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

第九十二章 換吏,乾坤一手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寒梅驚雪 本章︰第九十二章 換吏,乾坤一手

    有空缺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誰來補這個空缺。

    顧正臣坐在二堂中,目光盯著考滿名冊,終沒有再掀開。

    眼下給的警告已經足夠多了,但六房典吏、三班衙役與一干雜役等並沒有屈從。

    他們認定了自己會輸。

    所以,不跟。

    顧正臣並不介意,案子耽誤幾天不要緊,沒人限期破案,現在需要做的事,是掌握縣衙的控制權。

    縣學教諭劉桂、訓導孫統到了縣衙,身後跟著郭旭、駱韶、陶貞、趙謙等二十名生員。

    “雖說在祭祀時見過諸位,畢竟沒仔細認識,今日有暇,不妨好好介紹介紹。劉教諭,听聞你精于授業解惑,頗受好評。”

    顧正臣含笑,和煦地說著,目光投向精瘦的劉桂。

    劉桂起身行禮︰“縣尊過譽,只是盡我本分之事。”

    顧正臣走向劉桂,讓其坐下,談笑兩句,又看向孫統︰“孫訓導嚴厲,句容縣學生員不懶散,一心用學,孫訓導有功。”

    孫統摸了摸長胡須,爽朗一笑︰“學業本無止境,朝廷停罷科舉,旨在察舉有才之士,他們若想入仕,唯有讀書一途可走。”

    顧正臣微微點頭,差不多就這樣。

    孝子也不是那麼好孝出來的,想當官,最穩妥的路還是讀書,畢竟教諭、知縣察舉人才,往往選擇的是有學問的。

    “說到進入仕途,你們可有志向?”

    顧正臣看向郭旭、駱韶等二十生員,見無人說話,便點了名︰“郭旭,本官認得你,主持祭祀的禮生。說說,你認為什麼人可以為官?”

    郭旭走出來,拱手作揖,然後說︰“回縣尊,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憂其民者,方可為官。”

    顧正臣凝眸,深深看了一眼郭旭︰“不錯,駱韶,你的看法呢?”

    駱韶相當年輕,只有二十五六,算得上是意氣風發的年紀,見顧正臣詢問,走出來,聲情並茂地說︰“為官,為吏,都應為民做主,為民請命!自古以來,民為社稷之本,只有解民之困,紓民之難,心懷萬民者,方可為官。”

    顧正臣看著駱韶,緩緩問︰“若為吏,可解憂百姓,你也願意?”

    駱韶挺著胸膛,浩然道︰“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別?”

    顧正臣抬起雙手,啪啪鼓掌,看向其他生員︰“好一個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別!有誰贊服駱韶之言,讓本官看看!”

    趙謙、陶貞、王仁、楊亮等人站了出來。

    顧正臣仔細看去,站出來十一人之多,滿意地點了點頭,問清楚幾人姓名,看了眼教諭劉桂、訓導孫統,然後走回桌案,肅然站立︰“朝廷所需人才,從來都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之人,既然你們有心為百姓做事,紓困百姓,那本官就給你們一個機會!”

    駱韶、趙謙等人愣住,一種不安涌上心頭。

    顧正臣坐了下來,正色道︰“劉教諭,孫訓導!”

    “下官在!”

    劉桂、孫統連忙走出來。

    顧正臣看向駱韶等人,嚴肅地說︰“從今日起,駱韶、陶貞、王仁、楊亮……等十二人,脫離縣學學宮,調入句容縣衙听差,充當吏員。”

    “啊?”

    駱韶臉色一變。

    陶貞有些慌亂。

    王仁睜大眼珠。

    楊亮很想逃走。

    被點中的人,面如死灰,如喪考妣。

    劉桂看了看孫統,孫統也有些不知所措,咋滴,來了一趟縣衙,學宮里少了一大半生員?

    縣尊啊,他們的志向是當官,不是當吏。

    但這句話,貌似說不出口了。

    駱韶不是說了,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別?再說了,縣學里的生員,不就兩條出路︰

    當官,為吏。

    這,這……

    駱韶張了張嘴,我的縣尊,縣太爺啊,你不能這樣胡來啊。

    今日來縣衙,我,我只是想吹個牛,說個大話,博取你的好感,為的是日後多關照,舉薦的時候寫上咱的名字……

    顧正臣看著一臉拒絕的眾人,補充了一句︰“今日有十二生員慷慨陳詞,願為民做事。劉教諭、孫訓導,句容教化取得如此成效,本官敬佩,定會將你二人與這十二名生員具奏朝廷!”

    駱韶、陶貞、趙謙等人傻了。

    完了。

    這下子是徹底完了,掉坑里了。知縣都打算上報朝廷了,誰還有退路可言……

    顧正臣很是滿意。

    不管這十二人願不願意,想還是不想,他們都得過來當吏員了。

    原因有三︰

    其一,現在拒絕,等同于食言而肥。

    這是公開場合,他們是讀聖賢書的人,這種事怎麼都做不出來。

    其二,一旦反悔,否認了剛剛說的話,這不就是打臉教諭、訓導兩人,教導多年,教出來的都是偽君子?

