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

第四十章 山東出響馬……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寒梅驚雪 本章︰第四十章 山東出響馬……

    <b></b>                  大明開國六年,並非河海清宴,天下太平。

    洪武三年,廣西陽山縣百姓聚眾造反,福建惠安縣百姓武力暴動,山東沂、邳山民乘朝廷北伐之機造反。

    洪武五年,南寧衛激反當地百姓,三千余人揭竿而起……

    並不是大明朝建立了,天底下的百姓都順從了,各地有各地的難處,打仗需要百姓運輸糧草,修城需要百姓出力,修水利還是需要百姓服徭役,好不容易沒事干能喘口氣吧,勛貴、官吏又開始折騰百姓了。

    這是明初的現實。

    當然,絕大多數百姓從戰亂中走出來,開始安居樂業、恢復生產,這也是老朱無可爭議的功績。只是依舊有些人游離在官府之外,用命做點“買賣”。

    在後世,老一輩常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將”,顧正臣是知道的,咱山東出了不少好漢,剝開這些好漢的英雄氣概不論,定楮一看他們的身份,哎呀,就是一土匪啊。

    比如托著小鐵塔的老晁,下雨不太及時的小宋,一雙板斧的黑旋風……

    有些土匪講仗義,磊落,豪爽,好朋友,那叫好漢,響當當的名聲在外,見了面,爬個山,吃個烤串、喝個酒也不用擔心回不去。

    可有些土匪,跟他講義氣,他給你練一招,跟他說律令,他給你一刀,給他說官府,他把你腦袋削。

    洪武初期的響馬,就是一群不講義氣的土匪,因為害怕官府,只能在官府管控力很弱的地方游蕩,比如這運河之上,據說手段殘忍,百姓甚惡。

    孫十八凝重地看著顧正臣,低聲說“要不要告訴梁家老爺?”

    顧正臣微微搖了搖頭“先不要說,免得他們惶惶不安反而露出破綻,引響馬賊注意,守好艙室的門,看好我們的行李,里面的東西可丟不得。”

    孫十八答應一聲,轉身回到船艙之中。

    顧正臣看著船頭的兩個船夫,上前套近乎,船夫見是讀書人,也樂得說話解悶。

    “三兩老哥,今晚上船靠在哪里休息?”

    “拖梨溝。”

    “拖梨溝,這地方可有什麼好風景?”

    “呵,這位小郎君想看風景,那可就要失望嘍。”

    “楊老哥,這話怎講?”

    “拖梨溝就一小型渡口,臨時歇歇腳而已,那里只有商人的幾座倉庫和客棧,走不多遠就是農田,沒遮攔,一眼就看過去了……”

    “原是如此,那台莊那里?”

    “台莊倒有些風景,北面有個柱子山,听老一輩說,那山壁立萬仞,望之如柱,不過距離台莊還有二三十里,去不成……”

    顧正臣閑聊著,將每日停經地點都問了個遍,這才順梯而下,走入船艙。

    船艙里人紛紛看向顧正臣,然後又自顧自閑聊。

    艙室十二間,除了船夫、船家的三間外,九間拿來存放貨物與住人,另算錢財。

    梁家租下兩間相鄰艙室,一間放了行李,由顧誠、梁五斤輪番看守在內,孫十八看守在外。另一間則供梁家俊、顧正臣休息。

    艙室之外則設有長坐凳,沒有租艙室的人可以在這里過夜與休息。

    這些人通常輕裝簡行,隨身只帶了個褡褳或包裹,或是貧困財力不足,亦或是節儉。

    顧正臣坐在了梁家俊身旁,一邊說話,一邊將目光掃向艙內眾人。

    有些人已去了艙室內,但這里依舊有十七八人,有攜帶妻女的中年人,不安地躲在邊角處,說話都壓低著聲音。還有一富態的商人,身著綢緞,身旁有兩個伙計,正在談論著進一批鹽引的事,估計是想去揚州。還有一個和尚,光著腦袋,一身破爛灰衣,手中捏著佛珠,一旁木棍就是法杖了。

    顧正臣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走向船尾,和船家、船夫打著招呼。

    看清楚了,身後是三個中年人,年長者四十五六,左側臉頰上有一道兩寸長的傷疤,在傷疤男身旁的兩人似四十不到,一個少了一根小拇指,一個則少了兩根手指,都是左手。

    這種詭異的斷指,恐怕就是孫十八判定他們是響馬賊的原因。

    顧正臣返回船艙時,一個不小心,胳膊踫到了三人身旁的兩口箱子上,箱子頓時移了下,傷疤男起身,怒視顧正臣。

    “抱歉,實在抱歉,第一次坐船,有些站立不穩,這里有幾個雞蛋算是賠禮。”

    顧正臣連聲說,遞上了雞蛋。

    傷疤男看了一眼,冷冷地說“走路長著點眼!”

    顧正臣再次道歉,走回梁家俊身旁,面對梁家俊擔憂的目光,淡然地點了點頭,便拿起一本書,安靜地看了起來,心思卻全然不在書上。

    那三人帶上船的是空箱子,誰會帶空箱子上船?

    商人無論是南來北往都會帶貨,不走空趟。百姓更不會帶著個空箱子當累贅。何況那些箱子也不是什麼好木頭打的,帶著上船,擺明了是想裝點貨物進去。

    兩口箱子!

    顧正臣心頭有些壓抑,兩口箱子,意味著至少有四個人。可現在看到的,只有他們三人。

    另外一個人是誰?

    他是隱在船艙之中,還是另有人在外面接應?

    從船夫的話里可以確定,拖梨溝、韓莊、台莊這三個地方都不適合響馬賊動手。

    拖梨溝、韓莊地勢平坦,一旦遭遇巡查的官兵,帶著搶來的東西很難快速脫身。台莊倒是個好地方,水路通暢,周圍遮掩物多,北面還有山可藏,但這些響馬賊應該也不會在那里動手。

    因為台莊的商人多,倉庫多,這些人真想搶一票,不至于盯著一個小船,直接去盯一家倉庫,一個富戶,豈不是更方便。

    都是搶,干嘛不搶個錢多的,風險相對也不算大。

    拋開這三個地方,只剩下了兩個地方,即淮安府的邳縣與宿遷!

    據船家說,在邳縣與宿遷之間有個駱馬湖,往年時那里經常有響馬賊出沒,只不過因為這兩年朝廷漕運船只走多了,響馬賊少了許多。

    但顧正臣推測,如果他們真想動手,很大可能會選擇在駱馬湖上!

    難對付啊。

    孫十八雖有些本事,可在這無法施展的船只上,又能對付幾個亡命之徒。至于自己,算了吧,打王有成可以,打這些壯漢,只能找死。

    弄不過嗎?

    顧正臣陷入沉思。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輔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輔臣第四十章 山東出響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輔臣第四十章 山東出響馬……並對大明︰寒門輔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