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第八百六十七章 駐扎的晉、趙騎兵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下傳深藍 本章︰第八百六十七章 駐扎的晉、趙騎兵

    二王垂涎中州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與其坐等二王聯合出兵討伐,強行逼迫歸順,不如索性主動歸順。

    直接來個以退為進,看似吃了大虧,實則主動權在己身上。

    甦哲、甦泰登基,雖名正言順,有合法性,正統性,但分治大涼,始終讓各州並沒那麼信服。

    二王當務之急,自然就是搶佔地盤,別看二王如今握手言和,但絕對做不到坦誠交流,對對方還是抱著強烈的戒備。

    正如中州的許山、馮典二人,但凡二人能攜手共進,甦紀、李重湘二人也不至于各個擊破。

    而中州的價值,二王比誰都清楚,絕對不可能願意共分,這時候甦紀、李重湘二人聯合發出這種聲明,已經表露了自己極大的誠意。

    就算二王想挑刺,也很難說,而且對二王又沒有得罪,完全一視同仁,二王想找理由出兵都很難。

    倘若強行出兵,只會遭受其他各州的非議,必定會以中州作為前車之鑒,二王想讓其他各州歸順,就沒那麼容易。

    而且就算真出兵,二王也得好生掂量,中州境內隱藏的三萬民兵,加上明面上的兩萬中州兵,五萬的人馬,想要拿下中州,怕得付出很大代價。

    以二王的性子,應該知道其中的利害,這種以退為進的計謀,基本上是無解。

    甦紀、李重湘二人也是眼前一亮,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給京都發了公告,並且告知各州。

    而趁著京都回信期間,中州六郡的混亂,也以極快的速度被中州兵接管,從而平定。

    隨著中州六郡再度重回二人手中,二人第一時間下達招募民兵的命令,其余四郡迅速行動起來。

    經歷了盜匪們的動亂,以及看到昌平縣百姓的反擊,讓各郡的百姓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的家園。

    一味的將希望寄托他人,終究是下策,所以當听到各郡開放招募所謂的民兵,當地百姓各個都很激動、熱情。

    如果不是有數量限制,直接放開,一個郡招募上萬人都很輕松。

    即便知道,甦紀、李重湘二人也沒這麼做,招募民兵,當初青壯年為主,還得通過設定的體測,只有合格者才能加入。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要建立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要質量不要數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中州。

    而且一旦放開口子,就算招募了上萬人,這些人的日常糧食供給就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所以,招募特定的人數,並且將開墾種植農作物和訓練結合一起,打造成一支閑為民,戰為兵的軍隊,這種兵才是民兵的由來。

    能想出這種方法的,也只有甦祁安,在交州時候,他就很早建立起這種制度,只不過將這種制度帶到中州罷了。

    只要按照甦祁安制定的訓練計劃,中州的民兵一定能發揮出強大的力量,至少能在戰亂時,中州能有自保之力。

    中州招募民兵的訓練,甦祁安沒有去看的意思,甚至連面都沒有露,不僅是他,就連甦紀、李重湘也沒有現身。

    他們在結束了盜匪投降後,就沒有現身,好像人間蒸發一樣。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自從中州的戰亂被平定後,消失的不止他們三人,就連跟隨在甦祁安身後的直屬隊,也是漸漸消失。

    本來直屬隊是訓練民兵的教官,但他們在待了三日後,開始陸續的撤離了,直到第五日,徹底沒了他們的蹤跡。

    這些大人物的突然消失,一眾民兵有些困惑,但沒有多想,畢竟是中州的大人物,自然有他們的要事處理,先行離開也實屬正常。

    很快,民兵隊伍和當初一樣,開始投入到日常的訓練中。

    與此同時,中州西邊的一座邊界小縣,通往進中縣的官道上,一支商隊陸續朝著前方縣城進發。

    如果仔細打量這支隊伍,會發現他們是甦祁安的直屬隊,為首者的大漢不是別人,正是童戰,而在身後中間位置的一輛馬車上,有著幾道人影。

    都是熟人,分別是甦祁安、甦紀、李重湘三人。

    誰能想到,平定中州動亂的三位大人物,竟然會出現在這里。

    在這輛馬車的後方,還有幾輛馬車,看車上的人影,是一些女眷,不用想就能猜到里面坐的是什麼人,九公主甦鳳玲,而王嫣就坐在她的旁邊。

    這種陣型,看他們樣子,是要離開中州了。

    自從甦祁安從馮典口中得知西州的消息,基本上他很難再中州多留了。

    不為別的,現在的西州,處境怕是一團糟,從馮典口中得知,甦哲、甦泰分別派出五萬的大軍,兵分兩路,發兵西州。

    只不過這消息,根本沒有公布,知道的除了當事人,估計就是已經遭受攻打的西州。

    二王對西州動手,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趁著甦祁安返回西州前,一舉拿下他的老巢。