    那想要靠教諭舉薦,絕不可能。

    其三,不答應,就等同于交惡知縣。

    那想要靠知縣舉薦,更是沒門。

    總結下來,不答應顧正臣,仕途之路就此斷絕,最後還會落個身敗名裂,成為虛偽小人。

    駱韶、陶貞、趙謙等人欲哭無淚,這都什麼事。

    說句話,表個態,生員成了吏員。

    乖乖,生米煮成熟飯也沒這麼快啊……

    劉桂、孫統沒反對,更沒有理由反對,反而是對郭旭等八人頗是不滿,那意思是,人家都掉坑里了,你們還站岸上干嘛?

    郭旭不想跳,跳下去只需要邁出一步,可想要爬出來,呵呵,鬼知道能還能不能爬出來。

    再說了,吏員月給米六斗,這還得是干活。我們當生員,也是月給米六斗,只需要看書,你讓我們跳,怎麼跳……

    顧正臣沒勉強郭旭等人,揮手讓劉桂、孫統帶其他人回縣學,然後看著駱韶、陶貞、王仁、楊亮等人,含笑說︰“本官知道你們心有不甘,畢竟吏員非官身。但是,吏員可以考滿為官,可以舉薦為官!我向你們保證,只要盡心為民,听我差遣,兩年之內,你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會出現在舉薦名冊之上!”

    “是去是留,你們思量清楚。想留下的人,本官會重用、厚用,想離開的人,本官也不追究!選擇吧,決定之後,別再後悔。”

    駱韶苦澀一笑,肅然說︰“縣尊,我願為吏,絕不後悔。”

    顧正臣欣然點頭,看著駱韶︰“好,從現在起,你就是戶房典吏,負責戶房一切事宜。周茂,寫文書!”

    知縣沒有權限任免縣丞、主簿、典史,可以任免吏員、衙役。當然,基本的程序還是要走,任用文書,加印,留存檔案,添注考滿名冊等,都需要一一做到位。

    駱韶坦然接受︰“謝縣尊!”

    陶貞搖了搖頭。

    人生的船從寧靜的港灣,一下子被沖入崩騰的河流之中,想回頭,逆流而上,呵,想什麼呢。

    事到如今,身不由己。唯有隨波逐流,再尋機遇。

    陶貞走出來︰“縣尊,我願為吏,只求縣尊莫要安排虛職。”

    顧正臣微微點了點頭︰“城外有八百徭役做工,日夜營造安置居所,你應該知曉吧?”

    “知曉。”

    陶貞恭謹地回道。

    顧正臣認真地看著陶貞︰“工房,可敢去?”

    陶貞清楚,工房事務繁瑣,任務重,直接答應下來︰“沒問題。”

    顧正臣對周茂吩咐︰“讓陶貞主工房。”

    王仁成了新的獄頭,楊亮成了班頭,又安排趙謙入承發房,姜牧作東倉斗級,其他六人,戶房、工房各去了兩人,剩余兩人成了楊亮的跟班——堂上衙役。

    縣丞宅。

    劉伯欽面色有些蒼白,恨恨地咬牙,低沉著嗓音︰“顧正臣!”

    典史陳忠有些不安︰“十二名生員,足以支撐起縣衙運轉!顧正臣沒打算屈從,他在反擊我們!”

    劉伯欽想要吐血。

    縣學雖歸縣衙所管,但真正說話算數只有知縣和教諭兩人,知縣不在,教諭掌管縣學,別人插不進去手。

    劉桂、孫統又都是傳統書生,固窮守節,根本就不吃拿縣衙的好處。

    自己用利益籠絡了縣衙之中所有吏員,所有衙役,甚至連個看倉庫的都收買了,原本以為萬無一失,再無缺漏,可誰成想,顧正臣竟還是撕開了一道口子!

    生員!

    劉伯欽手咯 直響。

    不得不說,顧正臣走了一步妙棋。

    一般人很難取代縣衙吏員,畢竟這些人熟悉地方上的事,與地方耆老、里長、甲長、糧長等關系緊密。

    但這里的一般人,絕對不包括生員。有些生員出自大族,如駱韶,陶貞、趙謙,有些生員本身就是甲長,如楊亮,有些生員是里長的兒子,如姜牧!

    即使這些生員沒有任何背景,他們在地方上,生員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種影響力,他們說話時,里長、耆老、糧長也會讓他三分。

    劉伯欽如何都想不到,使了全部的力量,讓整個縣衙都無法運轉,可轉眼之間,顧正臣就找到了一批得力人手,取代了梁斌、李鶴等人!

    乾坤一手嗎?!

    劉伯欽紅著眼,看向陳忠︰“郭家不是說,讓御史彈劾顧正臣嗎?讓他們抓緊!再這樣下去,沒人能熬得住!”

    陳忠有些無奈。

    御史台又不是郭家開的別院,御史也不姓郭,等他們風聞到消息,寫奏折,再到遞上去,皇帝看到派人處置,這都需要時間。

    趙斗北氣呼呼地走了出來,踢翻了一個凳子,憤怒地喊道︰“娘匹的,禮房的劉賢投效知縣去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輔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輔臣第九十二章 換吏,乾坤一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輔臣第九十二章 換吏,乾坤一手並對大明︰寒門輔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