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第三百九十六章 欣欣向榮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下傳深藍 本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欣欣向榮

    如今的東山軍,兵力達到驚人的兩萬之多,除了有番號的一萬正規軍外,還有青城郡內維護地方治安的民兵,甦祁安從中抽調了一萬人。

    兩萬人的兵力,組成了攻打交州城的主力軍隊。

    這些民兵,和正規的東山軍還是有些差距的,但在東山軍時不時派兵下去巡查,訓練,民兵的戰力得到很大改善。

    現在保護地方治安,甚至是圍剿一些流竄的土匪,當地民兵是主力。

    一年以來的訓練、和對當地匪患的實戰,當地民兵已經是一支不弱于精銳土著,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這次攻城前夕,甦祁安早就跟民兵換發改進後的兵器裝備,甚至還配備了只有正規軍隊才有的攻城重器,投石車、重弩車。

    有了這些裝備,對這些民兵來說如虎添翼,在擊敗李康過後,對于這些民兵,甦祁安早就有擴編的打算。

    但當初的時機不成熟,而且民兵也需要實戰培養,這都需要時間,如果像之前一口氣放開口子。

    東山軍的兵力肯定會急劇增長,但戰斗力會大幅度降低,這對旨在培養一支擁有強大軍隊的甦祁安來說,是相違背的。

    擴軍之事,甦祁安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秉承著發揮東山軍強大實力的前提下。

    而經歷交州一戰,現在這萬人的民兵們,時機基本成熟,足以加入東山軍。

    當然,他們並非以東山軍為號,對外稱交州兵。

    大涼侯爺擁有的軍隊兵力,都是有明顯限制的,哪怕戰功再顯赫,至多不超過萬人。

    而萬人以上者,就會受到彈劾,嚴重者,都會拆撤軍隊番號。

    這畢竟是大涼開國組建軍隊,高祖制定的鐵律,哪怕權勢滔天的權臣,至少在明面上,也不敢破壞這條鐵律。

    所以,久而久之,各種默認的潛規則應運而生,而以交州兵為號,就是打破萬人軍隊番號的方法。

    這種漠然的潛規則,甦祁安自然不會鐵頭打破,這樣的好事,不僅助甦祁安重組交州兵,並且自己的勢力得到極大增長。

    這兩萬人,甦祁安打算組建比團還要高一級的師級編制。

    師一級滿編人數一萬,剛好組建兩個師,以第一師、第二師命名。

    手里有兩個師,甦祁安並不滿足,他打算繼續擴軍,成立第三師。

    而第三師的兵力人員,甦祁安已經打算好了,以楊柳郡當地六千兵士作為擴編第三師的基礎。

    剩下的四千多人,從土著中招募,這可不是甦祁安隨意想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交州地界,土著人口起碼達到七成左右,即便甦祁安和祭司聯盟的元老,目前保持和平共處,但招募手下兵士,不能總以當地涼人為主。

    為了更好的宣傳東山軍的官兵平等,招募當地土著,勢在必行。

    在早些時候,甦祁安的東山軍就有當地土著,但礙于當時甦祁安手里兵力才萬人,土著佔比不高。

    實際上,他們發揮的作用不算很大,這次甦祁安成了交州掌權者,自然可以放開一些口子。

    交州兵中,擁有一定規模的土著軍隊,從長遠來看,絕對利大于弊。

    這次招募,甦祁安沒有限制,哪怕是祭司聯盟手下土著,只要符合條件,願意接受考核考核通過者,可以成為交州兵。

    雖然名義上招募的是交州兵,但他們都知道,交州兵就是甦祁安手中私兵,也就是東山軍。

    東山軍什麼實力,什麼氛圍,哪怕身死,死後怎樣,通過前段時候剛結束的祭奠儀式,不少人看的清清楚楚。

    因此,招募一出,立刻在交州引發轟動,哪怕是三位元老手下精銳

    土著,都很心動。

    難得的是,一向嚴令禁止手下土著,去成為交州兵的三位元老放話了。

    大意意思是,允許他們去參加選拔,無論被選中與否,都不會有任何懲罰。.

    這讓土著們,都很震驚,在李康掌權的時候,他們根本不可能參加交州兵,這是絕對被禁止的。

    可現在,他們的頭都放話了,沒有任何阻攔,這讓他們心里有了一些猜想。

    搞不好他們的頭,真的和甦祁安真的達成深度合作了,這換在李康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雖然並不清楚雙方討論了什麼,達成了什麼意見,但這絲毫不影響土著們,對招募成為交州兵的趨之若鶩。

    元老城內,站在最高層俯視下方無數土著的元老們,目光掃動著。

    不一會,大元老開口,「老二,你這麼做,還真是大手筆,這禁令說放就放,這些人中可有不少我們手中精銳啊。」

    「呵呵,這事大元老不也一樣嗎?」二元老笑著道。

    「甦侯爺擴軍重組交州兵,從長遠來看,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就算手下精銳成了交州兵一員,但也在無形中讓我們手下軍隊實力得到增長。」

