心聚力,重現泉州府輝煌!”

    林二鞋看向林大簍,震驚不已,有些不確定地問︰“我剛剛沒听錯,不僅給糧,還給鈔錢?什麼是鈔錢?”

    林大簍喉結動了動,抬手擦過鼻尖︰“鈔錢,應該是寶鈔和銅錢吧,不過沒听說朝廷發寶鈔。這不是要緊的事,娘的,給足糧食還給錢,不敢想啊。正說此時地里不忙,收稻還得一個多月,帶三個崽子去一趟,一個月少說也能弄來一貫錢啊。”

    林二鞋有些不敢相信︰“這能是真的嗎?”

    林大簍彎腰,抬起推車,呵呵道︰“顧青天回來了,也只有顧青天才如此愛民,你沒听到,自願去啊。若不是顧青天,縣衙早就攤派過來了,誰還管你死活。”

    林二鞋重重點頭,看向那貼在城牆上的告示,雖然認不得字,但從旁邊人口中得知,這確實是顧知府親自擬寫的告示。

    “只要是顧知府讓咱們去的,那咱們就去!”林二鞋挑起擔子,補了句︰“將兒子也帶上!”

    “你確定不是為了錢?”

    “滾……”

    一紙告示,震驚晉江、同安、惠安三縣,消息瘋傳,不到一日,許多百姓就知道了府衙征徭役之事。與往年愁眉苦臉的景象不同,不少百姓家走門串戶,準備結隊前往晉江城。

    泉州開海的消息隨著三地告示傳播開來,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翌日下午。

    陳言璇再次進入府衙二堂,與上次不同,這次對面的人不再是呂宗藝,而是顧正臣!

    面對年輕的顧知府,陳言璇恭敬地行禮。

    顧正臣打量著陳言璇,笑道︰“你是汀溪窯場的少東家?”

    “沒錯。”

    陳言璇回道。

    顧正臣示意陳言璇坐下,然後問道︰“汀溪窯場,本官听聞過,以青瓷、青白瓷為主,雖然那里也出產白瓷,但始終不如德化白瓷。去年本官去過一趟德化,拿到了一尊觀音白瓷,可謂極品。”

    陳言璇沒有避諱,直言道︰“前兩年我也曾到訪過德化窯,那里出產的白瓷,溫潤乳白,如脂如玉,確實當得起極品之名,非汀溪窯場可比。然白瓷有白瓷之美,青瓷有青瓷之美,汀溪窯制出的青瓷、青白瓷,同樣曾遠銷他國。”

    顧正臣微微點頭,轉而說︰“府衙想要出手一批店鋪、宅院,只可惜來這里的商人無一人願下重金以博機會。唯獨你,張口便想要塔子樓。據其他商人說,汀溪窯場早已關閉,陳家也不是什麼富紳大戶,你憑什麼要塔子樓?”

    陳言璇起身,拱手道︰“不瞞顧知府,陳家確實沒錢,最多只能拿出八百貫錢,這點錢財根本不足以買下兩萬貫的塔子樓。”

    顧正臣對陳言璇的坦白很是滿意,問道︰“既是如此,你又為何敢要塔子樓?”

    陳言璇肅然道︰“因為小子斷定泉州開海,晉江城很快就會從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所以,無論塔子樓是兩萬貫還是三萬貫,以開海之後的盛景來論,不出五年,便可清償所有貸資,十年之後,至少有三萬貫的財富……”

    顧正臣深深看著陳言璇,不得不說,此人相對一些中年商人更有膽魄,更有冒險精神,敢在是否開海尚未明確的情況下索要塔子樓。

    叮叮!

    顧正臣用銅錢敲打了下茶碗,對陳言璇說︰“塔子樓交在誰的手里都可能盈利,府衙為何偏要選擇你?如今開海已定,塔子樓的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陳言璇向前一步,急切地說︰“顧知府,眼下確實會有不少人盯著塔子樓,但交給我,絕對勝過他們。”

    顧正臣沒有說話,只是端起茶碗。

    陳言璇連忙說︰“其一,我在同安做過酒樓營生,雖非東家但也是掌櫃,熟悉酒樓生意。其二,在清償貸資之後,我願意每年拿出塔子樓純利的兩成交給府衙,以興教育,助民生。只要我這一脈不斷絕,塔子樓世代遵守此規矩!”

    顧正臣盯著陳言璇,搖了搖頭︰“塔子樓的純利交給府衙並不合適,這是典型的官商勾結,府衙出于利益考慮,也會照拂塔子樓,這對其他酒樓與商人不利不公。”

    陳言璇驚訝地看著顧正臣,面對利益時,他竟保持高度清醒,沒有半點貪婪,而是秉承公正。

    顧正臣對陳言璇的條件並不感興趣。

    五年之後,自己又不在這里,錢財進入府庫能不能用于民生教化很難說,萬一被人截留,那就是官商勾結,到那時,陳言璇很可能成為第二個卜壽。

    商人與官府的關系就一個︰

    納稅關系。

    除了這個關系之外,官商分離越徹底越好。

    陳言璇低頭,突然想到了什麼,抬頭道︰“清償貸資之後,塔子樓每年抽出純利中的兩成修橋,鋪路,開設平價藥鋪,災年時幫助衙署施粥于民!”

    顧正臣笑了,起身走了出來,沉聲道︰“三萬貫!”

    陳言璇緊握雙手︰“成交!”

    顧正臣看向蕭成︰“讓人取來塔子樓的店契。”

    林唐臣听聞顧正臣要將塔子樓交給陳言璇,連忙跑來想要勸阻。

    顧正臣卻搖了搖頭,堅持立下一份新的店契文書,在文書中添了一句︰“若陳言璇無力清償貸資,只可寬限半年,若仍不可行,則塔子樓收歸泉州府衙,先前已償部分府衙不作賠還。塔子樓在清賬之前,不得改契立戶。”

    這些規定的存在,保證了泉州府衙對塔子樓所有權的控制。

    如果陳言璇能償還貸資,所有權歸他。

    如果陳言璇不能償還貸資,府衙無條件收回塔子樓。

    在這個過程中,塔子樓的店契不允許更改,其他商人無法從陳言璇手中買走。

    顧正臣拿起新的店契交給陳言璇︰“你回去好好思量清楚,三日之後,若無問題可以到府衙辦理店契文書與貸資文書,若有問題,權當這些並不存在。”

    新的店契文書沒有用印,不具備效力。

    陳言璇接過看了看,重重點頭︰“三日後我會來這里,拿走塔子樓!”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輔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輔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萬貫的塔子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輔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萬貫的塔子樓並對大明︰寒門輔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