    老巢被攻破,即便回到了西州,再想組織兵力攻打就難了。

    為了消息不走漏,除了二王和自己的心腹,其他人一概不知,同時公開發布追捕甦祁安的通緝令,實則就是為了轉移眾人的注意力。

    讓甦祁安和各州都誤以為,二王勢必追殺甦祁安到天涯海角也不放棄,實則已經兵分兩路,攻打西州。

    如果不是中州動亂,憑借中州的地理位置,就算不發布消息,也能窺探西州有戰事,可惜,許山、馮典二人佔據了中州三分之二的地盤。

    而且拿下的還是通往西州的要道,可以說,直接切斷了與西州的聯系,這也是馮典為何見到甦祁安,敢大言不慚的原因。

    他知道,只要他能將甦祁安拖住中州,等西州被拿下,甦祁安就是無根之水,想要發兵號令,根本沒有多大危險。

    只可惜,他太低估甦祁安,也太低估了甦紀、李重湘,在最後關頭,楚青反水將其擊殺,使他的計劃徹底破產。

    現在甦祁安知道的消息是,西州的漢中、南都二郡被拿下,兩路大軍一路南下,直撲西州城,形勢岌岌可危。

    說起來,這消息還是七日前傳出來的,現在西州戰況如何,甦祁安還真的不太知道。

    當務之急,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西州,所以這也是中州盜匪被平定後,甦祁安消失的原因。

    五日的時間,在甦紀、李重湘的帶領下,一路從清河郡直奔西邊的進中縣,二者的距離,完全橫跨了一州。

    用了五日的時間,才抵達了通往西州邊界的小縣。

    老實說得知消息的甦祁安,心里五味雜陳,除了震驚二王派出十萬大軍的大手筆,心里更多的有諸多疑惑。

    十萬大軍確實可怕,但以羅清遠的智慧,在他離開西州將近快兩年的時間,不說百姓富足,但起碼也得井井有條。

    在他走之前,西州的兵力加起來也有五萬之眾,就算十萬大軍來襲,也不可能這麼快丟失兩郡,其中還有最重要的漢中郡。

    這是甦祁安最不能理解的,漢中郡是西州的大門,如果他沒記錯,在他出西州,進京都時,曾經整治過漢中,特意召來薛穆修協助武川解決漢中的問題。

    可不到半個月時間,一口氣丟了漢中、南都二郡,而且直撲西州城。

    就算實力不濟,最終放棄,但除了西州,與它接壤的交州,也算甦祁安的大本營。

    交州的兵力起碼也有兩三萬之眾,加上當地的元老率領的土著,湊齊五萬人也是綽綽有余。

    西州有南,交州不可能坐視不管,但結果卻是西州北邊兩郡攻佔,十萬大軍直撲西州城,而南邊的交州卻一動不動。

    在去往西州的這幾日,甦紀、李重湘二人特意派人探查,並未發現交州內部有很大的動亂,沒有受到什麼盜匪牽制,無法出兵。

    但交州一動不動,卻是讓人覺得奇怪,甦祁安離開西、交近兩年,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要是真有事,也不至于等到現在動手,唯一能解釋的,必定是羅清遠有什麼計劃。

    只有進入了西州,見到了當事人,才能了解所有近況。

    就在眾人即將抵達進中縣城,忽然,前方城樓急速射來一箭。

    箭矢破空,並未射人,直射童戰面前約莫十幾步的地面。

    童戰臉色一凝,手掌放在腰間刀柄上,隨時做好戰斗準備,與此同時,進中縣城大門打開,兩隊騎兵急促而來。

    一道冷冽的聲音隨之響起,“來人止步!報上名來,如若不然,殺無赦。”

    這兩隊騎兵並非當地兵士,看他們的衣著,是晉州兵和趙州兵。

    這兩隊騎兵不是別的人,正是甦哲、甦泰封地的兵士。

    他們出現在這里,眾人並不意外,在中州陷入盜匪動亂時,這兩支騎兵便來到了中州。

    而他們駐扎的地方,就是最西邊的進中縣,名義上是說踫巧經過,發現此地盜匪橫行,不得已留下,為了保護當地百姓安全,實則多半是協助許山、馮典二人拿下中州。

    只不過從許山、馮典被殺,盜匪在中州徹底平叛後,這兩營約莫六七百人的隊伍,從始至終都未出手,不知在打什麼主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布衣梟雄》,方便以後閱讀布衣梟雄第八百六十七章 駐扎的晉、趙騎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布衣梟雄第八百六十七章 駐扎的晉、趙騎兵並對布衣梟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