    「我們手下軍隊戰力如何,各位都清楚,就算手里有精銳土著,但和東山軍相比,卻是碾壓,可這次甦祁安開放招募,我們的人成為其中一員,同樣也會將這種提高戰斗力的方法帶回來。」

    「難道你們沒發現,甦祁安這次放開,就是對我們的一種幫助,要是換做李康,手里有這樣的軍隊,不得狠狠玩命打壓我等。」

    「而甦祁安對我們多少有些坦誠,這種氣度就不是李康能比的,所以,以後在交州,這交州之主,只有甦祁安。」

    二元老這回答,大元老、三元老都便是默認同意。

    如此年紀,不僅擁有過人才智,手中有強大戰力軍隊,又懂得恩威並重,而且如此有氣度,這樣的人與李康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他們貴為元老,雖然有些老了,但還沒到人老眼花地步,知道關鍵時刻如何站隊,真踫到能夠助他們一臂之力的,該抱大腿的,就得抱大腿。

    有了交州三位元老的背後支持下,這次全交州征兵,可是相當順利。

    報名者達到四五萬,可最終錄取的只有四五千,可謂是優中選優。

    第三師的成立,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礙于第三師有一半以上都是新兵,而且本身戰斗力不強。

    甦祁安決定,以原先東山軍的三個團為骨干,重新組建三個師。

    首任的三位師長不變,依舊有甦勇、宋彪、陳到三人擔任。

    這次除了擴充成立了三個師,二猛指揮的騎兵團,同樣的得到了升級,雖然命令為騎兵師,但本身騎兵只有三千人。

    並非甦祁安不想一下子擴大到一萬人,但招募騎兵不像步兵那麼簡單。

    能成為騎兵的,馬上功夫是基本,如果連駕馭戰馬都做不到,就更別說在馬上交戰、反擊了。

    大涼比不了北方大榮,大榮民族,天生在馬背上長大的。

    而涼人擅長騎射者很少,這些都是有錢有勢的人,才能搞的玩意。

    而且培養一個騎兵的花費,就趕上三個步兵了,如果是重甲騎兵,起碼是十個。

    甦祁安哪怕手里再寬裕,也不可能如此花銷,因此在經歷過層層篩選下,只招募了兩千騎兵。

    這些新兵,短時間發揮不了作用,還得讓二猛的老兵們,好生訓練培養,這周期可短不了。

    雖然只有三千人,但甦祁安自然大方給一個師的編制。

    編制先在,人日

    後在招募,三千人可不是甦祁安就能滿足的。

    二猛自然知道甦祁安的想法,這是對他的一種信任。

    二猛在心里暗暗發誓,無論如何都不會給甦祁安丟臉,一定訓練出一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騎兵師。

    這次的改革軍隊,招募新兵,起碼持續了半月有余。

    隨著三個步兵師、以及騎兵師的建立,現在的甦祁安,才有面對無論哪一州的威脅,都有自保之力。

    遙想兩年多之前,初入交州,手里滿打滿算不足兩三千人,到現在總共三萬五千人。

    雖然並非能稱霸一方,但現在也不是任何人想動他,就能動的,在動之前還得思考再三。

    這還只是甦祁安手中的主力軍隊,以交州兵的名義坐鎮交州。

    而交州六郡以下的縣級地方,民兵組織,甦祁安從未解散。

    民兵是保護地方百姓安全,維護地方秩序的主力。

    在甦祁安的規劃中,交州兵是正規軍隊,只有在爆發大的戰事,才會出動交州兵,而地方的摩擦,匪患等等小規模的戰事,由民兵和當地衙役共同負責。

    這樣一來,不僅能很好地解決軍隊和民兵之間的分工,不像李康統治的時代,衙役和軍隊的管理混亂。

    真出了什麼事,雙方互相推銷責任,因此完雙方積極性不高。

    而在甦祁安的改革下,將二者做了明確分工,不僅減少了雙方的摩擦,更能調動對方積極性。

    隨著一條條的政令下達,原本因為交州一戰,搞的有些人心惶惶,漸漸的,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甚至比往日還要好,一旦出了任何事情,都有相應官員負責。

    沒有出現一例像過往時候,官員推諉,擺爛,躺平不負責的事。

    在他們背後,都有一系列嚴苛的賞罰制度在監管他們。

    在這種運作之下,交州以驚人的速度恢復過來,各郡、縣出現了往日難以看到的繁華,一切都在欣欣向榮的發展。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布衣梟雄》,方便以後閱讀布衣梟雄第三百九十六章 欣欣向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布衣梟雄第三百九十六章 欣欣向榮並對布衣梟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